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魏野仙蹤

《》第一卷 青門引 第七十六章 ?天湛湛處有雷聲 二... 文 / 盜泉子

    身有五經博士的位分,張津便有一分師長的情面在。何況張津身後立著的是汝南名門袁家,對太學生中那些領頭人物,也算是看顧有加,這幾重關係算下來,張津擾學生們一頓酒菜,又有什麼說不過去處?

    趙氏老店今日是被李垣、樊翮兩個大族子弟包下來了,酒水用的是仿著禁中尚食方子釀出的桃花甘醪,一應按酒的乾果蜜餞、鮮膾肥鮓之類,更是擺滿了几案。

    南陽大族豪富,於此可見一斑。

    然而這樣游宴陳設之下,與會的諸人卻都是沉默無言,只有李垣、樊翮二人,執壺向張津斟酒為壽。

    張津仗著與在座諸人有半師之分,點頭笑著受了,隨即一執杯,向滿座的太學生開口道:「諸君皆一時英華之選,早晚必為廟堂棟樑,作此南冠之態又是何苦?既成高會,則請諸君滿飲此杯!」

    有他帶頭,滿堂的太學生就是再鬱鬱,也不得不舉杯虛應一番。

    酒過三巡,傳菜數道,縱然人人心思都不在這飲宴上面,攝入的酒精也隱隱衝上腦門。大凡飲宴到了此時,腦子就不大管得住口舌了,席間眾人起先還只是議論些文章學業,後來這話題卻是不約而同地奔著褒貶朝政去了。

    雖然只是大漢年間的酒桌朝議,然而太學的地位幾同於後世的京畿黨校,這議論起來,也就分外地見水平:

    「孔子嘗雲,『邦大旱,毋乃失諸刑與德乎』,《戴禮》又云『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是故公羊傳云『季姬歸於鄫,雷電擊夷伯之廟』,此即天人感應之義。」

    「董子又雲,『刑罰不中,則生邪氣;邪氣積於下,怨惡畜於上。上下不和,則陰陽繆戾而妖孽生矣。此災異所緣而起也。』」

    這是援引先聖先哲之言,提綱挈領的。

    「兩番黨錮,正人不朝,君子處於山林,此即刑罰不中也。天投虹霓化為黑氣,青蛇陰質踞乎帝座,此怨惡畜於上而妖孽生者。」

    這便是拿著之前的老賬做計較的。

    「數日以來,都門有嘉瓜瑞獸之異,然而嘉瓜入朝,無故自裂,殺黃門內監數人,瑞獸瑞禽則大半死於走卒愚氓之手。此非瑞也,是西狩獲麟而素王夢於兩間,實為凶異之兆!」

    「更有繡衣童女,傳童謠於街頭巷尾,俄而隱淪無蹤,此實火星熒惑之精,示現災異之相。其歌略雲,靈芝秀,白花開,此金德用事之兆也。赤烏死,赤鵲醢,此赤德不繼之兆也。更有雙蛇走,上天來之語,《漢書》曰,皇之不極,是謂失德,則有蛇孽……這實實的是大凶之兆啊!」

    這樣引經據典下來,已經有氣血尚盛的太學生在那裡拍案而起了:「我輩入讀太學,以志操士風相砥礪,所為者何?正在『報效國恩,守正誅邪』八字上,閹豎亂政,正鼓而攻之可也!」

    這些太學生正在憤憤然熱血沖腦頭上,冷不防坐在主位上的張津冷不丁來了一句:「諸君胸懷高義,志操忠憤,然城狐社鼠,與宗廟相始終。諸君鼓而攻之,是欲蹈陳蕃、范滂、李膺諸君子後塵乎?」

    只一句話,就噎得眾人則聲不得,只能噤聲。

    不料這位五經博士只是微微一笑,伸箸挾了一片魚膾送到小碟裡蘸了蘸調料,慢條斯理地送進嘴裡品了品,方才放下漆箸,點了點李垣、樊翮這兩個隱然為太學生領袖的角色。

    「鄭伯克段於鄢,所恃者何?多行不義必自斃,諸君,姑其待之,且為大漢留此有用之身。」

    ……

    ………

    太學生們在趙氏老店中慷慨激揚文字、指點江山的時節,步廣裡張讓在宮外的大宅也是好一通擾攘。

    要論自奉之厚,劉宏這荒唐貪財天子算是做了初一,張讓這個內宦裡的班頭加天子阿父就做得了十五。張讓在步廣裡的這處外朝居所只是他方便退值歇腳之處,只佔了個緊鄰宮掖的好處,然而也是舊年宗室大臣府邸,前後二十進,庭院深深,與洛陽市朝隔離成兩個世界。至於灑掃驅使的僕從婢女之類,少說也有數百人。

    至於他修在城中的正宅,更是按照宮中規制構建,禁中樓台殿閣一應俱全。這種犯忌之事,無論放在哪一朝,都是抄家滅族的罪過了。然而遇上了劉宏這個皇帝中少見的奇行種,只要張讓等主持的種種聚斂大計,能奉養得起天家,奉養得起裸游館裡那一群群的光屁股俏嬌娘,讓劉宏能侍弄得起望舒荷、夜光苔等等海外貢來的奇花異草——

    臣下造屋違制又算什麼?

    雖然朝野很有些傳言,道是張讓進言,天子不可登高,以免沖犯惡氣。而天子也信了張讓這一套,所以從不登高遠望,以至於看不見張讓那違制的府邸。

    這樣傳言,誰信誰是二傻子。不過是劉宏這貪財貪出境界的皇帝,看在張讓應奉天家得力的份上,裝傻喬癡不去理會罷了。

    有這樣的聖眷,張府下行走的角色,那氣派也便格外與眾不同起來。

    因為護送祥瑞入宮,張讓被某個仙術士惡意改造過的那顆大號西瓜炸彈掃著了颱風尾,左臂給爆射而出的瓜子開了個洞。受了這樣皮外傷,要是壯年人猶可,可張讓也是歷經二朝、奔六十而去的老頭子了,就算有宮中醫官看診,當今天子又將宮中許多名貴藥材如流水般賜下來,照樣架不住張讓虛耗了如許多的元氣。

    張府上下,上至一班仰賴張讓也混了個官身的親族,中到一眾腆著臉送上門來投效的門客,下及那些也仗了張府勢力耀武揚威的奴僕,誰不曉得這老太監才是大家的擎天玉柱、衣食父母?迎著老太監就要回府靜養,一府上下,甭管是出外為官的子侄輩,還是打理田莊的親族中人,一個個拿出學習二十四孝的狂熱勁頭,奉湯進藥,忙了一個衣不解帶。

    至於那些奔走張府的門生故吏,此刻活動更切,舉薦名醫的,敬獻補藥的,就是排起長隊也只見得尋常。要說起來,還是閹黨中那位城門校尉最有創意,就立在張府門前,將褲子剝了去,著人備好棒瘡藥,又尋了一個殺豬宰羊以快刀著稱的屠夫,就這麼硬割了三兩大腿肉,獻了上去。

    城門校尉可以白著臉咬牙強撐,只道是師法孝子割股療親舊例,請張讓老大人吃啥補啥,早日將養好了身體。但是那一大塊帶血冒油的大腿肉,就算是張讓這樣從宮闈裡步步是血殺出來的強者,見到了也只有想吐的份,絕不敢下口。

    城門校尉在張府上大表孝心,割股療親後也只能告病回家先調養起來。他的副手,城門司馬安陵,卻也不能將城門校尉的公務接替下來,只能打發各城門候自行理事。原因無它,要論起親戚來,安司馬算是張讓家母族出身,天生的閹黨,沒得選邊站。何況張讓吸取了當日陳蕃、竇武教訓,城門校尉、城門司馬,都是安插任用的私人。

    說起來,這位忝為副手的安司馬,反而是張讓交託信重的關鍵角色。

    一般說來,太監家的親眷,大抵上都是才具有限之輩,要真是正經人家,也不會送家中子侄入宮當太監的。安司馬算是矮子裡面挑大個,也能辦事,除了性子操切一些,也算是張讓親族裡不可多得之人了。

    須知道,黨人與閹黨鬥法這些年,這些跟著大貂璫雞犬升天的親族子弟,從來就是頭號突破口,張讓的老同事、中常侍王甫,就是栽在這幫豬隊友親戚手裡。比起來,張讓這個外甥已經算得十分少見的得用之人了。

    安陵也對張讓這個老娘舅十分地盡心,張讓在靠近禁中的這處居停療傷將養,他這個城門司馬就兼著了聯絡內外、統合人心的職責。眼下,他就立在二門耳房處,拿眼一掃那些趨炎附勢之輩送來給張老常侍問安的禮物:

    「這瓜蔓珠紋錦是哪個送來的?如今老大人最忌諱的就是一個『瓜』字,立刻連名簡一起退回去!只把他職分、名字記下,待老大人精神好些,就打發他到西北吃沙子去!」

    「送麒麟竭?不要留,老大人的傷就是獻祥瑞引出來的,這些麒麟鳳凰之類,都是忌諱!一概不收!」

    「河南尹、洛陽令求見?傳話過去,就說老大人正在靜養,不見外客,尤其不見洛陽署的!」

    安司馬這樣指揮若定,儼然也有一軍將主氣度,張府這些管事的也莫不折服,手頭上有幾樣差遣的,都要向安陵報過才好理事。只一樣不好處,就是安司馬管著洛陽城四面十處城門,八百多門吏士卒,這丘八兵痞習氣也是深重,一言不合,就立刻掄馬鞭抽過來了。

    就比如現下,就見一個內宅管事跌跌撞撞地跑了出來,大叫道:「不好了,不好了,後宅鬧起妖怪來了!」

    還沒站穩,這管事臉上就吃了安陵一鞭子:「光天化日之下,說什麼鬼話!」

    吃了這一馬鞭,那管事的臉上就是一道血印子,他也不敢拿手去摸,只能呲牙咧嘴的硬忍著,垂手稟報道:「小人說的句句是實,宅子後園地上,憑空生出許多怪魚來了!」

    帶個美女闖深圳雪途絕世老師大宋王朝之乾坤逆轉天闕亂,鳳舞九天紅妝亂天下身陷愚媒江山風雨情之雍正與年妃不死戰神警路官途都市邪王殺神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