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旁門妖道

《》第二卷 北疆 第三三章 青雲萬里祝平安 文 / 六如凡生

    「扶余、招搖?」程青雲發出一個疑惑的聲音,接著道:

    「老太師,請恕青雲無禮,這本朝的《山川地理志》和前朝的幾本地理書青雲都讀過,這招搖之山共有2座,而扶余之山我卻從沒聽過。卻不知您說的是哪裡?」

    平安在邊上聽了,回憶起了《奇物誌》上的內容,低聲喃喃道:

    「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饑。有木焉,其狀如谷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迷谷,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ぼ,食之善走。麗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

    扶余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鳥焉,其狀如隼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鳴自號也。浪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海。其中有虎蛟,其狀魚身而蛇尾,其音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痔。」

    平安低聲的念叨,速度極快,即使身邊的程青雲都沒聽見他說的具體內容,老太師戚聞忠卻突然站了起來,盯著平安道:

    「你是從何處得知的?」

    「啊?」平安一愣,暗罵自己不小心出了聲,連忙躬身道:

    「幾年前在東山看過本古書,上面都是神神叨叨的東西,還以為是那個人杜撰的。聽您的意思,難道是真的不成?」

    程青雲有些奇怪的回頭看了平安一眼,轉身道:

    「老太師,平安記性極好,看過的東西便不會忘,家裡外祖的藏書極多,怕是那本古籍上看的也是有的。」

    老太師這才點了點頭,道:

    「嗯,他說的大概其沒錯,只是小有不同。我便告訴你們,這招搖山在西南交趾,扶余山在南越國稽下山東南400里。你們自己出發去尋山門,求道之路,唯艱唯難,無大毅力、大智慧、大根性不可得。這次野狼屯的事情,在朝堂上會是怎麼個說法你們也明白。便是我們回報,也只能說你們戰死了。不過實情我以和宏文賢弟說過了,何時動身你們自決。」

    平安和程青雲再次面面相覷,交趾是大坤最南邊臨海的一道,南越則是最東邊的一道。兩個地方都是人少山多的窮山惡水之地,平時都拿來流放犯人的,而且兩地都多瘴氣虎狼,要順利到達可絕對不容易。

    不過,老太師話說的明白,別說有長生的機會在眼前,平安和程青雲捨不得放棄。他們現在就是願意放棄,原本設想的大好前途也注定成空了。平安也知道,這次北疆的事情雖然背後原因很多,但肯定無法拿到朝堂上說,他們要是回去,棄兵私逃的罪名絕對跑不了。這樣看來能選擇的路也只有一條了。

    程青雲與平安互相看了一眼,一齊躬身道:

    「全憑太師吩咐。」

    老太師點了點頭,抬手在程青雲和平安額頭各點了一指,平安只覺得一道溫溫的熱流傳來,很快被眉心發出的冰涼精神擋住。接著精神一轉而回,腦子裡就多了一張地圖,說的正是扶余之山的位置。接著,老太師又給程青雲和平安各塞了一章玉簡,開口道:

    「你們盡快出發的好,這些地方多毒蟲毒蛇,現在去趕著天暖前到,也能少遭些罪。」

    和平安飛快接收了地圖不同,程青雲楞了一會兒才回過神來,聽了老太師的話,不由問道:

    「老太師,不知,不知青雲可否回去看看父母和爺爺?」平安心裡一動,也想回東山拜祭下母親,不由夾起了耳朵等著老太師開口。

    老太師沉默了一陣,低聲道:

    「你入了宗門,以後自然還有機會,這些事情以後有人會告訴你的。現在無需我這個煉心不成的人來說,走吧。走時不用來道別了,自去便是了。」說完老太師閉目不語,不再說話。平安和程青雲見了這幅場面,也不知是哪裡得罪了老太師,更不敢去問,只能退出了將軍府。

    「煉心?這又是什麼情況,好像老太師是遇到什麼事情了?罷了,反正入了宗門遲早能知道。丹鼎宗?也不知道是不是比大少爺的那個天衍宗厲害,不過那個杜康和老太師都是天衍宗的,可能更強吧?還有那個天魔說的『五行宗主』,這個五行宗不知道在哪?」平安一路胡思亂想,程青雲似乎也有別的心事,兩人一路無話,各自回了住處休息。

    心裡的妄想居然成了真,平安一夜輾轉反側,連煉法和冥想都沒進行,胡思亂想間不知不覺就到了天明。這天才擦黑,程青雲就親自跑到了平安的住處。

    「額,大少爺,你也一晚上沒睡著?」看著程青雲眼睛邊上的一圈的黑眼圈,平安知道程青雲應該和他一樣一晚上沒睡。雖然從沒見過程青雲這幅樣子,不過這次的事情太大,太過震撼,平安倒是也能理解,可嘴上還是順嘴問了一句。

    程青雲點了點頭,道:

    「遇到這樣的事情,如何睡的著,我給父親、母親和青峰都寫了信,剛才都交給安爺爺了。我這侯府長子去修道了,家裡的事情就得交給青峰了,他那個性子?還真是放不下心啊。」

    平安聽了連忙安慰道:

    「大少爺不用擔心,老太師不是說我們能回去的嗎?何況二少爺其實也不傻,出了這麼大的事情,總會爭氣的。就是交趾和南越不是一條路,大少爺一人上路,又不能走驛站,自己要小心為上。」

    程青雲點了點頭,伸手把取出一個小袋子,遞給了平安,道:

    「盤纏,你的家底都毀在野狼屯了。這一路沒錢不行,這些你拿著,我們這就出發吧。沒想到身邊這麼多人,到最後留下的還是只有你,好好走,一定要到山門。有機會我回去看你的,聽老太師的意思我們兩宗關係很不錯。」程青雲倒是一副信心十足必定入道的樣子。

    ~~~~~~~~~~~~~~~~~~~~~~~~~~~~~~~~~~~~~~~~~~~~~~~~~~~~~~~~~~~~~~~~~~~~~~~~~

    這時候的將軍府裡,老太師戚聞忠和一個年輕的黑袍人對面而坐,就聽黑袍人道:

    「師弟,這兩人裡那個合適?」

    老太師面色肅穆,瞇著眼睛道:

    「怕還是那個平安,程青雲是師叔看重的弟子,怕是要收作傳人了。倒是那個平安,資質不行,而且我特地推薦他去了丹鼎宗。這娃兒氣運不錯,要是心性夠好,能被選中,做好了這次事情後兵解,來世投個好胎還有成道的機會。」

    黑袍人笑了笑,道:

    「你呢?還是放不下這大坤朝?再這麼下去,因果糾纏,你也躲不過一個兵解的下場。你不是想讓那個叫平安的小子走你的老路吧?你就知道他能活著到扶余山?這事情可事關三教大計,你別瞎參合!」說道最後,黑袍人語氣轉冷,警告的意味極濃。

    ~~~~~~~~~~~~~~~~~~~~~~~~~~~~~~~~~~~~~~~~~~~~~~~~~~~~~~~~~~~~~~~~~~~~~~~~~

    西海之上,孤礁獨抵千重浪,一個老者背靠一隻巨大的黑虎,正一手喝著酒,一手握著一根釣竿。天邊一道玉光,投入了老者身上,老者笑了笑,放下了手裡的酒壺,長笑道:

    「哈哈,虎兒,咱的弟子來了!」說罷,一甩那指頭粗細的竹竿,一條金線在陽光下閃爍。大海瞬間風氣雲湧,好像開了鍋一般。蔚藍的大海下,一個方圓數里的黑影出現在了水下。隨著老者狠狠的往身後一甩竹竿,一隻巨大如島嶼的龍首巨龜被甩出了海面,巨龜遮天蔽日,帶起的海水在附近下起了一陣大雨。

    「朝於北海釣巨鰲,暮歸蒼梧烹龍肝。杜康本非釀醪客,黑虎衲衣過千山。」老者長聲而笑,豪氣萬千,與蓬勃大雨中一揮衣袖,滿是補丁的破袖子迎風而長,直把那方圓數里的巨鰲全部籠罩了起來。衣袖收起,浪平雨收,巨鰲無蹤。

    ~~~~~~~~~~~~~~~~~~~~~~~~~~~~~~~~~~~~~~~~~~~~~~~~~~~~~~~~~~~~~~~~~~~~~~~~~

    南越,稽下山城東南30里起,便是綿綿數百里的山脈。當地人稱之「綠海」,便是山越的野族蠻民,在這片山脈裡也很難生存。這地方瘴氣毒蟲無數,虎狼不過羔羊,犀兕無非米糧。怪蚺猛獸數不勝數,常人入其中,絕難活命。

    便是這樣一個地方,一處寒潭邊上,一隻蜿蜒數十丈,粗如水桶的獨角巨蟒倒伏於地。身邊草木枯黃,可知這巨蟒奇毒無比,就是這樣一個怪物,這時候卻失去了生氣。一個似人如猿的怪物趴在它的脖子處,不時的發出「西裡呼嚕」的聲音,怪物偶一抬頭,如猿的臉上滿是血跡,眼神毫無生氣彷彿不是活物。

    ~~~~~~~~~~~~~~~~~~~~~~~~~~~~~~~~~~~~~~~~~~~~~~~~~~~~~~~~~~~~~~~~~~~~~~~~~~~~~~~~~

    定遠關前,帶著小驢的平安和身邊跟著一匹卷鱗白龍駒的程青雲相對而立。平安從小驢背上的背囊裡取出已經折斷的燕支劍,遞給程青雲道:

    「大少爺,那天燕支折了,我給收起來了。您留著吧,也算是個念想。」

    程青雲點點頭,收起斷劍,回頭上馬,打馬往西南去,邊揮手邊高歌道:

    「他日同來今同去,交南越東山千重,鴻雁難遞錦書至,清雲萬里祝平安。平安!保重!」

    平安看著程青雲消失的背影,咬了咬牙,轉頭上了小驢。摸了摸它的耳朵道:

    「無鱗特,你倒是個特別的,走吧!咱們當神仙去!」小驢歡快一叫,快勝奔馬的消失在了向南的路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