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安奎利塔斯歷史

《》章 節目錄 第六卷 第四章 文 / 帕拉提利希斯

    希尼亞斯聽說希度在他身後趕來,便離開了預定的路線,他向東方前進,想要與那些從海上趕來的士兵會合到一處,因此希度不受阻攔地回到了阿斯加德。冬天來臨後,希度為了徹底封鎖聯軍在海上的補給線,他拉攏貝伊謝希爾海上的一個被人尊稱為「近海之王」的海盜,並命令所有沿海城市竭盡全力打造一支新的艦隊。海盜們向希度索要了大量金錢,但與此同時,他們也以保持中立的理由向特朗西特斯人索取財富。伊庇丹努等國家由於常年受到海盜打擊,所以非常積極地敦促聯軍趁著這個機會剿滅海賊,但聯軍在拒絕海盜的要求後,貝伊謝希爾海北方一個剛剛崛起的,名叫佈雷薩王國威脅著要聯合巴巴羅人進攻特朗西特斯,於是聯軍相當於在半受脅迫的情況下同海盜們簽訂了協議。

    這個時候,安奎利塔斯國內的反希尼亞斯呼聲大為高漲,因為希尼亞斯回信給議會說,希望由他在擔任聯軍統帥的時候一直同時擔任著安奎利塔斯軍隊的統帥。內羅借此機會,在城中到處活動,他在前些年裡,憑借自己在各方面親近人民的舉動,拉攏了許多的人心。而希尼亞斯卻由於高冷的性格,還有只僅親近名流上層人士的行為,讓很多平民對他感到不滿。於是,內羅聯合著無知的群眾與愚蠢的議員,迫使議會以國家的名義向聯軍提出撤換希尼亞斯。其他國家的代表自然願意安奎利塔斯人讓出聯軍統帥一職,因此他們同意了安奎利塔斯的要求。但是他們為了由誰繼任聯軍統帥職位而爭吵起來,最終,雷克森斯親自前往會場,力排眾議,把他的養子薩迦斯推上了聯軍統帥的位置。

    薩迦斯由於海上的風暴耽擱了很長的時間,一直到三月份還沒有到達戰場,但是剩下的聯軍,包括安奎利塔斯人在內(新上任的將軍斐利德是內羅的密友),都不願聽希尼亞斯的話,他們各自按照自己的意見行動,所以希尼亞斯還沒等到薩迦斯趕來,就先乘著船走了。在這段時期,聯軍士兵以自己的國家,甚至自己的大隊為單位,毫無目的地遊走在巴巴羅人的領土上,他們碰到村莊,就劫掠;遇到強大的敵人,就逃跑。許多士兵在這些沒有紀律的行動中被殺死。因為這個緣故,希尼亞斯回國後,被指責作戰不力,以內羅為首的人提議要對希尼亞斯進行審判,一群吵吵嚷嚷的民眾對此則大為贊同。剛好,這時候內羅又提出了一些確實對人民有利的法案,可希尼亞斯帶著他的朋友與支持者們,可能是出於仇恨內羅和保全自身的利益,極力阻撓這些法案的通過。於是一時間所有平民都指責希尼亞斯,覺得他年老又貪婪。因為以上這些事,希尼亞斯更加厭倦了政治生活,他選擇辭去自己的所有職務,買下辛普利西晚年生活的田莊(辛普利西在前一年去世),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與人無爭。不過即使如此,有些被煽動起來的群眾也不饒過希尼亞斯,在同一年的秋天,這些人趁著夜色偷偷地破壞希尼亞斯的田產跟葡萄園,他們之中的一個人被希尼亞斯養的獵犬咬死了,所以他們更加氣憤,以獵犬傷人的罪名控訴希尼亞斯,希尼亞斯為此不得不付給他們大筆的賠償金。直到那年的冬天,安奎利塔斯的軍隊在斐利德的帶領下,因為愚蠢的行軍受到重創後,人們才回想起希尼亞斯的種種美德,還有他在戰場上的功勳,並且彷彿又回憶起內羅曾經犯下的罪過。這時候整個安奎利塔斯人的思想突然又轉變了,他們高聲擁護著希尼亞斯,要他重新回到議會,笨拙的平民們開始責罵並威脅起內羅一派,以至於內羅也辭去了議員的職位,跑回了老家,不過他在第二年就回到了安奎利塔斯城裡,並且以極高的票數當選為下一屆的議員。

    薩迦斯在到達羅瓦涅米南方的陪加城後,馬上從各個方向進攻巴巴羅人的土地,由於巴巴羅人內部的一場叛亂,還有聯軍士兵們的幸運與勇氣,他們取得了不少勝利。薩迦斯首先從圍困中解救出富提爾人,又平定了發生在羅瓦涅米的叛亂,然後,他和希度在羅瓦涅米城西側的平原上遭遇,在一場大戰中打敗了對方,希度在全軍潰逃之際,還想要繼續戰鬥,但是他被自己的隨從抬出了戰場。接著,薩迦斯親自帶兵追逐逃跑的希度,可是他中了埋伏,被希度集合起來的三千名殘兵打敗。與此同時,各個聯軍部隊被指派到各處,進攻其他的巴巴羅人城市和軍隊,其中安奎利塔斯的士兵在斐利德的領導下,突襲佔領了約頓城,隨後他又憑借亞爾夫城中的內應,奪取了亞爾夫城。亞爾夫城在當時巴巴羅人的領土上,是數一數二的重要城市,所以包括薩迦斯在內的聯軍各高級將領都非常讚賞斐利德的勇氣和智慧。

    在那年的冬天,薩迦斯出於謹慎考慮,他要各國的軍隊從他們佔領的土地上撤回,並把全軍集合在陪加和羅瓦涅米兩座城裡過冬。可是一系列的勝利讓許多士兵自滿起來,尤其是安奎利塔斯的斐利德,他以為當年的許多戰役,都是因為他的勇敢,而不是薩迦斯的指揮才最終獲勝的。此外,當時斐利德在四處征戰的時候,召集了不少其他民族的僱傭兵,這些傭兵們慣於阿諛奉承,又缺乏紀律,他們更想多找地方劫掠致富,所以他們在斐利德耳邊不斷吹噓斐利德的功勳,貶斥薩迦斯的保守行為。由於這些緣故,斐利德帶著安奎利塔斯的士兵,還有五百名願意跟隨他的伊庇丹努士兵,和兩千名從當地僱傭來的軍隊,沒有按薩迦斯的規定的路線回到營地,而是巴巴羅人西面的賴提去了。他聽說,那裡的賴提人,想要背叛巴巴羅人。但是他剛剛踏上賴提人的土地,就被包圍,他邊站邊退,又遭到了前來支援的巴巴羅人,隊伍中的傭兵們背叛了斐利德,投靠到巴巴羅人一邊攻擊他。失望的斐利德自殺了,六千名安奎利塔斯士兵,還有所有的伊庇丹努人以及其他士兵,幾乎全部陣亡,只有一百多人逃了出來,而且僅有二十五個人安全回到陪加城內。

    在安奎利塔斯人聽說這個消息後,他們大失所望,正如前文所說的,他們呼喚希尼亞斯,又趕跑了內羅。不過希尼亞斯婉拒了人民的請求,他說他已經沒有精力應付戰場上的事情了。有人指責他拒絕國家的召喚,說他毫無國家榮譽感,腦袋裡只裝著自己,可是這些話也沒有引起人民普遍對希尼亞斯的指摘,因為他們現在受一種共同情緒的指引,是袒護希尼亞斯的。他們覺得,一定是內羅一派長期以來的從中作梗,希尼亞斯才這樣厭煩政治生活,可他們並不記得,內羅正是煽動著他們才敢於不斷地攻擊希尼亞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