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247章 應對物價上漲 文 / 老周小王

    現在江海越來越覺得前幾年父親經歷過的事情是多麼危險了,特別是興旺飼料廠的事件,父親能夠過關只能說是運氣好吧,畢竟自己對八十年代的很多歷史事件和歷史進程不是特別清楚,有的時候就會做出比較超前的事情,就會違反政策。{}

    很多在後世看來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八十年代就是不可觸碰的雷區。

    所以李寶根要收購農機廠的事情,最好還是等一兩年再看。父親現在已經不需要再做什麼敢為天下先的事情來博眼球了,他現在已經是一個縣級市的市委書記,而且這個縣級市發展勢頭如此良好,他的前途是光明的,只需要穩穩當當的做事,就可以按部就班的提升,不需要再行險了。

    李寶根聽了江海的話,點了點頭道:「那好吧,我就再等兩年,反正只要繼續讓我承包農機廠就行。」

    一九八七年九月份,國務院正式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管理條例》。《條例》共七章三十九條。自發佈之日起施行,原《物價管理暫行條例》宣佈作廢。

    《條例》中提到,計劃、財政、銀行和稅務等部門,要密切合作,加強約束,抑制膨脹,促進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保持市場物價基本穩定,在採取綜合配套措施、控制物價總水平上升幅度、堅決制止亂漲價行為的同時,繼續深入進行價格體系和價格管理體制的改革。

    國務院之所以頒布這個價格管理條例,是因為現在的物價實在漲得太快了,最近幾年,全國各地的基礎建設投入都很大,幾乎到處都在蓋房子、建工廠、修路,這些基礎建設的投入讓原材料價格一路飛漲,原材料的價格飛漲也帶動了市場物價的飛漲。

    沙陽市委書記江一帆在一次市委常委會上重點強調了要嚴格執行新的物價管理條例,一定要將物價控制在人民群眾能夠接受的水平上。

    「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現在全國都出現了經濟過熱的現象,物價飛漲,許多地方的老百姓都是怨聲載道,說錢不經用了,這種現象值得我們警惕,如果不嚴格控制物價的話,是要出大亂子的。我也瞭解了一下物價飛漲的原因,這裡面有原材料漲價的因素,可是也有一些不法商人哄抬物價,所以我們的工商人員和物價人員,要堅決打擊哄抬物價的行為,讓老百姓能夠買到平價商品!」

    江一帆的話講完後,市長顏嘉熙笑道:「其實沙陽市的老百姓日子還是過得不錯的,沙陽縣大部分企業的經濟效益還算是不錯,不但工資發得出來,還能給工人發一些獎金,這幾年國家也連續漲了幾次工資,基本上算是抵消了漲價的影響。有個別企業,像綠嶺鎮的冠軍實業,他們的工人工資更高,福利更好,算是提前進入了小康水平啊。」

    顏嘉熙的話其實是變相的在恭維江一帆,因為以前江一帆是市長,這些成績基本上都是在他手上做出來的。

    常務副市長壽鵬點頭道:「沙陽市的人均收入確實還是不錯的,不過新的物價管理條例也得馬上執行,我會安排工商局和物價局近期對沙陽市面的物價進行一次大檢查的,要堅決打擊哄抬物價的行為。」

    江一帆最後總結道:「總之,我們要把老百姓的事情時刻放在心上,要關心老百姓的疾苦,任何損害老百姓利益的行為,我們都要嚴厲打擊!」

    在回到家裡之後,江一帆將江海叫到了自己的書房,將那份《物價管理條例》遞給江海看了,江海看了之後,江一帆問道:「你有什麼看法?」

    江海回答道:「經濟過熱了唄,國家想要宏觀調控一下。不過恕我直言,這樣的調控效果不會很大,頂多就是禁止哄抬物價,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物價上漲是調控不了的,也不符合市場規律。」

    江一帆道:「繼續說。」

    江海問道:「你們統計過沒有?沙陽市的物價上漲速度比其它地區是高一些還是低一些?」

    江一帆道:「高一些。」

    江海點頭道:「這就對了,沙陽的gdp增長速度也要比其它地區高,所以物價上漲速度比其它地區高一些也是正常的,其實不用著急,只要保證沙陽市的人均收入高於其它地區就行了。」

    「現在沙陽的人均收入雖然高,可是也還是有一些人沒有享受到人均收入高的好處,比如農民,現在物價都在上漲,可是糧、棉、油的收購價已經好幾年沒有漲了,所以很多農民的收入上漲比較緩慢;還有沙陽市裡幾家經營狀況比較糟糕的企業,他們跟你們生產的東西又不對路子,不能做你們的配套企業,承包也沒人願意,市裡準備讓他們破產了,可是破產之後的下崗職工又怎麼辦呢?退休職工又怎麼辦呢?這些低收入人群對這樣的物價飛漲是沒有什麼承受能力的啊!」江一帆愁眉緊鎖。

    江一帆說的確實是現實的問題,沙陽市雖然發展形勢很好,看上去一片花團錦簇,可是總歸是有一些死角的,農民的收入在前幾年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上漲速度還是很快,可是近幾年農產品的收購價都沒有提高,農民的收入上漲速度馬上就降下來了,考慮到物價上漲的因素,他們重新成為了低收入人群。

    農民還好一些,畢竟不用愁吃穿,可是那些困難企業的職工就不好辦了,他們已經很久沒有領到全額工資了,獎金、福利不用談,醫藥費報銷更是無從提起,如果他們的企業正式破產的話,那連那少得可憐的工資都領不到了,馬上就會成為赤貧人群,這也是市裡遲遲下不了決心讓這些企業破產的原因。

    市裡的困難企業不少,在職職工和退休職工加起來幾千人,這麼大的負擔,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承擔得起,哪怕是江海也不行,幾千名年齡已經不小,專業技能跟他的公司不對口的工人,他招進來的話是不可能給他創造什麼價值的,反而會成為公司裡的不安定因素,至少會讓原來的工人們心生怨言。

    而如果放任這些下崗職工和退休職工不管的話,一來江一帆是不忍心的,二來他們也會成為一股社會上的不安定因素,如果引發什麼群體**件的話,那對沙陽市的形象會有極大的損害,對江一帆乃至沙陽市的領導班子也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江一帆能想到這一點,江海當然也能想到,他在前世的時候可是不止一次的看到過下崗工人的靜坐、遊行等示威事件的,如果真的在沙陽發生了這種事情,無論你沙陽市的gdp發展得多麼好,這件事情都會在江一帆的履歷中留下一個大大的污點的。

    沉吟了良久之後,江海回答道:「我們能看到的事情,黨中央也一定能夠看到的,所以我估計國家肯定會提高農產品的收購價格的。」

    江一帆問道:「如果近期內國家不提高農產品的收購價格呢?」

    江海道:「現在市裡的財政收入應該不少吧?可以拿出一部分來建立一個專項資金,對市內國家統購統銷的農產品的收購價格進行補貼嘛。」

    江一帆想了一會兒,點了點頭,由於沙陽市蔬菜種植面積大,所以國家統購統銷的農產品產量並不算大,如果進行價格補貼的話,沙陽市需要拿出來的錢並不算多,可是對農民來說,這就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了。

    江海接著說道:「哪家企業的下崗職工最多?」

    江一帆回答道:「棉紡廠最多,他們有將近兩千名職工,而且大部分都是女工。」

    江海也有些頭疼,棉紡廠大都是擋車工、紡紗工,在冠軍實業完全是派不上用場的,他對父親道:「這些人冠軍實業用不上啊。」

    江一帆當然也知道這些人冠軍實業用不上,他對江海道:「用不上就別勉強,我們想別的辦法。」

    江海腦子裡靈光一閃:「對了,有個地方可以用得上。」

    江一帆不由得期待的看著兒子。

    江海說道:「我們冠軍實業在深圳建了個冠軍大酒店,有十幾層樓吧,現在正在裝修階段,大概到元旦左右可以開業,我讓他們到沙陽棉紡廠招一批服務員和清潔工吧。」

    江一帆問道:「大概可以解決多少人?」

    江海盤算道:「服務員和清潔工加起來一兩百人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吧?不過服務員必須要比較年輕,形象要稍微好一點的,還要會說普通話。」

    江一帆皺眉道:「要求這麼高啊?」

    江海點頭道:「沒辦法,我們建的酒店位置相當好,在深圳市政府附近,檔次比較高,還要經常接待外賓,這要求已經算低的了,如果是在深圳本地招的話,估計還得加一條要求,那就是要懂外語,所以這已經是放寬了要求的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