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199章 借調工人 文 / 老周小王

    張明遠嚇了一跳,他連忙說道:「穆叔,去年我們在國內的訂單也有好幾十台呢,今年只會更多,我們可是私營企業,要靠這個掙錢的,要不然靠什麼給工人發工資,蓋房子?停掉是萬萬不可能的。」

    穆鵬飛轉念一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人家是私營企業,不是國企,不能說為了出口創匯的任務就把其它的訂單全停掉,自己也沒辦法命令他們做這樣不合理的事情,於是他問道:「那你想怎麼辦呢?」

    張明遠回答道:「穆叔,能不能從都安機械廠和省裡其它機械廠給我們調一批工人過來?」

    「調工人?」穆鵬飛陷入了沉思,其實如果綠嶺機械廠是一家國企的話,為了完成出口創匯任務,從全省調工人去協助他們完成生產任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可是問題是,綠嶺機械廠是一家私營企業啊,這樣搞會不會不符合政策?

    穆鵬飛抬頭對張明遠道:「你們想調多少工人?想調什麼級別的工人?」

    張明遠道:「至少要兩三百人吧,都要技術好的,至少要六級以上的各工種工人,因為這種磨床的生產需要很精湛的技術,我們畢竟是個新廠子,在這方面的人才儲備還是不夠的。」

    兩三百名工人倒不算大事,可是都要六級工以上的,這就有一點困難了,哪怕是都安機械廠這樣幾千名工人的大廠,也沒有這麼多六級以上的工人,就算有,也不能全支持綠嶺機械廠了吧?畢竟他們自己也還要生產呢。六級以上的工人在哪個廠都是當寶的,讓他們拿出來,等於是割他們的肉啊。

    頭疼啊,真是頭疼,穆鵬飛在心裡感歎道,可是他也沒辦法,這樣頭疼的事還是得解決。

    張明遠說的確實是實情,要完成這麼多訂單,他們自己的工人肯定是不夠的,當然,這裡面張明遠肯定也挾帶了一些私貨,光是這些訂單也用不了這麼多工人,而且全是六級工以上的。穆鵬飛畢竟在官場上浸淫了幾十年,對機械工業也不陌生,他目光如炬,一下子看透了張明遠那點小伎倆。

    不過看透歸看透,穆鵬飛卻也不打算說破,反正這一次省計委的領導明確說了要全力支持綠嶺機械廠的出口創匯任務,而張明遠這一次給自己露了這麼大的臉,也是需要酬一下功勞的,更別說他們還不需要工業廳給他們出口補貼呢,這就給工業廳省了多少事?就憑這,自己也得補償一下他們,不就是兩三百個工人嗎?就給他們吧。

    穆鵬飛想好了之後回答道:「這事確實挺麻煩的,不過你們的出口創匯任務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我會幫你們去協調的,力爭給你們調一批工人過去。」

    穆鵬飛的話讓張明遠大喜過望,他本來只是想來個獅子大開口,好讓穆鵬飛還一下價的,如果能弄到一百多名六級以上的工人,他就很滿意了,可是沒想到,穆鵬飛竟然一點折扣都沒打,就答應了下來,直喜得張明遠連聲道:「那真是太感謝穆叔了!」

    離開了工業廳之後,張明遠又去了江城工學院,找到了楊樹梓教授,對他說了數控磨床在廣交會上簽訂了一千八百多萬美元的訂單的事情,楊教授聽了之後,也很是為他們欣喜。

    張明遠接著向楊教授提了一個要求,讓楊教授選一批大三大四的學生,到綠嶺機械廠去實習,順便可以為他們的磨床生產提供一下技術支持,因為光是有優秀工人是不夠的,這些磨床畢竟是數控的,有些關鍵程序還是需要技術人員支持的。

    楊教授只是考慮了一會兒,就點頭答應了張明遠的要求,機械系的學生光讀死書是沒有什麼用的,也是需要實習的,而要實習的話,就沒有比製造數控機床更好的實習方式了。

    張明遠又對楊教授說了自己從外貿廳申請了一筆外匯額度的事情,楊教授問他有多少,他笑嘻嘻的說道:「一百八十萬。」

    楊教授驚訝的說:「有這麼多?」

    張明遠道:「是啊,這一次我們要出國採購一些芯片和零部件,如果你們機械系有什麼需要採購的東西,可以把單子給我,我幫你們一併採購回來。」

    楊教授大喜道:「那太好了,我會馬上讓他們去列一個清單的。」

    張明遠道:「還有,請您幫忙問一下機電系的項主任,他們如果有一些需要從外國採購的零部件或者芯片什麼的,也可以列一個清單,我們也幫他採購一下。我時間緊,馬上要回沙陽了,你們盡快列好清單,給我們發電報。」

    楊教授樂滋滋的說:「好的,那這一次老項肯定也要高興壞了。」

    隨後,張明遠馬不停蹄的回到了沙陽縣。當他和江海見面之後,高興的對江海說道:「你讓我辦的幾件事情我都辦好了。」

    原來要外匯額度、調動工人和讓大學生來廠實習的事情都是江海讓張明遠辦的,而張明遠也出色的把它們全都完成了。

    江海興奮的問了一下具體情況,當他知道這幾樣事情省裡都沒有打折扣的同意了之後,他高興的說道:「這真是太好了。」

    張明遠道:「那我就先回廠裡安排生產去了。」

    江海點頭道:「你辛苦了,不過現在還不能休息,現在正是我們的關鍵時刻,不能松勁啊!」

    確實,拿下了海外巨額訂單的綠嶺機械廠正面臨著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遇,現在他們有省裡的大力支持,完全可以憑借這個機會一舉奠定綠嶺機械廠以後幾十年的發展基礎。

    當然,趁這個機會來挖都安機械廠和其它機械廠的牆腳,多少讓江海和張明遠心裡有一些不自在,可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他們的發展需要好的工人,而那些國營機械廠現在已經普遍步入了困境,他們的訂單根本吃不飽,不知道多少工人都只能閒著,這是一種浪費啊。再說了,綠嶺機械廠借調這些工人也不是無償的,他們會給這些工人付工資,這也節省了那些被借調工人的機械廠的一大筆開支了。

    都安機械廠的廠長張安平接到了省工業廳的一個電話,在放下電話之後,張安平的臉上出現了一種奇怪的表情,那表情裡,既有欣喜和驕傲,也有苦澀和鬱悶。

    電話是省工業廳的廳長穆鵬飛親自打來的,他在電話裡告訴張安平,他的兒子張明遠的綠嶺機械廠在廣交會上拿下了總額一千八百餘萬元的巨額訂單,這個消息讓張安平由衷的為兒子感到欣喜和驕傲,可是隨後,穆鵬飛提出了一個要求,卻讓張安平感到了苦澀和鬱悶。

    穆鵬飛告訴他,省裡決定,要全力支持綠嶺機械廠完成這一次出口創匯任務,因此,工業廳決定要從全省的機械系統裡借調一批優秀工人,充實到綠嶺機械廠的生產力量裡去,而都安機械廠作為全省機械系統裡數一數二的企業,希望他們能夠顧全大局,服從上級命令,抽調一批精兵強將,借調給綠嶺機械廠。

    張安平聽了穆鵬飛的話之後,沉吟了一會兒,然後問穆鵬飛,綠嶺機械廠的要求是什麼,當他聽到綠嶺機械廠要求是六級以上的工人時,他簡單的回答了一聲:「好的,我們堅決服從上級命令。」然後就掛斷了電話。

    如果是平時,或者是其它廠要借調自己的工人,張安平是不可能如此爽快的答應的,哪怕他們現在並沒有多少訂單,全廠至少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工人都在停工。可是這一次不同了,這一次提出要求的是自己兒子的工廠,兒子能夠在綠嶺機械廠開創出如此大的一番局面,張安平的內心裡還是為他驕傲的。

    可是張安平卻也覺得分外苦澀,自己的都安機械廠,基礎如此雄厚,歷史如此輝煌,可是現在卻怎麼就競爭不過一個才成立幾年的綠嶺機械廠了呢?老子競爭不過兒子了,而且現在兒子就要來吞併老子的工人了。

    雖然廳裡說是借調,這些工人的關係還是在都安機械廠,可是張安平明白,這些工人去了綠嶺機械廠只怕就很難回來了,因為既然綠嶺機械廠今年能夠拿到大額海外訂單,以後肯定也能拿到,他們每年都可以用這個理由將借調去的工人留在他們廠裡。張安平也聽說了,綠嶺機械廠的待遇比都安機械廠好得多,因為那些從都安機械廠出去的工人回都安過年的時候,一個個臉上都是紅光滿面,他們也會跟過去的工友們說一下他們現在的工資水平,反正比都安機械廠肯定是高多了。

    這麼高的待遇,這些借調的工人去了之後還願意回來嗎?張安平心裡沒譜,也許能夠維繫他們的只有在都安機械廠工作多年的歸屬感和一個國營企業工人的身份了吧,可是這些東西能夠維繫他們多久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