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488章 凌厲的反擊 文 / 老周小王

    接下來,曹東功的報社人心惶惶,最讓他們人心浮動的是,繼廣告客戶紛紛解約之後,一位在報社供職多年的老記者也辭職了,這位老記者幾乎是跟這份報紙一同成長起來的,曾經發表過多篇具有很大影響力的報道,也是以正氣凜然,敢說真話,敢於揭露醜惡現象而著稱的,可以說是他們的一面旗幟,現在他居然辭職了?

    他辭職的理由據說是因為看不到報社的前途,所以要另謀高就,據說他的新去處是一家香港報紙,那邊請他過去當采編部主任。(最新章節閱讀請訪問)

    這位老記者的辭職就像是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引起了連鎖反應,一時間,不少新老記者都紛紛辭職,這讓這家報社一下子顯得風雨飄搖起來,而從這家報社花團錦簇,到現在風雨飄搖,僅僅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時間。

    如果說廣告合約的大批解除是動搖了這家報社的經濟支柱,那麼這批骨幹記者的辭職離去,差不多就是動搖了他們的根本,一家報社想要維持它的影響力,最終還是需要高質量的新聞報道啊。雖然由於這家報社的風格,他們的記者在發表新聞報道的時候都習慣挾帶一些私貨,甚至會寫一些軟文,可是總的來說,他們的文章質量還都是非常高的,也能說出一些別的報紙不敢說的話,這才是他們能夠得到那麼大的影響力的根本,可是現在他們走了,還有誰來支撐起那幾份報紙呢?

    曹東功本來還想強行留住這些記者,可是他們一個個都是去意堅決,有的甚至連最後一個月的工資都不領了,就直接走人了,這讓曹東功也無計可施。

    當曹東功走到空空蕩蕩,只剩下大貓小貓兩三隻的采編部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欲哭無淚,這尼瑪不是連明天的報紙都辦不出來了嗎?

    無奈之下,曹東功讓手下緊急發佈招聘公告,不過在還沒有招到新記者之前,也只能依賴那些新手記者來撐起他們旗下的那幾份報紙了,可是光靠這幾名記者能寫出幾篇稿子來?於是,他們旗下的報紙,這幾天只能靠發一些通稿、一些約稿,甚至是一些地攤文學來撐著了,這導致他們旗下的幾份報紙質量大幅度下降,報紙質量下降的結果就是銷量大幅度下降。(最新章節閱讀請訪問)

    這幾天,一些他們的老讀者,習慣性的買了一份報紙,可是沒看幾眼就罵起來:「這都是些什麼狗屁不通的東西?以後再也不看了!」

    如果這話被曹東功聽到了,不知道他會不會吐血?不過也不需要他聽到,他自己看著這幾天的報紙,都覺得臉上發燒,他再看看這幾天的銷量,感覺脖子上被套上了一根絞索,而且越拉越緊,如果這樣下去的話,他們報社很快就要垮台的。

    曹東功這個時候也許才有了一點後悔,他根本沒想到江家的能量居然這麼大,如果早點知道的話,他可能就不會跳出來充當急先鋒了。可是世上沒有後悔藥,他現在也只能撐下去了,希望能夠撐到得到回報的那一天。

    曹東功召集手下開了一個會,讓他們加大廣告招商的力度,只要能拉來廣告的人,都可以得到非常高額的提成。

    而在人員招聘廣告上,曹東功也大幅提高了應聘人員的薪資水平。

    不得不說,曹東功的舉措還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的,很快,他們的廣告費收入又開始增加了,不過與此對應的,就是他們報紙上的軟文越來越多了。

    所謂軟文,也就是媒體專門替某家企業、公司寫的報告文學之類的東西,主要是介紹該公司的產品,跟廣告的性質差不多,不過比廣告的檔次看上去要高很多,效果也很不錯,因為畢竟這些寫軟文的人文筆都不錯,把這些公司的產品寫得一團錦繡的,讓人一見了就有購買****,而且這軟文所佔的篇幅也遠比廣告要大,當然也更醒目了,被人關注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除了一些企業需要寫軟文外,近年來,國內一些城市或者官員也在找有影響力的媒體寫軟文,其目的自然是為了積累政績了,哪怕他的政績並不好,也可以靠這些軟文給吹上去,畢竟事物都有兩面性,文人們的一支筆可以把死人說活,把政績不好的官員吹成政績好又算什麼?

    當然,軟文很美,可是代價也不菲,至少比做廣告的費用要高得多。

    以前曹東功所在的報社旗下的報紙也接過軟文的活,不過不算多,畢竟他們以「鬥士」自居,總還是要樹立一點形象的,軟文雖然可以寫得花團錦簇,甚至歷史上有的大文人把軟文也寫成了傳世名篇,可是畢竟還是能夠讓人看出它的實質是廣告的,軟文的活接多了,不免會降低一點媒體的格調,尤其那些幫領導歌功頌德的軟文,會跟這份報紙的主旨格格不入,所以這是他們的大忌。

    可是到了現在,曹東功也顧不得了,如果不趕緊找到一大筆收入,他的報紙馬上就要辦不下去了,所以現在他是飢不擇食,什麼軟文都接了,甚至有的要求高的軟文,他親自上陣撰寫,因為他在當上這個主編之前,也是一個名記,筆頭子上的功夫也是很了得的,名氣也很大,所以只有他才能符合客戶的要求。

    這一天,曹東功正在苦思冥想,撰寫一篇軟文的時候,他們報社的采編室主任刁世志找到了他,神秘的對曹東功道:「主編,現在有一個大單子,接不接?」

    刁世志是曹東功的頭號手下,能力非常出色,被曹東功倚為左右手,這一次許多老記者都辭職了,可是刁世志卻留了下來,很多留下的記者要求加薪,刁世志也沒有趁機提出加薪要求,這讓曹東功不住感歎刁世志對他的忠誠,從此就更加倚重他了。現在刁世志說有一筆大單子,曹東功一聽就來了興趣:「什麼大單子?」

    刁世志道:「你前段時間不是讓我派人去採訪g省琅措縣的一起礦難事故嗎?這起事故的始末我已經調查得一清二楚,最近準備刊登出來。不過昨天那個礦主派人找到了我,說他們願意給一筆封口費,讓我們不要把這篇報道刊登出來。」

    g省是一個煤炭大省,私營礦主眾多,小煤窯林立,由於私營煤礦安全措施差,所以礦難層出不窮,不過由於煤礦礦主有錢,所以很多礦難都是私了了事,都被瞞報下來了。琅措縣的這起礦難,就被瞞報了,當地有人給曹東功的報社報了料,請他們去調查,所以曹東功就把這件事情交給了刁世志。

    曹東功沉吟片刻,然後問道:「這起礦難死了多少人?」

    刁世志回答道:「死了二十三人,傷了三十五人。」

    曹東功倒抽一口涼氣道:「死傷這麼多人啊?這麼大的事故瞞得住嗎?」

    刁世志道:「應該瞞得住吧,當地政府也不願意這件事情被曝光,在幫忙隱瞞這件事情呢;報料人也說只相信我們報紙能夠曝光這些負面新聞,所以只給我們一家報了料;而且那位礦主說了,只要我們報紙不報道,其他人他來搞定。這也是我們報紙的影響力太大了,讓他有些害怕啊。」

    說到最後一句話,刁世志的口氣很得意。

    曹東功又是沉吟半晌,然後搖頭道:「這篇報道發表出來的話,一定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搞不好可以讓我們報紙的銷量猛增,我看還是發表出來的好,不過你也要把這篇報道寫得更詳細一些,更精彩一些,料爆得越猛越好。」

    刁世志急了:「主編,就算我們把這篇報道發表出來,也只能一時讓銷量增加,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啊。再說了,那位礦主可是說了,如果這篇報道真的見報了的話,他可是有的是錢,他不介意用這封口費找人來教訓一下我們報社的人。」

    刁世志的話讓曹東功猶豫了,如果是在他進入新聞行業的第一天,這樣的威脅他會一笑置之,因為那個時候他有著很單純的新聞理想,可是現在的他有了太多****,這樣的威脅他就不得不認真考慮了。而且刁世志說得也有道理,僅僅一篇報道,不可能讓報紙的銷量永遠上升,現在報社裡有經驗的記者太少了,這樣有份量的稿子也太少了,所以就算發表出來也只是一時之計。

    想到這裡,曹東功問道:「那他們準備出多少封口費?」

    聽了曹東功的話,刁世志知道他的心思已經鬆動了,他連忙回答道:「他們準備出五十萬的封口費。」

    在九十年代,五十萬的封口費已經不算少了,怪不得刁世志說這是一筆大單子呢,這也是因為他們報社的影響力太大了,所以對方才會出到這樣的價格,要不然的話,一般的封口費能有個幾千幾萬就算是很不錯的了,有的記者領個幾百就滿足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