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之李治

第2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談判2 文 / 莫語晴1

    松贊干布能這麼快的平定內亂,有點兒出乎李治的預料。吐蕃各部落的實力,人員、物資加起來肯定是超過松贊干布的,可是松贊干布這麼快就把他們平定,李治認為是有可能的。必定戰爭不是人數多,物資多就能贏得的。就像明朝的土木堡之變,太監王振慫恿皇帝親征,在他認為,大明軍隊出動精銳40萬,瓦剌軍隊只有10萬,4個打1個,肯定能打贏的,真不知道他怎麼能這麼想呢,人家會把十萬大軍分開,一個面對四個嗎?結果明軍糧草被斷,40萬大軍被圍,最後全軍覆沒,皇帝被擒。戰場上最重要的是政治、是計謀。從一開始,李治就知道松贊干布會贏,他是贊普,手下又有祿東贊等著名的謀士。

    長安,岑文本府邸。吐蕃大相祿東贊笑著對岑文本說:「多謝大人對我吐蕃的援助,才讓我們輕易打敗其他部落。」

    岑文本說:「其實更多的也是大相和大相的幾個兒子,智謀超群的功勞。」

    祿東贊又說:「松贊干布看來是一心想和大唐結盟了,只是我不明白岑大人為何要讓太子李治前往邏些?太子反而答應了?」

    岑文本說:「松贊干布想結盟可以,可是現在還不是時候,我想讓李治前往邏些,就是借你們的手幹掉他,只有他死了,蜀王才能上位。李治為太子,剛剛上位,一邊是吐蕃、大唐連年戰爭,大唐軍人、百姓死傷無數,一邊是他的個人安危,他只能捨棄個人安危,前往邏些結盟。如果他不這樣做,他必將被群臣和天下百姓所拋棄。」

    祿東贊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請岑大人放心我們一定想辦法除掉太子。」

    「那就有勞大相了。」岑文本笑著說。

    祿東贊接著說:「不過我有一個擔心,如果松贊干布一心和大唐結盟,保護大唐太子怎麼辦?」

    岑文本陰狠地說:「那就把他一起幹掉。」

    祿東贊離開了岑文本府邸後,岑文本自言自語到:「李治儘管你很聰明,可是你卻不知道,蜀王在蜀地多年,蜀地已經被我們所控制,吐蕃和我們也早就是盟友了。」

    李治為太子後,大唐的政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李治為太子前,大唐的中樞主要有太子承乾、魏王李泰、房玄齡、魏征、李靖、長孫無忌、岑文本組成;李治為太子後,太子、魏王都離開了長安,房玄齡、魏征、李靖也因為身體原因,紛紛致仕;只剩下長孫無忌、岑文本兩人。不久,李治為太子參與政事,李恪也被封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與政事。長孫無忌舉薦吏部尚書褚遂良為尚書左僕射,替代致仕的房玄齡;李治舉薦戶部尚書、資歷頗深的許敬宗為尚書右僕射,替代致仕的魏征;李靖致仕前則舉薦了李績替代自己擔任兵部尚書。長孫無忌也被皇帝提拔為尚書令。於是,如今的朝廷中樞,由太子李治、蜀王李恪、侍中長孫無忌、中書令岑文本、褚遂良、許敬宗、李績組成。朝堂上,李治和許敬宗是一體,李恪和岑文本是一體,長孫無忌、褚遂良、李靖則和皇帝一體,不過偏向李治。李治要離開長安,前往吐蕃。於是皇帝授予禮部尚書李道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與政事。李治也舉薦戶部右侍郎婁世德為戶部尚書,頂替許敬宗的空缺,而長孫無忌則舉薦太原留守高士廉為吏部尚書。皇帝都表示同意,下達了任命。

    李治離開前,拜訪了房玄齡、魏征,房玄齡、魏征都告訴李治一定要小心祿東贊,此人計謀百出,希望李治能早做防備。

    離開長安時,李治帶上了自己的貼身侍衛薛仁貴、王方翼,還有對吐蕃、天竺感興趣的,精通吐蕃、天竺語言的王玄策。河間郡王李孝恭被任命為護送使,帶領衛隊,護送李治前往邏些。武媚娘前來送行,李治看著依依不捨的武媚娘說道: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武媚娘看著李治,低聲的誦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李治說完,轉身上馬離開。他看到了哭泣的武媚娘,為了緩解氣氛,李治唱起了他和武媚娘表白時,唱的那首歌:

    當山峰沒有稜角的時候

    當河水不在流

    當時間停住日月不分

    當天地萬物化為虛有

    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手

    不能和你分手

    你的溫柔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

    當太陽不在上升的時候

    當地球不再轉動

    當春夏秋冬不再變換

    當花草樹木全部凋殘

    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散

    不能和你分散

    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戀

    已經看過《還珠格格》故事的武媚娘,高聲的說道:「山無陵,天地合,才敢與君絕。」離開時,放聲高歌的李治,驀然發現,眼淚已經不受控制的流了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