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國家興亡天下事 第八章 亂世方才出梟雄 文 / 重複的點
「不會的,不會的,父皇最喜歡我了,他不會這樣做的,母親,您一定是聽錯了,是不是!父皇他不會這樣做的。」當從自己的母親榮貴妃那裡聽到自己要遠嫁匈奴的時候,劉穎頓時激動起來。
看著自己女兒激動的樣子的,榮貴妃也是啜泣著,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榮貴妃第一時間想的,就是去見洪武帝,可是,讓她絕望的是,此刻,洪武帝根本不見她,自己,被攔在外面。
這也讓榮貴妃知道,自己女兒要遠嫁匈奴之事,只怕是真的了。
「這不是真的,我要去見父皇。」說著,劉穎擦著眼淚,直接向百花殿外跑去。
只是
「公主,陛下有命,您不得離開百花殿。」一個內務府的太監小總管,攔住了劉穎的去路,而在他的身後,還站著四五個太監。
「滾開,你們這群狗奴才,也敢攔我。」劉穎激憤的大喝,繼續向外跑去。
「彭!」
那些太監自然不敢出手攔住劉穎,卻是排成一排,堵住了百花園的大門,劉穎一頭撞在了他們的身上。
這時,榮貴妃也急忙走了出來,擦拭眼淚著眼淚,喊道:「穎兒,穎兒!回來吧,回來吧。」
榮貴妃略帶哭腔的聲音頓時讓劉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她蹲在了地上,掩面而泣,哭聲在整個百花園的上空,久久迴盪。
未央宮外,嚴冬靜靜的站在那裡,等候著洪武帝的發落,也許此時,洪武帝已經忘記了嚴冬等候著自己的命令,但是嚴冬,卻不得不等在這裡。
馮立陪在一旁,也不說話,畢竟此時和親的公主已經變了,嚴冬也平靜下來。自己也不用再擔心他做出什麼事情。
大臣們早已散去,他們離去時看向嚴冬的眼神各異,不屑有之,敬佩有之,平淡亦有之。
而當伊克丹離開未央宮,看到嚴冬還站在那裡時,眼中滿是得意,昂頭挺胸,大步流星的走出了皇城。
約有一個時辰,一個小太監跑了過來,低聲說道:「昭遠將軍,陛下現在無心召見,總管讓人先行回去。」
點頭,嚴冬看向馮立,說道:「有空去我府上喝酒。」
「就怕您府上的就不夠。」馮立笑著說道。
拍了拍馮立的肩膀,嚴冬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轉身離開。
洪武帝坐在龍椅上,臉色鐵青,他已經這些座了幾個時辰。
何為站在一旁不敢開口。
「何為,你說朕這一次,是不是做錯了?」洪武帝低聲疑惑的問道。
心中一驚,這件事情,何為哪敢開口,可是洪武帝當面相問,何為又不能不答。
「陛下心繫大漢,為了大漢的安定忍痛割愛,實乃我大漢之福。」何為不敢直接回答,而是讚揚洪武帝以大局為重。
「哎!」一聲長歎,洪武帝算是認可了何為的話,但是心中難免還是傷感。
人,總是糾結的,洪武帝也不列外,當在朝會之時,他可以同意伊克丹的要求,可當他自己靜下來思索的時候,劉穎的音容笑貌又都浮現在自己的腦海中。
九公主,可是自己最寵愛的女兒啊!洪武帝心中感慨著,不過,他並不是後悔,因為人,又都是自私的,身為有志成為大漢明君之人,洪武帝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麼。
大漢富強,獨立於中原,使得萬國來朝,這就是洪武帝要做的,而此次與匈奴講和,就是洪武帝要做的事情中的一件。
這些年以來,洪武帝時常會感覺到自己有些力不從心,特別是近兩年來,大漢連續征戰,可以說,這些戰爭已經打掉了他之前十幾年來所積存的國力。所以現在洪武帝最擔心的,就是大漢在他的手上再次的孱弱。
洪武帝不要做大漢的罪人,他不要做劉氏的罪人,他要有顏面的去面對黃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九公主現在怎麼樣了?」洪武帝關心的問道。
「鬧了一陣,不過被榮貴妃給攔住了,又哭了一陣,現在睡著了。」何為連忙回答,他可是派了好幾個人盯著百花園。
「榮貴妃還是識大體之人,不錯,有皇后之資。」洪武帝滿意的點頭,真要是讓劉穎來自己這裡鬧,少不得,又是一番心煩意亂。
何為聽此,心中一驚。人常道皇帝後宮佳麗三千,洪武帝的後宮,雖然沒有那麼多的妃子,卻也有近百位正式冊封的妃子。這其中,為洪武帝誕下子嗣的,就有二十多位。而自從太子的生母李皇后十年前病逝後,皇后之位一直懸而未決。
現在洪武帝竟然說榮貴妃有皇后之資,難不成,這是要為了補償榮貴妃,而將其立為皇后嗎?
越想,何為覺得越有這種可能,因為榮貴妃身下,只有九公主劉穎一人,並沒有其他的皇子,這樣一來,立榮貴妃為皇后,對於諸皇子之間的爭鬥來說,也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和親一事已定,嚴冬並沒有急著聯繫劉清兒,他知道劉清兒和九公主劉穎關係好,雖然和親的公主不是劉清兒了,但是想來此時,她心中也不會那麼的好過。
朝會散去後不久,九公主要遠嫁匈奴的消息,就傳遍了長安,百姓們紛紛議論。
孫乾得到消息後,也趕回了侯府。
「事情定了?」孫乾問道。
點頭,嚴冬說道:「叔父,將那些人散了吧。」
「這件事情,我會處理。」孫乾說道。他知道嚴冬擔心什麼,洪武帝不喜遊俠,特別是這個時候讓其得知自己聚集了一批遊俠,肯定會懷疑到嚴冬的身上。既然現在和親的公主已經換了,自己等人也沒有必要再自惹麻煩。
兩人商談之時,秦伯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侯爺,六皇子到了。」
劉恆?心中暮然一驚,他怎麼來了?這時候,劉恆不應該在揚州嗎。
當劉恆風塵僕僕的樣子映入嚴冬的眼簾時,嚴冬猜出,劉恆,肯定是擅自離開揚州,星火馳援,趕回長安的。而他之所以如此,恐怕也是為了劉清兒一事。
「這一次,多謝你了。」劉恆直接開口說道。
嚴冬笑了笑,他還是第一次見劉恆這般放下姿態說話:「這是我應該做的。」
點頭,劉恆繼續說道:「雖然你並沒有改變什麼,但是有這份心就夠了。」
一愣,嚴冬苦笑,看來劉恆對自己,還是有些怨言的,也是,雖然自己用盡了辦法,但是事情的變化,和自己的努力,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你和清兒的事情,我是樂見其成的,但是以你現在的職位」後面的話,劉恆沒有繼續再說,雖然他一路從揚州趕回長安,很多事情不清楚,但是今日朝會上的事情,已經有人告知他了。
嚴冬被提拔為昭遠將軍,在劉恆看來,這亦是自己父皇對嚴冬的一種補償,如果劉清兒真的遠嫁匈奴,相信嚴冬之後會平步青雲,但是現在遠嫁匈奴的是自己的九妹。那嚴冬之前所做的事情,很可能讓洪武帝厭惡。
也許之後,嚴冬就會被洪武帝廢棄。
人才,將才,大漢棟樑之才,聲明固然好聽,嚴冬也確實有真才實學,但是對於大漢來說,這些的人才,將才,還有很多。
雖然他們有可能沒有嚴冬卓凜,但是大漢也不會因為少了嚴冬一人而就此消亡。
對於一個延續幾百年的國家來說,人才固然重要,但是他們更需要,或者說他們更看重的是遵循守序的人才。
亂世方才出梟雄,不外如是。
「六皇子放心。」嚴冬頷首,又說道:「倒是六皇子自己,這一次,怕是揚州白去了。」
「不提也罷,只要遠嫁匈奴的不是清兒,怎麼都好。」劉恆歎息說道,他是真的怕了,一直以來,他們雖然親兄妹三人,但是自小起,劉恆就和劉清兒關係好,也只有在劉清兒的面前,劉恆才能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心中的抱負。
如果連自己最親近的妹妹都要遠嫁匈奴,劉恆真的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先走了,還要進宮請罪。」說著,劉恆起身。這一次他回來,並沒有告知太尉府或者洪武帝,算得上擅離職守,所以,他要進宮向洪武帝請罪。
當然,劉恆也可以立刻離開長安,返回揚州,但是紙是保不住火的,這件事情,早晚要傳出來,與其讓其他人在洪武帝面前告自己一狀,倒不如自己坦誠,親自請罪,這樣也落得個安寧。
夜幕降臨,長安城內依舊燈火通明,夜市中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不過,以往茶餘飯後所交談的瑣事,變成了九公主要遠嫁匈奴的大事。
劉清兒來到百花殿中,看著這滿院綻放的鮮花,心中歎息。
這百花殿,乃是洪武帝特意為喜歡花的劉穎修建的,甚至不遠千里從東方海邊移植花木。可是現在,這百花還在盛開,但是這百花殿的主人,卻即將遠離。
「穎兒!」來到屋內,劉清兒看著趴在桌子默默垂淚的劉穎,心中一痛。
「我不要看見你,你走,我不要看見你。」劉穎當然聽出是自己五姐的聲音,可是,就在早晨,要遠嫁匈奴的,還是自己的五姐,可是現在,就變成了自己,她氣憤,她難過,她不要見劉清兒。
「你先休息,我明日再來看你。」劉清兒失落的說道,她理解劉穎的心情,她也曾經歷過。
當劉清兒轉身,就要離去的時候。
「五姐!」劉穎一聲呼喊,直接痛哭的跑了起來,一把抱住劉清兒。
「五姐,為什麼,為什麼會是我呢?父皇他不是最寵愛我嗎,他為什麼要將我嫁到匈奴呢?」一邊抽嚥著,劉穎一邊哭訴著。
劉清兒不覺也是淚眼朦朧,她轉過身,緊緊的抱住劉穎,心中歎道:「是啊,為什麼是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