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劍焚九天

正文 寫在前邊 關於湛盧神劍 文 / 石徑寒山

    《劍焚九天》小說上傳以後,有讀者問我湛盧神劍的一些細節,以下字只是作者根據部分史書、神話故事和一些網彙編而成,實乃一家之言,望各位讀者海涵。

    「乾坤開勝地,紫氣抱盧山」,從古至今,有關湛盧的詩有很多,但總不免要提到歐冶子,提到那把「天下第一劍」之譽的湛盧寶劍。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戰亂不斷。交戰各方為了增強戰鬥力,紛紛選派國內的能工巧匠,研製克敵制勝的武器。作為短兵相接的主要武器,劍在當時被稱為「百兵之師」。地處東南地區的吳越諸國,水網縱橫,林草密佈,不利車戰,因而鋒利輕便的劍就愈顯其重要。

    「……劍之成也,精光貫天,日月爭耀,星斗避彩,鬼神悲號。」鋒芒蓋世的寶劍。歐冶子它獻給越王。越王愛撫之下,命名「湛盧」。從此,歐冶子就同他的湛盧劍一起名揚天下。故以劍名山。因此,湛盧山素有「閩山第一」、「天下第一劍山」、「劍山」等美稱。

    楚昭王臥於宮中,既醒,見枕畔有寒光,視之,得一寶劍。及旦,召相劍者風鬍子入宮,以劍示之。風鬍子觀劍大驚曰:「君王何從得此?」昭王曰:「寡人臥覺,得之於枕畔,不知此劍何名?」風鬍子曰:「此名『湛盧'之劍,乃吳中劍師歐冶子所鑄,昔越王鑄名劍五口,吳王壽夢聞而求之,越王乃獻其三,曰『魚腸',『磐郢',『湛盧'。『魚腸'以刺王僚,『磐郢'以送亡女,惟『湛盧'之劍在焉。臣聞此劍乃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然人君行逆理之事,其劍即出。此劍所在之國,其國祚必綿遠昌熾,今吳王弒王僚自立,又坑殺萬人,以葬其女,吳人非怨,故『湛盧'之劍,去無道而就有道也!」昭王大悅,即佩於身,以為至寶,宣示國人,以為天瑞。(出自《東周列國志》)

    湛盧劍鑄成後,歷代都對它推崇備至。關於湛盧劍的神奇傳說,漢袁康的《越絕書》、東晉的《拾遺記》以及明末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等古籍均有記載。而在民間,則流傳著歐冶子試劍的傳說。元代湛盧書院山長楊纓通過自己的想像描繪了湛盧劍煉成時的生動景象:「……劍之成也,精光貫天,日月爭耀,星斗避彩,鬼神悲號」。

    傳說歐冶子煉成寶劍後,為測其性能,揮起寶劍朝巨石砍去,巨石轟然裂開。

    「一劍揮落巨石分」雖然只是個傳說,但湛盧寶劍的鋒利無比,卻是有史料可查的。據《吳越春秋》記載,歐冶子一共煉了湛盧、純鈞、巨闕、豪曹、魚腸五名劍,而湛盧就列在五名劍之首。唐代大詩人杜甫有「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盧」的詩句,在這裡,『湛盧『已成為銳利武器的代名詞了。

    但是這把「出之有神,服之有威」的湛盧寶劍卻沒有永駐人間。

    盧劍在屢易其主後,到晉代為名將周處(就是除三害的那位)所得,後由其子孫轉贈給抗金英雄岳飛,自岳飛風波亭遇害後,湛盧寶劍就失傳了。湛盧有靈性,能識忠臣,良君。傳說最後湛盧落進了當時造此劍的故鄉中一個碧水深潭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