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二世重生之炮灰皇后

《》章 節目錄 第一百二十章 文 / 小蛟龍

    女帝駕崩,這個擁有傳奇一生的女人,只在位了兩年就已入了塵土,進了史冊。後人對這位不凡的女性做出了不同的解釋,有人說她是千古一帝,是她頒布了一系列新政帶動了整個大晟的經濟繁榮,為大晟今後步入盛世奠定了厚實的基礎。也有人說她心狠手辣殘害忠良,昏庸無道,荒淫無度,殺夫弒子是大晟的罪人。

    而她到底是好是壞,只能由得後人去解釋了。

    大昭重歸大晟,有人歡喜有人愁,喜的是李氏皇族重新步入權利的舞台,而愁的是崔氏一族的繼承夢被打碎。

    而李智,這個叫智的皇子,終於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一招鹹魚翻身登上了帝位。

    李智,稱慧厚帝,九九瞧著一身龍袍喜氣洋洋的他,跟個剛拿到糖塊的小孩一樣在那顯擺,連翻了好幾個白眼,這個男人除了長相真是找不到一點聰明的地方,智,慧帝,好扯淡。

    李智這喜上眉梢的哪瞧得出九九的嘲弄,在九九面前又轉了一圈,「九九,你看我穿這龍袍威武麼?」

    「皇上該是自稱朕了。」九九謙卑的一彎腰。

    李智一拍腦袋,「我,啊朕真是高興糊塗了。」

    「皇上怎會糊塗。」

    李智自嘲的一笑,頓時渾身洩下了氣,「朕怎麼會不知這些,朕打從出生就一直被困在這宮中,耳濡目染的都是宮裡的教誨,看得都是這宮中的鬥爭,想著都是怎樣能討父皇母后歡心,怎麼樣才能在這處處佈滿殺機的宮廷中明哲保身,朕只是想偶爾的放鬆一下。」

    「其實朕唯一沒想過的事,就是如何當一個好皇帝,不是不想,是不敢。」又歎道:「而我今日當了皇帝才想明白,朕想當皇帝不是為了權利其實不過是想活的更久一點。」

    雖知道他說的都是事實,但九九卻還是佯裝不知,寬慰道:「皇上怎麼會這麼說,皇上是先皇先後嫡出二皇子,是真真正正的天之驕子。前太子李德謀逆,這皇位本就該是黃上的。」女帝駕崩之後,被廢棄了皇帝稱號,重歸後名。

    李智找了把椅子坐下,冷笑一聲,「嫡出二皇子?朕沒有大哥的野心才智,也沒有六弟所受父母寵愛,在這兩位兄弟中朕還真是活的很不容易。」又是長歎一聲,「怪只怪我生不逢時,母后誕下大哥,母憑子貴被封貴妃,又是因誕下六弟才晉陞為皇后,母后只需要那兩個兒子,朕本就不該生來這世上。」

    「皇上,莫要厚此薄彼,先後是愛您的。」李智,是崔氏皇后臨死之前最後的牽掛,世上有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女帝只是跟常人所處地位有些不同吧。

    「九九不用寬慰朕,這麼多年,朕都已經習慣了。」

    「嗯。」九九也不便再多說什麼,有些事情,不是她一個外人可以解釋的通的,況且那兩位也都已經入土了。

    「多虧了九九你了。」李智突然拽住九九的手,「朕早該相信你的,沒有你,就沒有朕的今日,你想要什麼金銀珠寶,任何賞賜朕都給你,或許你想要更多的權利。朕現在是皇帝了,是擁有天下的皇帝了,朕什麼都能給。」

    還真是想的美啊,九九隻是輕聲的回道:「皇上忘記了九九之前的要求了麼?」

    「難道九九真的什麼都不想要,只是想要庶民的身份。」

    「是的,但我似乎改變了注意。」

    李智笑的燦爛,「九九是想留在宮中繼續做公主,或者……」

    「現在邊疆戰事平穩,我父親年事已高,九九還是希望皇上可以讓我父親告老還鄉,再賜免死金牌。」

    「好,朕答應的事一定會辦到,那九九你呢?」

    「我繼續留在宮中,還必須延順先後賜給我的公主封號,至於其他我會慢慢再告訴皇上。」

    「也好。」

    現在李智對九九可謂言聽計從,雖然他現在已登基為帝但力量著實太過薄弱,除了九九他再無依靠。

    九九也同時送書信到邊關,直言挑明,將各種利害全部都與父親一一說明,求父親為了上官一族安危,速速回朝,交出軍權告老還鄉。

    九九重生之後所做計劃一直在隨事件的發生做著改變,以前她想著只要保住上官家的軍權,那麼待先皇先後都駕崩之後,他們上官家足夠在朝廷內興風作浪。

    可現在不同了,只有離開這是非之地才是最明智的。女帝為何一直想拔掉上官家這根刺卻一直未得手,其實歸結主要原因就是上官銘一直無錯。只要無錯便無從下手,而前世的兩次危機九九今世都已解決掉,現在她只怕李弘再扔難題,她九九可不是每次都那麼幸運能一一化解危機。

    還有,李弘要想得天下,那軍權是他必須要得到的,所以不管他與上官銘到底有沒有結仇,他都是要把軍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的。上官銘對大晟再衷心也比不過自己親手培植的親信。

    九九不想跟李弘硬碰硬,她要做的是曲線救國,先救一樣是一樣。

    先前已經說過,起兵造反是不可能,就算是寫小說也不能金手指全開胡編亂造,何況現在她正在演繹小說,只求上官銘能無罪歸田,到時候李弘想對上官銘一家下手都找不到理由。

    何況她又要了免死金牌這塊雙重保障。

    果然,邊關戰事暫時穩定,上官銘收到信後沒幾日就回到了長安,按照步驟,他主動請求辭官,求得慧厚帝批准,這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多數的臣工都是反對的,可上官銘依舊是得了慧厚帝的批准。

    是上官銘主動請辭,其他官員倒也再無話可說。

    只是讓九九奇怪的是,李弘並未橫加阻攔,而是很輕易的就放了上官一族。

    三朝元老的大將軍上官銘從即日起就也離開了政治的舞台權利的漩渦。

    回到家中與父親做著道別,上官銘老淚縱橫,「沒想到,為父欠的孽要讓女兒來償,為父對不起你啊。」

    「父親怎麼能這麼說,父親養兒不易,女兒理當盡孝。」

    「九九,聽爹話,既然那李弘已痛快的放了為父,或許對你也再無加害之意,你就跟父親一起走吧.」

    九九笑著搖頭,「父親還不懂那李弘麼,他會放了父親是因為女兒還在他手心裡攥著,如果女兒也走了,怕他是不肯輕易的收手,女兒暫且先留在宮中吊著他,已女兒一條命換得父親與八位兄長及上官滿門的性命,女兒死也值得。」

    「哎!罪孽啊!」上官銘氣急,「早知如今這般,當日我就不冒死去換那一碗湯藥了,沒想到救了那胎中孩子一命,那孩子活下來長大了卻要要我一家子的性命。」

    九九驚道:「父親,那年那碗落胎藥是您暗中給換的?」

    「正是。」

    「可女兒不明,為何當日父親知道實情卻不告發崔氏,反倒是替他隱瞞?」這父親回長安一直安排告老歸田事宜,九九一直未得出空問。

    「說來話長啊。」上官銘坐在太師椅上抿了一口茶,壓住自己懊悔的內疚,「罪孽啊。」

    「到底是為何,父親速速告訴女兒,或許能解開那李弘的心結。」賬是要算的,但是如果父親另有隱情,能替父親洗清冤屈倒也是好的。

    上官銘娓娓道來,「那時候先帝的皇后失德失勢,被先帝所廢,面臨再立皇后。那時最得寵的妃子便是崔氏,可瀟妃卻是背景最雄厚的。我一直是贊成崔氏的,因為那時崔氏已誕下兩位皇子,李氏皇族血親不夠殷實,在我看來其實崔氏更為合適。可就在那時候瀟妃被診出喜脈,所以立瀟氏為後已成定局。」

    九九疑惑問道:「那不是很好麼。」父親還真是迂腐,眼裡只有生兒子繼承的問題。

    「是啊,這本是皇上家務事也不是我們這些王公大臣能管的,可就在那日皇帝召我入宮議事,出宮之時,我看見有一人鬼鬼祟祟的朝一處廢殿走去,我一時好奇便跟了過去,就見到了瀟妃也匆匆趕來,兩人還未搭話就衝進來幾人撥亂二人衣衫,隨後就是一出捉姦的戲碼。」

    九九都快急死了,「父親長話短說吧。」

    「嗯,我本也不清楚事情緣由就未著急對先帝稟告,可我回家一想,其實這不過是兩個女人的爭鬥,無非就是搶一個後位。但要仔細分析起來,崔氏是出自寒門小姓,背景不夠厚實,也只不過是仗著兩個兒子得寵,而瀟妃則不同了,她出自瀟氏大姓,背後有強大貴族勢力撐腰,如果她登上了後位,再誕下皇子,那地位便不可撼動。那時大晟貴族勢力十分強大,對皇權造成了嚴重威脅,如果讓瀟氏稱後,那貴族勢力會更加強勢,自古外戚干政使得國家分裂國患民殃的事情還少麼。」

    「所以父親為了皇權勢力,權利統一,就將此事埋了下來,任由那瀟妃被冤枉,背上不潔的名聲鬱鬱而終!」呵呵,這種事真是讓現代人都想像不了,在他們眼中國權皇權才是最重要的,跟這些相比一個女人的清白還真是如糞土一文不值。

    這個理由或許可以在整個大晟說得通,可放在李弘那裡絕對是死路一條,就算上官銘換了一碗滑胎藥,也彌補不了他對他們母子因不作為所犯的錯。

    他們和李弘還是有仇。

    「是啊,可為父還是錯了,沒想到崔氏野心太大,當了皇后還不滿足,為登帝位殺了無數忠良,是為父的錯啊.」

    「父親更沒想到的是,你幫了崔氏,可崔氏並不領情,反倒是把你當成了眼中刺,一直想將您置於死地。」

    「其實這事兒,當日我沒捅破,先帝死後為父更不會說了。」

    「那父親怎麼不跟女帝解釋清楚?」九九氣急,如果女帝能早對上官銘放下戒心,他們上官家何苦去打揚州叛亂,差點跌倒谷底。

    還賠進去了她的李隆。

    「我……」上官銘無辜的眨眨眼,「為父一直在邊疆打仗,哪有空跟女帝說這事兒啊。」

    「……」

    「再說為父一直未挑出來,女帝也早該放心了啊。」

    「……」九九氣得沒話說,「父親還是趕緊帶著一家老小走吧。」

    「為父知道你怨父親,可其實這事兒也是先帝的意思,那日捉姦看似證據確鑿,可如若細查也是錯漏百出,很容易就查處真相,先帝立瀟妃本也是迫於貴族勢力的壓力,而此事正好給了他理由換後。他還未殺瀟妃算是給足了貴族顏面,算是皆大歡喜的局面。」

    皆大歡喜?九九想要是李弘聽見他父親用這個詞彙來形容他母親的含冤而死估計現在就會跑來把他們一家砍了。

    但無論如何,事情終於是解脫了一半,算是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九九告訴上官銘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先在明處活動著,久而久之慢慢隱居隱藏在公眾視線外,那就真正的安全了。

    解決完這件事,九九這還沒來得及高興,她的麻煩果然就來了。

    皇上下旨撤了她的公主封號,然後賜婚給了四王爺李弘……

    晴天霹靂啊!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