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凡人的篡清之路

正文 第40章 寧波地雷戰 文 / 惡魔奧斯卡

    作為主力的童子軍撤出寧波地區後,寧波城由潘啟亮、何長慶率領二萬多雜牌黑旗軍防守,裝備以大刀長矛為主,火槍火炮裝備率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貴福哥當然不能讓如此落後的農民軍堅守寧波府城,他臨走時留下數量極多的火藥火雷,並詳細作了一番佈置和安排,大致上可以用幾句話來概括;

    堅壁清野,疏散百姓,避敵鋒銳,棄守鎮海。

    敵炮猛烈,不守城垣,廣佈疑陣,耗敵彈藥。

    寧波巷戰,地雷殲敵,保存實力,不要戀戰。

    敵進我退,誘敵分兵,相機殲敵,見好就收。

    在如此英明正確的幼主指導方針下,何長慶、潘啟亮兩位老筒子率領廣大的義軍戰士,與英法兩國侵略者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

    從11月10日到11月13日的連續三天時間裡,英法兩國的十幾艘軍艦向寧波城垣及城內狂轟亂炸,將各處炮台、木樁大炮(假炮)以及防禦城牒和據點,都完全擊毀了。

    然而黑旗軍一直沉著英勇地堅守著陣地,只要侵略者炮身稍有止歇,他們就跑到城垣上豎起新的旗幟,安放假兵假人,把打掉的木樁大炮又抬上城頭,擺放著瞄準敵艦,而且在木樁後面燃放炮仗,騰起白煙製造聲光音響,讓軍艦以為城頭炮台上還有火炮在頑強還擊。

    於是英法軍艦再次傾瀉炮火,炸的城頭一片狼藉···以英國艦隊司令樂德克為英法聯軍司令的遠征軍認為,這三天的轟炸給寧波的叛軍以極其嚴重的殺傷,至少斃敵幾千人,寧波及鎮海的叛軍基本已經失去了抵抗意志。

    實際上起義軍陣亡不過十幾人,傷者也只有一百餘人,絕大部分義軍都在城裡各處街道埋設地雷及引信竹管、在各處房屋裝設捕獸夾子和獵熊的尖樁各種陷阱,勢必發揚中國人的好客精神,讓洋鬼子們賓至如歸。

    11月14日,一千五百名英法聯軍在三江口登陸,進攻鎮海縣城,因義軍主動撤退而不戰得城,這就更助長了洋鬼子的囂張氣焰。

    三天之後,英法糾集了二十多艘戰艦,四千五百名英法葡德西等國的流氓惡棍、殺人犯、流竄犯、皮條客等地痞無賴組成的西方文明聯軍,在猛烈的艦炮轟擊掩護下,蜂擁到寧波城下,用梯子攀爬城牆,攻擊登城。

    輕易登上無人防守的城垣後,侵略者們發出禽獸般興奮的嚎叫,大隊蜂擁著撲向城區各條街道,進行他們最喜愛的搶劫活動,早已埋伏在各角落和地道裡的起義軍戰士立刻點燃了手中的導火索!

    『轟隆!』『轟隆!』彭隆!

    此起彼炸的巨大爆炸聲將幾條主街道炸成一片血肉胡同,足有三五百洋鬼子坐了土飛機!

    這幾個雷區每片都埋有數千斤火藥,可以說炸得正當其時!

    而後見好就收罷,幾千起義軍趁著洋鬼子被炸懵,打著冷槍放著冷箭、不與戀戰的從南門和西門迅速撤退了。

    然而,洋鬼子的傷亡還在繼續,貪婪就是誘因,想打劫發大財的狂熱慾念使這些軍隊惡徒們漠視一切命令,就連少數想維持軍紀的軍官怕挨黑槍也不敢阻止他們搶劫,於是上千名軍隊匪徒分散到城中的民宅院落裡,遭受了第二輪埋伏殺傷;

    有剛一進院或進屋就掉進尖刺陷阱戳死戳傷的,有剛一推門就被反彈的木矛戳穿胸脯或肚子的,有順著屋簷下行走,被捕雄夾子夾掉腳掌的···真是各種機關埋伏各種受傷死亡,不勝枚舉啊,甚至還有好幾個摸雞窩被捕鼠夾子夾傷手指的。

    隨行的西方文明記者最後粗粗統計了一下,被這種不人道及卑劣陷阱至死致殘有近百人之多,還有三四倍的受傷者,這些西方記者驚詫了,忿怒了!

    難道歐洲軍人如此文明的搶劫這些東方人都不接受,非得採取更野蠻的三光模式,殺光、搶光、燒光,就像對付印加帝國和阿茲特克帝國那樣,這些東方野蠻人才會屈服嗎?

    而最後也是最劇烈的一次爆炸則來自巡撫官邸~~~當晚八時左右,以英國艦隊司令樂德克、法國艦隊副司令耿呢、法國陸軍提督查綿為首的英法聯軍高官正在聚會,突然整座大堂地板轟隆一聲巨響,埋藏的上千斤火藥突然被引爆了,當場炸碎了數十名聯軍軍官及近百名僕役衛兵···呃,還有十幾個西方自由記者!

    這簡直難以置信!這是一次最令人髮指的恐怖襲擊!是對最最文明的西方社會的一次嚴重冒犯和褻瀆!不可饒恕!

    因為不但上述三位高官殉命,而且與會的全部陸軍軍官,包括應邀下艦赴宴的英國艦長克來吉(grigic)、赫哈呣(huxham)及德大衛(davis)、甘蒙(cannon)等可敬的貴族紳士也都不幸蒙難。

    於是聯軍僅剩的高級官員,也就是因為受傷沒有赴宴的法國領事歐勃拉,海軍提督卜羅德下達了報復懲罰令,命令在侵略者們縱火焚城!

    其實不用下令,所獲不多卻頻頻中陷阱機關的歐洲獸兵們早就惱羞成怒,開始四處縱火,寧波城立時陷入一片濃煙烈火中,大火焚燒了六天七夜,寧波城三分之二的城區被燒成瓦礫,許多百年老街和店舖被焚燬,很多看守祖業,不肯出城避難的寧波民眾葬身火海,被燒死者達三千多人。

    ······

    在此期間,英法聯軍的臨時司令~~法國海軍提督卜羅德派出了軍使,來見駐紮奉化城的太平軍將領韋志俊,韋志顯,詢問太平天國為什麼要攻擊英法軍隊,是否已經對英法聯軍開戰,雙方現在是否已經處於戰爭狀態。

    此時右軍主將韋志俊剛剛迂迴攻佔了金華府城,就率領韋家軍主力匆匆趕到奉化與其四弟會師,可見特對寧波這座港口城市的重視,韋家是將寧波作為韋氏家族創業之本看待的。

    故而韋志俊此時遠遠看著烈火焚城的寧波,心中失落的滋味可想而知,他連話都不想多說一句,這是國恥家恨啊!

    於是國宗韋志顯按照幼主殿下原定的態度,答覆洋鬼子使節說,太平軍無意與洋兄弟為敵,對攻擊英法軍隊一無所知,佔領寧波、殺害洋人的並不是太平軍的軍隊,旗號服色顯著不同嘛!至於太平軍與黑旗叛軍的關係,僅僅是協同作戰的友軍關係,自從黑旗軍獨自攻佔寧波後,兩軍合作關係已經不復存在,現在各守各的地盤,故而,太平軍對交火雙方保持中立。

    可是過了二天,英法聯軍的臨時司令卜羅德又送來一封照會,對太平軍提出了三項要求;

    一,太平軍必須公開聲明與寧波黑旗叛軍沒有瓜葛,不存在友軍與合作關係。

    二,不得採取對英法聯軍的敵對行為,不能有任何支援、資助、包庇黑旗叛軍的行為。

    三,太平軍不得進駐寧波,不得對深入內陸討伐黑旗叛軍的英法軍隊表現出任何敵意行為,否則就視同宣戰,英法聯合艦隊將直上天京,直接攻擊太平軍首都!

    面對外國侵略者這樣蠻不講理的要求,韋志俊為了顧全大局,遵照幼主先前指示吩咐,忍氣吞聲回復道;

    『本主將頃接來照,一切誦悉。貴軍所言,雖屬合理,自我太平軍抵寧之時,與貴軍一向通商友好,遵守諾言按兵十日不動,不攻寧波府城,凡貴國所言,能於依允,莫不依從,而且保護外國僑民,從未擅殺一人也!然本主將等北剿南征,無非欲得疆土,光復華夏故土也!今貴國要求我天軍不得進駐寧波,實在強人所難,本主將為臣下者,有一分力,自要盡其一分,寧郡乃我華夏領土,何能擅棄也!謹此照會

    台鑒並候

    即祺

    殿右軍主將韋志俊駁斥英法海軍統將無理要求照會。

    回復了英法聯軍的使者後,韋志俊又將交涉過程寫了個詳細報告,派人呈送給回到杭州的幼主貴福哥,然而送信的剛走,幼主貴福哥的傳召急使就飛馬趕到了,傳來了一份流傳後世,振聾發聵的幼主詔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