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錦繡凰途

《》第一卷 風雨前奏 第七十一章 奪情失敗 文 / 清漓

    鴻嘉二年,靖朝新帝蕭文禹登基的第二年,整個國家在他的治理下井井有條。蕭文禹的大正方正幾乎與蕭祁如出一轍,採用懷柔與平和的政策休養生息,將全國的生產力慢慢的恢復過來,因為是新登基徭役也相對地減少了一些。蕭文禹作為新帝,沒有辜負蕭祁的期望,在他的管理下,加之蕭文禹手下一批能幹的人才,國家形式蒸蒸日上。且不說各地繳納的糧稅都有提升,連著邊境一帶也安定了不少,所有人都對這個比較年輕的新皇帝投以肯定的態度。

    蕭文禹能夠得到良好的聲望,一方面是他自己勤於政務,善於政務,再加上他行政寬容大度,頗有明君之風。另一方面他能有此成就,也因為手下一群優秀的人才,這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左右丞相了。有了沈鴻彬與許恆的鼎力支持,蕭文禹在處理政務方面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但是很快蕭文禹的第一個巨大的危機,同時也是沈鴻彬的危機突如其來的降臨了。

    鴻嘉二年的初春,沈鴻彬的高齡母親突然病重身亡,根據祖制,沈鴻彬這個時候必須要回到老家,為自己的母親守孝三年。這無論是對蕭文禹亦或是沈鴻彬都不是一個好消息。

    現在正是蕭文禹鞏固自己政權的重要時刻,突然失去了沈鴻彬,蕭文禹的壓力會大不少,這是作為新帝,蕭文禹所不想看見的。另一方面,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作為蕭祁的丞相,在蕭文禹在位的時候,沈鴻彬人能夠擔任朝廷的第二號人物,也是下了不少功夫的,這個時候正該是他與新帝增強聯繫的時候,現在這樣突然的離開,對沈鴻彬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兩人俱是頭疼不已,連許恆都知道這其中的厲害關係,所以他雖不喜歡沈鴻彬,卻也對沈鴻彬提了一個法子,「若你真的這麼想留下來,不妨試一試『奪情』,這個法子好了。」

    所謂的「奪情」,就是對於那些對朝廷極為重要的人才,為了國家,奪去了孝親之情,可以不必解除職務,只需要穿著素服辦公就可以了。

    對於沈鴻彬來說,「奪情」也確實是他現在唯一的法子了。可是沈鴻彬卻沒有辦法這麼做。原因也比較複雜。雖然他自己非常想用「奪情」的方式來繼續留任在朝廷之中,但是實施起來卻很困難。一是「奪情」雖然在羲朝有過先例,但是從靖朝開國以來,便沒有這樣的例子,即使是開國元勳之一的舒譽,當時母親去世,太祖想以奪情的方式留下他,最終也不了了之。

    因為,「奪情」所帶來的壓力太大了。首先作為一名孝子,如何能夠在自己母親去世的情況下不去守靈,而且蕭文禹素來以孝聞名,對於不是自己親生母親的淑懿太后都能這般孝敬的對待,他怎麼能夠做得出強制奪情的事情?二來,「奪情」所運用的人是國家的棟樑,一步也不能離開,換一句話說,就是沒有了這個人,國家就不能夠良好的運作下去。這一點對沈鴻彬是另一大難題,因為這個壓力太大了,連開國元勳舒譽都做不到的事情,你沈鴻彬就有能力做到了嗎?難道說你的能力比舒譽還要強嗎?

    舒譽,是羲朝末年的狀元,後來成為靖太祖蕭景珩身邊最重要的一位人才,他能言善辯,且非常善於政務。曾經僅憑著三十人的使團,就逼退額雲殊進攻南方的意圖。靖朝開國後,他向靖太祖一連提了幾分非常好的治國方法,都得到了靖太祖高度的認可,所以後人都城舒譽乃靖朝開國第一賢相。

    像舒譽那樣的人才,尚且不能奪情,沈鴻彬也實在是不敢在蕭文禹還沒有表態的情況下看,貿然提議。

    所以這一來而去,沈鴻彬回去為母親守孝,幾乎已成定局。

    但是有一個人,卻試圖阻止沈鴻彬的離任,雖然他最終失敗了,但是卻對沈鴻彬的離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個人,正是在兩年前,因為京察的事情而離任的上一任吏部尚書蘇普。蘇普在靖太宗時期就已經是朝廷的重臣了,可以說他的威望相當之高。蘇普離任之後,對京中的一切事情都不聞不問,過著閒雲野鶴一般的生活,所有的人都以為蘇普已經厭倦了官場,想要過一個平靜的生活。但是沒有人料到,蘇普會在這一件事情上有如此大的動靜。

    蘇普先是向蕭文禹上書,請他務必要留下沈鴻彬。另一方面,蘇普又派人向沈鴻彬傳了一封信,上面勸告沈鴻彬,不要懼怕外來的壓力,現在這個時候看,無論如何也要用盡一切方法,留在長安,即便是自己提出「奪情」也務必要留在長安,不然不知道最後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蘇普向來不問世事,如今卻肯花這麼大的功夫來阻止自己的離任,沈鴻彬不由的猶豫了,他覺得蘇普的話是很有道理的。這個時候,沈鴻彬才徹徹底底地認識到,自己的這個老師,城府已經有多深不可測了。

    現在不能走,自己走了,朝廷之中能遏制西平王的人就不存在了,雖然蘇普並不清楚自己與西平王真正的關係,但是蘇普卻明白西平王一定是一個極大的隱患,否則他也不會這樣急不可耐。

    就在沈鴻彬下定決心要向蕭文禹上書的時候,有一個人的上書,先他一步,送到了蕭文禹的手中,這個人正是吏部侍郎——江越。

    當蘇普的文書一送到長安的時候,江越就知道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這一次,他也知道,若不能讓沈鴻彬離開長安,只怕以後都不可能會創造出更好的機會了,所以他一定要趕在沈鴻彬向蕭文禹進言之前,就定下這個局面。

    所以,江越以最快的速度向蕭文禹寫了一封奏疏。

    上面先是對沈鴻彬母親的去世表示遺憾,而後又對左丞相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最後向蕭文禹建議道,陛下若是想要留下左丞相,又不想破了詛指,那麼不妨採用一個折中的方法。左丞相回去守孝,但無需守孝三年,只需守孝一年半,即可回來長安,縮短守孝的時間。

    這一來,蕭文禹考慮了一下,覺得這個方案很得他心,所以他便採用了江越的提議,在沈鴻彬向自己上書之前便決定了。

    所以,這樣一來,沈鴻彬離開長安,回鄉守靈已成定局。

    沈鴻彬為此感到十分遺憾與擔憂,但是他卻往好的方面去想,一年半的時間比三年要短很多,還不至於發生什麼重大的事情,自己只要及時的回歸道自己的職位上就可以了。

    此時的沈鴻彬並不知道,他自己的這一個放鬆的念想,幾乎毀滅了他的整個人生。

    所有的人都認為這件事是採取了最好的方法,但是有一個人卻為此感到深深的擔憂,這個人正是妄圖阻止沈鴻彬離任的蘇普。蘇普本就十分機警,沈鴻彬母親的突然暴斃本就引得他懷疑,而自己一上書蕭文禹,江越便以最快的速度提出了這個方案,阻止了沈鴻彬下一步行動,將沈鴻彬的離任變成不可動搖的現實。表面上看,的確是有了讓步,但是蘇普卻知道事情絕非只有這麼簡單。在風雲詭譎的朝廷之中,不要說一年半,即便是半天很有可能也會發生重大的變化,就像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會在一場小小的京察之中,便歸因田園。他有一種十分不好的預感,可能就在這一年半里,朝廷會發生一場不小的動盪,而且這個動盪他很有可能無法阻止。

    久居鄉間的蘇普,長長的歎息一聲:「先帝,老臣已經竭盡所能地為你的子孫貢獻一切,這最後一步,臣一定走到最後!」

    ———————————————————————————————————————————————————————————

    如果是沈鴻彬的暫時離任是鴻嘉二年春天發生的第一件大事,那麼這第二件大事比起第一件來,只怕是更激烈更讓人震驚。

    在失去雍谷關後的第四年,百里齊重新集結重兵,捲土重來,勢必要重新奪回雍谷關。撫遠大將軍燕長清率兵迎擊,與百里齊交戰三次皆以平手告終,但是誰都沒有料到的是,在第四次交戰的時候,為了掩護自己的部下,再加上百里齊事先在雍谷關安排的奸細的背叛,導致燕長清身陷重圍,僅僅只有五千人被百里齊三萬大軍包圍住。

    在雍谷關與軍隊雙線堪憂的時候,燕長清用盡自己的最後一份力量,誅殺了奸細,並且以五萬死拼百里齊三萬大軍,重創百里齊本人,只是最後燕長清因身重數箭,而不治身亡。

    燕長清的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在整個靖朝都引發了軒然大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