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英雄傳

生死九一八 第五十二節 謀事在人 文 / 抗戰

    「有多少人?」陸機額頭冒汗,昨夜不是被打敗了日軍嗎?怎麼還有這麼多人?日軍仗著鐵路的便利,可以快速的從各處調集兵力,但整個關東軍的體系,也不過是一萬多人啊。為什麼才幾小時,又多出這麼多?

    還有那個從城西來的大批警察又是怎麼回事?難道少帥察覺了義勇軍的成立,派人來剿滅的?如果是這樣,義勇軍就危險了,要被人兩面夾擊啊!

    和日軍打仗,死了也光榮,要是和自己人打仗,那就窩囊死了。

    報告情況的人,並沒有受過專門的偵察訓練,他口中只有「很多、大量」這樣模糊的概念,沒有人數、武器裝備、敵軍番號、指揮官等等俱體的內容。他們一看到有人來了,就急著報告給偵察連,再由偵察連報告給義勇軍。陸機一問,他就吱唔著說不出話來了。陸機急得猛跺腳,下令,讓他再探仔細。

    衛華仗著頭腦中有整個918事變經過的事實,細細思考這個時候,這些日軍可能是從哪兒來的,很快就想白了,笑了笑道:「那些警察必是省警務處處長黃顯聲,而日軍則很可是從朝鮮調來的援兵。」

    陸機疑惑的問,「你怎麼知道?」

    衛華道:「在這危急時刻,能夠將被打散的警察集中起來,除了這位北大、講武堂炮科的高材生,現在的省警務處處長,兼瀋陽公安局長黃顯聲,還會有誰?至於日軍,關東軍這二天元氣大傷,日本唯一能夠這麼快的速度調集,唯有駐朝鮮的師團,不會有別的部隊!」

    「那麼,這次增援過來的日軍,有多少人?」

    「大致一個師團。」

    陸機寒毛豎了起來,日軍一個標準編製的師團,有二萬多人,輕重機槍六百挺,汽車一千輛,戰馬二千匹,山炮二百門,裝甲車二十輛。為了打敗關東軍第二師團,這個縮編師團,基本上將老底給掏光了。人員傷亡達到驚人的一萬二千人。這還是在利用了日軍麻痺大意,對我軍不瞭解的情況下,造成的。假如,來一場正規的陣地戰,義勇軍三個師,怕是連日軍的一個聯隊都打不過。戰鬥力低下的問題,在昨夜面對一個日軍大隊的狙擊時,已經暴露得很充份。

    所謂不打不相識,通過這二天的戰鬥,義勇軍摸清了日軍的虛實,恐怕日軍也摸清了義勇軍的虛實吧,從前的突發性,和信息的不對稱性,已經不存在了。與一個師團的日軍外加關東軍殘餘對陣,有勝算嗎?

    衛華看出了陸機的擔憂,笑了笑,道:「我們還是有機會的。至少我們現在有五大勝利保障。一、本土作戰,人民支持。二、實戰練兵,進步神速。三、巷戰迷宮,佔盡地利。四、接連大勝,士氣高昂。五、得道多助,又添強援。」

    「強援在哪?」

    「那些警察啊!」

    「難說,」陸機皺著眉頭道,「如果我們不成立義勇軍,也許黃顯聲會率人幫助我們,現在我們……?黃顯聲是少帥心腹,此人對少帥極為忠心。在沒有弄清楚他的意圖之前,還是要防備一點好。」

    「陸參謀,你多慮了,黃顯聲此人,忠義愛國,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是分得清輕重的。我相信他最忠誠的是我們的國家,而不是某個人。如果不是這樣,他也不會在五四運動的時候,被北大給開除了。」

    提到五四運動,陸機也是深有同感,當年的那批愛國青年,包括自己在內,構成了現在的抗戰中堅。凡是參加過那次遊行的學生,全都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禮,世界觀、人生觀都得以昇華。「五四人」,是最值得信任的一個特殊群體。

    現在陸機還不知道,正因為五四運動,彰顯了中國少年的銳氣和勃勃生機,被定為所有青年人的節日。陸機更不知道的是,歷史上的義勇軍,是黃顯聲第一個創立的。而且黃顯聲,也是第一個覺察到日軍的陰謀的人,也是打響東北人民抗戰第一槍的民族英雄。只不過,他率領警察,在瀋陽城內抗擊日軍的,東北第一槍,由於那些日軍,已被衛華率領的汽車隊,給消滅了,沒有機會再次打響了。

    衛華道:「我們只需一人,去聯絡他,曉之以民族大義,必能說服他,與我們一起共同抗戰。」

    「誰去合適。」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衛華笑了笑。

    「不行!」陸機盯著衛華的眼睛,斷然否決,「你是我們義勇軍的總司令,是我軍的靈魂所在,萬一有個意外,對義勇軍來說都是很大的損失。搞不好,黃顯聲會扣押你,以此來命令我們!」

    「這種可能性很大……」衛華也在思索著,「不過,假如我不去,誰可說動他?」

    「我去!」陸機道,「我和他經歷相同,年齡相當,共同語言多。」

    「有幾分把握?」

    「五五開。」

    「不行!成功的機率,太少了。」衛華道,「在決定民族命運的時候,我們不能充許有失敗。」

    「司令,難道你去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也只有八成。」衛華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只能據實說。他之所以,認為自己比陸機去,把握大三成,則是因為他是一個未來人,知道歷史的走向,而且讀了那麼多年的書,雖說博而不純,但放在現在,隨便說出幾個新鮮名詞來,也能蒙倒一批人。衛華這二天,之所以能夠被這麼多人所推崇,除了戰功外,靠的也是這些。

    「那我們同去吧,你的八成加上我的五成,說不定就百分之百了。」陸機道。

    「不可!」衛華在這事上,沒有給陸機以商量的餘地,「我萬一遇到意外,至少義勇軍還有你主持大局。黃顯聲出於忌憚,也不敢將我怎麼樣。要是我們一同淪為階下囚,義勇軍也就散了,你我都有性命之憂。」

    陸機聽了也覺得有理,只得點頭,說:「多帶些警衛,將警衛團全都帶上。」

    「不用了,我此去是當說客,不是去打仗,帶這麼多人,則顯得我沒有膽量。還沒有談,就會被人家看貶了,還談什麼?」衛華站了起來,一時間豪氣干雲,大聲道,「我今天就傚法,古代俠士,來一個單刀赴會!」

    這時偵察連又有情報送來。他們的話證明了衛華猜測。陸機唯有用崇拜的眼光看待,眼前的這個衛司令:二十多歲,軍事素質驚人,戰術驚人,戰略謀劃能力驚人,還能料事如神。這樣的全才,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果非得用歷史上的人來比較的話,衛司令是第一猛將呂布、第一軍師諸葛亮、第一預言大師袁天罡(注2)的混合體。真不知道,這個世界,還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難倒他。

    陸機並不知衛華在日軍的醫院做了一些什麼事,要不然,還會給他再加上一個標籤——第一色狼。

    (註:1)黃顯聲,字警鐘,1896年生於遼寧省鳳城縣葦山河村。少年時黃顯聲曾就讀於丹東道立中學,畢業後,於1918年入北京大學實習班,因參加五四運動被迫輟學,回到瀋陽。1921年,黃顯聲考入東北講武堂三期炮科,翌年畢業後服役在東北軍中,初任營長,後提升為旅長等職。因黃顯聲治軍嚴謹,膽識過人,深受張學良的信任和賞識,於1930年春被委任為遼寧省警務處處長兼任瀋陽市公安局長。

    (注2)袁天罡,唐朝時著名的星象預言家,據說有未卜先知之力,著有《六壬課》、《五行相書》、《推背圖》、《袁天罡稱骨》等。傳說袁天罡在凌雲山得道後白日飛昇。有傳言說,其所著《推背圖》大都為歷史所驗證,據說因為其中預言了文革,曾一度被禁。

    小說網(|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