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凡人的篡清之路

正文 第41章 吾土吾民詔 文 / 惡魔奧斯卡

    幼主貴福哥的詔書是這樣昭告侵略者及黎民百姓的;

    孤聽聞寧波烈火焚城,五內為之俱焦!吾土吾民,在所必救!

    現急告我駐紮奉化等地的太平軍大小將佐,速速趕往寧波救災滅火!

    能救一民者,可免一家悲啼淚水,能滅一室之火者,能免我十幾位黎民顛沛流離!

    茲告那英法兩國公使,爾等自詡文明國家,上帝忠誠信徒,焉能假上帝之名,行此滔天惡事!毀滅道德,喪盡人性?

    此可見異國異族,其心毒惡!形同禽獸,人神同憤,孤代表四萬萬華夏同胞,對爾等惡行提出最強烈譴責!

    現我天國在寧之數萬大軍,當間道而行,沿途賑濟災民,救助百姓,孤當發杭州庫銀百萬,盡數購買米糧發往寧波,活我華夏骨肉同胞!

    最後正告英法公使,寧波雖被焚燬,但我軍也在所必救,必須收復!

    如若英法以此為借口與我天國開戰,孤也絲毫不懼,保家衛國,見仗以決雌雄,匹夫之責也!惟同奉上帝之教,普愛向善之教義,仍望彼此和好,不輕易啟釁,而此容忍慈悲之心,泉泉可表,非華夏軟弱可欺也!

    華夏赤子洪天貴福面對天下同胞以此誓言,不救我炎黃百姓於水火者,天誅地滅之!

    ·····

    韋志俊,韋志顯見此詔書後,相對苦笑了一下,這份幼主詔書一下,三萬多韋部太平軍就被頂到了寧波第一線,直接面對洋鬼子鋪天蓋地的槍炮轟擊,而在民族大義及軍令之下,如果違旨不遵的話···天曉得這位天國幼主雷霆震怒之下會用什麼狠辣手段懲罰他們,很可能就是覆巢之禍啊。

    「幼主此詔,是爭天下大義名分的一步妙棋,有高人支招啊···可是,既然選擇跟隨這樣豺狼心性的狼主,就該無怨無悔!」片刻之後,韋志俊咬牙下定了決心;

    「或許這就是殿下對咱們韋家的考驗,是該我們大大出一回血,以效死力的時候了,點兵出擊吧,志顯!咱們所部四萬兵馬拼著在寧波城下折上兩萬,只要能贏得幼主的信重,他日聚集十萬,二十萬兵馬還不是轉瞬之間的事情?」

    「二哥所言甚是!」韋志顯贊同的點頭道;「我們即可出兵,不過也要傳檄何長慶,潘啟亮他們,讓他們改換太平軍旗號配合咱們行動啊。」

    「那倒不必,」韋志俊微微笑道;「洋鬼子禍害的是他們寧波人的鄉親父老,何長慶不用咱們催促,也會主動參戰的。」

    1859年11月18日,韋志俊、韋志顯出動三萬五千人往救寧波,與此同時,何長慶部二萬多人扎上紅黃兩色頭巾,換上橘黃色『太平』旗幟後,也星夜奔赴寧波。

    11月19日,兩支先後到達並進入濃煙瀰漫,仍在燃燒的寧波市區,開始滅火搶險,救援劫後餘生市民的工作。

    這時候英法侵略者已經退出城外,然而三江口上依舊遊弋著英法兩國的軍艦,軍艦兩舷密佈的火炮隨時可再次轟擊寧波城區,太平軍也做好了迎戰準備。

    出乎意料的韋志俊、何長慶等將領意料的是,英法侵略者沒再發動攻擊,而是在11月21日,又以法國領事的名義遞交了一份照會,說對此次寧波事件表示遺憾,英法聯軍願與太平軍保持友好,以懇請太平軍遵守保護外僑生命財產安全,英法兩國在寧波的地位利益不能受到侵犯為條件,承認了太平軍的佔領。

    這一次寧波事件,英法遠征軍遭受了沉重打擊;在浙海關,二個法國步兵連和一個輕炮連成建制被襲擊殲滅,進攻寧波城又有五六百人被炸死,誤中機關陷阱者也有幾百人,最後在巡撫衙門高級軍官們又被一鍋炸飛···這前後累計千餘人的傷亡,已經佔到這次英法聯軍進攻人數的四分之一。

    因而一無所獲的英法侵略者火燒寧波之後,已無信心以現有兵力再進攻太平軍控制的內陸城市,而且現在進攻太平軍,清政府也不領情,這不符合英法遠征軍的利益。

    韋志俊鬆了口氣,立刻將照會內容轉呈杭州,並請求帶兵跟隨幼主殿下進行下一階段作戰,因為只要不與英法遠征軍交戰,寧波方向的六萬太平軍至少可抽調三萬人出來。

    而此時回到杭州城的貴福哥在幹什麼呢?此刻他正在內城將軍府的內堂裡一邊品著香茗,看著另一份戰報,一邊說與身旁的黃三爺知曉;

    「岳父大人,賴國舅已輕取嘉興府,並且接連拿下周圍十幾個縣鎮,殲敵萬餘,清軍大為震恐,不敢再戰,全部縮回蘇州府防守,孤欲命國舅留一萬五千人鎮守,領童子軍主力回來與孤匯合,咱們可以進軍宜興、常州,開始第二階段作戰了。」

    「不急,不急,殿下,」黃三爺笑著道;「既然您願意聽從貧道的建議,那就讓賴國舅舉重兵多停留兩日,同時安排幕府各部門各司其職,讓您治下的寧國、廣德、嘉興、杭州、寧波等地易服蓄髮,恢復漢統,保護工場商貿,維持秩序等等,把這些民生政事安排妥當,才是明緩實快之舉啊。」

    「嗯···」貴福哥蹙著眉頭道;「道理孤是知道的,暫緩兩日也不是不可以,嘉興方向集結重兵,可以逼迫清軍在蘇州厚結兵力,進一步抽空常州之兵,不過岳父大人所說的明緩實快可是欠妥,咱們現在應該兵貴神速啊!」

    「談到用兵,貧道當然遠遠不及殿下,」黃三爺撫著鬍鬚道;「可是貧道修習的帝王學,最是通曉收服人心,先前您昭告的『廣德幼主詔』『吾土吾民詔』,爭大義爭民族正統已是獨佔鰲頭了,現在您主要要做的不是領兵出戰!而是要表現出您是一個能夠治理天下,讓士農工商安居樂業的明君聖主,識時務的俊傑豪士都投奔您麾下,則人主之位可正!」

    「呃···」貴福哥開悟道;「你的意思是說,其實孤這個幼主不用做什麼,只要會演戲,時不時秀秀仁愛,慈善、禮賢下士啥的,那麼水裡火裡打天下的活兒,自然就有一群傻大膽和打工狂搶著去幹了,以後治理國家也會有一批優秀公務員代勞,孤只管調教後宮佳麗,生養繼承人就可以了,是麼?」

    「這個···」黃三爺尷尬道;「書上管這個叫垂拱而治,不過殿下是開國之君,很多事情還是要親力親為的。」

    「哦!孤是多麼希望早點垂拱而治,好有時間搞點個人愛好啊!」

    貴福哥充滿憧憬的叫了聲,而後又無精打采的說道;「唉~~~孤也知道,目前這是不可能滴···說吧,還有孤做些什麼面子工程?唔,聽不懂?就是你還要孤具體做些什麼事情,來提升公眾形象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