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薇重生記事

正文 第17章 端倪 文 / 淺酌1992

    明薇自然對她離開後二太太這番激烈的言辭一無所知,不過二太太讓她順順當當的出了正房的門,就表示她已經矇混過關。

    便是二太太覺得不可思議,也挑不出毛病來。原主是在她眼皮子底下養大的,且又從小沒了姨娘,她並不用擔心原主能從別的地方獲得幫助。二太太只把枚繡一事當成是明薇好命的一件奇遇,也就罷了。

    「我讓你打聽的事怎麼樣了?」這日明薇做完了二太太交給她的繡活,輕輕揉了揉發酸的脖子,問棠梨道:「可能探聽到菱花的消息?」

    那日在大花園裡的那個小丫鬟明薇只認得彷彿是老太太院子中侍弄花草的,未來一向活潑跳脫的棠梨才知道她的名字,且棠梨的乾娘在老太太院子中做粗活,明薇便想著打探一二。

    「這兩日並沒見她。」棠梨搖了搖頭,她上前替明薇捶著肩膀,輕聲道:「奴婢的乾娘只知道老太太壽宴那一日,菱花說是她哥哥要來看她的,此後便沒了人影。」

    見明薇有些疑惑,棠梨忙解釋道:「她哥哥是二門上聽使喚的小廝。丫鬟婆子們往外傳遞東西是常有的事,她哥哥得了這個便宜,倒時常能和她見一面。」

    明薇點點頭。

    既是如此,菱花當日出現在大花園中便能解釋得通。大花園西邊的角門,便是連著外頭的。那日前院熱鬧,後頭那樣僻靜的地方,更是沒人去。若是想見面,倒是個好時機。

    莫不是害怕所以躲回了家中?明薇在心中默默的猜測著,她並不好深問。在老太太的壽宴上送了枚繡做壽禮,本就是奪人眼球了,若是她再使丫鬟去打聽老太太院子中的事,落在有心人眼中,那便是出頭太過了。

    「若是有信兒,你多留意些。」明薇只得囑咐兩句,也沒讓棠梨太過明目張膽的打聽。

    然而菱花被淹死在井中的事情,到底被老太太知道了。

    榮善堂。

    老太太用過午飯,半倚著薑黃色的大迎枕,歇在鋪著寶藍色祥雲紋飾錦褥的黑漆萬字不斷頭三圍羅漢床。

    兩個未留頭的小丫鬟拿著美人捶動作不輕不重的替老太太捶著腿,徐嬤嬤做在一旁的錦杌上陪著老太太說話。

    「大太太來了信,說是不日咱們二姑娘就啟程。」徐嬤嬤眉開眼笑的對老太太道:「您吶,不出月餘便能見著二姑娘了!」

    聽了徐嬤嬤的話,老太太的臉上露出笑容來。

    成平侯府四房兒子中,唯有長房是嫡出,二房三房四房都是庶出。當日老太太生下世子後便沒能再生育。老太太是個識大體的,做主給老侯爺納了幾房妾室,生下了三個兒子。

    但這四位老爺中,唯有世子爺最肖成平侯,是個肯上進的,如今舉家隨著老侯爺駐守在西北。其餘那三房老爺,卻俱是只知道吃喝玩樂的紈褲子弟。

    長房中只有一個嫡出的女兒明茜,從小養在老太太身邊的。老太太在孫女中最是喜歡她,先前因為生了場病,沒有隨老太太一同回京。如今她到了議親的時候,老太太便想著把明茜接回來替她好好議一門親事。

    「二丫頭也不小了,再耽誤下去,就再難找合適的人家。」老太太提起明茜眼中便露出一抹疼愛的神色,「到底還是要在京中給二丫頭說個婆家。」

    徐嬤嬤自然懂老太太的意思,她陪笑道:「正是這個理呢,侯爺和世子爺左不過兩年就回京了。若是在那兒給二姑娘說了婆家,千里迢迢的,您夠不著,怎麼能放心得下!」

    老太太含笑點頭,「就是這話了。二丫頭是個好性兒的,便是受了委屈也不肯訴苦。難得那樣的行事大方且容貌又好。她的親事,我是斷不肯輕忽的。」

    忽然,老太太像是想起什麼似的,歎了口氣道:「聽說大丫頭過得不如意?」

    徐嬤嬤臉色微變,低低的應了一聲。她有些不忿的道「奴婢說句不該的,您已經盡了力!偏是那寶姨娘不識趣,二太太又是那樣的性子,二老爺從不理會這些,豈是您好多插手的?」

    明蕊雖是二房的庶女,但到底是老太太的孫女,當初老太太也想著替她謀劃的。老太太旁支有個遠方親戚,家是在京中做些買賣,頗有些家底。

    那家的哥兒人不錯,只是於仕途上無望,從小便跟著父母做買賣。當初老太太才微透了些意思,寶姨娘只覺得不是讀書人家不體面,要給明蕊找個書香門第,哪怕清貧些也好。

    從此便有了後頭的事。

    二太太雷厲風行的把明蕊嫁了,寶姨娘都沒地方哭去,而二老爺則是不愛理會這些的。

    「那日她才回來時我見她眼眶發紅,想來是過得不如意。」老太太半垂了眼簾,低聲道:「宴席那日我瞧著她精神倒好了不少,倒不知她那姨娘給她出了什麼好主意!」

    老太太雖是不喜二太太卻也瞧不上當日寶姨娘爬床的做派,素來不待見她。而在明蕊的親事上,老太太更覺得寶姨娘蠢透了。

    到了最後她想的竟還是體面。

    「您沒少替二房操心,可他們還不是屢屢讓您寒心?」徐嬤嬤微斜了嘴角,有些不屑的道:「打從二老爺讀書起便是如此,可奴婢沒見二老爺領您的情!」

    二老爺的姨娘原先在老侯爺跟前很是得寵過一段日子,那時二老爺不好好讀書,老太太想出手管教,卻被他姨娘哭天抹淚的告到老侯爺面前,說是老太太苛待庶子。

    雖說老侯爺到底沒偏聽二老爺姨娘的話,但老太太看到二老爺並她姨娘仇恨的眼神,

    便不再理會。

    如今老太太和老侯爺上了年紀,感情比先前更好了。二老爺的姨娘去西北的路上被歹人所殺,三老爺四老爺的姨娘都是極安分的,左右世子的地位無人能撼動,老太太便開了臉,便一併把三位老爺都記在自己名下,也算是嫡子。

    日後若是分家,他們的日子也不會太艱難。然而那些許銀子,老太太還不看在眼中。

    老太太是個剛強的性子,能做到如此也稱得上是以德報怨了。

    「如今我也不想再管,他們愛怎樣就怎樣。」老太太擺了擺手,示意兩個捶腿的小丫鬟都出去。

    徐嬤嬤立刻覺察出老太太是有話要對自己說。

    「近來府中可有什麼事?」老太太掀起眼皮看了徐嬤嬤一眼,目光中的質詢顯而易見。慈眉善目的面龐中卻隱隱透著銳利。

    徐嬤嬤頓時緊張起來,她心底有種預感,老太太要問的是菱花投井一事。

    「奴婢不知您問的是哪處?」徐嬤嬤還沒有理出頭緒來,畢竟離開侯府許久,她手上的人也並不那麼好用了。

    她有些懊惱,自己沒有把事情查的水落石出。

    「明知故問。」老太太微沉了臉,寒聲道:「莫不是你打量我老了,不中用了?」

    「奴婢不敢!」徐嬤嬤離開小杌子,順勢屈膝跪到地上。她心中羞愧,這件事竟還要老太太親自過問。

    見徐嬤嬤如此,老太太輕歎一聲,親自起身把她扶了起來。「我豈不知道你的心?你跟了我這麼些年,我自然知道你是一心為我。」

    「奴婢本想查清楚再告訴您。」徐嬤嬤有些愧疚的道:「卻不承想竟花了這麼些時候。」

    老太太讓她在小杌子上坐了,自己才重新倚在大迎枕上。她轉了轉手腕上一串沉香木佛珠,念了兩聲佛,才道:「你可有什麼收穫?」

    「那日彷彿有人看到,二老爺房中的翠姑娘也曾在園子裡露過面。」徐嬤嬤猶豫了片刻,道:「……似乎有些衣衫不整。」

    老太太頓時沉下了臉。

    「老大不小的人了,房裡左一個姨娘,右一個通房,鎮日裡鬧得沒完。」老太太想起了翠姑娘和溫姨娘的那場「大戰」,對二老爺更是瞧不上。

    「而且奴婢去查時,彷彿是有人不想奴婢追查,暗中阻撓著。」徐嬤嬤想起自己著手去查時受到的阻力,不由火從心起,不滿道:「如今那些人也太大膽了,竟連榮善堂都不放在眼中!」

    「你不必再查了,我心中有了計較。」老太太轉動著腕上的佛珠,靜謐的神色間卻隱約透著一股子寒意。「她們打量我真的老了?還是覺著侯爺和大房不在,她們竟真的成了這侯府的主人?」

    「如今管著府中事務的可是二太太的?」

    徐嬤嬤忙道:「正事。」

    她心中一凜,這是老太太要出手了。

    「她們怕是忘了,這侯府中做主的人是誰。」老太太垂了嘴角,笑容冰冷。「不必再遮掩著查,在二太太跟前兒放出風聲,只說我院子中的小丫鬟投水了。」

    「我倒要看看,她要怎麼管這個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