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二世重生之炮灰皇后

《》章 節目錄 第110章 文 / 小蛟龍

    揚州叛亂結束,上官驚濤帶著部下又趕回了東北,匈奴進犯,邊疆戰事開始吃緊,這時候女帝不敢拿上官家再怎麼樣,上官家雖然在與匈奴苦戰,卻在朝堂政治中處於相對平安的位置。

    這一世,九九再次翻轉了上官家的命運,上官銘仍然是那個掌握大昭最大軍權的一代權臣。

    這之後,只要再平安度過個一年半載,打完匈奴這一仗,九九就可以勸說上官銘辭官返鄉,到時候沒人再橫生阻礙,那會兒會有人求著他放棄軍權,主動放棄軍權的上官銘只要脫離的夠乾淨,走得夠遠,就不會再有事。

    上官銘本來也一直保持在李家的中立,之後的事情,眾皇子奪位,可無論是誰登基,都是姓李,她父親也沒什麼好擔心的了,也可放心的辭官。

    到那時,她就可以實現對李隆的承諾,跟他遠走高飛,遠離長安。

    想到這,九九一路的心情都很好,想像著只需要一年,她就可以脫離這皇宮,不再參與那些紛爭煩擾的政治鬥爭,而她在公里安插的那些眼線足夠隨時給自己傳遞消息,如若宮中生變,自己也可以早做打算。

    李隆,那個俊俏調皮的六皇子,自己上一世和原著中不曾注意的六皇子。這一世,卻讓她看見了他的愛,他會默默的注視自己,會為了引起自己的注意故意與自己作對,會在與自己立場不同之時不顧自己的身份毅然決然的站出來,只為了保護自己。會在自己危機之時,已命相救。

    他做了所有能為她做的事情,九九的心不是鐵做的。以前揚州叛亂未平,她不敢答應他什麼,可現在不同了,她可以去跟他過另一種生活。

    九九知道,自己雖然沒有愛上李隆,但卻是已經喜歡上他了。她相信,待自己徹底忘記那些前世恩怨,她會和李隆好好的相愛的。

    揚州叛亂一結束,一切好像都變得美妙,自己此生的故事走向正朝著一個完滿的結局走去。

    今後,她與李隆遠離長安,李弘登基,蘇離煙做了皇后,歷史還是那個歷史,人物還是那些人物,可她的結局卻可以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九九因平定揚州的興奮,似乎是忘記了一個最為危險的人物——李弘。

    一路上,九九迫不及待往長安趕,長安城那個大明宮從來沒對她有過這樣的吸引力。

    帶著興奮,也帶著擔憂,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李隆,多次在前方聽到李隆已暴斃的消息,九九一直以為這是朝堂故意放出來的風聲,而實際李隆還好好的活在宮中。

    可聽一次是不信,兩次是懷疑,幾次過後連九九都不確認了,明明李隆那時已經醒過來了,明明詹姆斯答應過她會一路好好照顧李隆,將他好好的護送回宮。

    一進長安,九九未回公主府,直奔向李隆所居的六王府,可等待她的確是大門緊閉,門廳蕭索。

    門楣上掛著白布,冬風凜冽,那白布被吹得來回的搖動。

    「這是……」九九不敢想,也不信自己眼前看到了什麼,敲擊半響未有人應,九九轉身直奔皇宮。

    或許宮中有他人身亡,或許李隆身負重傷被留在宮裡養傷。

    九九不信,她絕對不相信六王府門口的祭奠,都是給李隆的。

    剛步入皇宮,九九就被尚公公攔住,「太央公主來的正好,皇帝正派老臣去傳太央公主呢。」

    九九不管不顧的扯過尚公公的袖擺,急切的問道:「尚公公,六王爺還好吧!」

    「公主……」尚公公是一怔,新年剛過,整個皇宮沒有一絲喜氣,處處寂靜蕭瑟,滿眼的白,任誰都看得出是發生了什麼,難道一直在前方曾跟六王爺一齊並肩打仗的公主不知道麼。有些擔心的問道:「公主,您沒事吧……六王爺已經……」

    「你什麼意思?」九九恍惚的撒了手,不可置信的搖頭,「不會的……不會的,你騙我……」

    「公主莫要太過悲傷,還是先隨老奴去見皇帝吧。」

    「大膽尚公公,竟然敢詛咒皇子,該當何罪。」

    「公主,六王爺他……」

    「我不聽。」九九轉身就跑了。

    偌大的皇宮,每一處角落,全是李隆的影子,可卻哪裡都摸不到他,只是那微笑的模樣不斷的在九九眼前出現,當九九追過去,他就消失了……

    「李隆,李隆,李隆——」一聲聲呼喚變作吶喊,「李隆,你這個騙子,你答應過我什麼,你說過什麼,你說會等著我,會跟我去塞外,騎馬打獵策馬奔騰,你怎麼能騙我!」

    李隆,你一輩子都沒騙過我的,可卻在最後騙了我。

    在我剛剛覺得喜歡你的時候,在我剛剛覺得人生可以做出另一種選擇的時候,當我已經將命運轉變,當我決定放棄對李弘的報復,當我想不再追究上一世的死因,當我想跟你去過百姓的生活之後,你卻騙了我,竟然自己一個人走了。

    整個大明宮裡都是九九的哭喊,一聲聲淒厲的哭喊,聽著歎息,聞著流淚。六皇子暴斃已使得大明宮數月佈滿陰雲,而太央公主的回朝,使得這大明宮終於是下起了瓢潑大雨。

    九九哭累了,跪倒在地上,一遍遍的重複,「說好了的,你會等我回來。」

    怎麼就死了呢,怎麼就死了呢。

    一直跟在九九身後的尚公公忍不住長歎道:「公主莫要太過悲傷,剛才女帝傳話過來,如果太央公主過於悲傷不能再議,就明日再進宮求見吧。」

    九九抬手擦乾了淚珠,「不用,尚公公,我這就隨你去見女帝。」

    恍惚中跟隨著尚公公的步伐一步步朝著正殿走去,就像是魂魄已經隨李隆走了,站在女帝面前,九九的魂魄都沒有飛回來。

    「太央公主,快點給女帝請安。」見九九仍不為所動,還一直直挺挺的站著,也不行禮,也不問候,尚公公極為小心的用拂塵輕點了一下九九。

    九九被點的身影有些不穩,晃動了一下才回了神,連忙跪拜,「太央給母親請安。」

    「快起來吧,此次你去揚州鎮壓叛黨,是立了大功,母親是該獎賞你的。」女帝坐在龍榻之上,挑著一側的嘴角,溢出的卻不是笑意。

    九九沒有起身,抬眼向女帝看過去,又重重的叩首,「母親,六王爺是真的……」

    提到了女帝的傷心處,一抹怨毒的目光向九九掃過來又轉瞬即逝,「是吾兒命薄啊,要我白髮人送黑髮人,太央也切勿太過傷心,戰場打仗刀劍無眼,是隆兒他經驗不足才……」說到這,女帝也是淚眼婆娑,不能自已。

    「是真的……」直到現在,九九才敢相信,李隆是真的走了,就這麼沒了。

    原著是爛尾文,上一世她也未關注過李隆的結局,她只知道李隆不得志,卻不知道因為她這一世亂改命運,李隆會提前有了結局。

    「都是我害得他……」九九喃喃說道。

    「是隆兒自願上的戰場,怎麼會怨你。」女帝違心的勸慰,心裡是氣的要死,如果不是你上官九九說要去戰場,李隆怎麼會執意要去,如果不是九九行軍指揮不當,隆兒怎麼會被叛黨所殺,就是因為她,她的隆兒才會命喪戰場,在送回長安救治的過程中不治身亡,讓她連兒子最後一面都沒看到。

    上官九九,女帝十指緊握住龍椅,我一定要讓你以及整個上官家給我的隆兒陪葬。

    九九一直不肯起身,又連續叩拜三下,「回母親,太央不要什麼賞賜,只求母親可以讓我去給六王爺守靈百日,已圓太央對六王爺的歉疚。」

    「難得你有這片心。」女帝倒是心裡舒坦一點。

    「可這不合禮數。」忽然一個聲音插進來,「六弟尚未娶親,也沒有子嗣,你用什麼身份替六弟守靈?」

    「是啊!」女帝抬眼,「隆兒尚未娶親,而你又是一女子,這著實不合禮數。」

    九九這才斜眼看過去,她一時悲痛,竟然沒注意到原來李弘也一直在這,這一眼望過去九九是帶著恨意的,如果揚州叛亂不是李弘從中作梗,朝廷如若加派幾萬兵馬,就可將揚州叛黨一舉剿滅,那麼李隆或許就不會死,李隆的死自己固然有責任,可李弘確實她所有悲劇的幕後推手。還有女帝,聽信李弘的讒言,才導致自己兒子早夭,九九心中充滿了仇恨,她要報仇,讓他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

    可現在不是跟他們算賬的時候。

    九九收回目光,「已妹妹的身份不行麼。」垂眸,「我已是大昭的公主,就讓我已六王爺義妹的身份替六王爺守靈吧。」

    「這……好吧。」女帝倒是答應了,李弘輕聲說一句,「你以為六弟願意你已妹妹的身份守在他身邊麼?」李隆對九九的感情,世人皆知。

    「或許,只有兄妹之情可以長久。」

    九九苦澀的笑中噙著淚水,她跟李隆,只有這一世情緣,李隆對她卻是三世求之不得,而只有這一世,上官九九才對他動了感情,可惜卻陰陽兩隔,如若還有來世,他們還能相見,她願意用妹妹的身份,在下一世和他一生牽掛。

    「允了。」女帝痛快的答應,別說是守靈,給她隆兒陪葬都不多。可現如今匈奴壓境,暫時不能動上官家,守靈百日,就當是補償隆兒吧。

    得了應允,九九才道:「母親如若沒其他吩咐,太央先告退了,明日太央會把收復叛黨的詳細過程寫本折子遞上來的。」

    「嗯,回吧。」

    見過女帝,九九獨自坐上馬車準備回公主府,整個人都是渾渾噩噩的,她到現在都想不明白,為什麼李隆會死,先別說當日李隆已經退燒脫離危險。就說著歷史的記載,李隆就算死也不是這個時候。到底是自己做出了什麼,才引發的李隆早夭。

    如若命運真會脫離軌道,那上官家躲過了女帝登基的第一劫,又躲過了揚州叛亂的第二劫,以後就真的無事了麼?既然李隆能提前離世,是不是其他的事件也會隨之而改?

    這之間到底哪裡有了牽扯。

    馬車剛要行進,就被人攔了下來,是一素衣小廝,「啟稟公主,我是四王府上的,四王爺吩咐,讓公主先去四王爺府上等候。」

    「告訴他,本公主不去。」九九直接拒絕,一聲下令,「回公主府。」

    九九此時對李弘是充滿了仇恨,她現在去見李弘一定會失去理智。再有,她是真的累了,在外奔波大半年,再回宮又是一個春天了,似乎一切都沒有變,女帝掌管天下,上官家常年在外駐守邊關,而自己在外人眼中還是那個有名無實的公主,似乎一場叛亂在外人眼中並未改變什麼,只是唯獨少了李隆。

    疲累的下了車,九九還未抬頭,就聽見一聲遲疑又帶些稚氣的呼喚,「姑姑……」

    身體一頓,「沐塵……」她差點忘記了這個孩子,差點忘記了還有一個孩子在等她回來。

    「姑姑……」聲音有些羞怯,定定的站在門口想動卻沒動。

    九九直接朝門口奔了過去,一把將站在門口的孩子抱在懷裡,「沐塵,姑姑回來了,讓姑姑看看,我的沐塵長大了沒。」

    「姑姑,沐塵……很想你。」小沐塵輕輕的往九九身上一靠,像是確認般的小心翼翼,生怕眼前的九九是假的,「你是真的回來了……」

    九九蹲在他面前,摸著他的頭,「這是怎麼了。」接近一年未見了,她的沐塵長高了不少,但是好像在她不在的日子,她的沐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見到姑姑不高興麼?」

    「高興。」沐塵的小臉微微有些漲紅,稍稍的低下頭,「姑姑,您有沒有想沐塵。」

    九九笑道:「當然想了。」

    小沐塵面色有些委屈,「可為什麼不先回來看沐塵呢。」

    一直站在一旁的百靈趕緊道:「哎呀,小姐,聽說你回來,孫少爺從早上就一直站在門口等您,聽說您先進了宮,他也不願回屋,就一直站在外面等著您回來,這大冷天的……」見到九九百靈也很興奮,可看見人家姑侄更親,她也只能暫壓自己的喜悅。

    九九又欣慰又無奈的笑道:「傻孩子,在屋裡等不也是一樣的。」

    「沐塵是怕您進了宮又有事,又會走。」

    「傻孩子,就算姑姑還會走,也會先回來看你的。」

    小沐塵一怔,「姑姑的意思是還會走麼……」

    「……」九九輕輕歎了口氣,「不走,姑姑留下來陪沐塵。」她不忍心告訴他,她會去給李隆守靈百日,她怕看見這孩子失望的目光。

    「那就好。」小沐塵明顯的鬆了口氣,自個兒在那念叨了好幾遍。

    一旁的百靈忍不住插嘴道:「小姐,外面涼,孫少爺也站這半天兒了,屋裡暖和,回屋裡說吧。」

    又過了一年,此時的小沐塵已經是個九歲大的孩子,她錯過的這大半年,小沐塵個頭長高了些,面容也更清秀了,變化最大的就是這性子。

    沒有了調皮,也少了些凌氣,站在九九身側有些靦腆,更懂事了,更像一個大人。

    回到屋中,九九一坐下,小沐塵就給九九倒杯茶,雙手奉上,「姑姑,請用。」

    「別忙活了,來坐在姑姑身邊.」九九接過茶杯,抿了一口便放在一旁,「跟姑姑說說,這一年,你過的可好。」

    「府裡的人都對沐塵很好,就是有些惦記姑姑,姑姑在外打仗,沐塵擔心姑姑的安危,姑姑無事回來,沐塵就放心了。」

    這口吻哪像是侄子在家中等姑姑,倒像是她是小輩,九九不免掐了一下他的小臉,道:「姑姑當然會沒事,姑姑答應過你,要好好的將你帶大的。」

    「沐塵……已經長大了。」許是在外面凍得回屋反熱,沐塵的一張小臉燒得粉紅,說著話便低下了頭,聲音越漸越小,「姑姑答應沐塵,以後再不要離開沐塵那麼久,也再不要去打什麼仗了,打仗乃是男兒事,待沐塵可上戰場,沐塵會替姑姑攬下所有事。」

    「你啊!」九九又揉揉小沐塵的腦袋瓜兒,「姑姑哪捨得讓你上戰場,你是該提筆平天下的,在家中運籌帷幄就好。」

    沐塵歪了歪腦袋,「姑姑,沐塵非以後非得要參政麼,就不能好好的跟姑姑過一輩子麼。」

    「說什麼傻話,莫要辜負了你父母的期望,記住你的身份是李家皇族的長孫,還有你以後是要娶妻的,哪能跟姑姑過一輩子。」

    其實如若可以,九九真不想讓這孩子回到宮中,可是他姓李,必定要背負著李家的寄托。

    「沐塵才不要娶妻。」沐塵小臉一撇,有些不樂意。

    九九一下子笑了,回府半響,這小沐塵終於露出些小孩模樣,調笑道:「沐塵不娶妻,那姑姑總得嫁人啊,難道你還想跟姑姑一塊嫁過去。」

    「姑姑要嫁給誰?」一下子跳到了地上,板著一張小臉瞪著九九,「難道今天入宮,皇奶奶又給姑姑賜婚了?」

    小沐塵的反應過於激動,搞得九九有些莫名,「難道你讓姑姑當尼姑。」九九也是說著玩笑話,普天之下已再無她想嫁之人,再說她還身負重任,哪有心情想婚嫁。

    提到嫁娶,九九恍然記得,她好像還跟李弘有過一個婚約。

    可李弘,她搞不清楚上一世李弘對她的恨,可這一世,他間接害死了李隆,輪到九九恨他了。

    「沐塵也不要姑姑當尼姑。」沐塵梗著脖子,「我要姑姑嫁給沐塵……」

    九九噗嗤一聲笑了,伸手勾勾小沐塵的鼻子,「好,姑姑嫁給沐塵。」

    沉重一天的心情終於在見到沐塵之後稍稍有了緩解,童言無忌,九九隻是跟他逗著玩,她跟他,整整相差十歲,等沐塵長大了她都老了。

    聽到九九的回答,沐塵兩眼放著光芒,眨了數十下眼睛才敢再問,「沐塵沒跟姑姑說笑打趣,沐塵是認真的,姑姑回答的可也是真的?」

    「……」九九一下子怔住了,此時看沐塵的表情,就像是看到那個白衣翩然俊美無儔的李沐塵站在眼前,九九張了張最,發不出任何聲音。

    忽然,就見百靈匆匆進了屋,「小姐,四王府來了人,說四王爺要請小姐過去。」

    九九蹙起眉頭,她知道她必定要跟李弘私下見上一面,好多事情她都不知道前因後果,也該探探李弘的口風,知道他今後打算怎麼做,可今天她才剛回來,哭過了,鬧過了,也恨上了,著實也累了,她今天真的不想再去見李弘。

    「回給他們,就說我累了歇下了,待明日我定主動拜訪。」

    百靈為難,道:「他們說,若小姐不怕後悔,今日便可不去。」

    「不怕後悔?」九九念叨著,心裡開始有些沒底,這李弘又在耍什麼花樣,還真是一口氣都不願意讓她喘,歎道:「讓他們門外等會,我沐浴更衣後就過去。」

    「是。」

    小沐塵眼巴巴的看著九九離去,忍不住道:「姑姑,你要小心。」

    九九會意一笑,「放心,他是你四皇叔,不會對我怎麼樣。」

    「那姑姑也要注意了。」又嘟囔著,「四皇叔一直對你不安好心。」

    九九朝他搖搖頭,「一個小孩子,滿腦子都在想什麼,先睡一會,晚一會兒姑姑就回來了。」

    輾轉又到了四王府,九九也是極為不耐,一見李弘,直接問道:「說吧,找我有什麼事。」

    「這出門一趟,別的未見長,倒是火氣漸大。」李弘悠閒自得的品著茶,完全不理會九九的憤怒和滿臉的疲憊,「無事,就不能叫你來坐坐?」

    「你最好有什麼事。」九九攥緊拳頭,一副你要是真沒事遛她玩,她就跟他拼了的模樣。

    「許久未見,難道就不想和我敘敘舊。」李弘放下茶杯,一攤手做個了個請字,「自打回宮你就就忙碌一天,站著不累麼。」

    九九氣急,也只好坐下,「你也知道我剛回來?也知道我一天沒歇腳,有什麼事情非得今天跟我說。」

    李弘瞬間收起插科打諢的笑容,「傳聞我六弟是為救你而死,可是真的?」

    一聽提起李隆九九心裡咯登一聲,氣不打一處來,勉強讓自己平靜下來,「我軍中,你安插不少眼線吧,還有什麼事情能瞞得了你。」

    「畢竟消息送回來要走一段路,難免會走了樣,我想確定六弟到底是因何而死。」

    「當時是我大意,險些被叛黨的大將錢閏所傷,是六殿下替我擋下的那一刀。」那一天的畫面瞬間在九九腦海中浮現,李隆倒在血泊的那一幕仿若就在眼前,九九眼淚奪眶而出,低吼一聲:「李隆。」

    「看來,還卻是真的。」李弘歎道:「六弟對你用情至深,竟然用性命相抵。」

    「難道你來找我就是為了說這事,你何必又勾起我的傷心事呢,人都走了……」九九知道,像這種很多人見證的事,她是瞞不了的,與其說謊讓李弘抓下把柄,不如就如是說,好知道他打著什麼算盤。

    李弘抱起雙臂,斜睨著九九,「你知道女帝想要殺你麼?」

    「你說什麼?」九九反問,「為什麼?」她剛立了功回來,雖然還未有賞賜,但也不至於要殺了她啊。

    「六弟是因救你而死的事,我早就知道,也幫你瞞下來了,明日你提交平復叛黨的奏折中只管寫他是被對方將軍刺死的,千萬不要說是因為救你。」

    九九輕哼「既然早就知道你還明知故問。」又問道:「為什麼?為什麼要幫我隱瞞。」

    「你那麼聰明,想不明白麼。」李弘嗤笑,「李隆是因為什麼要去平叛亂,是因為你,要不然已六皇弟的立場,他絕對不可能去參合平定揚州叛亂的事。」

    「你這意思是女帝已將六皇子的死全數怨在我頭上,所以她想殺我。」

    「正是,所以如果她再知道六弟是因救你而死,你想想女帝會做什麼?」

    「會立刻下令找個借口處決了我。」不要懷疑一個母親的瘋狂,李隆雖然早已與女帝反目,但李隆仍是她最寵愛的兒子,她如何對待這個兒子是她的事,但絕不允許有人傷害他。九九不禁問,「那為什麼要幫我。」

    「因為你還有用。」

    「這麼簡單。」九九揉揉發痛的額頭,「可現在李隆還是因我而死,就算不知是為救我而死,也還是會把李隆的死冤罪到我頭上。」

    「我會幫你的,此一時彼一時,如果你揚州叛亂失敗,女帝對你上官家下手絕對會毫不留情,而現在你立下大功,邊境又有匈奴壓境,女帝為了安撫民心,不擾亂軍心,暫時不會動上官大將軍,只要她認為李隆是被叛黨刺殺,對你的恨就會少一點,我在旁替你說幾句好話,便可保你平安無事。」

    「那我先謝謝你了,時候不早了,無事的話我該回府了。」

    「那麼著急回去做什麼,我還有話要問你。」

    「有話快說。」九九有些不耐,她是真的累了,這一波剛平,一潑又襲,剛從揚州平反,剛給自己和上官家又爭出來一條活路,轉眼就又跳入一個火坑。

    李弘顯然是不著急,「聽說,你在揚州深入虎穴,不費一兵一卒離間了史成和賀一文。用的是何方法啊。」

    「你……」九九輕哼一聲,「有什麼話你儘管說。」

    「聽說你用的是美人計?」他人雖一直在長安,可揚州那邊的動向他是瞭解的真真切切。李弘轉動了下手指上的扳指,目光越來越冷,「據說你是先跟了史成,又跟了賀一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