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魏野仙蹤

《》第一卷 青門引 第109章 ?等待見證的未來(九) 文 / 盜泉子

    隨著馬元義一番大義凜然的叩闕奏議聲震了整個皇城,這場半是冒險者們有心推動,半是洛陽都下,形形色色的人們那如潮怨氣的大爆發。{}聲浪捲起,就如錢塘怒潮騰嘯,在此已顯得逼仄的宮城間迴旋激盪。

    而就在差不多人人都慷慨激烈到熱血貫腦,理性不清的時候,得得馬蹄聲響,卻繞過了南端門,自御街轉道向北。

    這一行馬隊,不過數十人,除了為首三人外,全都是重鎧甲士,全身上下一溜夠的青黑色重甲。這些仿製的青唐瘊子甲,本身在冷兵器時代就算得軍國重器,千年之後,號稱鑌鐵之國的遼朝與素來以富庶自誇的北宋,也沒有多少精銳武卒部隊能裝備得上青唐瘊子甲。在冷兵器時代,這樣一身重甲的甲士,用在宮變之中,也不比派坦克上廣場平叛差了什麼了。

    然而此刻若有方士以望氣術觀瞧,還可見甲冑之間,有淡淡靈光透出,時明時暗,暗示著這支部隊不是尋常軍中精銳。

    魏野雙手握著韁繩,雙腿夾緊了馬肚子,斜睨了一眼身邊這些太平道洛陽分壇的精銳,也是淡淡一笑:「這些甲冑用的合金,對超自然力量的親和度相當不壞,看起來,你們之前在星界之門大肆收購報廢附法裝備,就是為了在洛陽起事派上用場。」

    甘晚棠含笑不語,魏野也不朝下說了,而是馬上換了個話題:「皇城二十二門,除了已經被包圍的南端門外,剩下二十一門,朔平門處為中樞各部官署所在,別有司馬郎官守衛。不過我們今天鬧出這場亂子,朔平門處的那些大佬,連太監的屁股都捨得又親又舔,這時候,估計也沒什麼忠臣情懷跑出來送死。劉宏除了身邊的太監,對外臣的提防恐懼心理已經到了晚期,估計也不會選擇向這裡潛逃。」

    說到這裡,魏野微微一頓,卻是冷笑出聲:「要是真讓劉宏和中樞那群大佬聯成一氣,這朝廷大義名分,如今還是有用的,說不得一封詔書,配一個最高領導班子集體亮相,如今這滿城風潮,就要退散得一乾二淨!虧得劉宏這號天體營色情狂兼死文青病晚期,從來就沒有這種魄力,那麼接下來——」

    仙術士在馬上,朝著皇城一指:

    「我要是劉宏,就只有三條路可選,第一,自嘉德殿方向退走,過九龍門出奔;第二,自德陽殿處聞訊,隨即自東面雲龍門,西面神虎門兩處,擇一地點出逃。

    「但是依著劉宏的性情,嘉德、德陽二殿都太過接近南宮,以他這種自奉甚厚的奢侈作風而言,樂生惡死的心理也是最重,絕不可能冒一點危險從神虎、雲龍二門離開。九龍門雖然相對安全,但出九龍門後,卻要穿過都下街市,才能離開洛陽,也不會被選中為出逃路線……」

    何茗不太耐煩聽這似友還似敵的傢伙長篇大論,帶著鼻音哼了一聲:「所以?」

    魏野微微一笑,將手一指北面:「所以,劉宏要想出逃,只能自永樂宮出發,過永樂門,直入北軍五營!理由也很簡單,他家老娘親董太后就住在永樂宮,對於這個敗家又文青的漢家皇帝而言,對什麼事情做起來都沒有恆心,只會隨著最親近又被他視為依靠的人的指揮而動。若是我猜得不錯,此刻這位大漢陛下,正該在永樂宮那裡拖家帶口準備戰略轉移了吧!」

    對這個論斷,何茗倒沒有反駁,朝著甘晚棠一點頭,隨即回頭向參加這次行動的洛陽分壇成員們大喝出聲:「大傢伙兒都聽明白了吧,現在就朝著永樂門進發!」

    響應他的,是同伴們揮舞著手中堪稱重型長兵的斬矛、長戟,像印第安戰士一般的威武吶喊。

    ……

    ………

    就在太平道洛陽分壇的精銳小隊朝著皇城北面的永樂門進行高速行軍的同時,緊鄰著皇城的步廣裡,貼近神虎門方向的大鴻臚袁傀府邸中,也是一片忙亂而又緊張的景象。

    袁家上下的管事、部曲甚至內宅的使女僕婦,都是一片忙亂,廚下剛烙好的胡餅,一筐筐抬將出來,前院當中,也都站得滿滿的人。百十名精壯漢子,都是大紅緞面戰襖,手中長槍都是風磨渾鐵槍桿、百煉精鋼槍頭,一望而知,都是百戰虎賁之士。

    大槍府的三位幹部,或者說西園禁軍的三位羽林郎,畢永、花啟生、柳葉飛,指揮著袁府上下的家人,給葫蘆盛水,用干荷葉包裹胡餅,再依次交給大槍府的精銳們。

    畢永扯著嗓子大聲招呼袁府的管事:「干啊!老子說過多少遍了,要乾淨水,要燒開了的涼白開,你這個賊骨頭怎麼還直接拿井水就灌?什麼?之前備的涼白開都用了?算了算了,也不用現燒了,去那邊幫著派餅子吧!」

    這樣吼著,他還有功夫小聲和花啟生咬耳朵:「我說老花,咱們現在可是爭分奪秒的時候,不趕快殺進宮裡,把那姓劉的皇帝一家子控制起來,還非要跑到這裡來玩什麼犒軍?真要怕大家久戰體力不繼,速食能量棒也是盡有,說起來我還蠻喜歡那種油炸臭豆乾口味的……」

    對於好友的嗜好口味,花啟生不予置評,只是昂頭一笑:「剛才從南端門前我們安排的兄弟那裡傳來消息,甘晚棠已經率著她那裡的精銳小隊,預備從側門方向攻入皇宮了。雖然不知道具體方向,但是我可以肯定,他們一定會和北部尉那支宮變隊伍正面迎上,讓這兩家先打個兩敗俱傷,只剩殘血,於是我們再去平亂收人頭,有什麼不好?」

    「關鍵還在於,」柳葉飛在一旁插話道,「我們總要和袁家大少爺有點表示,不要讓這位用心深刻的大少爺以為我們拋下了他這個盟友玩獨走。接下來的事宜,政變之後的收尾工作,和都下那些文官的交涉事宜,沒有了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做幌子,可是很難有什麼共識的啊。」

    提到都下的那些文官,畢永撇撇嘴,啐了一口唾沫:「那幫子帽子高高、腰帶寬寬的傢伙,還要和他們合作?不給我們扯後腿,就算是他們分外有心咯!說不定過不多久,就有人打包個秀秀氣氣的小姑娘,送上袁府和趙老大那裡,先唱一出『呂奉先初遇貂蟬在鳳儀亭』……嘖,貂蟬妹子這個時候,怕還不到十歲吧?趙老大真要這麼禽獸不如,你說我們是出汽油、出柴油還是出孜然粉?趙老大是該燒個五成熟還是九成熟?」

    畢永滿嘴裡拿著趙亞龍當噱頭,而此刻這位早就被大槍府成員們預定了綁上火刑架待遇的大槍府之主,正和他們的結盟對象,靜坐在袁府正堂,就好像外面那一片鬧嚷之聲都不存在一樣。

    史傳之上,日後一度掌握大半中原精華之地,為諸侯盟主的袁紹袁本初,這時候,也只是一個神情帶著些刻意掩飾的倨傲,看上去卻似乎很溫文的年輕人。

    和對面坐著的趙亞龍一樣,兩人都是一身披掛在身,精鐵甲葉、牛皮甲襯,內裡襯以繭綢、熟麻,雖說比起外間精銳敢戰士們的披掛要輕了些許,然而單就防禦來說,也算是不俗了。只要不和什麼精銳甲士的重劍重槍正面撞上,這麼一身披掛,防防一般流矢,也已經綽綽有餘。

    看著袁紹一身披掛,頂盔貫甲的樣子,倒是頗有英挺威武之氣,將他仔細打量一番,趙亞龍笑道:「世兄這身裝扮,倒也像是掌軍數部、陣前廝殺的軍將了,所謂將種,豈非本初兄之謂乎?」

    袁紹正不太習慣地轉動著手上鐵手套,聽著趙亞龍這樣說,也是一笑:「趙將軍過譽了,我袁家向以經學傳家,雖然子弟也勤習射御之藝,又怎能和趙將軍這樣的典兵重將相比?」

    對於袁紹這樣謙辭,趙亞龍這從來健談的角色可是很有免疫力,擺一擺手,袁紹也就知趣不提,靜聽著趙亞龍說話:「再等一刻,世兄就隨我等向宮中衝殺,此役事關漢家社稷興亡存續,世兄務必謹慎。事成之後,你我未嘗不難到當年商相傅說地步,為這大漢再延二百年氣數!」

    此刻室內無人,趙亞龍便逕自以傅說相比。而傅說可是有商一朝,生前廢立商王,死後入祀太廟且還不是配享地位的強者。比起霍光梁冀之流身死族滅的權臣,這境界不知高了多少倍。這話說出來,這正堂裡一對陰謀家的氣味,就再也遮不住了。

    袁紹也是大笑,向著趙亞龍撫掌道:「趙兄趙兄,都到了此刻,怎麼還以世兄相稱,你我相處一場,共謀如此大事,可謂生死相托的異性兄弟矣。即便直呼紹之表字,又有什麼關係?」

    對於袁紹如此刻意的示好,趙亞龍也只淡淡一笑:「世兄說哪裡話來?待得大事底定,這天下還不是得由世兄來展佈班班大才?至於趙某人,能執掌舊部,衛戍帝都,於願已足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