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撼唐

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糾結的情緒 文 / 一包黃果樹

    亥時末,楊侑帶著幾名親兵正在城頭上視察著,經歷了一天的戰鬥,雖然有些疲憊,但大多數的隋軍顯得十分興奮,畢竟以極小的代價換取了唐軍千餘人的傷亡,這樣的戰績還算不錯。

    士兵們正在三三兩兩地聊著,津津樂道地談著今日發生的戰事,一些新丁顯得更加興奮,他們終於看見了死人,體會到了戰場上的殘酷。不過,依舊有很多士兵不明白,原本足足有兩萬兵馬的襄陽城,突然少了大半的士兵,是為什麼呢?而就在這個時候,可惡的唐軍竟然發動了進攻,像一把尖刀一樣,在敵人最為虛弱的時候,刺了進去。

    對於襄陽的百姓來說,隋軍來到這裡之後,各種改措,都讓百姓嘗盡了甜頭,百姓的家中存糧多了,銅錢也有所剩餘,在亂世之中,還有什麼地方能過上這樣的生活呢?

    各地戰亂,很多地方都食不果腹,四方的流民來到襄陽,從他們的口中,他們知道了各地的情況,整個天下除了大隋舊地,便是關中、河北略好,不過,隨著河北劉黑闥的背叛,夏國的局勢變得越加緊張起來,好日子就要到頭了。

    這樣生活讓大隋軍民很是開心,唐軍雖然待百姓還算不錯,可是比起大隋來,還是差了許多,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些百姓自然會去賦稅比較低的地方走。為大隋效力,是值得的事情。

    楊侑一邊走著,一邊聽著,施政者有時候頭腦發熱,就會做出一些讓百姓吃盡苦頭的事情。比如說祖父,大運河固然是好的,但是太急,死的百姓比較多;修建長城也是好的,但交期太急,長城下,白骨如花,都是百姓用生命澆灌而成。

    楊侑喜歡去軍中閒逛,喜歡去民間探聽,就是為了知道民意,知道軍心。此時聽到士兵們的心情比較輕鬆,當下也就放下了心。大戰之前,一定不能緊張,緊張了,就容易有恐懼之感,一番恐懼的情緒在三軍中蔓延,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就會直線下降。

    一支沒有戰鬥力的軍隊能有什麼作用呢?忽然,楊侑想到了一個點子,而這個點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鼓勵士氣,楊侑想著的時候,獨孤武師匆匆而來。

    「陛下,馬傑偷偷進城了!」獨孤武師說道。

    「帶他來見朕!」楊侑神色一凝,馬傑是臥底,按道理他應該會留在李元吉的軍中,此時來了,只有兩個可能,一是唐軍計劃有變,而且這個計劃足以影響隋軍,甚至改變襄陽的戰事。

    第二個可能,則比較可笑,那就是李元吉派他入城。雖然這個理由是如此的荒謬,但也不是沒有可能。

    楊侑匆匆走進了一間塔樓,幾名親兵四散開來,嚴密地注視著四周,隋軍士兵並不知道大隋的陛下就在附近,他們依舊在聊著天,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楊侑剛剛踏進塔樓,獨孤武師就帶著馬傑進來了。

    「罪民見過陛下,恭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馬傑進來,跪在地上地上說著。

    楊侑淡淡一笑,直奔主題,道:「馬傑,你先起來,你告訴朕,入城是有什麼事情?」

    馬傑慌忙站起身來,又拱拱手,道:「陛下,李元吉讓我入城聯絡在城中的馬氏子弟,同時,讓我想盡辦法,賄賂韓總管部下的將領,令軍中不和。」

    楊侑一愣,李元吉這麼快就使用這一招?本來楊侑認為李元吉要麼早一些時候就讓馬傑入城,要麼就在最關鍵的時候,啟動馬家子弟,這個時候,是為了什麼?

    楊侑仔細地盤問了,這才明白李元吉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李元吉野心不小啊!在兩個時辰前,李元吉召開了軍事會議,諸將認為,即使隋軍沒有出動水師,想要攻下襄陽城並不是簡單的事情。

    襄陽城歷來是重鎮,是荊襄通往關中、中原的要地,也是連接關中和兩淮的其中一條路。襄陽城高大的城池,寬闊的護城河,使得敵人想要拿下城池,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如今西風越來越凌厲,時間也是十二月,大雪隨時可能會下,一旦大雪降臨,對大唐極為不利呀。

    大雪降臨之後的後果,李元吉曾經思考過,他也明白,這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關鍵在於如何將不利消除,將優勢擴大。大帳內,唐軍的大小將領互相爭執,最終,李元吉做出了決定。

    他派出馬傑,是要讓他聯繫襄陽城中的馬氏子弟,然後藉機收買隋軍將領,進而在隋軍中散播謠言,瓦解隋軍的鬥志,等到那個時候,李元吉再發動進攻,襄陽城就唾手可得了。

    楊侑在聽完馬傑的述說後,摸著下巴沉思。這算怎麼回事?自己讓馬傑去做臥底,結果一段時間之後,馬傑又被李元吉當成臥底送了回來,難道這是隋唐版的無間道?

    楊侑負手踱步思考,既然李元吉派出馬傑來搗亂,那麼楊侑怎能不達成李元吉的心願呢?楊侑詭異地笑著,馬傑突然覺得有些不妙!

    亥時末,將近子時,洛陽,皇宮裡燈火通明,王世充在燭光下,仔細地翻閱著一份急報。這是八百里加急的快報,在軍報裡,探子詳細地說著今日的情況,唐軍主帥李元吉率領大軍殺向了襄陽,雙方一場惡戰。

    王世充臉上浮起了一絲笑意,幸虧他早就在南陽盆地安排了探子,所以才能及時掌控襄陽的情報,要知道這一份軍報,可是跑死了十幾匹戰馬,跑了三名送信的士兵,不然,在短短的六七個時辰之內,他的手上,怎會拿著這份軍報呢?

    從軍報上來看,隋軍的兵力不足,而邴元真的話也證實了這一點,如今對於他來說,等待著的,就是韓世諤的一封求救書信了。只要有了韓世諤的許可,他就能名正言順地南下,名正言順地從容抵達南陽城外,然後,他將會找個理由

    拿下南陽城,進而席捲整個南陽郡,與偽唐一起爭奪襄陽!

    王世充踱步,韓世諤的書信什麼時候送過來?他是在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呀。

    太子王玄應匆匆走了進來,看見父親,當即施禮:「爹!」

    「是玄應呀,是有什麼事情嗎?」王世充有些奇怪,太子一向貪玩,這個時候,怎會來到皇宮?所以他才會如此詢問。

    太子王玄應有些期期艾艾,想了半響,他忽然說道:「爹,什麼時候出兵呀,孩兒已經等不及了!」

    王世充呵呵一笑,拍了拍兒子的肩頭,道:「放心,很快就要出兵了,到時候,爹帶你打仗,讓你體會一下金戈鐵馬的快意!」

    王玄應點點頭,臉上浮起了一絲笑意,顯得愉快而滿足。

    潼關,李世民手中捏著軍報,雙目炯炯有神,桐油燈發出柔和的光芒,映照在李世民堅毅的臉上。此事此刻,他手上的這份軍報與王世充手上的軍報幾乎相同,都是指出,齊王李元吉在今日清晨,發動了對襄陽城的進攻,雙方展開了惡戰。不過,在軍報裡,並沒有提及這一次戰鬥的結果,因為這份軍報送出去的時候,是清晨,戰鬥還在繼續,誰會知道這一次戰鬥的結果呢?

    不過,按照常理來推斷,襄陽這種堅城,一天就能攻下,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是孫武、吳起再世,恐怕也做不到這一步。襄陽城的戰鬥肯定還會繼續,關鍵在於持續多久?

    當然了,李世民不僅關心著襄陽,他更關心王世充,王世充什麼時候會出兵?他已經派人在洛陽城中探聽消息,一旦王世充率兵出擊,城中的探子就會在第一時間將消息傳遞出來,以便他及時做出部署。

    就在李世民想著的時候,房玄齡進來了,他顯得十分憂心。「殿下,如今的情況十分不妙啊!」

    李世民歎息一聲,房玄齡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就在兩日前,他已經接到了消息,父皇要他帶兵回京,以彌補江夏王李瑗帶走兵馬後留下來的空缺。

    對於關中的兵力分佈情況,長期帶兵的李世民非常清楚,動用三萬兵馬出擊淅陽郡,已經是大唐的極限,當然,如果不算上自己率領的這一支軍隊的話。

    但是如今,父皇又讓江夏王李瑗派兵支援齊王李元吉,這就使得關中的兵力眼中不足,父皇在書信裡告訴他,秦王的這一支軍隊必須要回京,不然,大唐沒有足夠的兵力保護長安,若是隴西的屈突通突然出兵的話,恐怕關中暫時沒有辦法抵抗。

    長安是大唐的國都,是神聖不能收到侵犯的,就算李淵能夠守住長安,但任由隋軍在八百里秦川縱橫馳騁,大唐的臉面何在?就是因為丟不起這種臉,所以李淵才會讓秦王李世民回京。對於父親的決定,李世民怎能不憂心呢?一旦回到京城,兵權就會回到父皇的手中,而如今已經是冬天,並不適合用兵,也就是說短時期內,除了淅陽郡的戰事之外,大唐不會與旁的勢力發生戰爭。對於李世民來說,他需要的是不斷的掌握兵權,不斷的帶兵,這樣,他才能實現他的價值,實現他的夢想。但如今父皇的意思已經很明顯,那就是要扶植齊王,讓他成為另一個「秦王」,成為新的大唐戰神,而這種行為,李世民顯然無法容忍,大唐的戰神祇能有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他李世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