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鋤禾日當午

《》第一卷 第16章 耕田 文 / 遙聞

    鋤頭依舊還是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自顧自的在那張粗糙的紙上寫寫畫畫,好似那張紙上明年可以種出百八十斤麥子來。

    他一會兒輕笑,一會兒凝眉,那張俊朗微黑的面龐如今像是調色板,表情萬千。

    田小午從她的震撼中跳出來坦然的接受了這個現實,她的腳還沒好,按鋤頭的說法,能正常走路最起碼還要一個多月,要是恢復如常,卻怎麼都還要兩個月有餘。

    田小午不知道自己的將來要何去何從,畢竟,永遠的借助在鋤頭家終歸不是長久之計,但在腳沒好之前,她所謂的為自己將來做的打算,一切都只是空想,在這個根本不熟悉的時代,她從來不奢望自己可以活出個五彩繽紛萬眾矚目來,人貴自知,田小午向來都有自知之明,她很清楚自己的斤兩。

    既然她還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在何方,便也不想杞人憂天,想那麼多那麼遠,覺得當務之急,該是好好的幫幫鋤頭,最起碼,讓這個善良的男人跟自己不至於日日過這種食不果腹的日子。

    思及此處,田小午便問:「鋤頭哥,那下一季你的地裡要種啥?」

    「哦,我還是種豆子,這豆子的價錢要比玉米貴,將來賣了再換些玉米之類的糧食,只是這產出總是不高,」鋤頭皺著眉頭說。

    「那鋤頭哥,你這地年年都是這般種?」

    「是啊,一年兩季,這夏播大豆,等秋天的時候,收了大豆,在播種些麥子,繳了賦稅苛捐,只要年景好,勉強是吃的飽的。」

    田小午心裡飛快的運轉著,這說明這裡的農業已是出現了一年兩季或是三季的種植方式,而且還出現了玉米,田小午很清楚,玉米是在明代傳入我國的,大面積的種植是在明清時朝,如今雖知道這是個不知名的朝代,但已是有了玉米這種作物,應該是基本等同中國的明清時期。

    「鋤頭哥,為啥你不種玉米?」玉米適合旱地,且產量要高的多。

    「這玉米咱們這裡很少種的,不過是因為比大豆略便宜些,大家都愛用豆子換來做糧食吃,還是要去城鎮集市上才換的到的,聽外面來的人說鄰縣種挺多的,不過咱們村子裡向來種麥子、谷子、大豆的多,世世代代種這些習慣了,這玉米種的不多,心中總覺的沒底。」

    「我會種,咱今年就種玉米吧。」田小午提議道,看來這玉米還沒全面的普及,但她知道,這玉米比豆子的產量高多了,且鋤頭這地,年年都是這般的小麥大豆的種,土地得不到休養生息,同一種作物所需要的肥料越來越少,自然是越發的貧瘠,現代的科學常識說的很清楚,土地中的養料豐富多樣,每種作物所需的養料都各自差別,在同一塊土地上輪轉栽種營養需求差別的作物,就可以合理地使用土地中的各種養料。所以,對於鋤頭這地而言,換種一種作物,絕對要好的多。

    「可這大豆還可以搾油啊,這玉米好似是只能這般的蒸窩頭吃呢,這油——」

    「鋤頭哥,你可真是榆木腦袋,你可以用大豆去換來玉米,咱要是種了玉米,還不能用玉米去換些豆子啊?咱這糧食要是夠了,別說油了,就是肉,也換的來,買的起。」

    鋤頭聽了田小午的話,覺得自己真是轉不過彎來,不由的不好意思的咧嘴一笑,又抿唇略一思索,又見田小午那般的胸有成竹,當下便拍板決定了今年就試著種玉米。

    打定了主意,田小午卻是翻來覆去一夜沒有睡好,她在腦海裡努力的整理著自己以前知道的關於玉米種植的知識,想著哪些是在這個時代用得上的,哪些是要改進適應這裡的,畢竟玉米雖是高產,可也需肥量大,這個時代沒有化肥,只有大糞,她可要好好的斟酌一下,畢竟鋤頭是那般的信任她,才聽了她的提議,她可不能害了人家。

    第二日,鋤頭一大早將院落掃乾淨了,將昨夜拉回來的裝麥子的麻袋抗出來,將麥子在太陽底下攤曬起來。

    這邊收拾停妥了,任由麥子那般的晾著,他又將茅房後面蓋著些木板的糞池敞開來,用獨輪車拉著鋪嚴實的滕筐往裡面鋪了厚厚的一層土灰。

    田小午知道這是鋤頭要開茅房挑糞了,這要蓋了土灰掏挖出來的糞,數量足且不稀,臭味也少了許多。

    鋤頭想來是怕臭到田小午,掏出來的糞都裝到糞筐裡,遠遠的推在院門西側的空地上,又不擋著行人的道路,離家又近了些,不怕被偷。

    鋤頭家不過他一個人,又沒有什麼牛馬牲口,一年下來積攢的糞肥總共不過四大籮筐,少的可憐。

    鋤頭說等曬個兩三日,幹了些便可以在犁地的時候撒到地裡了。

    「就這麼曬曬撒上去?」田小午不解的問。

    「是啊,曬曬後我挑到地頭,撒肥就成了,咱家有兩畝地,這點糞少了點,我去年冬日裡去事情多了些,沒去路邊拾過大糞,今年糞肥便不足了些,唉,這個秋季的收成怕是比往年要少了些了。」鋤頭無奈的歎息道。

    田小午覺得只靠這點糞肥這莊稼能長得好才是奇跡了呢,玉米又是高肥作物,這點肥料可不行,保不準將來連苗都長不齊,還談什麼高產,她想了想,便把鋤頭這般的叫到屋子裡仔細囑咐了一番。

    雖是沒有肥料,但田小午知道山上那些個被腐爛的枝葉連年覆蓋的黑土就是最好的肥料,那些腐殖質土層可是肥料都培育不出來的肥土地,放著背後那麼一座滿是肥土的寶山視而不見,反而在這邊望洋興歎說是沒有肥料豈不是侮辱了她這農業大學出來的學生的智商?

    鋤頭雖是將信將疑,可對於小午的主意他向來是反抗無能的,抓了半日後腦勺,也想不通田小午說的「植物肥料」、「腐殖質」到底是啥意思,卻也聽話用獨輪車推著四個大籮筐去了山腳。

    鋤頭按照田小午教的法子,用鐵鍬撿著山上樹下厚實鬆軟的黑土連帶著那些陳年的腐枝敗葉滿滿的裝了四大籮筐,直接趁著回來時天色昏暗的時候,將那些散發著腐爛味道的黑土直接撒到了自家的兩畝地裡。

    那地已經是割完了麥子,如今只剩光禿禿的一層麥茬,被這黑土厚厚的撲了一層,看上去,若不是細細的去揣摩,不過像是撒了糞肥的土地,到也沒什麼異樣。

    這連夜去撒這些肥土的主意也是田小午教給鋤頭的,一來古人極重視各家所謂的「秘方」,一些經驗技術都是傳裡不傳外,被視為自己的獨門秘笈,田小午可知道這技術的重要性,不是她自私,只是她剛到此處,風俗人情都不太熟,有些東西,還是秘而不宣的好,表現的太過特立獨行終歸會引人注目,對她而言,絕非明智之舉,再者,她也不想這些還有些愚昧盲目的村民得了這法子,不計後果,瘋搶般的去挖山土,那樣水土流失的後果定然不堪設想,將未必是人力可以承受的了得。

    等鋤頭忙活完了田小午交代的地裡的活計,已是月上中天,下午田小午瘸著腿在鴨蛋他們的幫忙下已是把那點反覆晾曬的麥子給裝進了麻袋,鋤頭回來後,便抗進了屋子裡垛齊碼好。

    吃了飯,田小午可沒給鋤頭休息的機會,她總覺得那鋪了黑土的地還是太過顯眼,且這腐殖土撒上去,必須盡快的犁地將土層翻攪下去,及時進行鎮壓,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保住土壤墒情,跟原本地裡的泥土融合起來效果才最佳,她便交待鋤頭明日就去將田地給深耕一遍,以防萬一,也強化這初肥的效果。

    鋤頭家沒牲口,自然是借了張大嬸家的犁約了二蛋幫忙,一人拉耕犁,一人在後扶著,半日時間便將地給深耕了一遍。

    二蛋也覺得鋤頭家地上這層黑土甚為奇怪,問起來,鋤頭便搪塞說是按照自家小午妹子教的法子漚的糞肥,二蛋確實也聞到一大股腐臭的味道,也沒做他想,心中對田小午的好感又增強了不止一個係數,只是一味的追問鋤頭這小午妹子家裡境況如何,還有些什麼親人,平日裡喜好些什麼諸如此類的。

    鋤頭開始見二蛋自己轉移了話題,心裡輕鬆的舒了口氣,他是個老實人,不會撒謊,要是二蛋再問,他怕是也應對不了了。

    可後來見二蛋那般的一直追問自家的小午妹子的情況,鋤頭不知為啥,心裡再也痛快不起來,只是含含糊糊的打發般的敷衍了幾句。

    二蛋自小就比他聰明機靈,通達人情世故,鋤頭跟二蛋從小一起長大,幾乎是無話不談的好兄弟,以前一起幹活的時候,也沒少聊過那些個大姑娘小媳婦的,兩人都是會心的一笑,極有默契,可今日聊天的內容的主角變成了他的小午妹子,鋤頭卻怎麼都不能如往日一般的隨意開那些個玩笑,雖然知道二蛋是過過嘴癮跟,無傷大雅,可鋤頭就是高興不起來,又不好發作,畢竟人家二蛋只是在誇小午妹子,也沒說啥不妥當的話,只得木著臉點頭胡亂應允著。

    這兩畝地,二個壯小伙兩個時辰不到就輕鬆耕完了,還遵照小午的囑咐深耕了一邊淺耕了一道,二蛋覺得耕的這田真是值當的很,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意味,恨不得再約著鋤頭耕一遍,再多打聽點小午妹子的情況,而鋤頭那邊,卻覺得這次耕田是他有史以來耕的最累的一次,心累!

    作者有話要說:某遙謝謝親們的支持,謝謝你們的霸王,某遙惶恐啊!!

    某遙這週一定老老實實的多碼幾章,

    段更啊,就像陽痿,輕鬆卻痛苦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