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帝婿

《》第一卷 第424章 池畔山川 文 / 蜀中布衣

    不過比起其他府邸的守衛森嚴,衛國公府門前顯得有些凋敝,青石台階落著枯黃的樹葉,在蕭瑟的寒風中顫顫風動,一個佝僂的白髮老者顫巍巍地站在府門口,縮著脖子雙手攏在袖中恍如一隻鵪鶉。

    白髮老者一見蘇定方,頓時喜聲道:「蘇大人,我家老爺已經等候你多時了,快請快請。」說罷殷情推開府門,伸手作請。

    「多謝王老爹。」蘇定方拱手致謝,對著余長寧微微示意後,跨入了府門。

    沿著院內小道繞過正廳,蘇定方顯然知道李靖所在何處,沒有半點猶豫和詢問便朝著後園而去。

    余長寧緊緊地跟在他的旁邊,不停張望府內風景,腳下一色青石條鋪地,四周無石無水無竹無草,簡單冷清得有些粗獷,竟連許多商賈之家都比不上,一時之間余長寧真不敢相信這竟是大唐絕世名將、衛國公李靖的府邸。

    不過到了後園,景色卻為之一變,有了一片茂密的竹林,一泓碧波蕩漾的池水。

    一個身形挺拔的老者正漫步倘佯在池水之畔,他右手拿著一根竹竿,左手卻不知是什麼事物,低著頭一副沉思之色,時而還用竹竿輕輕地一點地面。

    蘇定方驀然停下了腳步,對著余長寧低聲道:「這,便是衛國公。」

    余長寧有些不敢相信地瞪大了眼睛,露出一副不可思議之色。

    在他心目中,李靖雖然已經致仕多年,然而也應該是錦衣華服,精神矍鑠,斷不該會是眼前這般猶如灌園老叟的模樣。

    愣怔了半響,他低聲詢問道:「衛國公這是在干甚?培育花草植被?」

    蘇定方也不回答,只是一笑道:「你過去便知道了,走。」

    言罷,兩人順著小道走了過去,剛剛走至池畔,腳步的響動顯然驚擾到了李靖,他微微一動已是轉過身來。

    李靖身著黑麻布衣,高挑瘦削,一根黑鐵簪子楔過白雪般的髮髻,明亮幽深的目光透出一種清奇矍鑠的神韻,看了余長寧一眼後望著蘇定方沉聲道:「定方,這是?」

    未等蘇定方介紹,余長寧壓下心頭的激動上前拱手道:「衛國公,在下乃長樂公主駙馬余長寧,今日冒昧前來打擾,還望衛國公恕罪。」

    「哦,原來是天子帝婿。」李靖老臉漾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但又很快地泯滅在了溝壑的皺紋之中,「不知余駙馬前來有何見教?」

    余長寧愈發恭敬地開口道:「長寧仰慕衛國公風采,剛才得知蘇大哥要來衛國公這裡,所以便腆著臉皮跟來了。」

    蘇定方微笑補充道:「老師,余駙馬乃是定方的好友,一直想看看老師你長得究竟是何等模樣,所以定方今日便請余駙馬一道前來。」

    李靖撚鬚微笑,老眼中閃動著深邃的目光:「那,現在余駙馬看了老夫,不知是何等感想?」

    余長寧知道在這位睿智明銳的大唐名將面前,刻意討好只會讓他看不起,便照著心裡所想如實稟告道:「長寧心中的衛國公,雖然已是英雄垂暮,但也應該是雄姿英發,氣度不凡,或捧著一卷兵書金戈鐵馬,或提著一口寶劍舞動長歌,現在見衛國公如同灌園老叟,一時間還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靖聞言捋鬚朗聲笑道:「老朽致仕多年,昔日之風采早就煙消雲散,現在站在你面前的不過是一老兵頭,余駙馬有所失望也是正常的。」

    余長寧笑嘻嘻地搖手道:「衛國公淡泊名利灌園為樂,恍如隱居鬧市的太公望,長寧怎會覺得失望呢?」

    「灌園?呵呵,老朽可沒有如此閒心。」李靖搖著頭不置可否地一笑,手中竹杖一掃地面沉聲問道:「余駙馬你再好好看看這是什麼?」

    余長寧這才注意到腳下另有一片天地,頗帶驚異地細細端詳良久,突然呆住了。

    原來池畔並不是普通的夯土地,而是而是一片縮小了的九州山川,鵝卵石標注的城池關隘、黃土砌成的平原高山,藍色絲綢代表的大小河水……當真是一個迷你般的小中國。

    余長寧膛目結舌良久,猛然擊掌讚歎道:「我起先還以為衛國公在此地灌園,沒料到竟是在度量山河,慚愧慚愧。」

    一旁的蘇定方微笑解釋道:「這片沙盤乃是老師的精心傑作,沒事的時候便站在這裡揣摩地形,最開始愛去『東土厥』,後來又常去『西域』一帶轉悠,現如今,嘿嘿,老師又喜歡上了別的地方。」

    余長寧又是細細地端詳了一番,突然笑著用手指點道:「我知道了,衛國公現在愛去『遼東』一帶,對否?」

    李靖微微一愣,有些驚奇地詢問道:「何以見得?」

    「沙盤的其他地方土質鬆軟,而唯有『遼東高句麗』一帶夯土結實,顯然衛國公經常在上面轉悠。」

    「哈哈,余駙馬果然是心思細密,不錯,老朽現在的確較為關注高句麗的地理地形。」

    「衛國公,請恕長寧多嘴一問,眼下我大唐東部安穩並無狼煙,唯慮者應是西域一帶,那裡百國林立,疆域廣大,若是我朝能夠平定西域打通商路,便可以與極西的波斯、大食、大秦等建立商業關係,重現大漢時西域的繁華,衛國公乃不世名將,為何卻將視線投到這遼東不毛之地?長寧著實不解。」

    李靖讚許地看了他一眼,沉聲詢問道:「余駙馬可瞭解高句麗?」

    余長寧搖頭道:「我只知道它是位於大唐東北的一個小國,其餘就不清楚了。」

    李靖含笑點頭,電一般銳利的目光落在了遼東山川之上,聲音依舊是一如既往地平穩:「高句麗始建於西漢末年,從西漢一直到我朝,都是與之齷蹉不斷,時有征戰,其中三國時期魏國曾攻破其國都丸都城,迫使高句麗東川王向南逃竄,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過了七十年,高句麗就重建了都丸城,並開始侵犯遼東。其時中原正是晉朝時期,晉朝國力虛弱應付胡人尚且不暇,遼東戰局自然是以忍讓退避為主,直到高句麗攻破原漢朝四郡的最後一郡樂浪郡後,高句麗便控制了遼東大部分地區,北侵扶余、靺鞨、契丹,北壓百濟、新羅,其國已成氣候,成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話音落點,李靖又接著說道:「後來隋朝建立,有一次隋朝使者在突厥始畢可汗那裡見到高句麗的使臣,稟報朝廷後引起了隋煬帝楊廣的重視,若高句麗與突厥聯合成功,隋朝便會面臨兩面夾擊,所以這才有後面的三征高麗。」

    說到這裡,蘇定方插言道:「楊廣三征高麗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炫耀武功,敗多勝少耗資巨大,先後有數十萬將士魂斷遼東,造成了國庫空虛,民不聊生,所以各地起義軍才會風雲突起。」

    余長寧慢慢地點點頭,忍不住說出了心中的疑惑:「衛國公關注遼東,莫非認為我大唐與高句麗不久後會有一戰麼?」

    聞言,李靖臉膛陡然正色,一雙白眉皺得隱隱抽動:「我朝建立之初,原本與高句麗也算相安無事,不過高句麗王高建武竟敢向我大唐炫耀兵威,以陣亡隋軍之屍骨建造京觀,雖然後來攝於我朝而拆除,不過這個仇恨,想必陛下須臾不會忘懷,所以才說了想為隋朝將士報仇雪恨之話。」

    余長寧恍然點頭道:「如此說來,待到我朝安定西域,便是征戰高句麗的時候了?」

    李靖微微一笑也沒回答這個問題,喟然歎息道:「聽聞最近吐蕃再次遣使求取和親,若能以和親換得西疆十年安穩,高句麗可定也!陛下乃絕世英主,此中厲害他應該會權衡。」

    余長寧默然片刻,在心內暗暗思忖:聽慕容前輩說,瑤瑤可是高句麗的公主,若大唐與高句麗大戰,想必她一定會非常傷心,而且那狗屁國王不允許她嫁給漢族男子,這以後可要如何是好?」

    心念及此,他不由悵然一歎,心裡也滿是感歎,為什麼國與國之間不能以和平為主?反倒要彼此仇視狼煙不斷,究竟是因為高句麗的囂張跋扈,欺我太甚?還因為李世民要建立顯赫武功,挽回隋朝在高句麗丟失的顏面呢?

    ……

    李靖與蘇定方要討論兵法,余長寧自然不便久留,沒多久便告辭出府而去。

    馬車輕快地行駛在朱雀大道上,余長寧的心情卻有些沉重,喃喃低語道:「瑤瑤,你究竟身在何方?為何要如此狠下心來離開我?」

    難耐的酸楚悵然在心底久久瀰漫,他的眼前也出現了一層淡淡的水霧模糊了視線,伊人莞爾輕笑的俏臉似乎就在眼前,他顫巍巍地伸出手來想要觸碰,卻是遙不可及,如同泡沫般瞬間幻滅。

    到得東市來到賓滿樓門前,余長寧業已平復了心情,下車昂然地進入了酒肆之中。

    這大半年來賓滿樓的生意蒸蒸日上,眼下還未到晚飯時間,裡面卻是賓客滿座,喧囂不斷,隨意瞄了一張桌子,上面放著的正是賓滿樓的招牌名菜黃金鴨、叫化雞等等,顯然這些菜式頗受歡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