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大漢軍神

《》第四卷 國家興亡天下事 第十一章 安逸太久了 文 / 重複的點

    「大王,其實也不必如此,那個嚴冬,他之所以能夠水淹周乾大軍,那是因為揚州有水,可要是在西北呢?那裡除了沙漠和戈壁,還有什麼?」須卜顏連忙說道,他可不想因此而惹怒了伊克丹。()

    點頭,伊克丹算是同意了須卜顏的話,雖然他也讀過一些漢人的書籍,特別是一些兵書,但是在伊克丹看來,這些,都是些陰謀詭計罷了,在西北,根本就沒有用處。

    想想,在那一望無際的戈壁,在那滿目黃沙的沙漠,什麼天時,什麼地利,都無從談起,有的,只能是勇往直前的衝鋒,而這些,正是匈奴人所擅長的。

    不過,此時的伊克丹對嚴冬已經收起了輕視之心。

    看到伊克丹還是沉思這件事情,須卜顏連忙拿出一幅畫,展開道:「大王,這就是大漢九公主的畫像。」

    「哦?」伊克丹轉眼看去,只見畫像上,一個女子端莊的站在那裡,不過那雙眼睛卻是泛著狡黠,顯得很是活潑可愛。

    「嗯!不錯。」伊克丹滿意的點頭,然後說道:「將那個嚴冬還有大漢五公主的畫像,也送來。」

    一愣,須卜顏連忙應道:「是,我這就去辦。」

    夜市燈如晝,嚴冬帶著慕清和李姝遊玩著,而在皇宮,卻是各種離別滋味。

    一連十幾日過去,嚴冬每日上朝,卻是沒有一次被洪武帝提起,而護送和親隊伍的將領,亦是一直懸而未決。反倒是宮女太監等一干人群,都是選了出來。

    甚至這些日子,京城來往的商隊也是多了不少,不過這些商隊,很多是籌辦和親物品的商人。

    皇宮內,也是異常的熱鬧,一丈丈紅布,一張張紅紙,全是彰顯著喜慶。

    只是九公主劉穎的身體越來越虛弱,每日只進半碗粥水的她,已然憔悴不堪。

    洪武帝雖然得知此事,卻很心硬並沒有看望劉穎,也許是因為心中的愧疚,也許是因為心中的家國天下,總之,他不想再看見劉穎。

    期間,劉清兒倒是出宮見了幾面,可臉色都不是太好,顯然她心中還在牽掛著自己的妹妹。

    匈奴的營帳依然駐紮在長安城外,可是伊克丹卻是早已離去,他要趕回匈奴,做一些準備,好便迎娶大漢的公主。

    又是一日朝會。

    「回稟陛下,九公主的陪伴之物,已經準備妥當。」洪原開口說道,本來公主嫁娶之事,應該由皇城之內的內務官員辦理,但是這一次非同尋常,九公主是為了大漢而遠嫁匈奴,是和親,所以,丞相府亦是辦送了不少物品。

    「丞相辛苦了。」洪武帝緩慢的點頭。

    「陛下,公主遠嫁之日已經臨近,但是護送的將領依然未定,還望陛下斷決。」關雲走了出來,護送九公主遠去匈奴的士卒早已挑選出來,就是之前曾悲傷迎擊鮮卑的一部分期門軍。可是對於將領的人選,太尉府倒是遞上去了幾個,卻都沒有音信。

    洪武帝眼睛在群臣中掃了一下,然後輕呼道:「嚴冬!」

    「臣在!」嚴冬立刻走了出來,向洪武帝行禮。

    「可還記得當日你對朕所說的話?」洪武帝沉聲問道。

    「臣銘記於心!」嚴冬頓時屏神而答。

    「好!」洪武帝點頭,說道:「著令昭遠將軍嚴冬,加封護親將軍,統領三千期門,護送九公主遠嫁匈奴。」

    「臣遵旨!」

    「陛下英明!」

    「嚴冬,如果九公主路途上有什麼閃失,朕定不輕饒於你!」洪武帝厲聲喝道。

    「臣定當拚死保衛公主周全。」肯定而又堅毅的答覆,因為嚴冬不僅僅答應了洪武帝,更是答應了劉清兒,自己,一定會護送九公主劉穎安全抵達匈奴的。

    退朝,不少大臣都向嚴冬道賀,護送和親隊伍,可以算得上一份不勞而獲的功績,而嚴冬一旦回來,即便不陞官,也會身居要職。

    幾位皇子倒是沒有與嚴冬多說,在他們看來,嚴冬這功績,可是建立在他們自己妹妹的痛苦之上的,不過,這樣想的皇子,也沒有幾位,至少在太子看來,並非如此,他巴不得嚴冬離開長安,遠去匈奴,最好是到了匈奴,嚴冬再被殺了,這樣最趁他的心意。

    至於自己的九妹,太子和她關係並不是很好,願意無他,自己還在世的時候,非常不喜榮貴妃,自己也就不怎麼喜歡榮貴妃所出的九公主了。

    丞相洪原吩咐嚴冬路上好好照顧九公主,嚴冬自然應允,而太尉關雲則是讓嚴冬去一趟太尉府,交接一下兵符。

    去太尉府領取兵符後,嚴冬直接去了臨王府。

    「嚴將軍還真是年少有為,此次有嚴將軍的護送,本王可以安心了。」臨王劉運笑著說道,對於嚴冬成為護送的將領,他還是有些不滿的,雖然嚴冬戰績彪炳,可是畢竟太年輕了,年輕的讓他有些不放心。特別是當日會見匈奴使者時,嚴冬的那一番話,更是讓劉運認為他與匈奴有仇。萬一嚴冬一衝動,自己可怎麼辦。

    「王爺放心,此前匈奴,應該無事,不過就算有敵侵犯,嚴冬也定當讓其有來無回,護送王爺和公主安全。」嚴冬斬釘截鐵的說道。

    「好!好!」劉運雖然笑著,但是心中更是憂慮。他不是一個強勢的人,更甚者,他只想當一個安樂富貴的王爺,但是和親一事,真的超出了他預料,這時候,他也只能期望一路上相安無事了。

    當嚴冬回到侯府的時候,孫哲早就等在了那裡。

    「嚴冬,你可真是的,這才剛回長安,又要護送和親隊伍去匈奴,哎!」孫哲歎息著,說道:「這一次,恐怕我不能和你一起去了。」

    「我也沒打算帶你前去。」嚴冬笑著說道。

    「好啊!你!你真是氣煞我也。」孫哲故作氣憤的說道:「枉我還擔憂你的安全,你竟然覺得我是累贅。」

    「呵呵,你終於明白了。」嚴冬亦是打趣說著。

    「得!不說這些了。」孫哲沒好氣的說道。

    「哎!你放心吧,我這是去和親,又不是去打仗。」寬慰著孫哲,嚴冬又是遺憾道:「就是趕不上你的婚宴了。」

    「無妨,只要你安然無恙的回來,難道還少得了這一頓喜宴嗎?」孫哲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中也是略感遺憾,自己最好的朋友無法參加自己的喜宴,怎麼說,也是少了一分喜悅。

    「雖然我人不參加,但是你放心,我已經吩咐慕清準備好了禮物,到時候,定讓你大吃一驚。」嚴冬笑著。

    「哦?什麼東西?」孫哲急忙問道。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故作高深的,嚴冬瞥了孫哲一眼。

    「呵,到時候,我倒要看看是什麼。」孫哲也是不服氣的說道。

    「對了,聽說陳府的二小姐和你親梅竹馬,倒是恭喜了。」嚴冬高興的說著,陳府,也就是當朝御史中丞陳南的府上,雖然陳南品級不如孫哲的父親孫怡康,但是御史中丞卻是一個重要的職務,受公卿奏章,按章舉劾。

    說來兩家也算是門當戶對。

    「什麼親梅竹馬,就是小時候見過兩面,現在哪裡還記得她的樣子,不過聽人說,倒是個不錯的女子。」孫哲話語之中還算滿意。

    不過不待嚴冬說話,孫哲又是道:「你知道嗎?這一次,戴鑫要倒霉了。」

    「戴鑫?何事?」孫哲的話讓嚴冬好奇起來,按理說,戴鑫身為壽春太守,此次回京,應該也能受到封賞,但是一直以來,似乎都沒有戴鑫的消息,好像被滿朝文武遺忘了一般。

    「你忘了沒?當初壽春的假稅銀一案。」孫哲煞有其事的說道。

    「怎麼了?這又關戴鑫何事?」嚴冬不覺疑惑起來。

    「我告訴你,當初的假稅銀一案,雖然事關韓家,但是聽說,有百萬兩的睡銀,並未運出去,還在壽春。」孫哲輕聲說道。

    心中一驚,嚴冬看著孫哲,見他並不像猜測,反而一副言之鑿鑿的樣子,不由問道:「你怎麼知道的?」

    「你忘了我未來的岳父是誰了嗎?」孫哲笑著說道。

    嚴冬一想,孫哲的岳父陳南,不就是御史中丞嗎,很多彈劾官員的奏章都會遞到御史府,由御史府彈劾。而孫哲從陳南那裡得到一些消息,也就沒什麼了。

    「那又關戴鑫何事?」嚴冬繼續問道。

    「有人彈劾戴鑫在壽春收受賄賂,為假稅銀一案提供契機,並且很有可能,戴鑫還知道哪些真稅銀藏在那裡。」孫哲很是鄭重的說道,而後又是笑著問道:「你猜猜,彈劾戴鑫的人是誰?」

    嚴冬想了想,似乎知道假稅銀一案內幕的人,並沒有幾個,而其中,也只有方文山會,也只有他敢彈劾戴鑫。

    「方文山。」嚴冬肯定的答道。

    「錯了,是六皇子。」孫哲得意的笑道,繼續道:「方文山倒是彈劾過戴鑫,不過彈劾的是戴鑫在壽春時阻撓他辦案。而這一次,是六皇子彈劾戴鑫關於假稅銀一事的。」

    「怎麼會是他?」嚴冬有些疑惑和不解,算來日子,這六皇子也才回到揚州沒幾日,怎麼就會彈劾戴鑫呢?而且,他怎麼知道其中內情的?

    「算了,還是告訴你吧。」看著嚴冬雖然疑惑卻依舊鎮靜的樣子,孫哲頓時覺得索然無味,也不再隱瞞。

    原來,大漢再次奪回合肥,林子奇找出了城中很多的大乾探子,審問之下,知道了當初假稅銀一案的內幕,但是內幕有些聳人聽聞,林子奇直接稟告了六皇子劉恆,而劉恆也不敢隱瞞,直接八百里加急,遞給了洪武帝。

    這才有了御史府受到彈劾戴鑫的奏章。

    而且,揚州假稅銀一案,似乎不僅僅只有戴鑫一個太守參與了,好像很多揚州的官員,都有份,也許,是他們安逸太久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