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431章 「面子」和「裡子」 文 / 老周小王

    尹景山挺了挺胸膛道:「有信心!實現村村通公路,雖然總的公路里程可能比已經完成的還要長,可是現在有一大部分都已經完成了,剩下來的就是一些在深山裡的村子沒有通公路了,所以任務量不算很大,而且村級公路需要的等級也不算高,所以我保證能夠在明年將這個任務完成!」

    江海滿意的點了點頭,他最欣賞尹景山的一點就是,不管是多麼困難的任務,只要交給他,他都會保質保量的完成,絕不打折扣,也絕不強調客觀困難,這樣的幹部是非常難得的,他的風格跟自己非常相似,所以江海也準備對他進行重點培養。|經|典|小|說|網{}

    江海對尹景山道:「景山,雖然這幾年裡,均西縣的交通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過跟那些交通發達的地區還是沒得比,以後你肩上的擔子還會很重啊。」

    均西縣四面皆山,對外的交通通道很不通暢,經過兩年多艱苦卓絕的工作,才打通了一條對外通道,也就是通往堰州的通道,可是到s省和c省的兩條通道,還不能算是非常暢通,交通狀況還是很糟糕,可是通往s省和c省的通道對均西縣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兩條通道也能打通的話,幾地的物資流通便會大大加強,這對均西的經濟當然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

    比如江城肉聯集團均西分公司的牛羊肉製品,主要銷往北方,本來s省和c省的老百姓對牛羊肉的消費需求很大,是他們的大客戶,可是由於交通不方便,現在他們的牛羊肉製品只能先運往堰州,再從堰州轉道北上,運往北方的幾個省,相當不方便,如果能夠直接運往c省和s省的話,江城肉聯集團均西分公司不但運輸成本能夠大大降低,而且銷量也會大增,這對於發展均西的畜牧業也是有連帶反應的。

    這兩條通道如果修好的話,不僅是江城肉聯集團均西分公司受益,現在在均西投資的所有企業都能大大受益,均西也能利用三省交界的地理優勢,確立三省物資交流中心的地位,大幅度提高經濟發展速度,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尹景山當了兩年多交通局長,對於這樣的情況當然是瞭如指掌,他點頭道:「是啊,如果能夠打通到s省和c省的兩條通道,那均西的經濟就真的是要騰飛了。只不過想要打通這兩條通道的話,難度還是很大的。」

    江海鼓勵的看著尹景山道:「你說說看。」

    尹景山道:「首先是資金問題,到c省的通道相對還好一些,因為c省和均西接壤的幾個縣都在均西縣的東北部,那裡的地勢已經比較平坦了,可是s省和均西接壤的幾個縣在均西縣的西北部,那裡的地勢還是很高,地形條件很複雜,所以需要的資金數額也是非常巨大的;第二,這兩條通道都是跨省的,需要跟s省和c省的幾個縣協商,協調工作難度很大;第三,就是具體的技術難度了,由於地形條件複雜,到s省的這條通道修築難度會比均西境內的公路修築難度更大,當然,現在我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修路經驗,各種隧道也修了不少,所以技術難度反而是最容易克服的了。」

    聽了尹景山的話,江海沉吟了起來。尹景山的話很客觀,江海這段時間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尹景山提出的幾個困難江海也都考慮到了,資金倒並不放在江海心上,他有辦法解決;技術難度問題也不大,尹景山既然打了包票,那也是能解決的;最讓江海頭疼的就是協調工作了。

    中國的現狀就是這樣,一件事情,哪怕是跨個村,都可能需要上級領導進行協調,要不然都不可能順利進行,何況現在要修這兩條路,需要跨省了,所以這件事情,光靠均西一家是做不了主的,至少需要國家部委來進行協調。

    國家部委的人江海也找得到,現在的問題就是,s省和c省的那幾個縣會不會配合?如何配合?

    跟均西縣接壤的幾個縣,大多也都是貧困地區,修路他們估計願意,因為對他們的經濟發展也是有好處的,可是問題就是他們沒錢啊,就算能夠從國家部委要下一筆撥款,他們也需要配套資金,這些配套資金他們是肯定拿不出來的,這都是大麻煩,更何況修路的時候,均西這邊的路段好說,均西以外的路段江海可管不了,誰知道工程質量如何,工程造價怎麼控制?這都是令人頭疼的問題。

    當然,在尹景山面前,江海不能表現得沒有信心,而且他已經決定,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阻力,這兩條通道都必須要打通,因為這能夠讓均西的經濟一飛沖天。

    江海對尹景山道:「你說的這幾個問題要解決的話確實比較有難度,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而且這兩條路也是非修不可的。我打算年後就到省裡和京城去跑一跑,爭取能夠要到項目和資金,你們交通局要做好準備。當然,你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如果這個項目真的跑下來的話,你可能要更加忙了,也許到時候,一個月不能回家都是家常便飯了。」

    尹景山聞言大喜,他一點都不懷疑江海能不能要來資金,江海一貫的表現已經證明了他從來不說大話,他既然這麼說了,那麼他肯定是有把握的。他點頭道:「江縣長,您放心,到時候如果真的需要的話,哪怕我一年不回家我都願意!」

    江海笑著搖了搖頭道:「也不能這樣,我們這些幹部工作歸工作,可是也不能忽略了家人,有時間的話,還是多陪陪家人。你兒子今年讀五年級了吧?」

    尹景山點頭道:「嗯,他十一歲了。」

    江海道:「是啊,就快要升初中了,這個時候正是需要父親陪伴的時候。這也怪我,給你壓了那麼重的擔子,不過你也不會長期這樣忙,只能怪均西縣的交通基礎太差了,現在正是打基礎的時候,等一切走上了正軌,就不需要你這麼辛苦了,到時候你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了。」

    尹景山激動的說道:「江縣長,這怎麼能怪您呢?只怪我自己能力有限,只能靠這樣的蠻幹才能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江海微笑道:「總之,你的功勞我們都看在眼裡,你的付出總會有回報的。」

    尹景山激動得連連點頭。

    江海接下來又分別召見了鄉鎮企業局局長劉波、環保局局長周志勇、安監局局長解毅等人,這一年裡,他們幾人也是不負重望,工作完成得很不錯。

    今年均西縣的鄉鎮企業從無到有,在縣鄉鎮企業局的扶持下,一些比較有闖勁的個人和村集體,辦起了自己的鄉鎮企業,現在全縣已經有了十幾家鄉鎮企業,主要都是貼牌生產,今年總共完成產值已經超過了千萬元,當然,這麼一點產值對於現在的均西縣來說是無足輕重的,不過這是一個好的開始,相信隨著均西縣搞鄉鎮企業的經驗越來越豐富,以後均西縣會培育出一大批有實力的鄉鎮企業,鄉鎮企業會成為均西縣的重要經濟支柱的。

    而今年均西縣的環保工作和安監工作也做得不錯,雖然均西的企業越來越多,企業規模也越來越大,可是均西縣的環境卻保護得非常好,而且也沒有出現一起大型安全事故,這也得到了上級環保部門和安監部門的表揚。

    這幾項工作完成得如此出色,與劉波、周志勇、解毅等人的努力工作是分不開的,江海在跟他們見面的時候,也對他們進行了表揚和鼓勵。

    在忙碌中,1995年過去了,1996年到來了,在過去的1995年裡,均西縣的gdp繼續高速增長,達到了十五億元,差不多比1994年增長了百分之八十幾,雖然增長率比不上1994年的百分之一百一左右,可是因為基數增加了,gdp淨增長數還是遠遠超過了1994年,而且將排名堰州市第四和第五名的均縣和赭江縣遠遠甩在了後面,與排名第二的魯灣區的距離也大大縮小,再也不是可望不可及了。

    最重要的是,均西縣的gdp還有很大潛力可挖,特別是旅遊業、畜牧業,如果潛力能夠全部發掘出來的話,均西縣的gdp衝到堰州首位也不足為奇。

    均西縣的經濟如此迅猛發展,也讓縣委書記許明波和縣長明承嗣屢次得到市裡領導的表揚,讓他們很有面子。

    不光是得到了「面子」,1995年均西縣的「裡子」也很豐厚,這一年均西縣的財政收入超過了一億元,這些財政收入主要來自於通海開發公司和均西縣旅遊開發公司的分紅。

    當然,這些財政收入沒有什麼結餘,基本都投資在了全縣的基礎建設上,而且另外還欠了不少債務,但是這都是為均西縣的經濟夯實基礎,所以均西縣的縣領導們一點都不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