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魏野仙蹤

《》第一卷 青門引 第286章 朔雪寒(三) 文 / 盜泉子

    搶別人的,這是人類生存最簡單粗暴的法子。

    然而往往簡單粗暴的法子最有效。

    特別是對遊牧民族而言,搶劫農耕民族簡直是傳統,翻開厚厚的古代史,就是一部遊牧民族的搶劫史。從犬戎到匈奴,從羯族到鮮卑,從突厥到回鶻,到青馬白牛的契丹,到青天子兀卒的黨項,到攀附肅慎的女直,到了不起的屠夫鐵木真的黃金家族,到走了狗屎運的那群金錢鼠尾頭的通古斯野人……

    那千年腥膻,簡直就是讀史之時繞不過去的一個夢魘。

    不過這點感慨,也就不必在此時提起煞風景啦……

    魏野冷笑一聲,抬手點了點鐵山:「他們有做賊的心,你有沒有殺賊的膽?依律,吏民殺賊,可授爵、升秩、厚賞之,此是我漢家四百年制度。富貴功名,只憑手中三尺劍來取鐵兄,你的刀在廚下用了這些年,如今還能不能砍得下賊人腦袋?」

    這幾句話,頓時激得鐵山有點坐不住了:「魏公,山所為者,不過是桑梓平安,保家殺賊,這更是男兒本等。只要魏公安排,不管是郡軍邊軍,山都情願……」

    「好啦好啦,」魏野嘿了一聲,笑著將手向下虛虛一按,「鐵兄啊鐵兄,你的才具魏某也是知道的,怎麼會將你打發到這些涼州庸將那裡去?本官為國選賢,卻不是為涼州這些武人世家找馬弁頭子!安心地先將義社的民壯操練起來,日後本官自然要為你謀一份前程!」

    安撫了鐵山,魏野這才正色道:「鐵兄,這幾日風雪太大,城內城外的郡軍都躲起來偷懶。然而義社的操練卻不能停了。這兩****還得將他們管帶起來,御寒的冬衣、熱湯水,本官來替你們準備!但操練的事,鐵兄你務必從嚴,不管怎樣,你要替本官揀選出些精兵種子。這事最關緊要,不可延誤鈴鐺!」

    司馬鈴在後堂應了一聲,一手拉著個比她還高點的箱子就出來了:「叔叔,這是風月堂那邊送來的戰襖三十套,外送了三十件小棉猴,不知道夠不夠?」

    魏野和司馬鈴交換了一個眼神說是戰襖,用的面料卻是卻是高強度的化纖織物,後古典時代拿來做防刺服的那種。因為前陣子某些冒險者商會倒賣跨世代軍用品倒賣得太過喪心病狂,導致星界之門lhg各部門嚴打非法時空走私行為,向冷兵器時代販運熱兵器的軍用品已經不可能。然而民用商品哪怕是後古典工業時代的民用品,倒是有漏洞可鑽。

    只要是零散的出貨,誰會關心這些做成傳統戰襖樣式的化纖服裝到底是賣去當戲服,還是賣去冷兵器時代當強化輕甲用?

    魏野又向著堂下喊過了王超這石蟾精,將司馬鈴當零食吃的幾串子銅錢全都給了他,打發他去給義社準備這兩天的伙食。

    將這兩邊都佈置下去,鐵山也沒心思趁魏野這頓酒飯,先離席去忙他義社總教頭的事務去了。

    魏野將這個老軍漢送出門外,就這麼立在別院門前,目光透過風雪,直入雲天。

    在風雪掩映之下,在魏野目力所及之處,便看得見那雲層之中,有一股精純得異常的癸水精氣在緩緩流淌。也正是這股癸水精氣作怪,才使得張掖地方氣溫驟降,下了這麼大一場雪。

    然而這股癸水精氣中,隱隱帶著即將消散的地鬼神氣息,卻是怎麼樣都掩蓋不住。

    這是鬼神隕落之時,強行將凝聚的五行精氣爆散才引發的異象。看雲氣的流向,正來自於西北天際。

    烏宗元隨侍在魏野身後,就聽著魏野嘀咕:「頭一個小冰河降溫期已經夠麻煩的,還架得住你們這樣火上澆油?好傢伙,逼著水府之神自爆都玩出來了,這麼邪性,說你們不是某個綠色天啟宗教培訓出來的,連傻子都不信!」

    他在門前迎著風雪觀天望氣,身上又是青溪道服護身,倒不怕凍著。只苦了陪他挨凍的烏宗元,老頭子雖然修為不壞,可畢竟是烏龜成精,被這冷風寒雪地一吹,架不住一陣陣地想要冬眠……

    ……

    ………

    黑水城裡,不管是魏野這樣的過路客,還是劉闖這樣的坐地戶,大漢的官僚們不論京官外官,都在宴請、在商談,堂上燈火輝煌,爐中獸炭通紅。哪怕是尋常人家,這時候屋子裡也是溫暖的。

    可在黑水城外,郡兵大營裡,就不是這麼一個情形了。

    駐紮在黑水城的郡兵不過千人,這還不過是兵冊上的數目,實際上有著近四成的空額。這次張掖太守段罔去姑藏城,就一氣帶走了三百多。

    沒法子,誰叫涼州出了名的馬賊多?

    剩下的郡兵,從軍官到小卒,多半是本鄉本土。天降大雪,軍官們首先溜回宅子裡去圍爐喝酒,底下的人自然也是有樣學樣,頓時玩了一個卷堂大散。

    結果此刻郡兵大營裡,駐紮起來的卻是金城郡開拔過來的一支羌胡義從兵。

    所謂義從兵,其實也就是和新附軍差不多,並不在漢軍正式編製裡。同樣的,給養和軍餉也都不算好。

    然而這只能算是一般情況,在涼州地面上,凡是帶著羌胡、教民這類字眼的,總是分外優待一些。

    是以這支義從兵,雖然只有半數是真正的羌胡出身,卻也按著羌胡義從的待遇,餉米從來沒有斷過。就算是郡兵大營裡管事的軍官跑了大半,也還有掌糧秣的小吏專門批下糧米,甚至還多批了些鹽菜錢,不敢委屈了這些大爺。

    但是這支義從兵也和別的義從兵不同,有著半數漢兵,結果就是這八百多人的隊伍裡,有一個羌軍司馬,有一個漢軍司馬。於是掌糧秣的人就玩了個心眼,羌軍司馬帶著羌胡兵駐在城內,漢軍司馬帶著漢兵駐紮在城外大營。就連糧秣和鹽菜錢,也是分成兩份,羌軍司馬領全額,漢軍司馬領一半。

    這便叫兄弟團結,羌漢平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