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大漢軍神

《》第四卷 國家興亡天下事 第五十七章 兗州大營 文 / 重複的點

    當竇海率領士卒趕到戰場的時候,陶州弼已經站在了這裡,他望著嚴冬逃去的方向,臉色陰沉的嚇人。

    「人呢?」竇海上前,激動的問道。

    陶州弼瞪了他一眼,並沒有說話,直接轉身就走。

    看到陶州弼這樣,竇海臉色也頓時黑了起來,冷冷的瞥了陶州弼一眼,雙拳緊握。

    耗費了這般大的人力物力,結果卻讓嚴冬如此輕易的逃走,陶州弼無法向劉洪交代,更重要的是無法向自己交代,明明算計好了一切,為何又變成這幅模樣。

    回到營帳,陶州弼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語。

    竇海一直呆在戰場,既然陶州弼走了,這裡總要有個人負責,他命人打掃戰場,兒子,則是不斷的望向臨淄和兗州的方向,嚴冬這一去,只怕大戰將起。

    傍晚時分,臨淄平王府,陶州弼半跪在地上,低頭不語。

    「起來吧,這件事情,不是你的錯。」劉洪輕聲說道,但是話語中卻是透漏出幾絲狠意。

    依舊跪在地上,陶州弼不敢起來,這一次他可以說是犯了大錯。而且往往這個時候,更應該自責一些而不是順勢打消自己心中的愧疚,因為在打消心中愧疚的同時,你也在打消著對你信任者的耐心。

    「哎!」長出了一口氣,劉洪看著陶州弼,說道:「是東萊的一個修建烽火台的軍士,將你的佈置告訴了嚴冬,才讓他給逃了。」

    「什麼!」陶州弼不敢相信似的,旋即臉色難看,頓時憤怒道:「誰?我要親手殺了他。」

    「逃了。」劉洪不耐的說道:「這些事情,你無須再理,當務之急,是整頓防備,抵擋住嚴冬的進攻,只要能夠擋住半個月,到時,嚴冬無法覆命,自然會有人來取代他。」

    「是!」陶州弼點頭。

    與青州相鄰的兗州,此時,嚴冬已經回到了兗州大營。

    營帳內,滿是將領,神色各異的看向嚴冬。

    「諸位,嚴冬剛至兗州,但是皇命在身,還請諸位多加體諒,明日起,進駐濟北郡。」嚴冬肅然說著,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

    「謹遵號令。」童顏率先說道,但是在他的心中,絕不認同嚴冬。常年駐守冀州與胡人交戰,童顏自有自己的想法,雖然他也會時常率兵深入胡營,可是那都是在不得已而為之的情況下,可是嚴冬,竟然連大營都不來,直接率領五千騎軍去了青州,他覺得不敢苟同。心中甚至認為,嚴冬打了幾場勝仗,開始驕縱起來。

    「我等亦無異議。」高其昌拱手說著,他是兗州本地的將領,非常清楚青州的兵力,所以對於此次平叛,他也沒有抱多大的希望,特別是主將嚴冬,他雖然聽說過嚴冬的威名,可是畢竟嚴冬太年輕了,高其昌覺得,此次平叛,朝廷過於草率。

    其他將領也都是點頭應著。

    「既然如此,那就有勞各位將軍了。」嚴冬亦是拱手,說道:「各位且先行回營,明日我再與諸位將軍商討軍事。」

    「將軍剛深入虎穴,殺敵過萬,應該的。」

    「將軍勇武,我等佩服。」

    主將一份誇讚後,退了出去,而嚴冬則是留下了童顏和高其昌,還有姚景。

    童顏和高其昌乃是平叛大軍中的副將,只位居嚴冬之下,一個負責冀州的士卒,一個負責兗州的士卒,而姚景,則是軍師。

    嚴冬剛才說明日再與其他將領商討軍事,只是推辭罷了,有些事情,都是要事先商談好,才會告訴其他人,而在這平叛大軍中,嚴冬也只能和兩位副將和軍師商討軍事。

    「兩位將軍,軍師,嚴冬初來,還望一些軍中事務。」嚴冬出聲,看向三人,身為主帥,無疑要瞭解自己的軍營,否則很容易發出錯誤的號令,自擺烏龍。

    聽此,童顏和高其昌不約而同的看向了姚景。

    無奈的搖頭,姚景笑道:「就由在下為將軍介紹一番吧。」

    「請!」嚴冬點頭。

    「目前平叛大軍已有六萬五千餘人,其中,五千騎軍,自然是將軍所帶來的期門騎軍,還有六萬士卒,這六萬士卒,三萬乃是從冀州調來,由童將軍負責,而另外三萬則是從兗州地方抽調,由高將軍負責。」說話之中,姚景也變得穩重起來。

    「糧草如何?」沉聲,嚴冬又是問道。

    「暫時不缺,不過想到青州的兵力,我軍有可能陷入苦戰,所以從長遠看來,糧草還是不足。」姚景有些凝重,顯然,他也不看好能夠在短期之內平定叛亂。

    「暫時足夠即可,長安的糧草應該已經在路上。」說著,嚴冬思索著,看了三人一眼,說道:「想必三位都已知道,我在陛下面前下了軍令狀,兩月之內,必定收復青州,現在已一月有餘,不知三位有何良策?」

    嚴冬此話一出,頓時帳內氣氛沉悶起來,特別是童顏,更是皺眉,有些不悅道:「將軍,兵爭乃國之大事,又豈能急躁而為,此前將軍深入青州,末將絕不敢苟同,將軍乃軍中主將,安危關係著平叛之業,怎能親身赴險。還與」

    「童將軍!」姚景看到童顏越說言辭越激烈,不由出聲提醒,朝童顏使者眼色。

    「我還沒說完呢。」童顏擺手,看向嚴冬的眼神異常的堅毅,說道:「將軍,即便您因此惡我,我也要說。」

    見姚景有些著急,還要阻攔童顏,嚴冬朝姚景擺手,笑道:「讓童將軍說完。」

    深吸一口氣,童顏繼續道:「就拿軍令狀一事,將軍實在是草率,且不說戰場上,勝負本就無形,又豈敢立下軍令,還有長安距青州何止千里,可是將軍竟然立下兩月之軍令,著實讓人不喜,路途之上,就要耗費一月,如此說來,將軍只給自己留下了一個月的時間平叛,匆忙之下,如果能夠周全,所以,末將希望將軍不要輕舉妄動,不要枉顧那軍令狀,如果收復青州之後,將軍又因為軍令狀之事而被責罰,末將願意親自上書為將軍求情,甚至願意與將軍一同承擔這責罰。」

    大帳內滿是童顏略微有些咆哮的吼聲,高其昌異常凝重的看向嚴冬,而姚景則是搖頭苦歎,心中只盼望嚴冬不要因為而厭惡童顏。

    反倒是童顏,毫無畏懼的直視嚴冬。

    看到三人的表情,嚴冬一笑,只怕自己在他們心中的印象,並不怎麼好。

    「童將軍說得有道理。」嚴冬點頭。

    姚景長出了一口氣,而童顏亦是如此,剛才那些話,也是他應著頭皮說的,真要是嚴冬生氣了,告他個非議主將的罪名也不是不可。

    高其昌有些好奇的看著嚴冬,之前他聽到過很多關於嚴冬的傳聞,說其霸道,雖然帶兵有一套,可是不會做官,得罪的人不少。但是從現在看,嚴冬也不像傳言那般的不堪。

    「此次前去青州,在下確實有些魯莽。」嚴冬沉聲說道。

    聽到這裡,三人暗暗點頭,孰能無過,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只是還沒等他們剛點過頭,就聽到嚴冬繼續說道。

    「不過,在下此去青州,也並非什麼輕率之舉,而是覺得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嚴某從來沒有去過青州,對青州不甚瞭解,所以覺得還是有必要親自前去,心中也算有個底。」

    「嚴將軍既然已有所瞭解,想必心中也自有打算,那還來問我等何事。」童顏頓時不悅起來,說話也是生硬了幾分。

    還是年輕啊,高其昌也收回之前對嚴冬的的看法,心下搖了搖頭。

    姚景此時也不再說話,顯然,童顏已經和嚴冬對上勁了,此時開口,無論是對是錯,都要得罪一人,甚至兩人都得罪。

    無奈的搖頭,嚴冬知道童顏並非針對自己,可是童顏說話卻是有些沖,讓人難以接受,特別嚴冬還是主將。

    深吸一口氣,嚴冬又是說道:「童將軍稍安勿躁,本將並非不同意童將軍之言,只是,本將已經在陛下面前立下軍令狀,自當竭盡全力完成。」

    「嚴將軍,雖然青州軍疏於懈怠,但是畢竟兵力較多,還是從長計議的好。」這時,高其昌也是開口,他不贊成立刻與青州交戰,說道:「青州叛軍十幾萬,我軍滿打滿算也才六萬有餘,並且短時間內,絕無支援,而青州不同,他們可以隨時抽調百姓,訓練新軍。所以我們的士卒是死多少,少多少,而青州卻是可以補充。只怕他們此刻巴不得與我們決戰。」

    點頭,高其昌所言,嚴冬亦是同意,說道:「高將軍所言極是,而據在下所知,青州內,叛軍不止十餘萬,而是達到二十餘萬。」

    「二十餘萬?!」

    在場的三人都是一愣,怎麼又多了十萬。

    「此次本將前去青州,碰到了很多平王訓練的新軍,雖然本將殺了兩萬有餘,但是據瞭解,應該還有近十萬的新軍。」嚴冬沉重的解釋著。

    「這」高其昌皺眉,他也聽聞過劉洪訓練新軍的消息,原本想來,也只不過幾萬人罷了,現在突然冒出十餘萬新軍,高其昌對此次平叛的前景,更加的不樂觀起來。

    「既然如此,我們就更應該慎重,還望將軍三思。」童顏語氣好了不少,滿是勸告,可是他的心中,之前那幾絲勝算,卻是又少了幾分。

    之前青州叛軍兩三倍於己,童顏認為還稍有勝算,自己麾下的,可是冀州精銳,百戰之士,雖不能以一當十,但是三兩個青州軍,絕不是自己麾下士卒的對手。只要戰略妥當,計謀合宜,青州定能收復。

    可是現在,嚴冬突然告知,青州有二十餘萬兵力,這就讓童顏有些計較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