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朝第一猛人

正文 第五十七章 修築馬路 文 / 梁方陽

    徐光啟抱著黃綾聖旨哭得那叫一個傷心哪,簡直是要和孟姜女搶奪天下第一哭神的稱號。朱誠看看四周,沒有長城,可是保衛皇莊管理中心的城牆卻是有一段,多虧修城牆的時候,工人沒有偷工減料,否則真讓徐老先生一哭成名了。

    朱誠沒有打擾哭神,窩囊了半輩子終於混到了正三品,怎麼不讓這個倒霉鬼心情激盪呢。朱誠不打擾徐光啟,不表示別人不打擾他,旁邊響起了一串不合時宜的咳嗽聲。

    朱誠一看,咳嗽的是傳旨太監,他在這裡等了半天了。徐光啟的哭神表演,他是沒什麼興趣圍觀了,但外出一趟總不能空手而回吧,特別是來到兒童樂園這麼富庶的地方。

    朱誠心領神會,摸出五枚銀幣遞過去,太監的咳嗽聲這才停止。

    「十五年了,十五年了,朝廷終於想起我了,我終於可以大展所學,為民謀福祉了。」徐光啟邊哭邊說。

    朱誠毫不客氣地敲碎徐光啟的夢想:「可不是朝廷想起你了,是朱某人想起你了。」

    「哦,此話何解?」

    朱誠把昨日朝廷上發生的事情和徐光啟說了一遍。

    「那皇上為何讓我當這個工部侍郎?」

    「第一是讓你督建水泥馬路,第二是讓你給東林黨摻摻沙子。」

    「呃……」

    朱誠見徐光啟面有不預之色,這才想起徐光啟是松江府人,也屬江南,該不會是東林黨一系吧?

    徐光啟見朱誠面有疑慮,笑道:「朱公子不要疑心,我一向主張君子不黨,東林黨勢力雖大,卻還壓不垮我徐某人的腰。」

    「如此甚好,徐大人只管放手去做,不要管別人結黨之事,萬事有我。」

    很奇怪,一個十二歲小兒的豪言壯語卻讓徐光啟十分安心,這位實幹家立刻和朱誠談起築路一事:「現在是救災時期,路應該為救災服務,所以我建議馬路應該從通州修到陝西。江南現在北運的糧食大都走水路,可以非常順暢地到達通州,如從通州修到陝西,比從江西到陝西的路程更近。」

    「你是工部侍郎,這件事就你作主好了,回頭我向皇上知會一聲就可以了。」朱誠思索了片刻道,「不過有兩件事要注意,第一,這條官道是我和皇上出資修建的,屬於私道,要收費的,所以不能用官道的道基,和官道平行即可,兩邊建起腰牆,綠化樹要種得密一些,嚴防車馬非正常駛路。第二,要盡量把路旁的驛站圈在馬路的範圍裡,可以幫驛站把房子修一下。」

    徐光啟有些詫異,朱誠怎麼這麼關心空耗國家糧餉的驛站。不過朱誠怎麼會告訴他,覆滅大明的元兇現在正在驛站當大頭兵,名字叫李鴻基呢。如果驛站收益頗豐,這個李鴻基將為大明信息的上傳下達做出積極貢獻,也沒有改名叫李自成的意願了。

    「童樂科學院的兩個科學狂人——孫元化和萬戶,你可以全部帶走。有機會可以提拔這兩個人,不過,孫元化和萬戶只能在工部提拔,萬不可放到別的部門。」

    孫元化聽說朱誠這麼一說,有點不樂意,道:「朱公子,憑什麼我就只能在工部混,而不能到地方上做一任長官,代天牧民呢?」

    朱誠道:「天下有誰的鑄炮之術能超過孫初陽呢?你每鑄一門炮就能多消滅一批建奴。不過,你鑄的炮雖然在消滅建奴方面立下汗馬功勞,但本人卻是無名英雄,無名英雄同樣壯烈。我相信,孫初陽不是個被虛名遮住雙目的人。」

    初陽是孫元化的字,朱誠稱孫元化的字,表示非常尊重他。

    孫元化聽到朱誠如此推崇他的鑄炮之術,當下慨然道:「如此,那我就當定了這個無名英雄,爭取早日為大明軍隊鑄造高質量的炮。」

    萬戶道:「我又沒有鑄炮之術,為何我也要呆在工部?」

    朱誠翻了翻白眼道:「你當我捨得放你走啊。我早說過,你是大明未來的空軍總兵,我是怕你進了哪支軍隊,一不小心,在哪次戰鬥中掛了。到時候,我找誰去賠我的空軍總兵哪。不過,你和孫元化是好朋友,孫元化陞官後,你心理一定不平衡,不如現在放你出去闖一闖。不過別得意,等我的空軍出來以後,不管你在哪個部門,擔任什麼職務,我都要把你揪出來當這個空軍總兵。」

    萬戶嘿嘿傻笑了一陣,突然從懷裡摸出了一樣圓筒狀的東西遞給朱誠。

    朱誠看了一眼,喜道:「望遠鏡。」

    接著,朱誠喜孜孜地拿起望遠鏡看起遠方的景物來。

    萬戶見朱誠調節焦距手段非常訓練,問道:「朱大人見過這種東西?」

    「沒有呀。」

    「那大人為何如此熟練呢?」

    「大概,我特別聰明吧。」朱誠厚顏無恥地吹噓道,「萬大人,你造出十台望遠鏡才能離開皇莊。」

    「早就做好了,待會兒我就叫人送來。」

    崔呈秀的動作很快,他已經到了陝西,並且征招了一部分災民,送到徐光啟的駐紮地。

    朱誠正陪著徐光啟商量築路的事,見災民已到,便出來迎接。

    看到災民的樣子,朱誠不由心底一沉,只見這些災民面黃肌瘦,雙目無神,彷彿對未來已經完全絕望,看樣子,陝西的災情已經超出他想像的嚴重了。

    朱誠揮揮手,伙夫從廚房抬出一筐筐饅頭,一桶桶肉湯。看到食物就在前面,要不是有錦衣衛維持秩序,災民們就要衝上前來搶吃的了。

    朱誠站在凳子上,沒辦法,矮個子的悲哀啊。

    他大聲說道:「你們想不想吃飯?」

    當然,朱誠聲音再怎麼大,也沒辦法讓幾千個災民全部聽到他的聲音,不過好在他從皇莊帶來了25個擴音器,就是那25個嗓門特別大,還有點死心眼的錦衣衛。

    看到食物就在眼前,災民們像一下子打了雞血一樣,聲音大了許多:「想!」

    「想不想吃肉?」

    「想!」聲音更大了一些,把徐光啟差點嚇了一個跟頭。

    「那就給本官好好幹活,本官不會虧待你們。八百里秦川,好山好水,盡出英雄好漢。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天下聞名。所以本官要招工,就招陝西的漢子。不要以為你們是臨時工,幹完這個冬天,就回家刨土。本官要修通全國的馬路,你們就是本官的馬路工人,跟著本官吃香的喝辣的,當然,你想回家刨土也可以,不過,就只能看別人吃香的喝辣的了。你們之中,娶了媳婦的,過幾天可以把媳婦接到工地上一起做活。沒娶媳婦的不要緊,幹了幾個月,拿著工錢隨便挑姑娘,不是米脂的還不要呢。」

    大家一陣轟笑。

    朱誠接著說道:「你們初次到本官手下,本來應當請你們吃一頓接風酒。不可你們餓得太久了,吃得太葷,肚子受不了。所以,今明兩天這幾頓,每人只能領兩個饅頭,一碗肉湯,到後天才可以根據你的食量放開吃。順便說一句,本官這裡每天吃三頓,每頓都是乾的。」

    朱誠跳下凳子,讓災民排隊領飯。災民們本來以為這此到朱誠這裡是做白工,最多混個兩餐一倒,沒想到竟然有這麼好的食物,紀律一下子好了起來,沒見到有插隊的人。

    朱誠吩咐等災民用完餐以後,將他們分成幾個部分,有些人負責燒製水泥,有些人負責採石、碎石,有些人負責挖土,有些人負責飼養牲畜,還有些人負責保衛……反正皇莊的工匠大多已經學會了管理,有他們負責,朱誠輕鬆了不少。

    鋪設工路已經走上了正軌,崔呈秀又送來數批工人,朱誠全部接收了下來,讓崔呈秀不由大吃一驚,親自來看了一下,發現工地熱火朝天的景象,不由暗暗點頭。

    兩個月後,一段長約百里的水泥馬路已經修好,出乎意料的是,水泥馬路的效益非常好,儘管只有短短的一段,但大小商賈都願意花錢走水泥馬路,因為官道實在太顛了。對於商賈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早一點到目的地,就早一點賺到錢,這點路費算什麼。

    朱誠特地把這段時間收到的過路費押解到京城,給天啟皇帝看看,安安他的心,畢竟用了皇帝的錢,讓他擔心吊膽也不好。

    馬路修到米脂,他終於見到那個歷史上爭議頗多的人物。

    (方陽努力寫作,努力求收藏,求推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