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十畝薄田闖天下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排檔 文 / 柳暗話明

    中午時分,烈日炎炎。勁風吹拂,萬千籐條迎風招展。

    開心農場外,搭起了一溜兒的簡易大排檔,旁邊有一招牌,上書四個大字:老鄉風情。

    大排檔裡,一群婦女端著古樸的木質托盤,往返於各個餐桌,忙碌的熱火朝天。

    6續有衣裝得體的男女自開心農場裡走出來,多是些上了歲數的中老年人,直奔大排檔而來,一來就急匆匆的叫著酒菜。

    「老闆,一盆蝦皮海鮮湯一份野鴨煲,四個張記鹹蛋,十張煎餅,再加一盤鹽水花生跟四瓶啤酒,快點。」

    「行咧,先找地方坐,馬上就好。」

    戴著衛生口罩的柱嬸大聲應承著,嫻熟的攤著煎餅,大臉盤上紅光滿面,烈日的熱意全都到了她的面上,由內而外容光煥。一旁的桂花嬸子麻溜兒的將客人的吩咐記下,同時也記住了客人落座的餐位,吩咐著手下的婦女開始準備。

    「服務員,我們的酒哪?」細聲細.氣的聲音響起,還帶著幾分稚嫩的音色。

    柱嬸瞥了一眼開腔的半大小子,.登時樂開了:「吆喝,小孩子家家也敢喝酒,換了俺家樹根,我非打爛他的屁股蛋。啥?你成年了?得,身份證拿來瞅瞅。」

    「呃…」這群小子統統傻了眼,沒轍,.只好一邊愁眉苦臉的吃菜喝湯,一邊埋怨著這紅果果的差別待遇。

    方翔的開心農場吸引了許多中小學校的注意,在.這個遠離城市塵囂的的地方,天是藍的、水是甜的、山是青的、空氣是純淨的,而這開心農場更是一片童話似的存在。讓孩子們在這裡種種地,玩玩水,識別一下莊稼與野草,跟著山村孩子學習一下堆泥巴,疊紙飛機,親手製作可以下水的塗蠟小船,即便是大人們想來都覺得有些神往。

    各個學校組成的夏令營隊伍接踵而至,偌大的開.心農場都有些人滿為患。其實那低廉的場地租借費用,壓根賺不了幾個錢。方翔起初也只是瞧在趙倩的面子上,賣給趙博城一個人情,所以也沒存著賺大錢的念頭。只是無心ha柳柳成蔭,方翔萬萬想不到,這些學生跟陪護家長的到來,卻帶動起了寧遠村的經濟:家長與學生基本都是在開心農場外的『老鄉風情』大排檔就餐,四批夏令營成員,總計一百三十名學生,算上家長,每餐的客流量在2oo人次以上。

    大排檔內人聲鼎沸,養殖場的辦公室內,大家也.是酒意醺醺。

    「玉娃,真是不服.你也不行啊。你說你這腦袋瓜咋長的?咋搞點啥都能搞出點名堂呢?」劉大壯不無感歎的連連讚著,「你搞了這麼一個大排檔,居然解決了二十個老娘們的就業,一天淨利潤就有兩三千,這錢兒來的,痛快。」

    建大排檔是方翔的主意,只不過他事情太多,只是提出一個設想,具體就由村委牽頭,他只提供一下烹飪方面的指導。村委研究過,想將所得純利潤跟方翔五五分成,只不過方翔沒要,希望村委把收入攢起來,年底給老百姓們點福利,劉大壯一一照辦。

    「是啊,多虧了玉娃,做的菜那叫一個地道,一下子就把外來人的鼻子給勾住了。」柱叔抿了一點猴兒酒,面上1ou出陶醉之色,歡天喜地的道,「對了,照著電視上說的,咱這大排檔叫啥?對,叫帶動周邊經濟。鐵牛跟老四疙瘩家的豬,鎮上的殺豬匠來看了,給的價那叫一個低啊。可扔給大排檔,價錢高不說,這些城裡人都愛吃,說香口哪。」

    要說老鄉風情大排檔,的確帶動起了寧遠村的經濟。暫且不說解決就業問題,單單是做飯所需的材料,就讓大傢伙得到了實惠。自家養的雞鴨、醃製的鹹菜、菜畦裡的蔬菜等等,源源不斷的供應著大排檔,轉化成一盤盤的美味佳餚,換回來一疊疊鈔票。這段時間,寧遠村老少爺們的臉上,笑容當真是比陽光都燦爛。對於這大排檔的起者——方翔,更是感恩戴德。

    方翔趕忙謙虛:「要說這事兒,還得謝樹根和毛蛋,當初要不是這兩個小子把餐桌抬到養殖場外面,也就沒今天的大排檔了……」

    鈴鐺本來端著小碗在一旁看著電視吃著飯,聞言卻是不樂意了,放下小碗跑了過來,搖晃著方翔的手掌,小嘴高高的撅起來,上面能掛一油瓶。

    蒜頭不愧是鈴鐺的小跟屁蟲,見狀急沖沖的嚷道:「鈴鐺的功勞最大。」

    小孩子跑出來搶功勞,屋子裡六個大人笑趴下兩對半,方翔強忍著笑,寵溺的摸摸鈴鐺的小腦袋,趕忙哄著:「對對,要不是我們家鈴鐺進屋端了一碗湯送給那位老爺爺,也就沒大排檔這回事了,所以說,鈴鐺的功勞比樹根毛蛋都要大。」

    「嘻嘻…」得到誇獎的鈴鐺可是樂壞了,得意洋洋的晃著小腦袋,重又跑到一旁吃飯看電視,當然也沒忘了獎勵蒜頭一枚榛子。

    童趣喜人無限,經鈴鐺與蒜頭這一鬧,大家心境益愉快。酒酣耳熱之際,方翔神情一整,緩緩的開口了:「眼下的大排檔顧客中,雖說學生佔了七成,可那些家長才是最大的消費團體。」

    劉大壯點點頭表示贊同:「是啊,大人不比孩子,兜裡有錢飯量又大,吃飯還外帶著喝酒,是大排檔的大客戶。」

    方翔笑著頷:「不錯,可大家想過嗎?一旦孩子的暑假結束,夏令營活動也就隨之結束。我們的大排檔還能開下去嗎?」

    鐵牛笑呵呵的道:「那肯定是開不下去,孩子都走了,大人們也不會來了。不過單單這一個來月,也能讓咱們村的老百姓手裡頭闊綽不少啊。」

    「胸無大志!」望著一臉滿足的鐵牛,柱叔一繃臉,不屑的瞪了一眼,轉而望著方翔,滿臉希冀的道:「玉娃,你是不是有啥好招?」

    劉大壯也無心飲酒,琢磨著怎麼才能把大排檔這紅火熱鬧的場面留住,可他絞盡腦汁也是想不出什麼好辦法,末了也就像柱叔一樣,眼巴巴的望著方翔,希望他能出個好主意。其他人也是有樣學樣,在這些胸無點墨的本分莊戶人眼中,方翔已經成了某種意義上的智囊,平日裡誰家有點犯難的事兒,總喜歡找方翔拿個主意。

    方翔連連擺手,笑著道:「大叔們都別這樣看我,我也沒什麼好招。不過咱們可以分析一下現在的情況。家長們為什麼會留在這裡?」

    腦瓜最靈活的柱叔張口就來:「這簡單。除了想陪著自家孩子外,無非是覺得咱們這裡山好水好環境好,在這裡一行一動都覺得舒坦。再有,吃的不錯,好多人都是被玉娃鼓搗出來的那四份湯牽住了鼻子。」

    「是啊,是這麼回事。可要是沒了夏令營的孩子,單憑這些東西也留不住這些大人。」劉大壯憂心忡忡的歎氣。

    東根叔眼睛一亮,樂的一拍大腿:「要是大奇山開了,咱這大排檔不就每天都有生意了嘛。遊客一多,咱就建賓館,把大排檔改成大酒樓,哈,到那時,全村都跟著富了。」

    「瞧你那傻樣。」東根叔美得都流鼻涕泡了,柱叔憋不住笑,調侃一句後,提醒他,「你說的這些都是沒影的事兒,柳書記辦事不kao譜,還開大奇山?指望他你算是押錯寶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開了村子的實際情況,也都紛紛琢磨著可以kao什麼地方來吸引外來遊客的眼球。劉大壯甚至還出門找來幾個村委幹部和一些頭腦靈活的村民幫著一起研究。

    方翔總覺得,無論這次研究成功與否,今天這個日子都值得紀念。因為這是他來寧遠村一年多、寧遠村的老少爺們第一次聚在一起為了一件商業的事情出謀劃策,以前方翔說起商業的話題,管保在座的鄉親個個是昏昏欲睡。或許這也可以說明,這些習慣從莊稼地裡刨食、數十年如一日過著本分而窮苦生活的鄉親們,腦子裡那些陳舊而不合時宜的觀念已經有了幾分可喜的變化。

    研究半天,大家也沒研究出一個結果,其實法子有不少:比如很多城裡人都喜歡節假日釣魚休閒,寧遠村水塘不少,適合垂釣的地點眾多,伴以青山綠水,以此為賣點,必定能讓一些釣友們趨之若鶩。再比如說,柱叔提議,讓村委興資建造一些農家小院,配搭著極具鄉土特色的籐椅籐桌,讓城裡人住在這種休閒的環境下,嘗嘗農家飯,幹幹農家活,勞逸結合。

    法子是否可行,有待實踐證明,可有一個問題堵住了實踐的可能,問題就出在門前這條路上。這一百多里的路,佈滿了大大小小的碎石塊,顛簸難行讓人望而生畏。外面那群家長也經常在村民的耳朵根子旁嘮叨:「在你們這村子,雖說娛樂節目單調了點,可環境好人舒暢,吃吃喝喝過的也挺滋潤的。不過一想到再來啊,我們就打怵,就怕再走這條路。你們村的領導幹部們就不能想個法子貸筆款,把這路先修了?方便我們以後再來。」

    城裡人出來遊玩圖個放鬆休閒,如果把時間都耗在了路上,再遇個不巧、半路拋錨,叫天不應叫地不靈,那就不是休閒而是找罪受了。

    「要是沒條好路,咱村子怕是啥也幹不成。」劉大壯瞅著悶煙,不住嘴的嘟囔著,眼瞅著暑假後這紅紅火火的大排檔就要歇菜,他這心裡頭跟貓抓似的難受,突然一拍大腿一狠,吵吵著:「過幾天鎮上開會,我把這事兒跟鎮長書記都反映反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