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日月同光耀大明

正文 第六章 進宮面聖(上) 文 / 憶塵封一逸軒

    第六章進宮面聖

    大明天啟六年五月十七日午時四刻,早早就吃過午飯的朱思明,正忙碌的在他那寬大明亮的書堂中,認真的抄寫著東西,王承恩與曹化淳輕輕的走進了書堂,一左一右的站立在書案前,對朱思明輕聲的說道「王爺,該更衣進宮了」

    朱思明抬頭看了看兩人道「嗯,孤知道了,現在是幾點了?哦不對!現在是什麼時辰了」朱思明畢竟才剛剛來到,這個時代不久,對於有些話,還是不太熟練,時不時的就會說錯.

    曹化淳躬身答道「回王爺,現在已經午時四刻了」

    朱思明心裡不禁有點打鼓,雖然自己也姓朱,而且也是大明朱氏皇族的後裔,並且擁有了朱由檢的全部記憶,可自己畢竟不是原來的朱由檢,不知道自己的這次入宮覲見,會不會出什麼紕漏,自己真的是有些不想去,可不去又不行,怎麼辦才好呢,他不住停筆沉思,可是想來想去,都沒有好什麼主意,不由得在心裡蔚然一歎道:唉,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朱思明放下筆簡單的收拾了一下起身道「好了,走吧」就率先出了書堂。

    來到寢宮後殿,朱思明經由王承恩與曹化淳的服侍下,褪下了日常便服換上了較為正式的,藩王禮服後,出了王府大門,坐上了王承恩讓人準備好的嬌子,帶著少量的10多個王府禁衛,向皇城方向而去。

    這是朱思明來到這個時代,第一次走出王府來到京城的大街上。路途中朱思明不禁好奇的,懸起轎簾向外望去,只見目前經過的這條街道,屬於明代京城的主要街道,街面比較寬闊,大概有10米左右的樣子,街道的地面是用一塊塊的大青石,鋪起來的很是平坦,大街兩邊大多都是一些一二層的平房式樣的建築,也有少量三層與四層的塔式結構的房屋。學歷史的朱思明知道,這些三層與四層的建築,都是一些較高檔的酒樓或者妓院。

    街道兩邊的房屋上大多都是一些掛著店標,或者掛著牌匾的店舖,鋪子裡放滿了各種各樣琳琅滿目的貨物,路上的行人很多,男女老少皆有,不時的有人停下腳步,走進某家店舖去選購貨物,各店舖的門前都有著一兩個小販躲在陽光照不到的陰影下,擺著個地攤悠閒的或坐或躺的納涼,時不時的還叫賣上一下。

    當然也有一些小販選擇,冒著烈日挑著擔子,或者推著一張小車,一路前行一路叫賣著各種東西,街邊較為寬敞的地方,不少的賣藝人敲打著銅鑼,頭頂烈日揮汗如雨的,賣力的表演著各種各樣的雜耍,吸引著來往路人的駐足圍觀,以賺取賞錢。

    朱思明靜靜的看著這些,不由得想到18年後,也就是公元1644年,這一切的一切都將被戰火所蹂躪,而不復存在,這一路所見以及未見之人,無論男女老幼,那一張張現在鮮活的面容,也將會被戰火無情的撕碎吞噬,朱思明不禁悲傷不已。

    他在心裡對自己說道「不!我絕對不能讓那一切發生,老天既然讓我朱思明來到了這一時代,那麼我朱思明就一定要設法去改變它,絕對會再不讓那些歷史的悲劇重演,什麼內憂什麼外患,都統統的見鬼去吧!只要我朱思明存在一天,那大明就絕對不可能滅亡」

    嬌子顫顫悠悠的來到皇城前,朱思明下了轎子,讓王府禁衛們在皇城前等待著,而後帶著王承恩與曹化淳,在宮內皇極殿當值的,小太監的引領下進了午門,過了內金水橋,來到了皇極殿前。

    等到了皇極殿殿前,那負責引領的小太監轉身對朱思明說道「請信王殿下在此處稍候,小的這就去給皇上通稟」那小太監說完,轉身就要離開

    「小公公稍待」朱思明連忙開口叫住他,而後給王承恩打了個眼色,王承恩會意的走上前去,從袖口裡掏出一張銀票,趁人不注意時,趕忙塞進那引路的,小太監的手袖裡小聲的說道「小公公,這是我們信王殿下的一點心意,還請笑納」

    那小太監惶恐的連忙推辭,並看著朱思明小聲的道「小的怎敢,信王殿下折殺小人了,小人只是個無足輕重的奴婢而已,萬萬當不得信王殿下如此重禮」

    朱思明微笑著回道「小公公嚴重了,還請小公公收下」

    說到這王承恩接住話頭,小聲的用兩人才能聽到的聲音道「這位小公公,如果宮中有何風聲,還望小公公能及時的告知,我家王爺日後必有重謝」

    那小太監既是感激,又是惶恐的看著朱思明回道「那就多謝信王殿下的賞賜了,日後信王殿下但有吩咐,小的必定從命。那小的這就去給信王殿下通稟去」

    朱思明點點頭回答道「嗯,那就有勞小公公了」

    那小太監恭敬的對朱思明道「信王殿下客氣了」說完話,那小太監就火急火燎的快步走開去給朱思明通傳去了。

    看到小太監走開,王承恩走回原位,小聲的對朱思明說道「王爺,一個小小的引路太監,並不值得王爺如此對待啊!」

    朱思明微笑著小聲說道「王大伴,宮裡頭像這樣小太監有多少人?」

    王承恩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回答道「回王爺的話,不少於千人」

    朱思明點頭說道「那好!王大伴,孤來問你,如果你是他,你會注意到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太監嗎?而且你想一下這小太監在何處任職」

    王承恩恍然大悟說道「王爺英明,老奴受教了」

    朱思明接著又對王承恩說道「王大伴,有些人現在可能並不起眼,可是你也不能因此而小看了他們,難說在需要的時候,他們比任何人都更為管用,以後你要注意,多在這些在要害部門任職,其地位卻無足輕重的宮女、禁衛,以及太監的身上,多下點功夫,知道了嗎」

    王承恩恭敬的回答朱思明道「請王爺放心,老奴明白了」

    不一會那小太監急匆匆的跑來,氣喘吁吁的道「皇上召見,信王殿下請隨小的來」

    朱思明跟隨著那小太監,來到了皇極殿門前,慢慢的步入殿門,首先映入朱思明眼簾的,就是殿內正中雕有九條金龍的楠木寶座,朱思明知道這個寶座叫做,「髹金漆雲龍紋寶座」。

    朱思明放眼望去,寶座設在一個高約兩米的朱漆方台上,正面和左右有7層台階。寶座後面有雕龍金漆屏風。6根瀝粉蟠龍金柱上的龍,龍頭全都望向寶座。寶座沒有椅腿,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須彌座底座。寶座四周有象、鶴、香爐等擺設。寶座上方懸掛有一個上書「君主華夷」的牌匾。一切都顯得是如此的雍容華貴氣勢不凡。

    而在那髹金漆雲龍紋寶座之上,一個20多歲與自己長的五六分相像,卻身體瘦弱,面帶蒼白之色的年輕人,頭戴翼善冠,身穿黃色團龍袞服的端坐在其上,正專心的在御案上,不停地寫寫畫畫。看到這裡,朱思明不用任何人介紹,都知道了這人是誰了。這人就是大明王朝第十五任皇帝,綽號木匠皇帝的,天啟皇帝朱由校了。

    (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