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三界棺

正文 第七百二十五集 文 / 往生老魔

    不足問詢此間蓮花寺之僧眾,才知原來是極樂境大佛爺生辰臨近,眾家意欲大慶呢。

    「大和尚生辰便是大慶,怎麼不見此時一切皆空呢?」

    不足冷笑一聲。

    蓮花寺亦是奉了其主家寺廟接應大寺之佛旨,策劃法會,水陸道場以為普天同慶之意也。那住持大和尚亦是出關,先是去往接應大寺聽命,後便是回歸其坐禪法寺蓮花寺整頓安排所謂佛陀生辰之慶典事宜。

    「諸位,老衲奉了接應聖僧佛陀之法旨,便於此間十萬里內組織信眾為佛之生辰慶典。目下人手稀罕,諸位當以一當十按劃派分工應對,務必於佛之生辰時,諸般萬事齊備,普天同慶。」

    「謹遵法旨。」

    眾應聲道。

    「三味法師,汝與先知法師二人亦可相助一二,可否?」

    「遵法旨。」

    於是那不足與先知大修二人分割蓮花寺所在街面之信眾,做佛事,演佛經,以為慶典前之功德。先是指使的信眾家家書寫對聯張貼,各個掛了大紅燈籠,街道人家,俱是佛家符散發了浩大佛光。此佛家符本是信眾乞求高僧大德賜予,可是逢此大慶,諸家寺廟居然直接就下發了許多!慶典時,凡家信眾佛事與蓮花寺之水陸道場**會共同演繹,諸家佛事,幾為凡家祭祀祖宗之節一般隆重,直為佛事虛做以為慶典!

    「先生為僧侶居然以假作真也!」

    一日待得不足與信眾講經說法罷,那先知大修忽然微笑提醒道。不足聞言一愣。忽然亦是微笑:

    「此世間何等樣身份為真?又何等樣身份為假耶?便是此一身皮囊亦不過兩袖清風爾!唯意念所及,所做功業可以為後世論道!除此真假豈可易辯?」

    「然吾等身為僧侶久矣,在此間瀆神何?」

    「先知大修,做好的功課哪裡會無益呢?此極樂境佛祖等一干大能做了一天佈局,遍歷三界,此幾乎冠絕古今也!恆久歲月以來,小心佈局,無有一絲兒引得他界大能疑惑。時至今日,其佈局已然近乎大成。某家瀆神,便需根除此患。否則功敗垂成。空遺恨千古也。」

    「哦?大佈局?其為何?」

    「無從知悉!只是知悉其救世普渡之舉遍歷三界。然其具體佈局及其佈局之核心運作,無人知悉呢!只是其終極目標乃是以佛家操控三界,甚或演繹新世界之誕生!此一點大約無有意外也。」

    「啊也!大千世界五彩繽紛,此其自然也!便是道已然法自然而生。非是隨心設定。此佛祖到底意欲何為?難道不虞三界崩潰。萬般歸虛麼?」

    那先知大修大吃一驚。驚懼言道。

    「此或者便是彼等之所謂架構極樂之新世界呢!汝不聞主神等之所謂大毀滅時,信仰彼等者盡數在父神之座下享受永生之樂,而無有信仰者之眾將魂飛魄散。永墜無間地獄麼?」

    「然彼等便就那般肯定三界之崩毀,彼等可以事外而苟活麼?」

    「彼等歷無窮之歲月,其佈局也密,操控也實,而不敢謀定而後動者,大約便是此一點無有把握也!然其目下加快步履,或者已然尋到兩全法門亦未可知呢!」

    「如此瀆神之舉應不敢稍緩呢!否則萬般眾生俱毀滅,則徒留虛空何?」

    「嗯!」

    那不足沉重點頭應諾。

    佛祖誕辰。

    此一天,此西方極樂世界毫光大放,仙樂齊鳴,誦經唱詞高揚。九天上飛天之眾女神弄舞,大地上,諸般星宇、星辰之信眾伏地誠心叩拜祭祀,一天讚美!一天祈求!

    不足亦是列隊僧侶中,高唱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那拖長之吟唱婉轉而悠然,似乎佛陀之傳經,似乎信眾之受渡,自然而然也。

    演經至午時,忽然那九天上降下一天甘霖,諸般信眾俱高呼佛號阿彌陀佛!那甘霖似如有靈,紛紛侵入信眾之體膚,眾生宛若吸食,各個精神百倍,伏地叩首,仰天讚頌!

    便是此時,那甘霖瀰漫處,不足訝然注視。其一干甘霖居然似如驚懼一般圍攏了其身不敢入!只是做了一道渾圓之球體圍攏了不足,於燦爛大日之照耀下現出美麗弘景。先知大修觀之忽然大奇,然待其注視,四圍僧侶俱各回頭來視,先知大修急急傳音道:

    「先生,此地何敢如是?」

    不足聞言急急施法將那四圍甘霖收攏演化為清涼聖水,凝聚若球,收了在法袋中。不足四圍數僧侶觀諸甘霖入其懷,再無有奇處,便俱各演繹經。而那先知大修此時卻是常常吐出一口氣來,蓋此特別節日大能巡視,佛陀處處,稍有不慎現出身跡,則必然有大麻煩在也。不足觀之先知大修之模樣

    ,訕訕然而笑道:

    「便是某家自己亦是無有料到此景也。」

    晚間時分,一天法會至尾聲。有大德高僧坐壇談禪,便是蓮花寺亦是有往請接應大寺之高僧名普濟者講經演法。其佛理深沉,演到妙處,蓮花寺四圍八鄉數十萬里人家無不觀視得那一天仙霞,佛樂聲聲呢。

    而後接連一十五天水陸**會,至月末時,接應星宇之佛境聖地,接應大寺氣氛升至極高處,一顆佛家星辰萬般佛經吟唱,聲震天宇,數百萬禿頭和尚齊聚接應大寺之前大方場,坐地演經,其乃是金剛經也。眾僧齊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便是這般數百萬僧侶齊頌,其聲勢之浩大,一時無兩!那雲端裡諸位巡查佛陀,聞得斯音,俱各喟然長歎,不住默念佛號。

    眾僧堆裡,那不足尋常至極,只是開言誦經,便是先知大修亦是禿了頭,雙手合掌,大頌其經。等一干巡查佛陀遠去時,眾僧已然誦經至金剛經第十四品,離相寂滅分此一節也。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待得接應大寺中大佛陀接應古佛行出,合了一眾僧侶高聲吟誦時,已然是斯經第三十二品,應化非真分此一節也。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阿彌陀佛!!」

    眾演經畢,接引寺之佛老**,指點一眾僧侶之修行,佛誕之生辰終是乃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