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二世重生之炮灰皇后

《》章 節目錄 第24章 不動則退 文 / 小蛟龍

    性命無憂,工程未阻。()

    九九擰著眉頭,皇后把這封信給她看,絕對不只是要她看前面那四個字要她放心那麼簡單,重點應是後面的四個字,工程未阻。

    李弘必定是替崔皇后去做什麼暗工程,被人發現意圖,為阻撓這工程劫走李弘,想知道崔皇后到底指示李弘做什麼。

    而崔皇后給自己看,就意味著,這項暗中工程很可能要交接給自己去做了。這是要放棄李弘麼?

    九九內心這一番掙扎,崔皇后全看在眼裡,「放心,弘兒我自會派暗衛去營救,而弘兒顯然已經暴露,再繼續下去不為合適,所以……」

    「萬記都統,上官九九,定為皇后效盡犬馬之勞。」

    「嗯。」崔皇后滿意的點點頭,「你這孩子倒是越發聰明了。」

    崔皇后起身,「至於做什麼,本宮以後會告訴你,先陪本宮去見見皇上。」

    如今看來這崔皇后是完全信任自己了,九九算是在宮中站穩了腳跟,可九九卻高興不起來,這一步步怕是越走越深了。

    皇上的精神狀態很好,崔皇后也被說動了終於同意詹姆斯給開元皇帝做開顱手術。

    詹姆斯身為醫者,認真的為皇帝檢查了身體,覺得趁大晟皇帝這時狀態好應該馬上做手術,只是有些為難,「我沒有麻藥,手術可能會很痛,我怕你們的皇帝受不了。」

    這句話九九沒有轉譯,直接跟詹姆斯說,「中醫有麻沸散,可以代替麻藥,而且效果很好。」

    詹姆斯驚呼,「哇哦,中醫簡直是太神奇了,你吃的那個小紅藥丸也很神奇,才吃了幾顆,你的血就補了大半回來。」

    沒時間跟他弘揚中醫的博大精深,正色道,「這裡就交給你了,不用緊張。」

    詹姆斯比出個ok的手勢,「糾糾,你放心。」

    崔皇后有李隆陪著,母子倆一起焦急的等待。在一旁的九九這心裡一點都不比那對母子輕鬆,雖然之前幫詹姆斯求了免死金牌,可自己確是個光桿司令啊!

    過了幾個時辰,崔皇后的精神已經繃得越來越緊,握住自己兒子的手越來越抖,李隆不斷安慰著,「母后放心,父皇是天子,自有神明庇護。」這話李隆不知道重複了多少遍。終於等到詹姆斯走了出來。

    有些疲憊,但卻掛著笑臉。崔皇家和李隆緊張的看著九九,九九趕緊上前問道:「皇上怎麼樣了。」

    「手術很成功,只要你們的皇帝能醒來就沒事了。」

    麻沸散的藥效散去,幾個時辰後,皇帝終於轉醒,當一直在外面守候的九九聽到皇帝驚喜的喊著,「聘婷,隆兒,朕終於又看見你們了。」一直提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詹姆斯也擦了擦額頭上一直冒著的冷汗,「你們的皇帝以後多注意身體,好好保健,把血壓降下來,近幾年應該是沒事的。」

    九九忽然覺得不對,按照大晟的歷史,皇帝在下個月就該駕崩了,難道因為詹姆斯的亂入,這大晟朝的歷史要被篡改。

    那……九九不免心驚。如果歷史被改,那自己本認為選擇正確的立場是不是就變成了錯誤?

    開元皇帝大病初癒,大赦天下,而九九作為首要功臣,雖然作為禁衛軍來說自己的四品都統已經做到頂了,但還是得了豐厚的賞賜。

    詹姆斯拒絕了留在宮中,帶著大量賞賜的金銀出了洛陽城,九九未及詹姆斯安全,讓他勿回長安,找個遠離政治中心的小鎮先住著,等自己找到穿越回去的辦法再聯繫他,總之詹姆斯被九九連哄帶騙的送走了。

    九九分析著自己的形勢。目前來講,她是請到了神醫治癒了皇帝的功臣,又是崔皇后的身邊人。所以,不論是皇帝的這邊,還是皇后的這邊,她都能站的穩,自己暫時是安全的。

    可九九沒算計到的是,宮廷中還有一股勢力,是想方設法都要拿下她的官職的。

    要說現在朝下誰是皇帝皇后身邊最大的紅人,怕是好多人都會說是她上官九九了,皇帝在後宮養頭上的傷,經常會把九九叫過去陪同。

    下下棋,聽聽曲,偶爾也會給她講講他跟崔皇后年輕時的故事,還有他早年間的豐功偉績。時不時的會說一句,「在宮裡當班,委實辛苦,不如早給他做兒媳。」

    每到這時,九九都會變著花樣的推絕,然後想著幸好皇帝每次提的都是當兒媳,不是給他自己當媳婦。

    皇帝是真待自己好,九九是明白的,在皇帝眼中,自己就是個揮動著大白翅膀的天使,皇帝經常說道,「自打你進宮,不但治好了朕的病,隆兒也踏實了不少,就連皇后笑容都多了。」

    這般的日子在外人眼中九九算是過的舒服,可李弘那邊還沒消息,這都已經過了十來日了,崔皇后只一心照顧皇帝,天下人面前秀恩愛,那個工程的事也再未提及,九九著實有些不安。

    比九九更不踏實的算是太子了。

    皇帝這病一好,他這個太子就顯得有些多餘,父皇只是召見了他幾次,通常也都是循例問下他作為太子的功課。

    李德深知,雖然自己是皇帝的嫡出長子,可他父皇心裡最不待見的就是他。

    太子在這宮中更是過得小心翼翼,而太子府的謀士有些倒是已經沉不住氣了。

    太子府的謀士如今分成兩派,一派主張,太子趕緊在朝堂上有些作為,鞏固一下太子的地位,而另一派,則主張讓太子修書,暫離朝堂,先做些人文貢獻,再想他法。

    兩派都各有說辭,各有道理,太子有些猶豫不決。

    九九後來想,如果自己身在太子府,是太子的人,那她一定會勸說太子選擇去修書,修法典,暫時離開朝堂。

    道理很簡單,第一太子已經錯過了最佳爭鋒的時候,那時皇帝病重多日不上朝,大晟子民會心生惶恐,他們最需要的就是有一個新皇帝,而不是一個帶夫上朝的皇后,所以太子趁那時,找些顧命大臣聯名上奏,民心所向,逼皇帝退位是有希望的。

    但他沒有,而是選擇了做個孝順兒子,未敢與自己的母親正面交鋒。既然那時都未做反應,這時皇帝病癒,可以執政,再跳出來,就難免惹人非議。

    第二點,皇上眼盲不能早朝,軍國大事選了皇后代之,卻未讓自己的兒子參與,這代表了什麼?不是代表皇帝有多相信皇后,而是皇帝仍在貪權。試想,如果讓太子執掌朝綱,時間一久,臣子都已認可了太子,萬一自己病全愈了,再回朝堂必定面臨跟兒子奪權,表面上尷尬不說,萬一失敗了,自己就被逼退位,去當太上皇,太上皇的滋味可是不好受,那就是形同軟禁,兒子不會再給他機會參與政事。

    雖然把政事交給一直在朝堂當中興風作浪的皇后,可她畢竟是個女人,畢竟是自己的妻子。她管理朝政也只是為自己分擔工作,就跟民間講究夫唱婦隨一樣,再說自古也沒有女人做皇帝一說,皇帝多少還是放心的。

    如今皇帝病已大好,他就更不會再讓一分一毫的權利給太子,太子一動畢定會引發皇帝的反感,會先下手廢了太子。

    所以這時候的太子不動便已經是進。動就是加速毀滅。

    太子起先還沉得住起,可這時間一久,心就有些慌,與謀士連夜探討,決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