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醫聖記

正文 第072章 故弄玄虛 文 / 董南鄉

    真正醫術高超的大夫,哪怕是沒有見過的藥方,拿到手裡看幾眼,立馬就能判斷它的價值和功效。

    唐老大夫今年六十歲,精瘦矍鑠,腿腳很穩,沒有半分老態。

    他應該很重養生。

    看到陳璟的「補陽還五湯」,唐老立馬兩眼放光,難掩眼底的激動。他一眼就看得出這藥方的作用。

    唐老醫術高超,超前一千年的東西,他能接受,這是他的見識卓越。

    陳璟的方,大膽,但是精準,正中了這位老先生的脾氣。

    他連連讚歎:「天才,天才!八兩生黃芪,補中益氣,先救脾虛微弱,再升清陽,氣機順暢。氣乃血之帥,氣虛則血瘀。這方,對症下藥,定有奇效!」

    唐老先生是整個兩浙杏林界的泰山北斗。他發話,其他人不敢有半句質疑。反正有唐老先生盯著,就算治死了,也不會牽連到他們的。

    然後,他又看第二張。

    看著看著,濃眉深蹙,而後就明白了陳璟的狡猾,這是障眼法。唐老先生笑了笑,不再看了,把方重新交回到楊之舟手裡,道:「楊老爺,按方抓藥吧。」

    楊之舟就把方,遞給了下人,讓他們去抓藥。

    梢間裡重新安靜下來。

    唐老先生一直在看陳璟,對他頗為好奇。

    陳璟衝他頷微笑,目光裡帶了幾分感激。

    唐老先生把陳璟的感激看在眼裡,心道:「這個年輕人知曉是我幫他說了話,倒是個通透的孩,不狂妄。」

    老先生是醫世家,從小被譽為天才,性格乖張孤僻,年輕時不可一世。越是這樣的脾氣,反而越看不慣輕狂的後生,只喜歡沉穩謙和的人。

    而陳璟,正中了唐老先生的喜好。

    滿屋人,唐老先生也沒機會和陳璟說話。

    很快,藥抓了回來。

    「等會兒再熬藥。」陳璟道,「我要先配製一味藥。等這藥先用了,病家醒了,再服用補陽還五湯。」

    「家父什麼時候醒?」楊岱舟的兒聽說老爺快要醒了,不由大喜,連忙問。

    陳璟道:「先用了藥再說。」

    然後,他要求楊家給他一個僻靜的屋,炮製藥材等工具。

    他這個要求一提出來,楊家眾人不明白用意,在場的幾位大夫卻是一清二楚:這是要配製秘藥!

    有秘藥的家族,在杏林界至少有點名氣。

    「是哪個陳家?」何大夫悄悄問身邊的吳大夫。直到陳家要配製秘藥,他們才驚覺,自己根本不知道陳璟是何來歷。

    聽說他是從望縣來的。

    整個兩浙的杏林界,望縣的名醫,只有一位姓倪的,沒有姓陳的。

    陳氏?

    明州倒有位陳氏,醫術不錯,最擅長兒科,被杏林界推崇。陳璟不是明州人,所以他的出身,有點撲朔迷離。

    「不知道。」吳大夫也悄聲回答,「也許唐老認識他。」

    吳大夫現在也開始懷疑陳璟背後是個大家族,甚至和唐老先生認識。否則,唐老先生那樣替他做主,是為什麼?

    何大夫聽了,連連點頭。

    這兩位大夫,醫術和醫德修為都差唐老大夫一大截,所以他們思慮問題,皆是利來利往。

    「唐老先生,這位小官人,是哪戶陳家?」吳大夫鼓起勇氣,往前挪了幾步,偷偷問唐老大夫。

    唐老大夫歷經世事,這些人的心思,他一清二楚。

    人老了,有時候玩心大起,比孩還要頑皮。唐老先生知道他們誤會了陳璟,以為陳璟大有來頭,故而童心大作,就順著吳大夫的話,咳了咳,有點責怪道:「你居然不知曉陳氏?」

    吳大夫心下微涼。

    原來真的有來頭啊!

    「我說呢,要不然楊家怎麼會單獨去請他?」吳大夫心想,「方纔我拿到他藥方的時候,可說了什麼重話不曾?」

    他仔細回想了下自己的言行,貌似還好,沒有得罪陳小官人,這才緩緩舒了口氣。

    不過,身在杏林,自然要有見識。

    陳氏什麼來歷,吳大夫不知曉。他這麼一問,又被唐老先生一反駁,頓時將自己沒見識暴露無疑,心裡後悔不迭,不該問的。

    但是吳大夫聰敏,隨機應變的功力不弱。此刻,他也沒有裝懂,謙卑討教:「晚生無知,還望唐老賜教。」

    「不好說啊」唐老先生故作神秘,聲音更低了,看了眼楊之舟,已有所指。

    吳大夫心裡就翻江倒海。楊之舟什麼身份,他們都是知道的。和楊之舟有關的,那就更加不得了。

    他怔怔後退了幾步。

    唐老先生在心裡大笑:這回,誤會要大了,他們定然以為陳央及是一方神聖,對他的身世只怕要猜測好些時日呢。

    此刻,唐老先生很開心,可能他是對陳璟那個方有期盼,覺得有七八成的把握可以解了楊岱舟這病,從此治療中風,又多了一條。

    這麼多麼大的進步啊!

    他最開心的,莫過於看到醫有進展和突破。

    這比什麼都讓他喜悅。

    他是個醫癡!

    所以,他此刻的心情非常好,就和吳大夫開了這麼個小玩笑。

    陳璟去配藥,過了一刻鐘還沒有回來。滿屋的人都有點不耐煩,私下裡低語,嘈嘈切切的。

    大家都在小事說話,吳大夫和何大夫也在悄聲議論。

    「那個補陽還五湯,怕是要動血啊。」何大夫低聲對吳大夫道,「頭疼,是不是腦裡淤血?再用那藥一動血,人就活不成了。」

    何大夫性格溫和,名氣遠不及唐老先生。但是他的醫術,也是可圈可點的。陳璟那個藥方,他看了,也能看出很多的藥性。

    只是,他沒有唐老先生那麼大膽。那麼重的黃芪,他是無法接受的。何大夫治病,保守穩妥。

    他那個,那個方要補氣動血,病家又頭疼。再一動血,只怕會要了命。

    「悄聲!」吳大夫連忙阻止他說下去,「那位陳小官人,大有來頭,咱們別胡說!」

    「什麼來頭?」何大夫也問。

    吳大夫又搖搖頭。

    兩人竊竊私語,心思卻全然不同。吳大夫在想,那個陳央及到底是誰,能不能結交他?

    何大夫則想,那方過於險峻了,會不會一劑藥下去,楊老爺的命就要葬送了?唐老雖說狂妄,醫術卻高超,他怎麼會信任那個孩?那孩的藥方,到底有什麼被唐老看中的?

    龔至離和另一位張大夫,也在小聲說話。

    大夫們說得,都是醫藥和病情;而楊家的家屬們,則只關心他們的父親或者祖父還能不能醒,什麼時候醒等等。

    又過了一刻鐘,陳璟還是沒有回來。

    大家都等得不耐煩了。

    「到底配什麼藥啊?」楊家有人嘀咕。

    「不知啊。」

    半個時辰之後,陳璟終於回來,手裡用個托盤,托了兩粒藥丸。他身後,跟著明風,提了個食盒。

    「這半天,就弄了兩粒小藥丸。」楊家眾人在心裡想,有點不滿。

    「是什麼藥丸?」幾位大夫則想。

    陳璟把藥丸擱在茶几上,對楊之舟道:「老先生,勞煩家人端碗溫水來,把這藥丸掰下半顆,用水化開,點在病家的舌頭上,等他慢慢服下。切記要慢慢點,不要浪費,這藥非常貴重的。」

    光那些天然的牛黃,這麼一顆安宮牛黃丸,也要治黃金兩。

    除非是中風、腦膜炎、腦出血這種危急要命的病,其他病真的沒必要浪費用這麼昂貴的藥。

    楊之舟點點頭,吩咐人去辦。

    一旁的唐老先生,目光又開始放光了。

    從明風拿牛黃進來開始,他就在想牛黃的用處。此刻,藥丸就擺在他面前,他定要瞧瞧。

    於是,他上前,對陳璟和楊之舟道:「老朽看看這藥?」

    「好啊。」陳璟讓他看。

    唐老先生拿在手裡,嗅了嗅,又瞧了半晌,恨不能親自嘗一點。

    「這是何藥,有何用處?」唐老先生問陳璟。

    「安宮牛黃丸。」陳璟回答,「治療昏迷的。」

    他沒有仔細說。

    他從來不敢小瞧任何一位大夫。特別是這位唐老先生,目光如炬。要是毫無保留告訴他,也許他會鑽研出配方的。

    醫術能傳承,自然要有所依仗。

    陳璟後世帶過來的知識,就是他的依仗。有些普通的,可以相互習,但是治療中風等,就算高端的,需要保護知識產權,雖然他也是盜用。

    「安宮牛黃丸。」唐老先生笑了笑。

    他知道陳璟在胡扯。

    但是陳璟不肯多說,老先生也沒有再問。

    明風很快端了溫水來,把半顆藥丸化開,融在水裡,又吩咐小廝拿出去,點在楊岱舟的舌尖。

    接下來,又是等待。

    約莫等了半個時辰,楊岱舟就醒了。

    唐老先生知道,那藥丸的作用非常顯著。他又看了眼方才明風提進來的食盒,那肯定是陳璟配藥留下來的藥渣。

    從藥渣裡,可能推測出配方,唐老先生有這個本事。

    他的目光,很快從那個食盒上掠過。

    *****

    今天的推薦票,比之前多了將近一張,好感動,也好激動,謝謝兄弟姐妹們!!明日的推薦票,也支持下吧好貪心的嘿嘿~~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