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醫聖記

正文 第073章 鬼斧神工 文 / 董南鄉

    楊岱舟醒了,楊之舟和楊家的兒孫們都驚喜不已,連忙跑進裡臥去看病家,反而把大夫落在後面。

    陳璟也欲進內室。

    他突然想到了什麼,折身回來,把才纔明風提進來的那個食盒拿在手裡,一起提進了內室。

    大家的目光,自然也落在他的食盒上。

    「那也是藥嗎,什麼藥?」有人嘀咕。

    唐老先生等郎中,卻明白得很。

    這是配製安宮牛黃丸之後的藥渣。這個若是落入其他大夫手裡,仔細鑽研一兩個月,很快就能造出一模一樣的安宮牛黃丸。

    「這孩子謹慎得很吶!」唐老先生越看陳璟,越發覺得滿意。

    陳璟的醫術,先震驚了唐老先生;而陳璟行事,又符合唐老先生的喜好。所以,不管陳璟再做什麼,有了先入為主的好感,唐老先生都覺得他不錯。

    病家已悠悠醒來。

    楊岱舟的氣色仍是不好,也不能說話,精神很差,可是看得出,他的神志是清醒了。

    何大夫和吳大夫等人都在心裡想:那個藥丸,有起效!

    那藥丸是陳璟臨時配的,是陳氏秘方藥。

    「安宮牛黃丸,到底是什麼藥?」作為大夫,碰到他們不知道的藥,都撓心撓肺想知道成分、藥效和用途,心裡轉來轉去,心思全在那個藥上。

    唐老先生同樣好奇不已。

    他們各懷心思,那邊,陳璟重新給病家診脈。

    診脈之後,陳璟問病家:「頭還疼嗎?」

    病家面容痛苦,緊緊蹙眉,算是回答了。

    仍是劇疼。

    「央及,如何了?」楊之舟問,「可好用藥了?」

    「可以了,去熬藥吧。」陳璟道,「等服下藥,我再替病家針灸。只是,我沒有準備針」

    陳璟沒有行醫箱,也沒有銀針。他看了眼唐老大夫。

    屋子裡的幾位大夫,都帶了藥箱,應該有人帶著針灸用的針。無疑,唐老爺子的針,是幾個人中最好的。

    所以陳璟看他。

    唐老爺子則想:「這小子,蠻懂行數的,知道老夫跟前有好東西。」陳璟識貨,唐老先生也是挺高興的。

    陳璟看他,屋子裡其他人也看他。

    唐老爺子就做了順水人情,道:「老朽帶了針。小官人要用,待藥童去取來。」

    他的藥箱讓藥童背著,並不在身邊。

    「那多謝了!」陳璟起身,給他施了一禮,生怕他反悔。

    唐老爺子就讓下人去外頭,把他的小藥童叫進來。

    大家各自忙碌開來。

    楊岱舟的長子親自去熬藥。

    楊之舟看了眼滿屋子的人,道:「老太爺要靜養,你們都出去吧,大夫在這裡服侍就好。」

    楊岱舟的兒孫們依言,紛紛退了出去。

    屋子裡就寬敞不少。

    幾位大夫也往後挪了挪,不敢使勁湊在床前。

    大夫裡,何大夫心裡有幾句話,如鯁在喉,總不吐不快。他覺得陳璟的補陽還五湯,會動血。病家頭疼,腦袋裡有淤血。若是動血,血溢滿腦,只怕會命喪當場。

    唐老大夫等人,不知道是沒有注意,還是如此膽大?

    他們不說,何大夫卻想說。

    他並不是邀功彰顯,僅僅是想救病家一命。

    「楊老爺,陳官人,在下有句話說。」何大夫上前一步,拱手道,「陳官人那藥,可要再斟酌斟酌?那麼重的生黃芪,益氣補中,不免要動血。若是動血,病家怕承受不住的。」

    楊之舟聽了,反應淡淡的。

    這些大夫們,從一開始就覺得生黃芪不妥。何大夫這話,沒什麼新意。

    唐老大夫和陳璟都認為可用,楊之舟是放心的。

    之前,大夫們都說楊岱舟這是死症,何大夫也是這樣說的。現在,陳璟給了病家生機,何大夫卻一再阻攔。所以,何大夫的話,楊之舟並不過心。

    「這位大夫,您不必擔心。」陳璟趕在楊之舟說話之前,回答何大夫,「病家的腦出血,乃是氣虛血瘀,以虛證為主,故而生黃芪可以放心使用。您說得也不錯,若是肝陽上亢、化熱化火的腦出血,的確會動血,不宜使用。現在是不會的。」

    「腦出血?」幾個大夫聽到這個詞,都微微愣了愣。

    中醫暫時還沒有腦出血這個證名。

    幾位郎中皆有了點年紀,讀盡醫書,皆沒有聽說過這個詞,一時間大家都懵了下。

    唐老大夫問陳璟:「小官人,什麼是腦出血?」

    沒有西醫的儀器,不好解釋什麼是腦出血,更無法說明出血量。要說到腦出血,必然要說到原因,到時候又是一串的西醫名詞。

    這些大夫們又要追問。

    到時候,更加解釋不了。

    陳璟只得道:「這是驗方上

    的一個詞,我偶然所讀,就記下了。見楊老先生頭疼,一時欲賣弄,就照本宣科,說了這個詞。難登大之堂,讓諸位前輩見笑。」

    他這樣自嘲,就是不想多談,大家都聽得出來。

    這些大夫還想追問。

    「央及說了不用擔心,諸位且寬心吧。」楊之舟笑笑,打斷了眾人的話,替陳璟解圍。

    很快,藥就熬好了。

    楊岱舟的長子親自端過來,一勺勺慢慢餵著楊岱舟喝下去。

    看著這碗藥喝下去,屋子裡最緊張的人,不是楊岱舟、楊之舟和陳璟,而是唐老大夫和何大夫。

    唐老大夫在等結果,看看這藥是不是真的能起效,他的心情分外激動。

    何大夫則生怕楊岱舟暴斃。醫家慈悲,他是不忍見病家因為失誤而死在他面前的。但是他人微言輕,沒人聽他的,唯有替病家捏把汗。

    喝完了藥,陳璟就開始為病家針灸。

    他是用平補平洩的手法。因為是左後腦出血,陳璟就先取左側的鳳池、足臨泣、太陰、印堂等穴;再取合谷、足三里雙穴。

    「要停針一刻鐘。」陳璟對病家道,「您忍耐忍耐。」

    一刻鐘,就是後世的半個小時。

    楊岱舟頭疼,精神很差,輕聲說了句好,就不再多應答。他仍是緊鎖著眉頭,因為頭疼,不時呻吟,痛苦萬分。

    「諸位前輩,不如先出去吧?」陳璟道,「讓病家安靜歇會。」

    幾個人就退了出去。

    出了裡屋,吳大夫責怪何大夫:「何兄,您也太直爽。都到了那個節骨眼,何必再多此一問?惹得唐老不快,陳官人也不快」

    吳大夫這個人,機靈功利,透著聰明勁。

    這並不是什麼缺點,只能說他人情世故練達。況且作為大夫,他的醫術也好。人品醫品都說得過去。

    相反,何大夫就有點老實,不知察言觀色,有些時候說話不得當,會得罪人。

    「總得說,萬一」何大夫壓低了聲音,堅持己見。

    萬一他們把病家治死了呢?

    何大夫並未領悟到吳大夫說的是什麼意思。

    吳大夫知道這位老兄的秉性,點到即止。對方不能明白,再說也是白費。吳大夫就不再多言。

    唐老先生反而神色凝重。

    他怔忪想著什麼。

    臥房裡,喝了藥的楊岱舟漸漸欲睡。這次,不是昏迷,而是睡眠。

    屋子裡有楊之舟、楊岱舟的長子和陳璟。

    楊之舟輕聲問陳璟:「多久能好?」

    「這種病,最是精細,一步也急不得。」陳璟也放輕聲音,「這樣用藥、針灸,半個月到二十天,才可能好轉」

    他沒有說痊癒,只是說好轉。

    楊之舟深深歎了口氣。

    到了六十幾歲,再發這種危急病,就是跟閻王爺搶命。這自然是半點也不能著急。能撿回一條命,已經是大夫起死回生,不敢指望痊癒。

    「再調養數月,能好起來的。」陳璟繼續道,「這位老先生並未引發癲癇,只是算輕的。以後定然要多加小心。」

    楊之舟和和楊岱舟的長子都點頭。

    他們等了一刻鐘。

    一刻鐘後,楊岱舟已經睡著了。

    陳璟取針,沒有驚動病家。

    而後,他們也輕手輕腳退了出去。

    整個院子都靜悄悄的。

    快到子時了。

    夜闌人靜,瓊華從軒窗照進來,在地上鍍了層白霜。庭院的蔥鬱樹木沐浴著銀輝,虯枝搖曳,樹影婆娑,隨著月色倒映在窗欞上,妖嬈如鬼魅,竟有幾分滲人。

    深夜的盛夏,暑氣漸消。

    陳璟到現在都沒有吃東西。等忙活完了,驚覺胃裡空空,想到上頓飯還是早膳呢。他這麼一回神,肚子也跟著咕咕叫。

    楊之舟聽到了,喊了門外的小廝:「去吩咐一聲,準備宵夜。」

    幾位大夫都神色微鬆。讓準備宵夜,說明病家沒事。正好,他們也飢腸轆轆。

    只有何大夫,愣在那裡!

    真的沒事!

    那麼重的生黃芪,真的沒事,居然沒有動血!那個孩子的診斷、用藥,沒有半分靠運氣瞎蒙,他全部瞭然於心!

    這等醫術,若是落在唐老先生身上,無疑令人敬佩。

    可是落在陳璟那個矛頭孩子身上,就顯得驚悚。

    那麼小的孩子,居然能治療中風!

    這等鬼斧神工的醫術,他從何學來?

    何大夫看陳璟的眼神,帶著疑問、驚愕,甚至還有幾分崇敬。

    而陳璟,手裡還拎著那個食盒,食盒裡有他配製安宮牛黃丸的藥渣,他簡直是一刻也不離身。

    「機靈!」

    &nb

    sp;這孩子又聰明又機靈,讓諸位大夫們大開眼界。

    「原來天外有天,竟是真的。」何大夫在心裡感歎,「若不是親眼所見,我只怕難以置信,要做井底之蛙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