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日月同光耀大明

正文 第九章 原因、對策、謀劃、準備 文 / 憶塵封一逸軒

    第九章原因、對策、謀劃、準備

    (這章有些沉悶和繁雜,不過卻是「潛龍在淵」這個分卷的核心章節,以及後期的一些鋪墊,塵封希望大家能耐下性子,看完它)

    十王府街信王府邸,朱思明在聽完了王承恩的稟告,瞭解了王府目前的情況後,朱思明讓王承恩退了出去,讓他在門外守著,注意不要讓人打擾到自己。因為他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來好好的想一想。他準備好好的分析一下,明朝滅亡的原因,以便於對自己接下來所要做的事情,理出個頭緒來。

    朱思明靜坐在書案後,不住的提筆沉思,努力的在大腦裡回憶著歷史上對於明朝滅亡的記載以及後人的各種評論。經過整理後他得出了結論,首先明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崇禎皇帝朱由檢身上,那重大的性格缺陷,他生性多疑且刻薄寡恩,同時還在登基之初,在成功斥退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的時候,體會到了權利的魅力,從而變的剛愎自用起來。

    在朱由檢看來,臣子為自己做事情是天經地義的,所有的好處都是他自己的,而黑鍋則全部交由臣子來擔當,在他想來,你作為臣子,你為我做事情可以,可是想要好處,卻絕對的沒有,而且出了差錯,無論什麼情況,什麼理由,唯一就送你兩個字,那就是「誅之」。

    這樣一來,就搞得各個大臣與他離心離德,所有的朝臣都怕擔責任,不敢於任事,壞事不敢反對,好事不敢認同,讓崇禎皇帝朱由檢,一個人在那裡唱獨角戲,結果他越是想治理好這個國家,這個國家就越混亂。

    其最好的佐證就是,在李自成圍攻京師之前,他本來是很想遷往南京的,可是廷議上卻沒有,任何一個大臣或者奸臣,肯附和他與反覆的懇求他,給他個遷往南京的台階下。而是想著把他留在京城,當做獻給大順,獻給李自成的投名狀;

    其次後金的滿清政權,在經歷了萬曆年間的薩爾許之戰後,強勢崛起於遼東地區,並且對中原之地虎視眈眈,不時的入關劫掠;

    而國內卻因為天災**不斷,國庫匱乏,官員貪腐成風,賑災不力,導致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使各地軍隊疲於奔命四處撲火,不斷的消耗著大明王朝所剩不多的國家力量,最終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明王朝於1644年崩塌離析。

    想完這些,朱思明提起毛筆在紙上依次往下的寫到「性格缺陷、災禍不斷、民變不靖、吏治不清、滿清襲擾、財政不足」等字,寫完後朱思明看了看後,用毛筆把性格缺陷給劃去了,因為現在的朱由檢,雖然身體還是同一個身體,可是靈魂卻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靈魂了,而是一個叫做朱思明的,來自21世紀的靈魂。

    朱思明靜看著剩下來的「災禍不斷、民變不靖、吏治不清、滿清襲擾、財政不足」這幾個字陷入了沉思,雖然他總結出了明代滅亡的原因,可是還得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作為突破口才行。

    於是他盯著災禍不斷這個詞不住的想,對於災禍他只是知道,一些歷史中記載的,比較重大的,影響較為深遠的,如陝西大旱這樣的災禍,但是就算他全部都知道,他現在還不是皇帝也沒辦法處理,而且就算他已經登基做了皇帝,能做的也只是努力的賑濟災民,防止民變而已,朱思明自嘲的一笑,想到自己雖然來自未來,可是自己不是神,有些災害連21世紀都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更不要說是16世紀的今天了;

    朱思明搖搖頭,提起筆把災禍不斷劃去,接著往下看去,民變不靖、吏治不清、滿清襲擾、這三個對於現在的朱思明來說也沒有什麼辦法解決,畢竟他還未登基,只是個閒散王爺而已,而且現在是魏忠賢把持著朝政,他不敢也不能去處理,不過除了民變不靖以外,其他兩個倒是可以先做些前期的準備,但是得要好好的謀劃下才行;

    於是他把民變不靖用筆劃去後,在另外兩個詞上畫了個圈,接著看向了最後一個,也就是財政不足這幾個字。俗話說得好,有錢不一定行,但是沒錢卻是萬萬不行。財政者,錢也,錢為何物?錢為一切也!何以擴充財政?無非開源與節流也。

    節流目前朱思明可以不必考慮,因為他現在還不是皇帝,大明王朝的支出也用不著他一個小小的信王來操心,更何況現在一個小小的信王府也花不了他幾個錢,所以現在的重點是在於開源。有了錢才好辦事情,而且朱思明要做的許多事情都離不開錢的支持的。

    明代的藩王,只要不逆謀造反,是可以活的非常滋潤的,很多藩王都有著眾多的產業與營生,明代在洪武帝初年規定,「凡商稅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也就是說,明代的商業稅是非常低的,而且藩王是不上繳商業稅的。

    朱思明雖說不是專門經商的商人,不過對於朱思明這個,來自21世紀的社會精英來說,這應該是難不倒他的,並且別忘記了,他還有一個作弊神器「手機」呢,上面可是有著詳盡圖文版的維基百科哦!

    所以綜上所述,經營自己的產業,不管是從政策還是機會來說,對於朱思明都是相當的有利的,而且哪怕他賺了一億兩白銀,也不用上一分錢的稅。不管有多少錢都是他自己的,待他登基後,是可以直接充入他的內帑的。於是想通這些關節的朱思明,用毛筆在紙上,大大的寫下了兩個字「開源」

    朱思明重新拿出一張紙,而後在紙上寫上了開源二字,接著他把目光又重新放到了「吏治不清」、「滿清襲擾」之上。

    朱思明盯著「吏治不清」這幾個字,在心中細細思量著,翻遍整個中國歷史,處罰貪官最為嚴厲的就數明朝了,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貪污白銀六十兩(折合現在的9000元人民幣)者施以「剝皮實草1」之刑,但是貪污最為嚴重的朝代也是明朝,因為明朝官員的俸祿非常之低,低到了你不貪污就活不下去的地步。

    最好的佐證就是《明史?海瑞傳》:海瑞擔任浙江淳安縣的縣令,穿的是布袍、吃的是雜糧,即使這樣,要填飽一家人的肚子,還要靠老僕人種菜來補充。海瑞的母親過生日,買了一回肉,這事立時傳遍浙江官場,連總督胡宗憲都覺得稀奇,說:「聽說,昨天海瑞為母親祝壽,買了二斤肉。」可見,以當時一個縣令的合法收入,要買二斤肉吃都是很希奇的事情。

    其次,朱思明想起了,剛剛王承恩拿給自己看的賬本,上面用的是單式記賬法,所記載的流水賬,也就是x年x月x日支出多少多少錢而已,而對於這些錢從哪裡來的,而又用到了那裡去,根本就沒有一個詳細的說明。

    因此朱思明覺得大明王朝之所以貪腐成風,首先是因為體制上的不合理,所造成的,其次財務制度上的不健全,以及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想通了這些,朱思明提筆在寫有開源二字的紙上,用稍小的字筆寫上了一個財務監管幾個字。

    最後,朱思明把目光定格到了「滿清襲擾」之上,可以說整個大明王朝之所以覆滅,80%以上是因為滿清的原因,如果沒有滿清的干擾,崇禎皇帝朱由檢就算再無能,也能夠把國內的農民起義給鎮壓下去的,雖然得要付出一定的時間與代價,但是想要做到這點卻並不算太過於艱難。

    朱思明從座位上站起,慢慢走到書案前,一邊來回的踱步一邊繼續深思。但是就因為滿清的不停干擾,從而使得國內的農民起義越演越烈,每次在農民起義軍被大明軍隊,打的快要覆滅的時候,滿清就調動兵力來一次入關劫掠,使得崇禎皇帝朱由檢不得不調動,正在圍攻農民起義軍的,大明軍隊進行防禦,從而降低了圍剿國內農民軍的強度,使得農民軍能夠在包圍之中逃得一條生路來。而滿清在劫掠完了以後,出關回了遼東時,國內的農民起義軍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整之後,又開始在國內鬧騰了起來。

    就這樣大明王朝在,趕走了滿清,又來了起義軍,消滅了起義軍,又來了滿清,這樣的不停消耗國力的,內憂外患的共同作用下,最終悲愴的覆滅了。

    對於滿清襲擾的解決辦法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打」,打得他們亡國滅種,打得他們支離破碎,打得他們生活不能自理,那這個問題也就自然不是什麼問題了。想到這裡,朱思明走回書案前,找出一張紙來,提筆在紙上狠狠的寫下了一個大大的「打」字,而後盯著這個字久久未動。

    可是怎麼打?滿清發源於遼東那片苦寒之地,自然環境的極端惡劣,雖然給予了他們生活上的困苦,不過也使得他們一個個都弓馬嫻熟兵強馬壯,作風硬朗悍不畏死,且殘忍嗜殺精於戰鬥,就算是一個沒有經歷過戰爭洗禮的新兵,其在戰場上的表現,也要比大明王朝的百戰老兵要精悍許多。

    而反觀大明這邊,沒有訓練過的新兵就是一群,只會種地的農民而已。如此懸殊的單兵作戰實力,這怎麼打?遊牧民族的騎兵,一直都是所有中原王朝的噩夢,無論漢唐還是秦宋。都曾經被這個問題所深深的困擾過,如秦時的長城、漢時的和親、唐時的結盟、宋時的歲幣。

    雖然這個時代的大明已經有了火器,而且發展的很是不錯。可是畢竟還未曾發展到,可以在野戰中單獨的面對,異族騎兵的地步。雖然自己有維基百科可以查詢到相應的技術與製造方法,可是也不可能直接從手機裡就變出來槍炮來吧!他不由得自嘲的搖搖頭。

    接著想到,槍作為21世紀工業產業鏈中的一個產品,製作出來一點都不困難,可是如果放在1626年的大明,想要製作出合格的,性能較為完美的槍炮,這無疑有些強人所難,因為它缺少相應的工業基礎的支持,所以槍炮暫時是指望不上的。自己只能一步一步的,先發展出相應的工業基礎,才能夠製造出較為合格的槍炮以供使用。

    其次,打仗離不開軍隊,大明是個農耕民族,其軍隊主要是以步兵為主,而步兵與騎兵對陣,先天便存在著劣勢,且大明的軍隊其主要兵員,大多來自於農民,單兵作戰實力遠遠遜色於,同時期的各個遊牧民族,所以就更加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才行。

    想到這裡,朱思明在心中總結到,要想打滿清,就必須從兩個方面來進行準備,一是科技、二是軍隊。於是朱思明走回書案後坐下,在寫有「開源」與「財務監管」的那張紙上接著寫下了,「科技儲備」與「軍事訓練」兩個詞組。

    做完這些後的朱思明,靜靜地看著紙張上所寫的,「開源」、「財務監管」、「科技儲備」、「軍事訓練」這些個字,開始了又一次的沉思。

    時間在朱思明的沉思中,一點一滴的過去了,很快就到了戌時四刻了(晚8點鐘),期間王承恩多次進來想提醒朱思明用膳,可是在看到朱思明不住的皺眉沉思後,不忍打擾的王承恩,又悄悄的退了出去。王承恩讓人把飯菜都熱著,以便朱思明在忙完後,能夠及時的吃到溫熱的飯菜。

    王承恩站在門口,不住的想,王爺最近似乎與平常不太一樣,雖說王爺以前也是非常的勤奮,可是也沒有像現在這樣,廢寢忘食不知疲倦的…….王承恩正想著呢,這時書堂裡卻傳來了朱思明的聲音「王大伴速速進來」

    王承恩急忙收起自己的思緒,小跑進入了書堂之中,還未等王承恩站定,朱思明的命令就下來了。王承恩立即向朱思明望去,只見朱思明一邊低著頭提筆疾書,一邊開口說道

    「王大伴,孤明日需要進宮面聖,你記得安排下,還有你給孤找10個太監,以及10個宮女來,記住!必須要是可靠的,你信得過的,而且讀過一些書的,等明日孤從宮禁之中回來後,就把他們帶來見孤。其次,你轉告王府禁衛指揮使李守仁,讓他挑選25個機靈點的禁衛,明日卯時四刻之前(早6點),讓他們在孤王寢宮門前的大道上集合」

    說到這,朱思明放下了筆抬起頭來,把剛剛寫好的滿滿的幾張紙,用嘴吹乾後遞給王承恩道「你派一些可靠的人,讓他們按照孤王所寫的,這些紙張上的內容進行採買,記住你派出去的每個人,只能見到一張紙上面的內容,聽到了嗎?」

    「是老奴明白,請王爺放心」

    (本章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