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430章 尹景山 文 / 老周小王

    其實建一個礦泉水工廠,燕良駒本來是心裡沒底的,但是這個主意是江海出的,他就加入了,他相信江海的眼光,是不會讓他吃虧的。{}由於現在旅遊開發公司還在持續投入資金開發景區,所以營業收入基本沒有什麼結餘,不過他有旅遊開發公司作為抵押,很順利的從銀行貸到了三千萬元,跟李二虎合作辦起了這家礦泉水工廠。

    這家礦泉水工廠具體交給了李二虎打理,李二虎經過這幾年的磨煉和學習,現在對於企業管理已經並不陌生了,當然,他也從人才市場上招聘了不少企業管理方面的人才。

    天河鄉離縣城和經濟開發區都比較近,所以他們這兩年對於招商引資也比較上心,在鄉政府附近也在大力進行基礎建設,搞三通一平,以吸引企業投資。現在天河鄉的基礎建設已經初具規模,有了這樣的基礎,預計幾個月之內,「天河」礦泉水廠便可以開工了,燕良駒也在著手準備在各地的媒體上做廣告的事情,江海告訴他,要不惜工本的在各大媒體上進行廣告轟炸,特別是中央電視台的廣告,一定要花大力氣。

    有了這樣的廣告投入,加上已經搶佔了先機,江海相信,「天河」礦泉水一定會風靡全國,成為瓶裝飲用水的執牛耳者的。

    這一年的最後幾個月,到均西投資的企業依然不少,投資額也相當可觀,原有的企業也在擴大投資。

    比如江城肉聯集團均西分公司今年將繼續投資兩億元,建設二期工程,相應的,古茂成他們的那些皮革加工廠也要擴大規模,因為肉聯廠的產量增加了,他們的原材料來源也擴大了,他們擴大生產規模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麥子龍的食品廠、蔡長生的製藥廠、項懷功的茶廠,還有馮氏集團的飲料廠也都決定擴大生產規模,這些投資加起來也超過了兩億元。

    均西縣的經濟連續三年保持強勁增長勢頭,這也讓他們在整個堰州市令人側目。

    十二月初,均西又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均西縣城到離縣城最遠的一個鄉——回回鄉的公路也修通了。

    在這條路正式通車的那一天,均西縣委和縣政府班子的所有成員,都到回回鄉去參加了通車儀式,在現場,不知道有多少回回鄉的老百姓們,都是喜極而泣,不知道多少年來,他們都是走著山路,想去一次縣城難如登天,以至於現在,都還有許多山民沒有去過均西縣城,現在可好了,公路修通了,他們想去縣城,只要坐縣城和回回鄉之間往返的長途車就行了,方便得很,以後他們這裡的特產,也可以通過來往的大貨車運出去變成錢了。

    看著這些喜極而泣的老百姓,江海的心中也充滿了感慨,都快二十一世紀了啊,中國竟然還有這樣的地方。

    在通車儀式上,縣委書記許明波、縣長明承嗣都先後講了話,隨後,江海也講了話,其實他本來是不想講話的,可是許明波和明承嗣都讓他講講話,回回鄉的書記和鄉長也請求他講講話,因為他們都知道,這條路能夠修通,最大的功臣到底是誰,到最後,現場的老百姓們都喊起了江海的名字:「江縣長,你就給我們講講話吧,你是我們的大恩人啊!」

    江海實在難卻老百姓們的拳拳盛意,他走上了為這個通車儀式臨時搭的高台,老百姓們的頓時鴉雀無聲,他們都用感激的眼神看著這位為他們修好了公路,為他們帶來希望的年輕人。

    江海略一沉吟,對他們說道:「鄉親們,請不要叫我恩人,因為我是一名國家幹部,是人民公僕,為人民群眾辦事是我應該做的。這條路修好了,我非常高興,因為這是一條致富路,一條發展路,有了這條路,想必你們的日子都會一天天好起來。今天我還要在這裡鄭重承諾,到明年,均西縣將會實現村村通公路,均西縣的人均收入也要超過一千元,徹底擺脫貧困縣的帽子!」

    聽了江海的話,台下的老百姓們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那些參加通車儀式的領導、幹部們對視了一眼,也用力鼓起了掌。

    回到縣裡之後,江海召見了交通局長尹景山,因為縣城到回回鄉的公路建成時間,比原定時間提前了半個月左右,而且經驗收,質量也能夠達標,這讓他對尹景山的工作非常滿意。

    過去的將近一年裡,尹景山對江海的觀感也有了些微的變化,當初江海剛剛擔任副縣長一職的時候,尹景山的心裡還有一些異樣的感覺,因為江海太年輕,只有二十三歲,參加工作也才不到兩年,而他自己,參加工作已經有十多年了,經過十多年的奮鬥,也才只是個科級幹部。他一個三十多歲的人,有一個二十三歲的頂頭上司,無論如何也是會有些異樣的感覺的。

    這種感覺裡,有一些不服氣,有一些羨慕、嫉妒,他有時候也會想,如果自己也有江海那樣一個好父親的話,自己也可以那麼年輕就當上副縣長,而且不會比他幹得差。

    可是經過近一年的觀察,尹景山再也沒有這樣的心思了,他現在對江海是衷心欽佩,因為江海的工作能力極強,個人操守無可挑剔,不管多麼難的事情,到了江海的手上都是迎刃而解,這讓尹景山自愧不如;而江海的氣度也沉穩得就像是一位中年人,漸漸讓尹景山忽略了他的年齡,甘於自居下屬之位。

    而當江海的下屬也並不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情,因為江海並不像很多領導幹部那樣,慣於爭功諉過,下屬的功勞他絕不貪為己有,他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也絕不會推到下屬身上,這一點也是漸漸讓尹景山為之心折的重要原因。

    一進江海的辦公室,尹景山便對江海道:「江縣長,我來了。」

    江海從一份文件上抬起頭,微笑道:「景山,坐吧。」

    尹景山很自然的在江海對面的一張椅子上坐了下來,葉小豹給他沏了一杯茶,他欠身向葉小豹表示了謝意,葉小豹向他點了點頭,退了出去。

    江海微笑道:「景山,今年交通局的工作完成得很出色,為縣裡的經濟發展立下了大功啊!」

    尹景山道:「這也是在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而做出的一點成績,如果不是縣政府幫忙協調關係,全力支持,這條路也不可能這麼快就修好。」

    尹景山的話倒有一大半是出自真心,江海為了這條公路早日修通,對交通局的工作是大力支持,簡直到了有求必應的地步,而且他這個副縣長跟普通的副縣長不一樣,協調能力極強,不管是哪個部門,對於他的要求都不敢不配合,這讓交通局的工作也是非常順利,這才有了現在的成績。

    江海擺了擺手道:「也不能那麼說,你們做出了成績就要表揚。這條路修得不容易啊,你是出了大力的,也是吃了大苦的,這些事情我心裡都有數!」

    聽了江海的話,尹景山心中感動之極,因為江海能夠理解他。這條路不過一百多公里,可是從開工之日算起,整整修了兩年多,修路的過程,稱得上艱苦卓絕。因為均西縣雖然全縣多山,可是具體的地勢是西高東低,這條往西去的道路基本上都是在陡峭的山間修築的,他們遇山開道,逢水搭橋,不知道多少次遇到難題和險境,都被他們克服了。

    尹景山曾經有一次,在打通一條隧道的時候,呆在工地上整整一個多月沒有回家,等到隧道打通,他才回到家裡,一回家裡,他的兒子都不認識他了,他的妻子說他像一個野人了,他洗完澡之後稱了一下體重,比上一次回家時要輕了好幾斤。

    這些話他從來沒有對別人說過,全部放在了心裡,因為他的性格並不喜歡張揚,沒想到江縣長全部都清楚,尹景山的眼眶一下子濕潤了,鼻子也有些酸,他連忙微微低頭,掩飾一下,也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一下,他也在心裡暗暗責備自己,三十多歲的人了,就算上級表揚了自己,也用不著這樣吧?

    尹景山是一個沉穩的人,他的情緒只是波動了片刻,便被他控制住了,他抬頭對江海道:「江縣長,這是上級交給我們的任務,我們自然不敢耽誤,再加上修路的工地上,有不少都是當地的老百姓,為了早日把路修通,自發前來無償幫忙,他們也做了很多工作,為了他們,我也要努力工作!」

    江海默默點頭,這些情況他當然都是知道的,因為他到修路的工地去了也不是一回兩回了。他對尹景山道:「景山,現在這條路修通了,可以說我們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不過我們的工作還沒有結束,因為在明年,我們要實現村村通公路的目標,你有信心完成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