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238章 大生意 文 / 老周小王

    江一帆成為了沙陽市的市委書記之後,江海在學校裡的生活還是沒有什麼變化,他的為人太低調了,每天在學校裡,除了跟幾個親近的同學說話比較多之外,顯得十分沉靜,雖然並不算是拒人於千里之外,可是一般的同學也不敢輕易找他說話,那幾名經常找他問問題的女生總是得不到什麼回應,也就慢慢的不再去主動找他了,畢竟這還是在中學,女生跟男生接觸太多了她們也怕老師會批評她們,甚至請家長,那就羞死人了。

    倒是史高飛,現在對江海的態度越發恭敬,他爸爸史華榮可是一直都在關注江一帆的消息,當他看到江一帆當上了沙陽市委書記的時候,他馬上叮囑兒子一定要跟緊江海。

    史高飛也算是在這方面非常有天賦了,基本上算是無師自通,聽了父親的話,他每天跟江海跟得更緊,也更狗腿了,特別是在打籃球和踢足球的時候,他只要拿到球,就馬上傳給江海,其餘的任何人都不會傳的,在休息的時候,他又會馬上屁顛屁顛的買來一大堆汽水、冰棍之類的東西,給江海和張小軍他們降溫,有的時候,他還會邀請幾人一起去人民飯店吃一頓,當然,江海一般都婉拒了。

    史高飛的表現江海也看在眼裡,他也想著怎麼給史家一點好處,其實史高飛那次要跟江海打架,也是很正常的表現,血氣方剛的男孩子誰沒有做過這樣的事呢?他的本性還是不壞的,後來長大之後,除了喜歡拈花惹草之外,江海也沒聽過他有什麼大的惡行,至少比田伏生強多了。

    當然,現在的田伏生,還只是高一(四)班一個不起眼的小男生,每天怯生生的看著無限風光的江海他們,眼裡充滿了羨慕,這一世的江海也不用再把他放在眼裡,有他在,田伏生就不會再有前世的那種發家機會了。

    這段時間,江海天天都在想給史家一點什麼好處,不過一時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能以後慢慢來了,反正以後發財的機會多得很,隨便指點他爸一下都夠了。

    不過江海對史高飛的態度比原來也強多了,現在真正拿他當了自己的朋友,這讓史高飛更加受寵若驚了。

    4月份,冠軍重工再次去參加了廣交會,現在冠軍重工在外國客商裡面的口碑和形象都非常好,所以現在的訂單根本不用愁,眼看超過去年的銷售額不成問題了。

    這一次的廣交會張明遠也將戴嘉年帶來了,戴嘉年現在是冠軍重工的主要管理者,以後張明遠的主要精力要放在總公司的全面統籌上,所以冠軍重工這邊的事務他漸漸都要全部交給戴嘉年了。

    廣交會剛剛開幕幾天的時候,冠軍重工的展台前來了幾位黑人,為頭的一位西裝革履,衣冠楚楚,而且態度相當禮貌,甚至有一些拘謹,一看上去就是受過了良好教育的。

    戴嘉年和洪彬一起站了起來,這些天他們看黑人也看過不少了,這些黑人一般都是他們非常好的客戶,因為非洲很多國家工業剛剛起步,經濟也不發達,所以很歡迎他們這樣價廉物美的設備供應商。

    洪彬用英語問道:「這位先生,請問我們有什麼可以幫到您的嗎?」

    洪彬的態度非常熱情,因為在這個時代,中國人一直都是把亞非拉國家當成是自己的弟兄的,所以他的熱情也是發自內心的。

    洪彬的熱情一下子讓那位為頭的黑人放鬆了下來,他也用流利的英語回答洪彬道:「你好,我是非洲圖魯國卡普拉省的工業部長戴維德,我來是有一些事情想向你們咨詢的。」

    洪彬連忙對戴維德道:「原來是戴維德先生,請坐,有什麼事情您可以儘管問我。」

    戴維德等人坐下來之後,一名工作人員給他們一人端上了一杯咖啡,戴維德感慨的說道:「我那個朋友果然沒說錯,中國朋友太熱情了。」

    洪彬笑道:「對非洲友人熱情是應該的,我們中國和非洲都是發展中國家嘛,理應互相幫助。」

    戴維德喝了一口咖啡之後對洪彬道:「是這樣的,我是聽我們鄰國的一位朋友對我說的,說中國的冠軍重工的機械設備價廉物美,而我們圖魯國現在百廢待興,人民窮困潦倒,急需發展。而我認為想要發展經濟,首先就要發展工業,所以這一次我就是想向你們冠軍重工訂購一整套我們需要的工業設備的。」

    洪彬聽了戴維德的話之後,將他的話了戴嘉年聽,兩人的目光裡都露出了驚喜,這可是筆大生意。

    洪彬又問了戴維德一些問題,這才漸漸把情況搞清楚。

    原來圖魯國是非洲中部的一個沿海國家,那裡常年戰亂,直到最近幾年才平息下來,人民選舉出了新政府,而戴維德曾經在歐洲留過學,學的是機械專業,所以他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一省工業部長。

    由於戴維德學的就是機械專業,所以他信奉工業興國,立志要把德魯國建設成為非洲的工業強國,而要做到這一點,他首先就要把卡普拉省的工業發展起來。

    應該說圖魯國的自然條件還是非常不錯的,那裡的資源十分豐富,煤、鐵、石油、銅、鎢、黃金、鑽石都有相當的儲量,可就是由於沒有工業基礎,這些寶藏只能埋在地下,不能變成財富。

    他由於曾經留學歐洲,所以對歐洲的印象非常好,他首先就去了歐洲,可是歐洲的工業設備何等昂貴,現在圖魯國才剛剛和平,經濟上差不多是一窮二白,他手上能夠動用的資金也就在兩千萬美元左右,這麼點錢,買幾台機床,買幾套化工設備就花完了,根本不可能構建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

    就這點錢,還是他們卡普拉省全部預算的一半了,他們的省長把這麼多錢交給他,可是對他寄予了厚望的。

    戴維德雖然曾經在歐洲留學過,可是歐洲那些大廠商根本就沒有因此而給他面子,他們不但開價高,而且態度十分傲慢,言語裡充滿了白人對黑人的不屑,這也深深的刺痛了戴維德的心。

    戴維德轉而到了美國,可是在美國,他得到的待遇也不比在歐洲好多少,他手上的錢依然只夠買幾套設備的。

    戴維德帶著深深的失望回到了非洲,可是當他在機場遇到一位鄰國的朋友時,他一下子又燃起了希望,這位朋友也是跟他一起在歐洲留過學的,他聽了戴維德的遭遇之後,對他說道:「你為什麼不去中國試試呢?他們的設備價廉物美,我們國家在他們那裡已經買了不少設備了,從化肥設備到精密機床都有,價格比起歐美那些廠商來說便宜不少呢。」

    戴維德問道:「那他們的產品質量怎麼樣?」

    那位朋友笑了起來:「中國人非常實在,特別是我給你推薦的這家公司,他們的信條就是質量第一,你儘管放心。再有不到一個月就是中國的廣交會了,你正好可以去參加,他們每年都會參加廣交會的。他們對非洲人很友好,你去了之後一定會感受到他們的熱情的。」

    就這樣,戴維德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又來到了中國,按照朋友的指點,找到了冠軍重工的展台。

    洪彬問戴維德道:「戴維德先生,請問您的卡普拉省在工業方面有些什麼基礎?現在有些什麼需要。」

    戴維德搖頭道:「我們卡普拉省沒有任何工業基礎,什麼都需要。」

    洪彬想了想,又問道:「您能說得具體一些嗎?或者說,現在最需要什麼?」

    戴維德也感覺到自己確實說得太籠統了,他想了一會兒之後回答道:「首先我們需要採礦設備,用來挖掘煤礦、鐵礦,然後我們還需要發電。」

    洪彬在一張白紙上記載著:「採礦設備、發電設備。」

    戴維德繼續道:「在我們國家,現在糧食產量太低了,老百姓都吃不飽飯,所以我們需要提高糧食產量,這就需要使用化肥,所以我們需要製造化肥的設備。」

    洪彬繼續記載著:「化肥設備。」

    「我們還需要自己煉鋼,所以需要煉鋼設備。我們還需要水泥廠、紡織廠。」

    「煉鋼設備、水泥設備和紡織機械。」

    「我們還需要自己製造農業機械,用來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

    「機械設備。」

    「我們還需要采油設備和煉油設備,用來開採我們地下的石油,並且把它們提煉成為成品油。這對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石油可以讓我們國家變得富有,我希望我們的老百姓也能過上歐洲人那樣的日子。」說到這裡,戴維德的臉上充滿了神采,似乎已經看到他的同胞們過上富裕的日子的景象了。

    「采油設備和煉油設備,嗯,我都記下來了,這應該就是你們現在全部的需求了吧?戴維德先生?」洪彬將那張紙遞給了戴維德。

    戴維德看了一下之後點頭道:「是的,目前我們應該就需要這麼多東西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