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926之崛起

正文 第三百章 中原大戰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 文 / 深藍2000

    第三百章中原大戰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

    陳果夫理了理思緒,也不用拿記事本,僅憑記憶就條理清晰,滔滔不絕地開始介紹太原的情況。

    「聚集在太原的軍閥和政客們雖多,可是主要分為以下這樣幾伙人員:以陳公博為首的改組派,主要成員有王樂平、王法勤、顧孟余、王懋功、白雲梯;有以鄒魯、謝持為首的西山會議派,其主要成員有覃振、李錫九等。」

    「馮玉祥方面的代表比較鬆散,並沒有明確的首腦人物,不僅有李興中、劉治州、鄧哲熙、陳繼淹等人,還有宋哲元的參謀長張維藩。不過這些人的目的比較統一,那就是營救馮玉祥回陝。至於是否和閻錫山聯合反對中央,那還得聽馮玉祥的;李宗仁、白崇禧也派來了原淞滬警務司令部***部主任,《中央日報》首任社長,潘宜之。」

    「此外,四川省主席劉文輝、四川善後督辦21軍軍長劉湘叔侄倆,雖然在四川和楊森等十幾個大小軍閥打的不可開交,可還都分別派來了胡畏三、鴻吉兩人;石友三派去了他的親信畢廣垣、聶相溪;新編第十師師長孫殿英派去了胡捷三、高夢琴。」

    「第十一路軍總指揮劉鎮華派去了楚經緯;奇怪的是,他的部下軍長萬選才也派他的弟弟萬殿尊去了太原,劉鎮華的五弟劉茂恩也單獨派去了他的私人代表;逃亡香港的唐生智也不甘寂寞,派袁華選代表他和閻錫山聯絡;第十二軍軍長任應岐是以在上海寓居休息養病的國民政府中央監察委員、冀魯豫三省監察使劉覺民為代表;陝北鎮守使、86師師長井岳秀的代表是劉紹庭;原第三十三軍第三師師長岳相如的代表是馬驥才;此外還有劉桂堂、劉春榮等人也派去了代表。」

    陳果夫提高聲音繼續說道:「最引人注目的是太行行署主任、第四路軍總司令宋哲武,他並沒有像西北軍和桂系的李宗仁只派來代表到太原,而是自己親率一營騎兵趕到太原。據我們得到的情報,宋哲武已經同意全軍加入晉綏軍,全軍被閻錫山編為晉綏軍第十一至十九軍和數個師,甚至還應閻錫山之命,親到西匯去促請馮玉祥。」

    說到這裡,陳果夫用眼角掃了何應欽和林蔚一眼。而何應欽和林蔚兩人都是面色不變,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

    「另外幾方面的人員也要引起我們的重視,那就是現任第四路軍總指揮韓復矩,派去了他的第三路軍總司令部駐北平辦事處處長劉熙眾;豫陝邊防軍總指揮樊鍾秀派去了代表鄧洪業;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鍵派去了黃一歐;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張學良的代表是葛光庭;討逆軍十五路軍總指揮馬洪逵的代表是康玉書;另外,陳調元、***省政府主席金樹仁兩人也派去了代表。」

    在今天這些人中,詳細瞭解閻錫山反蔣活動的只有何應欽、林蔚、何成浚、陳果夫、戴笠和吳鐵城、楊永泰幾人,戴季陶和張群、宋子文、吳稚暉只是知道個大概,陳果夫報出的這一大串聚集在太原的反蔣勢力可是著實嚇了幾人一跳。

    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張學良這幾人自不必說,他們不僅都是辛亥以來國內風雲一時的人物,閻錫山、馮玉祥和張學良還都統轄數省之地,如果算上四川和湖南、河南、安徽,就有十四個省參與了叛亂,這還沒算上正在開往山東的韓復矩,如果韓復矩在山東要是再反了,那長江以北幾乎儘是叛軍的勢力,這還沒算上宋哲武控制的外蒙呢。

    而且,這些人各個都是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員,這些人的部隊加起來遠遠超出中央軍的數量,要想順利平定他們談何容易。

    一想到這些,原本在蔣介石的輕鬆情緒感染下,已經有些安心的戴季陶、張群、宋子文、吳稚暉,甚至包括林蔚、何成浚、楊永泰都又重新有些擔心起來。

    眾人臉上的神色變換,蔣介石都看得一清二楚,心中不由苦笑,這些情況原本是不準備跟戴季陶、張群、宋子文、吳稚暉這些人講清楚的,可是馬上還要這些人出大力,不說清楚怕這些人不知道黨國已到了何種艱辛的程度,做起事來不會全力以赴的和他共赴「國難」。可說了,又怕這些人有畏敵情緒。為了這件事,蔣介石可是難為了好幾天,最後還是覺得必須說,而且還要說的他們心悅誠服,好放心大膽地協助他平定這場讓他身心俱疲的叛亂。

    蔣介石看著眾人,微微一笑說:「果夫說的還不是全部,如果再算上一些小軍閥,總人數有五十多人。」

    「五十多人!」眾人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

    蔣介石滿不在乎地一擺手說:「這些人看似氣勢洶洶,其實他們不僅互相間矛盾重重,而且還都為了各自利益互相內鬥,遠不是鐵板一塊,要解決他們,在我蔣中正看來簡直易如反掌。」

    見戴季陶等人的精神並沒有受他的情緒感染而稍稍放鬆下來,蔣介石心裡不由苦歎一聲,揮手示意陳果夫坐下,他決定不再讓陳果夫報告介紹反蔣聯軍的情況,以免嚇破一些人的「膽」。他要親自來安慰這些心腹重臣的心。

    蔣介石略微理了理思緒,淡定地對眾人說:「先說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張學良和宋文戈這幾個反叛的主力的情況。」

    「據我們掌握的情報,這四個人的部隊有將近120萬。」

    在眾人一片吸氣聲中,蔣介石毫不在意地接著說:「閻錫山的晉綏軍,不包括宋文戈的第四路軍,有正規軍24萬人左右;馮玉祥的西北軍殘部大約也有這個數目。如果他們出兵武力對抗中央,他們絕不會不留下部隊看家。閻錫山在晉、綏、察、冀四省最少也要留下四萬人,這樣他出兵只能有20萬左右。馮玉祥佔據的青、寧、甘、陝四省,那裡地廣人稀,靠近四川,當地還有一些地方勢力,馮玉祥不會不防。雖然他不需要留下太多的部隊,可最少也要4至5萬的部隊。這樣算來,馮玉祥和閻錫山的嫡系部隊能和我們直接作戰的只有40萬。」

    「李宗仁在去年被我們打敗後,桂系早已今不如昔,雖然李宗仁和白崇禧回到廣西後大力擴軍,現在也只有6、7萬人左右,而他既要防備雲南的龍雲,又要戒備廣東方面,他們所能出兵的數量最多也就4萬人。」

    「張學良的東北軍雖然有四十多萬,可是張學良的東北軍我們可以完全不考慮。」

    「完全不考慮?這怎麼可能?」戴季陶一臉茫然地問。

    蔣介石微微一笑,轉頭對坐在一角悶不做聲的戴笠說:「雨農,你給戴院長說說東北的事情。」

    戴笠恭謹地站起身,這時他還僅僅是蔣介石侍從室調查通訊小組的組長,身份還遠沒有幾年後那樣尊貴,對在座的這些人他可一個都不敢得罪。

    戴笠謹慎地向在座的這些大佬們點頭後才說:「東北軍看似一個以張學良為首的整體,實則是分作三派,有以張作相、張景惠、湯玉麟為首的元老派,這些人現在都在東北軍身居高位;以韓麟春、姜登選、王樹常、於珍為首的士官派;當年以郭松齡、李景林、劉偉為首的由陸軍大學、保定軍官學校、奉天陸軍速成學堂的學生組成的學生派。」

    「在這幾派中,元老派地位最高,但能力最差;士官派在東北軍中多為高級幕僚,平時控制東北軍中樞大權,戰時則充當一線指揮,並無實際兵權;而學生派的人有張學良的支持,現在多為旅、團長,是實際控制部隊的人。這三派間互相矛盾很大,對於是固守關外,還是參與關內糾葛,分歧極大。」

    「現在的情況是,元老派們堅決反對出兵關內,主張閉關自守,安心發展。由於這些人位高權重,張學良不能不重視他們的意見,現在對他們一直表示不會出兵;士官派則支持張學良出兵,其用意就是想要得到他們自己的發展機會;而學生派支持兩方的都有,不過這些人還是看張學良的決定行事,張學良最後不管是否出兵,這些人都會支持他的。據我掌握的情報,張學良是支持中央的,他很看重中央的大義名分。」

    蔣介石揮手示意戴笠坐下,看著眾人說:「由於東北軍內派系互相牽制,張學良想要出兵支持閻錫山很難。只是張學良年輕氣盛,很有做一番大事的心思,他自己還是很想出兵的。方才雨農說,張漢卿是支持中央的,這一點你們不要過於樂觀。」

    蔣介石有些不屑地說:「他張漢卿雖然支持中央,可不是一定支持我蔣中正的中央,如果閻錫山進了南京,他也會支持閻錫山的中央的……」

    感謝飄渺……雲書友的***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