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人臣

《》第一第卷 第一百八十四章 文 / 千代的爸爸

    184

    早些日子裡,周文元幾乎見天都能和余冕打照面,這兩天卻瞧見他那邊似乎空了出來。一打聽才知道余冕病了,咳嗽氣喘。荀秉超身為吏部尚書,百官之首,多年來算得上是周文元的老對頭,如今余冕告假,荀秉超便代表皇帝與周文元議事。京城才遭兵害,百廢待興,許多雜事要進行處理。且一晃又是大考的年份,被戰事一耽擱,便顯得匆忙,新皇登基還不知要怎樣安排殿試,內閣和顧命大臣們要商議的事情還很多。

    「又過了六年了。」荀秉超感慨:「今年的大考不知會有哪些人才,閣老可要好好瞧瞧有沒有合適的學生。」

    周文元比荀秉超年長十歲,兩位都是郭太傅的學生,荀秉超能做到吏部尚書,心思不可謂不密,周文元知道他這句話是在諷刺自己對老師不義。

    諷刺得如此直白坦蕩,周文元卻臉都不紅:「可不是?只是近年來老邁了許多,怕是過幾年就幹不動啦。」

    「哪能?缺了閣老這樣的中流砥柱,那怎樣行?」新晉內閣的王毅就是周文元的學生。

    楊帆繼聽了這話,臉色便有些難看,本想說句話頂回去,葉敬高暗暗拉了拉他的袖子,他才沒有發作。

    「說起來,還得去看看余大人,」周文元自說自話:「咳嗽可是頑疾,不好治啊。」

    聽了這話,連葉敬高都忍不住要冷笑了。

    出了西苑,荀秉超就大考的事情去面見皇上,陳熵面前還堆著許多的奏疏,有些忙不過來,賜了座便問:「荀大人,日期定了沒有?」

    荀秉超回話:「就是日期的事情不好定,如果按期舉行,便有些倉促,如果延後,年底有皇上的新婚大典,臣等拿不定主意。」

    「這不難,大典等到新年過了就是了,此事不宜操之過急,一定要準備其當,朕要參加殿試。」

    荀秉超提醒陳熵:「如果大典要延後,最好先給親家知會才好。」

    因為親家不是別人,而是王允義。

    陳熵這才抬起頭,想到了這一出,他原本以為大臣們只是怕自己不高興才不好定日子,想來不是怕他,是怕王允義啊。但這六年一次的大考,他是非常期待的,因為通過這次考試,他能夠直面新一代的官員,樹立自己的威信,可要怎樣說服王家呢?

    送走了荀秉超,陳熵便派人去請魏池。魏池雖然是皇上的老師,但是他本人的正職卻在大理寺。之前的戰事令京城和外界聯繫中斷,好幾個涉及殺頭的重案在年後才抵達刑部,刑部忙忙惶惶的給了批示,到現在全都擠壓在了大理寺。人命關天的大事,誰敢怠慢?這幾天裡,大理寺的人都忙著趕工,心情難免有些浮躁。

    魏池到了宮裡,心裡卻想著手上的案子,直到見到了陳熵才強行分心聽他說話。

    當然,聽到王允義這個名字,魏池便徹底將案子撇到一旁了:「皇上,此事不宜輕舉妄動。」

    「但如果大考備考倉促,選入的人都是些拉幫結派之徒,這六年要如何是好?」陳熵知道周文元的心思,但他同樣不信任荀秉超他們。

    「不如將大考延到十月,十一月舉行大典,這樣兩全其美。」魏池希望說服陳熵千萬別起給王允義商量的念頭。

    建康七年的大考,就是牡丹花開的時候,如今牡丹花開了都快謝了,延期三個月真的夠?陳熵自幼僅僅和王皇后有所接觸,所以並不覺得王允義有多可怕。

    「朕再想想。」陳熵仍舊覺得時間太短。

    魏池出宮的時候,剛好到飯點,正準備直接回去,這才想起案宗都放在衙門裡了,今天得看,便又只好折返大理寺去拿東西。等到家,魏池早餓得有點受不了了,才進門卻發現客廳裡早有人等著了。

    「薛燭!!!」

    魏池喜出望外。

    「許久不見了,」薛燭起來與他見禮,一晃七年沒見,薛燭老了許多。

    回想起自己和他站在封義城牆的那些日子,忍不住想起了許多老面孔。

    「薛大人調回京城了?」魏池知道他一家都在京城,如果真是調回了京城,那就太好了。

    「哪裡,」薛燭不經意間歎了一口氣:「調回京城哪有那樣的容易,不說這些了,倒是你,還真是個打仗的命。過了幾年,你,你竟然長高了?」薛燭仔細打量魏池,哈哈大笑起來。

    「你還真是會說笑,吃飯沒有?正好一起吃?」

    「這個點兒了誰還沒吃飯?不就只有你了?」

    「那就再吃一頓!」魏池拉著薛燭往裡走。

    薛燭近些年還在兵部混著,官階當然是按年限漲,本是有希望調入京城的,但他背著王家的名號,這次便被排擠在京外了。他家都在京城,多年來聚少離多,非常辛苦。本來同是封義的功臣,魏池有人提攜,薛燭沒有,便有了這樣大的差異。

    「近年來朝內本就拉幫結派,風氣不佳,我今年沒能調回京城,便決心不走這條路了。」薛燭淡淡一笑:「人各有命,這次我選調了南京,當個閒差,好好的盡盡孝心。」

    「別說你想去南京,其實我還是想去南京。」魏池想到好多年前自己寫好的請調的文書,若不是燕王突然出了變故,自己說不定早在南京養老了。

    薛燭對魏池的事情知道大概,知道他不是在調侃:「你可別這樣想,我們可相差二十多歲呢,更何況,」薛燭壓低的嗓音:「如今你退不得啊,人在高位,有人忌憚,還好。若真是退了,卻沒有退路,豈不是沒有自處之地。」

    魏池其實心亂如麻,把陳熵甩給她的難題說給薛燭聽了。

    薛燭搖搖頭:「我同意你的看法,若冒然給將軍寫信,必然遭疑。如今大局初定,真不能冒這個險。實在難以辦理,寧可虧了大考,讓周閣老,荀秉超得利,便得利罷。」

    「皇上不願意。」魏池很為難。

    「皇上不過是個孩子。」

    「和你想的,大相逕庭,我怕不能左右皇上的想法。」魏池端起一杯酒:「不說這些了,咱們好好喝一杯。」

    酒過三巡,魏池話多了起來,說起當年北伐,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想要聊一聊了。縱使當年吹著寒風,嚼著乾糧,心裡似乎比現在要暢快多了。薛燭說起了徐樾告老了,魏池笑了起來:「當年,徐大人還帶著我抓蛾子呢。」

    又喝了許久,薛燭感到自己有些醉了:「說起不甘心來,其實我有,可人各有命,有時候想起來,仗我打了,不說青史留名,卻能算得上是功績。如今年紀雖不算太大,但若是能安得終老,又是一件好事。」

    「這話說的是,」魏池沒有喝醉,見薛燭趴在了桌上,有些後悔讓他喝多了:「喝點湯醒醒酒?」

    「魏池!」薛燭突然抓住了她的手:「還記得那句話?」

    那句話?

    「即使日後身處絕境,亦需堅守,萬勿輕言放棄。」薛燭看著魏池:「我想,那時候,咱們為的不是自己,是天下。如今,面對朝中暗流,時局動盪,少湖!你亦需堅守,萬勿輕言放棄!」

    薛燭還是醉了,魏池只能讓陳虎送他回去。

    想起還沒看的卷宗,魏池洗了個臉坐回書房:「珠兒,換燈。」

    戚媛拿了盞燈過來:「珠兒去江南了。」

    「啊,」魏池發覺自己失言:「最近真的是忙亂了。」

    「嗯,真的是。」戚媛用手按了按魏池的眉間。

    魏池想看卷宗,卻又看不進去:「真是的,又攤到了這種殺夫的案子,令人好煩惱。」

    「喝了那樣多的酒,今天先歇息吧?」戚媛非常心疼。

    魏池卻覺得自己睡不著,似乎希望找些話來說:「其實珠兒是個好姑娘,若不是要去江南,我還正想著給她找個好人家呢。她想去江南,不知道是不是有家人可以投奔。想來這些年,我虧待她許多,算起來她今年二十多了,竟都沒有好好考慮過她的婚事。」

    「想來是江南有家人吧,等空了,我寫信給家裡人問問。」

    魏池卻搖了搖頭:「她家是燕王家的奴婢,想來不會還有家人在世了。」

    燕王這個名字,感覺已經離自己很遠很遠,但每隔些時日,卻又在心中想起:「今天來的是當年和我一起到漠南的一個朋友,算是忘年之交。和他聊起來真是暢快,想起那些年,那些人,覺得不枉過了這輩子。」

    戚媛坐了過來:「漠南的那一年,真的很有趣?」

    「很有趣,」魏池又有些傷感:「但是不全是有趣的事情。」

    「其實,官場的一些事情,我是明白的。但是,你這個人,我同樣是明白的,我多希望有一天,你能看開些,和我遠遁田園,我養著你可好?」

    魏池幻想了一番被戚媛養著的日子,最後感慨:「還是挺嚮往的,到時候你要教我做點心,我想有一天能做給你吃。」

    戚媛忍不住笑了:「那我可要小心些,年前你只是煮了個糖水蛋,那味道,我現在都記得,真是可怕。」

    話是這樣說,但坐擁書琴的日子還很遠。

    我亦需堅守,萬勿輕言放棄!

    魏池依舊過著兩邊跑的日子,經過好幾次勸告,陳熵終於勉強接受了魏池的意見,大考的詔令終於順利發往全國各地。這可苦了考生,有些邊遠地區的學子不得不立刻出發前往京城,要不然可就趕不上了。

    陳熵雖然是個十幾歲的孩子,但他要求禮部和他共商考題。林孝心裡很是不滿,畢竟大考不是只有殿試,還有許多事情急著要準備,哪能每天都進宮陪著個孩子鬧。

    心裡不滿,林孝面上卻極盡恭維,極盡恭維尚好,就是耽擱了考試的安排。荀秉超還沒有忘記六年前的弊案,他早就看林孝不順眼了,雖然他是禮部高官,但是想要換掉他還難不倒吏部尚書。

    看不慣林孝的不止荀秉超,還有楊帆繼,六年前,他才調入京城的時候,親眼看到了徐汝能的抗爭與慘敗。如今他相信有荀秉超的支持,去除這個官場敗類指日可待。但荀秉超的態度令他有一些不快——荀秉超不願正面與林孝為敵,他想要借由周閣老的手來做這一切。

    葉敬高看兩邊談不攏,便出來打圓場,等楊帆繼走了,葉敬高這才撇了撇嘴:「一味剛直!雖然在朝中頗有直名,卻難謀大事。」

    荀秉超笑道:「說起來,這些年我和余大人政見多有相左,但我敬他為人,大家有些爭執沒有大礙的。」

    荀秉超有自己的想法,他和朝中大多數人不同,他沒有把陳熵當做小孩子來對待。他明白,即便是年幼的老虎,那還是老虎,若是大意,是會喪命的。經過多日觀察,周閣老雖然老奸巨猾,但似乎卻犯了這個錯誤。此刻不只是陳熵需要被尊重,他的權力更需要被尊重。

    連續數月的勞頓令魏池忍不住想要偷個懶,等手上的案件交接了出去便想著在七夕閒散的逛逛。想到梅月有點太吵鬧了,便給了陳虎一些零花錢,準備打發他們自己出去玩。

    京城的元氣還沒有恢復,城外的一切活動都沒有開展,但是城內幸而如往年般的熱鬧。

    草草吃了飯,魏池便換了衣裳等著出門,梅月卻羞他:「老爺就知道玩,夫人還要乞巧呢。」

    魏池只聽過,卻沒有姐妹能與她共享這個活動,便好奇起來:「我要去瞧瞧。」

    才到書房,卻看到戚媛正在關門:「等等,等等。」

    「你怎麼跑過來了?」戚媛卻沒有等他,還是把門關了。

    「哎呀,都結束啦?我還想看看呢,都不叫我。」魏池有點埋怨。

    戚媛這才想起來這位「魏姑娘」理應是七夕的主角呢,可惜把他給忘了:「你就別乞啦,針線一樣不會,為難了織女。」

    魏池憤憤:「就是不會才要乞些,你們這些手巧的才不該來湊熱鬧!」

    戚媛繼續逗她:「你去拜會文魁就行了,我可不敢讓你乞巧,若真的乞得了,那我大齊豈不是少了個人才,我可擔當不起。」

    魏池咬牙切齒:「你就貧吧。」

    戚媛得意的笑了起來:「行,你若一會兒帶我去看文魁,我就帶著你玩兒。」

    拜文魁又沒意思,魏池覺得自己賺了:「好啊!」趕緊要讓戚媛帶著她玩兒。

    其實魏池讀到過「喜蛛結網」,只是不知道是怎樣做的罷了。戚媛打開了香案前的一個小木盒,裡面放著兩枚小核桃,既然多了個人,戚媛便又從香案上拿了個核桃放了進去:「喏,記著,這個是你的。」

    魏池躲在戚媛背後:「裡面真的有蜘蛛?」

    戚媛這才想起來這位最怕各種蟲子了,便笑她:「可不是啊,我的大將軍。您可快別躲啦,趕緊拜一拜,咱們上街吧。能不能乞到,咱們回來再看。」

    華燈初上,京城依舊繁華熱鬧。七夕是最熱鬧的節日之一,和別的節日不同的是,中原久居閨中的女孩子們可以在這一天放肆的出來遊玩一番了。除了各個街道的廟會,商舖都開著門,各種奇巧的點心,小玩應兒,讓人應接不暇。

    魏池初到京城參加大考,就是在那一年的七夕,七夕除了給姑娘們一個乞求心靈手巧的機會,還給了這些學子們一個乞求功名的機會。若逢大考,京城的文魁廟可熱鬧了,廟外面還有好些燈謎,讓學子們得些綵頭。

    今年大考延了好幾個月,多數考生此刻都還在路上,到文魁廟湊熱鬧的人並不多。魏池拉著戚媛往裡走:「其實沒意思,當年我還不是來湊了個熱鬧,可惜我來的那年人太多,我都沒擠進來呢。」

    廟裡人雖不多,但基本都是男人,戚媛有些拘謹:「如此看來這文魁廟便不可信了。」

    兩人逛了一圈,廟裡沒有好玩好看的,便出來猜燈謎。魏池自告奮勇,戚媛自然不甘示弱,這些燈謎都是官家準備的,按照各項分類寫在院子裡的花燈上,若是猜到了,便把花燈摘了,到官家那裡去兌謎領賞。

    院子裡的學子比廟裡面的多了些,多三五成群的圍在花燈面前。魏池瞧到一個有趣的:「白蛇過江,頭頂一輪紅日。」打一日常把用物,並用一謎對出下聯。

    「這個簡單,就是出個下聯考考人。」

    戚媛想了片刻:「我還真想出來了,敢不敢幫我摘了這盞燈。」

    「為何不敢?」魏池抬手便要去拿燈,可惜緩了一步,被站在另一側的一個高個子青年搶了個先。

    這本就是遊戲,雙方本只是禮貌的笑笑,這一群青年卻發現魏池旁邊站的是個女人,面上便有些輕蔑起來,有人在一旁調笑,說是進京趕考竟然還帶著老婆,可見是個富家子弟之類的話。

    魏池雖然為官數年,但和這些人其實不過年齡相仿,想來這些初進京城的年輕人揣測錯了人,魏池看他們自作清高的樣子,便有些不高興。今年來的人少,官家的人久久沒見到有人摘燈,這會兒便主動湊著個熱鬧過來瞧。

    「這位公子,請說謎底。」

    為首的高個子青年得意的說:「燈。」

    官家的人皺了皺眉頭:「這位公子還請看仔細了再猜。」

    原來那行字寫得太小,這個人看謎面簡單,便沒仔細瞧見是要給下聯的,這會兒只能僵在原地,進不得進,退不得退,尷尬得很。

    魏池拿胳膊肘捅了捅戚媛,戚媛可不想出這個風頭,可惜魏池這個好事者還是笑嘻嘻的開了口:「要不,等我們猜猜?」

    官家的小吏同樣不認識魏池,見有人想對,便示意那高個子把燈放了。高個子青年一時半會兒想不出下聯,便只好讓給了魏池,魏池把燈交給戚媛,戚媛一時有些不好意思:「烏龍上壁,身披萬點金星。」

    「好!」官家的人沒想到這位娘子竟然對的如此工整,忍不住叫好。

    獎品是一方小小的硯台,魏池把它轉交到戚媛手上。高個子青年原以為是魏池要猜,哪知道是旁邊的女子前來作答的,便忍不住喝起倒彩來。

    「婦人之行,不出於閨門。文魁廟裡哪能讓個婦人指手插腳?卻不知是哪家的紈褲子弟帶著婦人拋頭露面到此,真是有辱了聖名。」

    這話便有些酸了,雖然這文魁廟稍有女人來,但沒有誰說這裡女人來不得,更沒說這燈謎女人就不能猜,魏池便笑了:「想來這位公子頗在乎這謎題了,可惜竟然沒猜到,哎呀呀,若真是這般想要中彩,可求我內人再幫你猜中幾個,賠給你可好?」

    戚媛聽了喝倒彩的話,本有些難受,聽到魏池這樣擠兌那人,忍不住笑了起來。

    魏池順手從旁邊又摘了一盞燈,挑釁的遞到那高個青年手上。高個青年當著眾人的面,不好不接,但接到手裡卻憋紅了臉,答不上來。

    巧的是這個謎面同樣十分有趣:「上無半片之瓦,下無立錐之地。腰間掛著一個葫蘆,倒有些陰陽之氣。」打一字。

    可惜別說高個子青年,就是那一行人都沒人能答上來。

    魏池在一旁調笑:「公子可想得遠些,此處的陰陽之氣非你方才口中的陰陽之氣,雖都有些怪,可是有不同之處的。」

    這話一出,連官家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娘子可猜到了?」魏池等人那高個子青年臉紅的不行了才慢悠悠的說。

    「占卜的卜。」戚媛自然早就猜到了。

    這次得了一隻筆,魏池得意的在那青年面前晃了晃:「幸好大考不考燈謎,要不公子豈不前途未卜?」

    那青年當然不好意思去接魏池手上的筆,將花燈往官家的人手上一塞便趕緊羞得走了。

    「公子,」官家的人瞧著魏池面貌清秀,文思敏捷,便說:「恭祝公子今年高中。」說罷還向戚媛行了個禮:「夫人真是好才華。」

    這話說得戚媛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趕緊謝過了,拉著惹是生非的魏公子逃離了文魁廟。

    「你呀!真是的,剛才何必和別人爭執,害得我好不難為情。」

    「難為情?該是他難為情才是,瞧那年齡怕是寒窗苦讀了不止十年,可笑終究抵不過你我,可見腦子不好用的人才如此迂腐。若是殿試上遇見了他,你看我不出個燈謎給他猜?不過這是我一廂情願,他怕是提不了名。說來還是夫人你!」魏池笑得像個狐狸:「若夫人能進的考場,那才情!肯定得高中個狀元才是喲。」

    「還沒吃巧果子呢,嘴就甜成這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