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撼唐

正文 第六十三章 擬定計劃 文 / 一包黃果樹

    歷陽。

    楊侑正在沙盤前凝視,按照計劃,明日就要出兵,但仍然有很多問題擺在楊侑的面前。採石磯位於歷陽以南的長江南岸,歷來是江南重鎮防禦北方勢力南侵的要地之一,此地有優良的港口,是江南水師大營之一,不過,由於連連征戰,採石磯的水師大營已經荒廢。

    但是,在丹陽以北,李子通有另一所水寨,這個水寨位於石頭城,與江都以南的瓜洲渡互相呼應,成為拱衛江都和丹陽的橋頭堡。可以說,這兩個水寨不失,江都和丹陽就有九成的把握可以守住,但如果這兩個地方失去,情況就會變得十分微妙。敵軍就會源源不斷地殺入江南。

    這樣的形勢對於南北對峙來說,各有優劣,可是對於隋軍來說,卻更為有利,因為長江上游掌握在隋軍的手中,這樣就可以順流而下,攻取江都和丹陽。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能夠輕易拿下吳國,畢竟李子通此人,還是有些能耐的。

    在隋末亂世中,能夠稱霸一方的,絕對不是浪得虛名,包括王世充、蕭銑這等看起來沒有本事之人,其實是有幾把刷子的,不然根本不可能在亂世中立足。

    楊侑在凝視著沙盤的時候,杜如晦、杜伏威、雷世猛等人也在沙盤前看著,尤其是杜伏威對於沙盤感慨萬千,有了沙盤,整個江東的地理形勢更為清晰地顯露出來了。

    「陛下,丹陽、江都都是重鎮,微臣以為,必須要水陸並進,才能拿下江都!」杜伏威說道,他對於江東的形勢非常清楚,因此,楊侑特意將他拉來商議軍情。

    「可是,要水陸並進,必須要拿下石頭城,此外,瓜洲渡還有吳國的一萬水師,形勢並不容樂觀。」杜如晦說著。

    雷世猛忽然笑了,他敲打著沙盤,道:「陛下,微臣有一個建議,不知道該不該說。」

    楊侑掃了他一眼,笑道:「海納百川,方能成為海,有什麼意見儘管提出來,朕想聽一聽!」其實,楊侑的心中已經有了打算,只不過楊侑堅持認為,多一個建議,多一份保障,後世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腦力激盪的用處很大。

    雷世猛略略沉吟,道:「陛下,如今闞陵、王雄涎兩位將軍已經率兵攻打江都,在旁人看來,陛下是要出兵攻打江都了。微臣認為,此時李子通肯定得到了消息,按照常理來推斷,他肯定是要趕往江都。」

    「這樣一來,吳國的重心就在江都,而丹陽卻空前虛弱,只要選擇正確的時機,出兵丹陽,必然能一股破之!」雷世猛說道,眼中帶著興奮的神色。

    楊侑和杜如晦相視一眼,忽然紛紛大笑起來。雷世猛和杜伏威兩人有些不明所以,均是愣了。

    楊侑敲打著沙盤,認真地問道:「雷愛卿,這個計謀你是怎樣想到的?」

    雷世猛看見陛下一本正經的詢問,不由正色道:「陛下,微臣是剛才忽然想到,既然採石磯由於戰亂荒廢,也就意味著南下之路幾乎毫無障礙,一旦奪取採石磯,便可兵鋒直抵丹陽,如此一來,石頭城縱然有吳國的水師,在喪失了丹陽之後,便成了無源之水。對於李子通來說,石頭城反而沒有了守衛的必要。」

    「一旦李子通撤退,石頭城便不攻自破,大隋水師便可直抵石頭城。而丹陽復歸大隋,瓜洲渡的重要性必將大打折扣!」

    雷世猛說著,思緒越來越順暢了,他瞧了一眼正在點頭的楊侑和目光中帶著讚許的杜如晦,繼續說道:「丹陽一旦被拿下,便可揮師直取延陵(今江蘇鎮江),割斷吳國南北的交通。使之南北不能互相支援!」

    「那時,只要大軍圍困江都,以水師鎮守長江以南的船塢,陛下便可以安心攻打江都,擒獲李子通!」雷世猛說完,整個人的臉上帶著興奮。

    楊侑微微頷首,目光瞧了杜如晦一眼,杜如晦輕輕搖頭,表示不知。楊侑嘴角浮起一絲笑意,看向了杜伏威,道:「杜愛卿,你在江東多年,對於江東的地理非常熟悉,你認為這個計劃可行嗎?」

    杜伏威瞇起了眼睛,仔細地看著沙盤,沉思了半響,終於點頭,道:「陛下,這個計劃的確可行。可是,微臣覺得還可以改進一步。」

    「第一,闞陵已經率兵去江都,七千人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想要攻破江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隨著李子通的回援,江都守軍勢必會增多,那時候,闞陵、王雄涎面臨的壓力必然大增。」

    「微臣認為,要將此事通知闞陵,讓他早作準備,同時,為了表示攻打江都的決心,陛下有必要虛張聲勢,吸引李子通的注意力,等他渡過長江,抵達江都,陛下再突然攻擊丹陽,並迅速佔領延陵,這樣才能取得更大的利益。」

    杜伏威說著,手指在了延陵,然後猛地滑向了江都。

    楊侑揚眉,不動聲色地問道:「那麼第二點呢?」

    「丹陽曆來是重鎮,更是數朝為帝都,城池堅固,四周有群山,諸葛亮稱『金陵,鍾山龍蟠,石頭虎踞,帝王之宅也。』,可見此地的艱險。李子通由於喪失了採石磯,因此對丹陽格外重視,金陵和鍾山皆有重兵把守。要想攻破丹陽,並不容易啊!」杜伏威說著,聲音漸漸低了。

    楊侑點頭,細細品味著杜伏威的話。杜伏威的話其實很簡單,他說出了優勢,也提出了建議,可是在迅速拿下丹陽一事上,他並沒有多大的把握。

    丹陽又叫建康、金陵,後世叫做南京,是龍盤虎踞之地,歷史上南方的勢力大多建都在此,依靠四周群山以及長江天險拱衛。由於採石磯的荒廢,使得楊侑

    攻取丹陽的形勢一片大好。但這並不意味著能一帆風順拿下丹陽。事情還需要周密策劃。

    就在楊侑思考的時候,獨孤武師匆匆進來,道:「陛下,有軍報!」

    杜如晦接過,將軍報遞給楊侑,楊侑拆開一看,笑道:「諸位,有一個好消息,李子通攻打會稽不下,如今已經返回,據悉已經到了吳郡。」

    李子通一愣,這算什麼好消息,李子通得到消息返回,必將會增兵江都,隋軍面臨的敵人會更加強大,這哪裡能算得上什麼好消息?楊侑揚了揚手中的書信,笑道:「沈光已經順利完成任務,說服了沈法興,並幫助他保住了會稽城!」

    杜如晦捋著鬍鬚微笑,保住了會稽城,沈法興又投靠了大隋,意味著他隨時可以反攻餘杭、吳郡等地,李子通前後受到夾擊,必然會顧此失彼,想到此,杜如晦急忙道:「陛下,不妨讓沈光獨領一軍,北上收復吳興!」

    楊侑頷首,吳興便是吳郡,沈家在吳興有著極高的威望,就算李子通屠殺了沈氏一門,沈氏的威望仍在,只要沈光打著大隋的名義,同時以吳興沈氏的身份進行招撫,剛剛落入李子通手中的吳興、毗陵等地,有很大的機會投入大隋的懷抱。

    當年大隋平定江東,楊廣以晉王的身份居住江都足足有十年之久,他在江都收集佛法,安撫百姓,與世家的關係非常密切,這也是為什麼

    楊廣在天下大亂之際,不去國都長安,不在東都洛陽,而在江都的原因之一。

    這個道理楊侑自然明白,想到此,他吩咐道:「傳令下去,讓沈光帶領沈家軍北上,以說服為主,讓他務必要收復餘杭、吳郡等地。你告訴他,只要不觸犯大隋的根本,朕可以答應世家一些條件。」

    楊侑的目的便是在於迅速平定江東之亂,為征伐高句麗爭取時間。獨孤武師聽了,應了一聲,匆匆退了出去。房間裡短暫地沉默之後,楊侑緩緩開口了。

    「兩位的意見非常不錯,朕決定採納。為了吸引李子通的注意力,杜愛卿,你可讓龍龕、馮惠亮率江淮軍五千,一路上大張旗鼓,多造爐灶,同時帶上朕的繡金龍旗,作為幌子,攻打江都。」

    楊侑吩咐著,杜伏威精神一振,微微躬身,聽著楊侑的吩咐。

    「大軍可在**山停留一日,給丹陽守軍造成假象,第二日迅速東進!」楊侑說道。

    「喏!」杜伏威應著,躬身退到一旁。

    「雷世猛,水師已經準備好了嗎?」楊侑詢問。

    雷世猛躬身道:「陛下,水師已經準備妥當,隨時可以出發。」

    「明日南下採石磯,奪取採石磯水軍舊寨,以此地為水師基地,同歷陽互為犄角,牢牢將長江的控制權掌握在手中,朕不想看到有任何吳軍從採石磯一線過江!若是你封鎖不住,朕就送你去海裡餵魚!」楊侑凝聲,在江東作戰,水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千萬不能出錯。

    雷世猛一臉嚴肅,他知道陛下對他寄以厚望,因此不敢怠慢:「陛下,微臣一定守住長江兩岸!」

    「兩位速速去準備吧,這一次若是順利,兩位當記首功!」楊侑說著,雷世猛和杜伏威相視一眼,退了下去。

    楊侑用手指著江都城,對於他來說,江都城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一戰,一定要奪下江都,才能為出征高句麗奠定基礎。杜如晦沉默半響,忽然問道:「陛下,這一次出征的方案,明明早擬定,為何說成他二人的功勞?」「哈哈!」楊侑一笑,道:「朕是一國之君,何必與他們爭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