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寒門貴族

《》第一卷 692.第692章 :卷 土重來 文 / 深侯

    照理說,雙方各有欠缺,彼此合作可以優勢互補、攜手共贏,本該一拍即合才對

    李國元的反應卻有點出乎楊昆意料,高興了沒一會,便面露難色,猶豫不決,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一般。

    楊昆覺得奇怪,就問:「不是外人,有什麼話,李總不妨直說。」

    遲疑了一下,李國元才吞吞吐吐地道明瞭實情。

    建築公司之所以提前退出標準件商城項目的競爭,無力墊資建設只是官面上的原因,私下裡,其實還是受了謝海峰的阻撓。

    建築公司的日子不好過,有關縣領導也不忍心眼睜睜地看著其一步步滑向破產倒閉的深淵,有心從旁扶持一把,在項目審批、土地徵用、銀行貸款方面都打過招呼,實指望著建築公司能借標準件商城這個項目打個漂亮的翻身仗。

    人在官場,即便不考慮個人得失,也沒人願意落個碌碌無為的罵名,在泥濘中掙扎前行,好不容易看到一線曙光,李國元等人正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時,謝海峰主動找上了門。

    他來幹嘛來了?

    要賬!

    海榮地產成立之初,在市裡和縣裡的影響力不強,為了迅速打開局面,除了單獨承攬業務之外,也從建築公司手中轉分包過不少項目,雙方之間算是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整體而言,合作大於競爭。

    然而時過境遷,一晃兩年多過去,建築公司每況愈下,海榮地產卻越辦越紅火。

    截至目前為止,縣建築公司還欠著海榮地產好幾個項目的轉承包費、總計60餘萬元的尾款無力支付。

    雖說欠債的是大爺,不過這個年代的人性還算純樸,公也好、私也好,賴賬都賴得沒那麼理直氣壯,眼見債主上門,李總經理態度放得很低,擺事實、講道理,說咱們公司不過欠你60來萬,可外頭欠咱們600萬都不止,還請再寬限一段時間,只要能收回一部分賬來,肯定優先償還你謝老闆的債務。

    謝海峰就說了,暫時拿不出錢來沒關係,你把標準件商城這個項目讓出來,我再給你多寬限一年的時間,還不加利息。

    言外之意,不同意的話,咱們就公堂上見。

    依著公家部門的作派,要擱到幾年前,想打官司,咱們接著就是。

    一個是公家單位,一個是私人企業,真打起官司來,你說縣領導和法院會向著誰?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從前的納稅大戶,淪落到現在的沉重包袱,在縣領導的眼裡,親兒子也沒那麼親了。

    倘若上面真下了壯士斷腕的決心,甭多,拉上幾台塔吊、裝載機給海榮地產抵賬,建築公司立馬就得破產。

    不得以,李國元只好忍氣吞聲地答應了謝海峰的「不情之請」。

    楊昆聽得啼笑皆非,搞了半天,這兩家之間還有這等淵源。

    權衡利弊,他當場表示,為了促成此次合作,他可以提前支付一部分施工費用給建築公司,幫李總緩解一些債務壓力。

    雖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好歹也算解了當下的燃眉之急,李國元只是考慮了一會,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掃除了障礙,達成了意向,雙方開始就具體的合作方式展開磋商。

    在已方全額墊資的基礎上,楊昆給出兩種方式任李國元選擇。

    一,建築公司以機械、設備和人力費用入股,換取昆朋公司所擁有的部分商城產權;

    二,不涉產權,雙方僅是單純的僱傭合作關係,昆朋地產運作項目,建築公司只管幹活拿工錢。

    李國元也是個精明人,自然能看出兩者孰重孰輕,只是眼下等米下鍋,手握旺鋪產權的長期收益和增值空間再怎麼令人垂涎,也比不上填飽肚子來得要緊。

    再者說,他李總也是五十好幾的人了,還能在這個位置上再坐幾年?與其前人種樹、後人納涼,還不如先把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摟到手裡。

    確定了合作方式,接下來還要重新審訂項目企劃。

    有了楊昆這個大金主介入,建築公司想要捲土重來,就不方便繼續使用原先那份被領導批得一文不值的企劃書,考慮到時間緊迫,全部推翻重做也不太現實,徵詢過楊昆的意見之後,李國元叫了幾名工程設計人員過來,準備在原企劃的基礎上進行大範圍的修改。

    出於尊重,在正式動筆刪改之前,李國元請楊昆先拿個大方向出來。

    楊昆連連擺手,「對於建築行業,我可是地地道道的門外漢,在各位專業人士面前連插嘴的資格都沒有,指導意見什麼的更是笑話。」

    李國元笑客氣道:「昆少做生意的眼光和天賦是出了名的,雖然入行時間不長,要超過咱們這些老傢伙也只是時間問題,再說你跟標準件行業接觸得比較多,在實用性方面給點意見,總比咱們閉門造車要強得多。」

    楊昆搖頭苦笑,「技術方面我真是一竅不通,說到實用性,倒還略知一二,說點個人的理解,供大家做個參謀吧。」

    他翻開原來的整體規劃圖,伸手在上面劃了個圈,概括說道:「整體來看,這份規劃很有些可取之處,例如店面與店面的背靠背設計、樓與樓之間預留的公用行車道,不但最大程度地利用了佔地面積,也兼顧了采光、美觀和實用等功能。」

    禮貌性地誇讚了幾句後,他開始挑毛病:「要說美中不足的地方,除了整體風格稍嫌保守之外,單體樓層設計得過長,樓層之間的通道過窄,水泥路面厚度不夠,預留的裝卸貨區域面積太小,這都是問題。」

    接下來,他開始逐一分析原規劃的各項缺陷:「咱們先說說這路面,按原先的設計,連基層、瀝青層帶混凝土路面加一塊只有50mm,換作別處當然沒問題,不過拉標準件的車都是重車,連車帶貨少說也有4、50噸重,按這個標準來修的話,我敢擔保,不出一個月,准給你全軋翻了。」

    李國元有點不好意思地呵呵一笑,「不是咱們想偷工減料,實在是原先的預算過於緊張,才想著在這些細節上省些成本。」

    楊昆理解地點點頭,「接下來看單體樓層設計,整塊地皮南北寬150米,東西長220餘米,扣除西側預留出來的裝卸貨區域,單體樓層長達180多米,客戶來考察、採購商品時,要一直走到東西兩頭才能拐到下一排店舖,相當不方便,我的意見,是犧牲幾間店舖的面積,將整個樓層一分為三,中間留出兩條南北向的通道,既方便客戶參觀,也便於商戶之間相互串貨、調貨。」

    李國元聽得頻頻點頭,趁楊昆喝茶的功夫,指著樓層間的通道問:「說到通道,原來設計的寬度超過6米,供兩輛大車並排行駛都夠了,還嫌不夠寬敞麼?」

    楊昆笑著搖搖頭,「李總忘了一件事,三馬車。」

    見大伙都是一臉懵懂的樣子,他也懶得賣關子,接著解釋道:「賣標準件的,家家戶戶都有三馬車,從廠裡往店里拉貨,從店裡往外發貨,都離不開這玩意,原來設計的通道一共才6米寬,一邊停一輛三馬子車就給擠嚴實了,中間還怎麼走人、怎麼過車?」

    一句話說得大伙恍然大悟,李國元快速心算了一下,皺眉道:「照你這麼說,店舖之間至少要留出10米寬的距離才勉強夠用,這樣一來,原先設計的9棟樓最多只能剩下7棟半,一下子少了150多間店面,對外租、售的收入和利潤也要縮水將近六分之一。」

    楊昆笑道:「那也沒辦法,既然是搞商城,總得能讓大家正常營業才行,單純地追求營業面積,忽略了實際需求,別說到時店面租不出去,就是租出去,用不了多久,退房的人就能擠破咱們的門檻。」

    「當然了,咱們不是活雷鋒,搞項目的目的是為了掙錢,就不能光為別人著想,也得盡可能地利用每一寸地皮。」他接著補充道:「損失的部分,可以從別的地方適當找補一些,像商城西側預留的這塊裝卸貨區域,實用性不佳,又嚴重限制了地皮的利用率,依我看,乾脆全搞成店面,不比建成免費停車場來得划算?」

    李國元盤算半晌,依然愁眉不展地問道:「這麼算下來,整體建築面積和店舖數量倒是和原來相關無幾,可商戶們要裝卸貨怎麼辦,總不能佔用公路、堵塞交通吧?」

    問法雖然含蓄,楊昆也能聽出其言外之意:你不是一直強調實用性麼,怎麼把最實用的停車場給一筆勾銷了?

    對此,他早有預案,「誰規定必須在商城裝卸貨的?西邊就是國道,再往西就是鐵路,除了國道邊蓋了一排店面外,中間閒著100多米寬的荒地,咱們劃它個幾十畝出來當停車場行不行?反正商戶們都有三馬車,幾步路的功夫,自個送到車跟前也不會太麻煩。」

    看著各位臉上匪夷所思的表情,楊昆又補充道:「縣裡不是嫌咱們原來的規劃太小家子氣麼,咱們再征它50畝地,用作商城的附屬設施,這下夠大氣了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