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 逐鹿大洋 第四十六節 力所不逮 文 / 閃爍
第四十六節力所不逮
如果說中途島遭到轟炸,引起了帝國海軍高層的密切關注,連帝國首相都注意到此事的話,那麼瓦胡島遭到轟炸,對美國朝野上下來說就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了。尼米茲在海軍摸爬滾打幾十年,很清楚瓦胡島遭到轟炸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因此,在19日,尼米茲就與金取得了聯繫,先匯報了情況,然後保證會繼續堅守,可他的保證在很大的程度上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壓力直接來自白宮,參戰三年多了,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毫無建樹,雖然麥克阿瑟搞砸了西南太平洋那邊的戰鬥,但是從根本上講,太平洋是一個以海軍為主的戰場,尼米茲是太平洋艦隊總司令,是太平洋戰區司令,也必須要承擔起大部分的責任。就算此時美國已經實施了新聞管制,瓦胡島遭到轟炸的消息並沒有被公開,可紙是包不住火的,消息很快就在國內傳開了。可以說,美國上下一片嘩然,在此之前,所有美國人都認為珍珠港是世界上防禦最嚴密的港口,美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可是現在,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在懷疑本土是否安全,美國是否還能夠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了。
對於國內發生的事情,美國總統也無法完全控制,面對眾多的置疑與責難,美國總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找個替罪羊,總得有人出來為失敗承擔責任。首先遭到責難的就是海軍部部長金,可金上將只是後方的指揮官,而且他主要負責的是海軍各部隊的調配,物資運送,戰艦移交等等後勤方面的工作,並不負責前線的指揮工作,因此金上將是沒有能力來承擔這個責任的。接著,責難就被施加到了尼米茲的身上,尼米茲是戰區總司令,艦隊總司令,是前線最高指揮官,必須要對所有的戰役負責。也只有尼米茲才能夠背這個黑鍋,可當時,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頂替尼米茲,特別是在海軍內部,尼米茲的威望是沒有別人可以悍搖的,不管是金上將,還是美國總統,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都得首先考慮一下尼米茲的地位。
因為戰場上的失敗而引發國內的政治鬥爭,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奇怪。在戰爭爆發初期,就因為軍隊在前線作戰不利,唐帝國內部爆發了政治鬥爭,薛希岳首相遇刺事件就是帝國國內政治鬥爭的直接體現。美國也不例外,美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反擊毫無成效,反而讓唐帝國海軍掌握了主動權,而輸掉太平洋就等於輸掉了整場戰爭,在此情況下,美國國內出現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
美國華盛頓時間20日上午,也就是夏威夷時間20日凌晨的時候,美國總統在白宮召開了政府高級部門領導會議。這次會議沒有確定要解除尼米茲的職權,因為絕大部分官員都反對這麼做,臨陣換將的影響更為巨大,而且現在沒有人可以頂替尼米茲。最後,美國總統確定了新的短期戰爭目標,即在不惜一切代價的情況下守住夏威夷群島,並且責成尼米茲盡快組織起有效的反擊,殲滅考愛島上的唐帝國陸戰隊,奪回中太平洋的制海權。這基本上是一道行政命令,而不是軍令。美國總統在讓金起草給尼米茲的電報的時候,也是以總統,而不是以美軍總司令的身份來下達這一任務的。在這個時候,美國總統本人都對戰爭沒有太多的希望,至少對眼前發生在夏威夷群島的戰鬥不抱太大的希望了。
隨後的幾天裡,美國總統還陸續頒布了好幾道行政法令,其中包括了調整美國在27年下半年,以及28年的重要工業生產目標。調整國內軍事工業的產力分配,重新制定了28年的造艦計劃,將主力戰艦的建造數量增加了四成以上。調整各工業部門從業人員的比例,重點加強了冶金,化工,電力,煤炭,石油,機床,製造,船舶,航空,車輛等工業的從業人員,大幅度削減了輕工業,服務業,農業的從業人員。擴大27年下半年,以及28年的徵兵計劃,擴大婦女再就業培訓規模,重新調整兵役年限,重點針對一些逃避兵役的人員制定了打擊政策。另外,美國總統還在六月份的時候頒布了十幾項與戰爭與關的法案。用歷史學家的話來講,美國在27年中期進行的生產,軍備調整計劃是在將美國的最後一點戰爭潛力給壓搾出來,而美國總統制訂的新的國內生產與動員計劃實際上就是加在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些國內的生產與動員調整與尼米茲沒有太多的直接關係,他在夏威夷時間20日上午10點左右就收到了金上將發來的電報,而在此之前幾個小時,他收到了米切爾發來的另外一封電報。當尼米茲將這兩封電報放在一起的時候,他明白了一點,那就是,他必須要做出一個重大的決定了。
平心而論,尼米茲對斯普魯恩斯的信任超過了所有人的想像。從哈爾西推薦斯普魯恩斯出任第16特混艦隊司令官開始,尼米茲就一直非常信任這個50多歲才成為了少將的部下。從24年到26年,斯普魯恩斯在戰場上的表現也很少讓尼米茲失望。雖然斯普魯恩斯多次做出讓人覺得「荒唐」的決定,但是從總體上講,正是因為斯普魯恩斯的存在,唐帝國海軍才沒有能夠在中太平洋戰場上迅速取得勝利,並且牽制住了唐帝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進攻速度。如果沒有斯普魯恩斯指揮的那幾次戰役的話,那麼美軍在25年的時候就有可能丟掉澳洲,在26年就會丟掉夏威夷群島。可問題是,尼米茲的信任不代表一切,特別是在局面逐漸失去控制的時候,尼米茲也不可能繼續「袒護」斯普魯恩斯了。
米切爾的電報就像是催化劑一樣,尼米茲很清楚斯普魯恩斯此時在想什麼,這也是他沒有限制斯普魯恩斯的行動的主要原因。從此時的戰局上講,第五艦隊肯定比夏威夷群島更為重要。說直接點,夏威夷群島肯定會淪陷,區別只是在什麼時候淪陷。唐帝國海軍取得了戰略上的絕對優勢,而且在戰術上的優勢也相當明顯,美軍能夠在夏威夷群島堅持半年就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了。而隨著澳洲大陸那邊的戰鬥結束,唐帝國海軍還能夠集中與動員更多的兵力攻打夏威夷群島,到時候,就算美國投入更多的兵力,也不可能守住這座群島。從長遠角度考慮,此時美國最應該重視的不是怎麼守住夏威夷群島,而是怎麼建立本土的「太平洋壁壘」,怎麼在本土擋住唐帝國的進攻。
如果要進行本土防禦的話,那麼除了在西海岸建立「太平洋壁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一支強大的,且能夠繼續作戰的艦隊了。這也就是第五艦隊的重要性,僅依靠岸上的被動防禦是不可能阻止唐帝國海軍陸戰隊在美國本土登陸的,必須要依靠艦隊建立起的防禦屏障,才能夠將敵人阻擋在美國本土之外。因此,保全第五艦隊比守住夏威夷群島的戰略意義更為重大。
尼米茲知道斯普魯恩斯正在努力保全第五艦隊,避免在不利的情況下與敵人的主力艦隊決戰,可這與此時他收到的命令,以及美國總統的決定是背道而馳的。尼米茲是一名軍人,可他是一名懂得政治的軍人。此時此刻的美國需要的不是西海岸上的一條防線,而是一次勝利,特別是一次海上的勝利。哪怕這只是一次微小的,付出了慘重代價的,根本就沒有影響到總體戰局的勝利。美國已經在戰場上被唐帝國壓著打了三年,三年時間足以讓很多美國人對戰爭失去信心了。因此,必須要一次勝利來鼓舞軍民士氣,鼓舞起所有人的鬥志。尼米茲明白這個道理,可他更清楚,獲得這次勝利的代價是他,也是美國海軍所無法承擔的。
尼米茲沒有去考慮斯普魯恩斯與米切爾之間的矛盾,在他看來,斯普魯恩斯與米切爾都是軍人,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要在戰場上擊敗敵人,而他們之間的分歧只是因為其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而產生的,這屬於方式方法上的矛盾,而不是本質上的矛盾。可是,他必須要做出選擇,他還得做出判斷,判斷斯普魯恩斯現在還有沒有能力繼續指揮第五艦隊作戰,準確的說,斯普魯恩斯會不會按照美國總統的要求指揮艦隊作戰。
這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讓尼米茲難以做出決定的問題。他信任斯普魯恩斯,也知道斯普魯恩斯的決定是正確的,可是他必須得考慮到總統那邊的壓力,必須得考慮到總統的要求,或者說是命令。他必須要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做出一個選擇,落實到實際的問題上,就是到底讓斯普魯恩斯留下,還是讓米切爾留下!
如果在以往,尼米茲會花上好幾天,甚至一個月以上的時間來考慮這個問題,或者是設法解決雙方的衝突,可是現在他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而已。當天下午四點左右,尼米茲就給米切爾與斯普魯恩斯發去了電報,他已經做出了決定,他知道,在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能力挽回敗局了,戰局的發展已經擺脫了他的控制。
收到了尼米茲發來的電報後,斯普魯恩斯的神色沒有太大的變化。他到司令艦橋外轉了一圈,看著旗艦周圍的那些護航戰艦,斯普魯恩斯很有一番感觸。他想到了三年前,哈爾西推薦他出任第16特混艦隊司令官的時候,想到了之前經歷的那麼多的戰役,也想到了幾個月前返回國內時的所見所聞。現在他知道,他該說再見了,跟艦隊,跟海軍,跟大海說再見了。
「將軍……」
斯普魯恩斯轉過了身來。「接替我的人來了嗎?」
副官點了點頭,他也知道了尼米茲的命令,他也為斯普魯恩斯鳴不平,可是現在誰有能力改變這一切呢?
「好吧,那我們該去別的戰艦了,這裡已經不屬於我們了。」斯普魯恩斯整理了下頭上的海軍帽。
「特納將軍發來電報,他說他牢記著你的命令。」
斯普魯恩斯微微點了點頭,走下了艦島。他沒有去考慮尼米茲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他只知道,現在,他必須要離開這裡了。
在離開旗艦「漢科克」號航母的時候,斯普魯恩斯回頭看了一眼這艘龐大的航母,他不記得這是自己呆過的第幾艘旗艦了,而他只知道,這很有可能是他的最後一艘期間。「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靠了過來。按照尼米茲的安排,斯普魯恩斯將乘坐這艘戰艦直接返回舊金山,而不是返回珍珠港。這讓斯普魯恩斯想到,也許在舊金山還有幾名憲兵在等著他吧。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是一艘普通的重巡洋艦,戰艦上的條件並不怎麼樣,艦長為斯普魯恩斯準備好了單獨的主艙。斯普魯恩斯沒有急著進入艦體內部,在登上這艘戰艦後,他再次回首朝著正在遠去的「漢科克」號航母看去。航母桅桿上更換了一面新的將旗,參謀軍官正站在司令艦橋外朝著他這邊揮手告別。平心而論,斯普魯恩斯對他的參謀要求極為嚴格,他不明白,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參謀會向他告別。
「將軍,我們該出發了。」
斯普魯恩斯點了點頭,他沒有轉過身來,他仍然看著逐漸遠去的航母,逐漸遠去的艦隊。他有種很不好的預感,他覺得今後再也見不到第五艦隊了,因此他的目光久久沒有離開,一直追隨著遠去的艦隊,追隨著那些隨同他一起作戰的美軍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