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醫聖記

正文 第078章 得逞 文 / 董南鄉

    陳璟拿到這筆錢的時候,先有感歎。

    十二萬兩,他的藥鋪有了著落!

    回望縣,選個好日子,找兩個懂藥、懂醫術的郎中在櫃上,尋幾個夥計,買間店舖,藥廬就能開起來。

    他的願望,算是實現了一小步。

    只是,這筆錢,來路有點

    是楊之舟設局,讓兩浙路的官員誤會陳璟,以為陳璟是京裡某位大人物,他們才紛紛下禮巴結陳璟。

    但陳璟就是兩浙路的人,遲早要拆穿。

    到時候,這後果還是楊之舟背。

    「老爺子」陳璟語氣微斂,慢慢開口,斟酌著怎麼說才好。他應該道謝的,而不是分析各種後果,因為他一開始就看出了這個局,沒有反對,還幫忙完成。

    他若是擔心有什麼後果,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除了感謝,其他的話,陳璟來說都不合適。

    所以,他斟酌再三。

    「無需多言!」楊之舟猜到陳璟要說什麼,擺了擺手道,「一共七十五戶送了禮,包括皇商和大小官員。我算了算,這次收到的禮,大約是十八萬兩。有七十五戶,均衡一番,每戶不過二千四百兩,根本不算重禮,不用忐忑。

    這些東西,被我那些侄兒侄孫們私吞了些。你也別怪,給足了他們好處,等於封了他們的口,讓他們不敢多說你的壞話。若是不給,他們眼紅,會無中生有的。」

    「無妨的。」陳璟道,「這原先也不是我的。」

    「現在就是你的了!」楊之舟笑了笑,道,「你也莫要擔心我。我回鄉,沒有大擺儀仗,沒有大興土木,這是我的節儉,官家知道了,定然心裡念我的好。不過收了幾千兩的禮,告到官家面前也無用。」

    陳璟想起來,楊之舟說他的兒子在皇帝跟前的紅人。

    楊之舟之前也有勢力在京裡。

    他這次辭官,官家覺得他知進退,越發器重他的學生和兒子,這是對他的獎勵。楊之舟在京裡,不算人走茶涼。

    他有這個底氣,才敢設局。況且,這真的是個小局,無傷大。京裡的人聽到了,只怕會覺得好笑,而不是氣憤他受賄。

    「這次的東西,可沒有一樣進過我楊家的門,沒有一副帖子上寫了我的名字,哪怕去告,也是無中生有。」楊之舟繼續道,「你也莫怕!

    那些人將來知曉他們誤會了你,也不敢找你的麻煩。做官就是這樣,有時候就是賭,賭對了就飛黃騰達,錯了就忍氣吞聲。輸不起的人可做不長久!

    你別看這兩年兩浙路的賦稅重,做官的可沒少撈。苦的不過是平頭百姓,當官的照樣錦衣玉食。二千多兩銀子,不過是他們手指縫裡漏下的,一頓酒宴的花銷。他們不敢確定你的身份,下禮也怕太重了得不償失。

    你看,大家都是留了後手的。若是確定了你的身份,這次收到的,就不是十幾萬兩,而是幾百萬兩了。哪怕將來知曉你不是什麼大人物,他們也不會太失望。送禮的人中,有幾個政績不錯,算個人才,無奈京裡無人,陞遷無路。

    我會給京裡寫信,提提那幾個政績較佳的,也算給他們一個交代。你放心吧,這次的事,不會有意外,更不會有人記恨你,找你的麻煩。」

    那麼多官員都來行賄,不可能每個人都有機會得到青睞,他們自己都心知肚明。

    所以,有人得到了機會,也給其他人一個信號:既然有人成功了,說明這錢花得值。這次運氣不好,沒有輪到我,下次我還有機會。

    那麼,他們的目的也達到了。

    「多謝您,老爺子,這次您真是幫了我的大忙!」陳璟感激道。

    他真是沒話可說了。

    他要說的,楊之舟全部想到,而且都說完了。

    官場楊之舟更熟悉,他懂得輕重。既然他說沒事,陳璟確定應該沒事。

    楊之舟是個很縝密的人。

    「不必。」楊之舟笑道,「你救了我三哥,這是對我的恩情,我說過要回報的。原本,這錢應該我和楊家出的。只是,我這次南下,總共也沒帶幾萬兩銀子,又在望縣買了個宅子,又是一路上的花費,所剩無幾。

    楊家這些年沾了我的風光,有錢。但是你看他們,生活奢侈淫逸,每日開銷頗大,花錢如流水。讓他們拿出錢,最多給七八萬兩,多了他們一時沒有現錢,二來也未必願意。

    三哥和三嫂從前供我唸書,傾盡家財。如今他們的兒孫享點福,也是應該的,故而我沒開這個口。」

    「我明白的。」陳璟道。

    楊之舟說得很客氣。

    其實,這十幾萬兩的禮金,也是楊之舟的錢。

    這是他的聲望換來的。

    換個人,哪怕做局再仔細,也沒有這個震懾力。震懾力不夠,那些精明的官員們才不會拿錢。

    說到底,是在消費楊之舟。

    而楊之舟,還說得這麼謙虛。

    「老爺子,我陳央及是個知道好歹的人,這次的事,您不說我也看的明白。您說給我聽,是將我當作交心朋友。我記您的恩情。」陳璟慎重道。

    「什麼話!」楊之舟笑道,「說了這是給你

    的診金,不算恩情。要不然,你救我三哥的恩,我就報不了。我這麼一把年紀,若是欠下人情債,這輩子以後可能來不及還了。還是不要欠債的好。」

    陳璟笑笑,沒有再客套。

    他把楊之舟給他的銀票收了起來。

    臨回望縣前一天,陳璟再次去給楊岱舟請脈。

    這些日子,楊岱舟仍是靜養,家裡諸事不管,都交給他的兒孫。他的氣色,已經好轉好多。

    對陳璟,楊岱舟讚不絕口。

    「這回啊,是你救了我的命。要是死了倒也無礙,就怕中風癱瘓,活不成死不了,才遭罪呢。」楊岱舟笑呵呵的。

    這老爺子沒什麼禁忌,死啊活的,他都不離口。

    「爹,您別這樣說。」楊昀在一旁道,「您且長命百歲呢。」

    「可不,遇著了陳神醫,可不就是長命百歲嘛!」楊岱舟笑道。

    滿屋子人都笑了。

    陳璟跟著笑了笑。

    楊岱舟的腦出血中風已經基本穩固,一兩年內不會復發。陳璟叮囑他,平日裡要注意飲食,早晚要多走走動動,不要飲酒,最好少吃肉。

    楊岱舟一一答應。

    楊之舟坐在一旁,沒怎麼開口。

    陳璟診脈完,楊岱舟才問楊之舟:「不在這裡住?」

    「不了。」楊之舟笑道,「家裡人來客往的,不清淨。再說,這次回來,除了看您,也是祭拜父母。您已經大好,我還是回望縣去吧。」

    楊之舟從記事起,就跟著父母去了望縣,兒時也是在望縣度過的。

    那大概是他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光陰了。

    後來他父親去世,家道驟落,寄居在楊岱舟家裡,始終沒有歸屬感。哪怕他父母埋在明州,他仍覺得望縣才是家鄉。

    楊岱舟家裡富貴華麗,兒孫滿堂,楊之舟算是報了當年教養之恩,對明州無牽無掛,所以不願意多住。

    「也好。」楊岱舟最清楚弟弟的心思,不強求他。

    第二天卯時,陳璟和楊之舟就起來了,收拾妥當準備回程。

    到了卯正,去花廳用了早膳。

    大家作辭,說了一會兒話。

    楊之舟叮囑孩子們好好照顧楊岱舟,其他的沒有多提。

    楊家眾人道是。

    楊少澤走到陳璟跟前,將一個長匣子交給他,笑道:「央及兄,這有幾把折扇,兄弟偶然所得,小玩物,不成敬意,送與你頑。」

    「多謝了。」陳璟大方接了。

    他沒有帶小廝,所以楊之舟的小廝明風替他拿了,送到馬車上。

    到了辰初,陳璟和楊之舟登上馬車,離開明州。

    楊家的人送他們到城門口才回去。

    楊之舟的馬車,是輛青頭油布馬車,還不如楊家的馬車寬敞。

    「算錯了。」走了半個時辰,陳璟就腰酸背痛的,想到自己判斷失策,歎了口氣。

    「什麼算錯了?」楊之舟問他。

    陳璟道:「上次還想,定要跟著老爺子您回去,您的馬車肯定豪華平穩。沒想到啊,您就這麼個破車,我骨頭都散架了。」

    楊之舟大笑。

    自然少不得又笑罵陳璟無用。

    「要不,猜枚?」楊之舟問他。

    猜枚可以轉移馬車奔波的枯燥。

    「好吧。」陳璟道。

    「猜單雙還是猜數?」楊之舟問。

    「猜數吧。」陳璟道。猜單雙有什麼好玩的,不是單就是雙,純粹瞎蒙。

    楊之舟笑了笑,從身後拿出棋盒,放在面前。

    他讓陳璟先猜。

    陳璟對猜枚沒什麼心得,就是亂碰。

    所以,猜了五回,全部猜錯。

    然後輪到了楊之舟。

    「是個三七之數」陳璟抓了第一把,讓楊之舟猜。楊之舟想了想,就道。

    陳璟攤開手掌一看,果然是十粒。

    「一五之數。」第二把,楊之舟又猜。

    陳璟攤開手掌,數了數,果然六粒。

    陳璟覺得不對勁,到了第三回,他多抓些,一口氣抓了十四粒。

    「放下吧,這回不好猜。」楊之舟笑著道。

    陳璟哈哈笑:「你黔驢技窮了吧?」

    楊之舟也笑了笑。

    他看著陳璟放下的那些棋子,心想:是個九五之數

    他們猜枚,有時候也帶著幾分算命的意味,所以知道的人,都不會抓十四粒。十四粒有很多說法,可萬一有人挑事,非說是九五之數呢?

    到時候也解釋不清,反而大逆不道。

    陳璟似乎不懂這個。

    楊之

    舟笑笑,把那些棋子攪合到其他棋子裡,只當沒看見,自己抓了一把,給陳璟猜。

    毫無意外,陳璟又猜錯了,他根本不會猜,完全是瞎蒙。瞎蒙也蒙不對,他今天運氣不太好。

    一路上,楊之舟把陳璟虐了個遍。楊之舟是高手,幾乎能猜對八成。而陳璟,一成也不到,這一成的勝算,也全部都是蒙的。

    「這裡頭,真的有規律嗎?」陳璟撓頭,問楊之舟,「我一直以為,是瞎碰的。」

    楊之舟哈哈笑,道:「原來你不會!」

    他不肯把技巧告訴陳璟,非要陳璟求他不可。

    陳璟求了,他還是不肯教。

    一老一小插科打諢,嬉笑怒罵,很快就到了望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