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盛寵

正文 第115章 文 / 容默

    第115章

    流火的天氣裡,宮人們頂著日頭,在院子裡粘蟬。謝瑤窩在屋內的美人榻上,舒服地享受著門口冰山帶來的涼風習習,懶意蔓延到了四肢百骸,一下都不想動彈。

    簟秋輕手輕腳地走進來,對謝瑤稟報道:「主子,林淑儀來給您請安。」

    如今謝瑤把持後宮,每三日,諸位嬪妃都要來禪心殿請一次安。昨日剛剛見過諸妃,不知今兒林氏又來做什麼。

    老實說,謝瑤不想見她。皇上若打算立大皇子為太子,林氏很有可能會被賜死。說起來,林氏亦是一個無辜的可憐之人。

    原本慵懶適意的好心情一掃而光,謝瑤坐起身來,無可奈何地道:「讓她進來吧。」

    她望著門口,看著林氏低眉順眼地隨著簟秋入內。行禮之時,林氏竟然行了大禮,對謝瑤磕頭叩拜。

    謝瑤吃了一驚,忙道:「非節非年的,林淑儀這是做什麼,快起來吧!」

    林氏聲音雖輕柔,卻很堅定地說:「臣妾今日前來,乃是有求於蓮妃娘娘。娘娘若不答應臣妾,臣妾就長跪不起。」

    謝瑤從未見過她這般倔強的模樣,心中隱約有了數,便道:「林淑儀放心,本宮答應你便是,起來說話吧。」

    「娘娘知道臣妾所求為何?」林淑儀抬起頭,驚訝道。

    謝瑤輕輕一笑,「都是做母親的人,又有什麼不明白的呢。今日若易地而處,本宮也一樣會求你。放心罷,皇上不會拿你的性命開玩笑。若有萬一,本宮定會替你照看大皇子。」

    林淑儀鬆了口氣,苦笑道:「多謝娘娘成全。」說罷又是一禮,這才在簟秋的攙扶下起身。

    謝瑤溫和道:「恂兒這幾年來愈發懂事,不似兒時頑劣。想來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這都是娘娘的功勞啊。」林淑儀的語氣淡淡的,卻不自覺的帶了一絲嘲諷。她故意將大皇子養歪,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卻不想謝瑤生生將大皇子掰正。如今的大皇子說不上多聰穎得體,但大體上也挑不出什麼錯處。立他為太子,的確不為過。

    謝瑤笑了笑,沒有接話,指著盤點心道:「淑儀嘗嘗這酥餅,酥松適口,本宮近日很是喜歡。」

    林淑儀拿了一塊放在手裡,卻是不嘗,只是看著那點心悵惘道:「蓮妃娘娘這兒的都是別處沒有的好東西,真是叫人好生羨慕。可笑當年宮中人人羨慕臣妾生下皇子,卻不知臣妾只是為蓮妃娘娘母子鋪路的一塊墊腳石。」

    「你何必這麼說呢?」謝瑤輕歎一聲,「皇上亦不會虧待你們母子。」

    林淑儀搖搖頭,「臣妾母子怎麼能同娘娘相比?臣妾將死之人,還有什麼說不得的。恐怕皇上心中早已有了主意,娘娘為後之時,便是廢太子之日。」

    「本宮既然答應了你照顧大皇子,便不會食言。只要大皇子無過,便不會有那一天。」

    林氏喃喃道:「但願吧……不然臣妾的犧牲,豈不是白費……」

    謝瑤目光一閃,想說皇上又不會殺你,但終究是忍住了,沒有開口。

    太和十七年八月,皇帝諭旨,立大皇子元恂為太子。任城王等鮮卑老臣立即提出,按制賜死太子之母林氏。皇帝不允,力保林氏,未果。立太子當日,宗正卿代表元氏宗室,賜林氏毒酒一杯。

    林氏死後,皇帝大悲,追封其為貞皇后。

    一時之間,後宮的氣氛變得詭異而緊張。誰人都知道皇帝心情不佳,人人小心行事,唯恐在這當口觸了皇帝的逆鱗。

    唯有謝瑤例外,她知道皇帝並不是因為林氏之死而難過,只是覺得這皇帝做的不痛快。喝兩壺酒,跑兩回馬,也就好了。宮裡持久不散的陰霾,乃是皇帝刻意製造的結果。史書裡「帝大悲」這三個字,他必須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樣才好方便下面的動作。

    謝瑤曾仔細想過,為何皇帝偏偏要選這個時機立太子。邊關甫定,皇帝把握大權的時間並不長,在沒有完全把握的情況下行事,不是皇帝的風格,他並非那般盲目自大之人。

    直到立太子後的第二道聖旨緊接著詔告天下,謝瑤終於明白過來。

    皇帝是想借立太子一事,為漢化改革開闢一條暢通無阻的道路。

    皇帝下令,諸遠屬非太-祖子孫及異姓為王者,皆降為公,公為侯,侯為伯,子男仍舊,皆除將軍之號。

    表面上看來,這是皇帝對宗室逼死林氏的不滿之舉。實際上,皇帝早有此心,只不過藉機行事。

    九月,皇帝臨思義殿,策問秀、孝。

    十月,更定律令,命謝葭、李沖等人議定輕重,皇帝親自執筆書之。

    近日皇帝動作頻頻,受到的阻力卻很小。眾臣只當皇帝疼惜林氏,不敢阻攔,唯恐觸及皇帝底線。畢竟立太子之時,皇帝已經妥協過一次。

    而立大皇子的原因,也很簡單。一是遵守漢人制度,無嫡立長。二是皇帝捨不得與謝瑤分別,更捨不得拿她冒險。從這一點來說,林氏的確是個犧牲品。因此前些日子,皇帝與林氏密談了許多條件。個中細節,謝瑤亦不知情。但她從來不過問,謝瑤明白,這些事情她不知道,反而是好事。

    但有些事情,終究是避不開的。林氏死後,許久未曾登門的魏南珍氣勢洶洶的來到禪心殿,要見謝瑤。

    她本以為謝瑤此時定不會見自己,必須硬闖才能進去,誰知守在門口的宮女卻道:「奴婢給

    寧芳儀請安。請隨奴婢這邊走,蓮妃娘娘已恭候您多時了。」

    魏南珍一怔,冷哼一聲,快步入內。

    魏南珍滿身怒氣地衝進禪心殿時,謝瑤正在偏殿煮茶。聽到門口傳來聲響,謝瑤抬眸看向來人,悠悠道:「阿姐,你來了。這邊坐。」

    魏南珍死死盯著她,好像看著一個陌生人。那冷冰冰的眼神,叫人看著心寒。林氏與謝瑤在她心中孰輕孰重,顯而易見。

    「林姐姐死了,你竟還能如此悠閒!」

    謝瑤聞言輕笑一聲,緩緩放下手中的茶杯,悵然道:「你我姐妹一同進宮,想不到終有這麼一天。」

    魏南珍慍怒道:「你若當真把我當做阿姐,又怎會忍心殺了林姐姐?謝瑤,你究竟有沒有心,有沒有感情!」

    立太子,殺林氏,這樣的大事非謝瑤所能決定,魏南珍亦然。整個事件中,她壓根半點插手不得。就連她的親生父親,亦不支持魏南珍保全林氏。如今她遷怒到謝瑤身上,魏南珍心中之痛,之怨,可見一斑。

    謝瑤反問道:「不殺林氏,你是想讓我死嗎?」

    魏南珍怔住,頓時啞口無言。

    謝瑤從容說道:「錯的不是我,不是你,是鮮卑舊制。你若想替林氏報仇,就盡你所能,聯合你父兄,助皇上漢化改革!」

    魏南珍聽了這話,呆呆地望著謝瑤。一時身子發軟,靠著門框無力的跌坐在地。淚水不知何時爬滿了臉頰,蜿蜒如溪流。魏南珍那樣向來端莊持重的一個人,竟哭的像個淚人兒。

    謝瑤向來吃軟不吃硬,見她這般,又是心軟。可一想到林氏與魏南珍親密至此,林氏臨走前亦沒有把這個秘密告訴魏南珍,謝瑤便把到了嘴邊的話嚥了回去。

    有些話,即使關係再親密,也是不能說的。說出來的秘密,就再也不是秘密。因為這世上有一句話,叫做覆水難收。

    太和十八年,北朝全面實行漢化。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推行漢服和漢語。

    朝廷規定,年齡在三十歲以上的人,使用鮮卑語已成習慣,可以允許不立即改變,但是三十歲以下的百姓和在朝中做官的鮮卑人,不得繼續使用鮮卑語。從此以後若明知故犯,就要被降職或者罷官。

    這道聖旨一下,立即在全天下引起了軒然大波,甚至連南朝對此事都是議論紛紛。南朝人一面自得於北朝效仿漢家實行改革,一面又暗搓搓地擔心,北國學會漢人的治國之道之後,自此會更加強盛,危及南齊。

    事實上,這道漢化的旨意不僅針對前朝,後宮亦同樣適用。謝瑤身為後宮之首,又是漢人,當之無愧的成為推廣漢服和漢話的負責之人。不出意料的,後宮裡最大的阻礙,就是她同父異母的姐姐謝瑾。

    謝瑾拒絕易服,司衣司的人送去的漢服,盡數被謝瑾撕爛。罵起人時,謝瑾亦是滿口流利的鮮卑語,沒有半點要說漢話的意思。

    皇帝聞之大怒,要知前朝有些頑固老臣抵抗漢化也就罷了,後宮小小的一個嬪妃,亦敢公然違抗聖旨,像什麼樣子?

    他知謝瑤雖統率後宮,卻不好處罰自己的親姐姐,皇帝便親自下旨,削去謝瑾的封號,將她貶為庶人,發往瑤光寺為尼,與謝瑾前世的結局一模一樣。

    有些人如謝瑾,即使改變了她的境遇,亦改變不了她的命運。性格決定命運,謝瑾的不知變通,注定了會讓她走向同樣淒慘的結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