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輪迴至尊

正文 第三十六章 三峽 文 / 星寒逸軒

    蜀地交通閉塞,消息傳遞更是緩慢,直到如是出了蜀地後,如是的消息才傳到了大周皇都洛邑,才傳進了那些惡僧魔僧耳中。

    皇都洛邑,一座幽靜的禪院中,數個或年輕或老邁的僧人端坐其中,每個人身上都穿著大紅袈裟,上綴無數金片,明晃晃耀人眼睛。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不是很好,帶著一點點陰狠,全然沒有佛門弟子該有的溫和恬靜。

    「這人留不得!」一個面色蒼老的和尚率先開口了,眼中閃爍著懾人的光芒。這是洛邑淨念禪院的主持了空大師,以閉口禪聞名大周。

    「據老衲所知,這如是十年前就聞名西戎,傳聞乃是如是佛轉世,出世時還有一尊大佛現於西戎都城之上,數月不散。」眾僧中又有一個開口,臉上帶著一絲猶豫之色,「此次又有佛光天降,想必來歷不簡單,我看?」

    「妖邪之法而已,在座那位不是修行數十年的得道高僧,諸位都未曾引動天降佛光,他一個個乳臭未乾的小子,怎麼可能有佛光天降!」又有一個稍顯年輕的僧人開口了,一臉憤憤不平之色。

    這年輕僧人一句話,立刻讓在座所有人都變了臉色,沉默半晌,當首的一個老僧輕咳一聲開口說道:「邪魔外道,堅決不能讓他為禍大周,將殺僧派去,斬妖除魔!」

    「大師所言甚是!」眾僧聞言雙手合十,紛紛出言表示贊同。

    此刻的如是還不知道,大周佛門已經排除了殺人如麻的殺僧前來對付他了。此刻他正在西陵渡口,準備坐船出蜀,順流而下,經巴渝過三峽入楚,再由楚地轉道洛邑。原本,如是是準備出蜀地後,折道向西去破山一趟。可惜,因為在蜀地降魔,耽誤了太長時間,只能放棄,擇道徑往大周皇都洛邑而去。

    蜀地眾僧都已經被如是破除了心魔,如今蜀地是一片祥和,重歸十年前的舊貌,當然這都要歸功於如是。也因此,當如是出蜀之時,蜀地萬人空巷,無數人前來西陵渡口送別。

    看著渡口密密麻麻的人群臉上的感激,站在渡船船頭的如是,清秀的臉上不禁露出一絲驕傲,心中感慨萬千:「普渡眾生,豈不如是!」

    「大師大德,蜀地百姓永世不忘!」突然間,渡口處近萬百姓同時跪了下來,齊聲大呼,震得渡口之外的江水都震動起來。

    感受著腳下渡船的輕微晃動,再看跪伏在地的蜀地百姓,如是心中陡然冒出一股熱流,充滿了佛光的熱流,熱流流遍全身最終融入全身上下各處。隨著這股熱流,疲憊了數月的如是陡然精神一震,靈識清明,狀態前所未有的好。

    不及細細感受身體的變化,如是將手中的九錫環杖輕輕一放,落在船上,發出「彭」的一聲,環珮交鳴,九錫環杖之上陡然放射出璀璨的佛光,佛光越來越盛,幾乎將頭頂的太陽都掩蓋下來。

    如陽的佛光籠罩了整片渡口,渡口邊的柳樹瘋也似的抽芽生長,頃刻間就長了三尺有餘,垂髫而下的柳條落入渡口緩緩流動的江水中,竟然泛出金色的光彩,帶著縷縷佛性。更有一棵枯柳,在佛光之下竟然再逢春,竟是活了過來,抽出的柳條鮮艷欲滴。

    渡口之側正好有一條小魚游來,幸運地籠罩在了佛光之中,屢屢佛光一點點滲入小魚體內,青灰色的魚鱗竟然一點點變化著,到最後竟然變成了金色,一對魚眼中充滿了靈性,愣愣地看著船頭如是半晌,最後一搖魚尾,頃刻間消失在船下。

    草木游魚都有如此變化,更不用說渡口處的百姓了,老人生黑髮,久病者自愈,體弱者身健,如此種種不僅讓人心中對如是更是敬重萬分。

    「諸位鄉老,小僧告辭,有緣再見!」朝著渡口處的百姓合十行禮,如是又唱了一句佛號,隨即示意船家開船。

    渡口處的百姓卻是久久不散,即便如是的渡船早已不見了蹤影,這些百姓還是沒有散去,直到日落西山,他們才帶著一絲感傷,一臉不捨的離開了渡口。而此後,這西陵渡口就有了一個新名字,送佛。在蜀地百姓眼中,如是就是一尊佛,一尊活佛!

    這邊,如是端坐船頭,看著兩邊的山巒如風掠過眼前,心中不覺想起一句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正悠閒之時,陡然聽到船家的呼喊聲:「大師,還請入船艙!」

    聽到船家急切的呼喊聲,如是雖然心有疑惑,卻還是順從地回到了船艙,一個半圓形斗笠蓋起來的船篷。船篷之下,五個苗人面色蒼白地靠在一起,嘴裡喃喃自語,似乎在祈禱著什麼。

    看了眼早已經沒了苗人勇士之威的五個苗人,如是輕笑一聲,正準備開口詢問船家發生了什麼時,陡然船身一陣晃動,措不及防之下如是一個翻身栽倒在船艙中。所幸船艙之中堆了不少東西,如是這才沒有傷著。

    看到如是栽倒,船家臉色大變,都來不及管手中的槳舵,急切地喊道:「大師!大師!」

    如是伸出一隻手,示意並沒有事,一邊緩緩坐起,一邊開口詫異地問道:「船家,剛剛是怎麼回事?」

    「大師,到西陵峽了,這是三峽最險處,礁石林立,浪濤洶湧,兩岸怪石橫陳,灘多流急,稍有差池就會船毀人亡!」見如是無事,船家這才將注意力回轉到手中的槳舵上,努力在水流如沸的江流中穩住船身。

    如是聞言很是驚詫,悄悄的從船篷中探出了頭,看著船身外飛濺起來的江水,還有江流中隱隱而現的礁石,心中不覺多了一份憂慮之色。「船家,這樣會不會有危險?」

    船家聞言得意一笑,朗聲說道:「小老在這三峽之中來來回回跑船跑了這麼多年,這點事難不倒小老。」

    看著船家臉上自信的笑容,如是沒有再說什麼,正準備縮回腦袋時,如是陡然注意到岸邊上數十個光膀漢子背著一根根粗若手臂的麻繩,喊著嘹亮的號子,拖著一艘幾丈高的大船,逆著江流而上。

    「船家,他們這是?」

    「逆水行船或是遇到險灘惡水,船隻只能靠他們這些縴夫前進,大師不用驚訝。」船家見慣了這樣的場面,若無其事地回答道。

    「大師可憐他們?」船家注意到如是臉上的憐惜表情,淡淡一笑緩緩說道,「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各人自有各人的造化。他們生於貧困,至少還能找件事做,不用像個乞兒那樣四處乞討。」

    「誰讓他們上輩子沒有行善積德,這一世可不就變成這樣。若是這一世積福蔭德,下輩子或許還能投個好人家呢!」

    「上輩子?下輩子?投個好人家?」如是聞言渾身一震,直覺腦子裡驀然多出了許多東西,太多的東西將他的腦袋都快撐爆了。

    本書首發於看書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