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醫聖記

正文 第145章 宗德堂的損失 文 / 董南鄉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一株三兩重的參,托在大紅絨布的檀木匣子裡,看似人形。

    「這是今年最好的參,從北邊運過來,是北邊老挖參人在懸崖峭壁尋得的。已經有六十年之久。」鋪子掌櫃上前,耐心介紹這株參。

    對方是宗德堂的先生和少東家,所以掌櫃非常慇勤。

    「少東家瞧瞧這參,短橫體、不垂艼、燈草心、馬牙痕、鐵線紋、珍珠尾,真正的極品野山參。說六十年參,那還是客氣的。不少藥工估算,可能有八十年。」掌櫃把參托著,給秦六看。

    他極力推舉這棵野山參。

    秦六笑笑,拿起來看。

    陳璟和朱鶴、清筠他們站在身後,也遠遠看著。

    掌櫃說的,也是行話。

    鑒別人參的價值,要從幾位方面來判斷:蘆頭、蘆碗、橫體、主根上的橫紋、珍珠點等。

    真正的野山參,參體和根莖一樣長,呈人形,主根部分短;根頭部生不定根叫艼,不下垂;根莖上有像馬牙一樣的痕跡;根莖細長,像燈草心;主根上的環紋像鐵線;細根處有比較明顯的小疙瘩,而且多,叫珍珠尾。

    「少東家,您看呢?」過了片刻,掌櫃又開口。

    秦六拿在手裡看,看了半天一句話也沒說。

    掌櫃出聲提醒他。

    「是好參。」秦六笑道。

    說實話,秦六拿不準。家裡的先生們,從小教他們認藥,像真正的百年野山參,也拿出來給他們瞧過。

    瞧過,也教過。但是,秦六很難分辨到底有什麼差別。

    假如是三四年的種植參和百年野山參對比,他自然能看得出來。可是拿十年的種植參和五十年的野山參比較。他就無非區分了。

    現在,他手裡這株參。他不能肯定是真的野山參。

    萬一看走了眼,宗德堂就要鬧大笑話,估計要被幾年,回家也要挨罵。

    要是小藥堂的先生看走眼,把種植參當野山參買了,不僅僅鬧笑話,還會連累東家藥鋪的名聲,回去定要被辭退。東家藥鋪生意也要受到影響的。

    宗德堂買假了,生意影響不大,可是惡毒的攻訐肯定更多了。

    「要是蘇泰在就好了」秦六心想。

    這位掌櫃一個勁問秦六,班先生和吳先生並不知道接口。要是蘇泰在,肯定早已把話題轉移到了其他方面,不至於逼迫秦六發言。

    「咱們鋪子裡的參,都是好參!」掌櫃的瞧出了秦六的窘迫,心想要逼這位少東家,讓他給這株參說些好話,最好讓他買下。

    哪怕他不買。也要逼他給個高價,掌櫃再賣給後面的人。

    「少東家,這百年老參。您給什麼價兒?」掌櫃不等秦六開口,繼續道,「您給個價兒,也是給咱們體面。哪怕不要,後面的人來還價,我們也能堵住他的口。」

    他想讓秦六幫忙鑒定下。

    這種事,吳先生和班先生經常做。

    看到好參,明知他們不要,東家也請他們估價。他們估出來的價格。很有說服力,正真的買主一般都不再多還價。

    這是宗德堂的地位。

    藥材的價格。都隨著宗德堂抬什麼藥、壓什麼藥而變動。

    秦六臉色不太好看。

    估價,定要估算得和年份、質量相差無幾。要是一株十年的種植參。你估算五百兩,後面的人不會再還價;但是你估算一千兩,不僅僅要被人笑掉大牙,還要挨罵,甚至店家都要取笑你。

    往後,你就不用再來藥市丟人現眼了。

    讓秦六估價?

    他哪裡會?

    他只得給吳先生和班先生使眼色。

    「廖掌櫃,你別給自己貼金了。就是你們東家來了,也請不動我們少東家!想讓我們少東家給你估價?你哪有這麼大的體面?」吳先生呵呵笑道,上前接過了秦六手裡的參,道,「我瞧瞧。」

    吳先生是藥市的常客,這家參行又是清江比較大的參行,常有來往,彼此是熟悉的。

    吳先生原本以為,這株參不算難認的,六少爺肯定看得出來。

    廖掌櫃的又抬舉六少爺,吳先生心想,給他一個出風頭的機會,讓藥市的掌櫃、東家們,都知道宗德堂少東家的厲害。

    不成想,秦六壓根不敢。

    他學藝不精。

    吳先生很失望。

    秦六的父親像他這麼大,已經能熟練區分各種藥材。像這種野山參,過眼就知道是假的,肯定是種植的。

    真正的野山參,份量沒有這麼足,拿在手裡就能看得出來。

    這是棵十幾年的種植參。

    這麼簡單,秦六居然不會!

    果然一代不如一代。

    吳先生和班先生給秦六出風頭的機會,結果差點讓他出醜,不好再等了,只得上前接話,把這株參拿過來。

    &nb

    sp;

    「六百兩!」吳先生看了半天,對廖掌櫃道。

    「原來是假的啊。」旁邊圍觀的人聽到這個價格,就知道不是真正的野山參,而是移山參,都紛紛道。

    六百兩,買不到這麼大的野山參。

    要是三兩的野山參,該賣三千兩了。

    「不錯,就是株移山參。」廖掌櫃哈哈笑。

    參行買賣,是不會騙人的。

    他們讓你猜價格,如果你真的眼拙當成了野山參,花了幾千兩的價格,他們照樣賣給你。

    藥市規矩,貨出不退。

    等你付了錢,他們會站在門口高聲道:某某藥堂幾千兩買了移山參!

    然後,整個藥市都知道你買了假參,大家都知道你犯傻了。

    從而嘲笑你。

    花了冤枉錢是事小,顏面和聲譽丟盡,往後幾年都要被人嘲笑。

    這是藥市的規矩。

    你不能說欺騙。

    自己沒有眼力,就是這麼丟人顯眼。

    「這株移山參。宗德堂的吳先生說六百兩,那就是六百兩。」廖掌櫃繼續道,「哪位東家要啊?」

    說著。廖掌櫃使勁看了眼秦六。

    秦六被他看得渾身不自在,心裡也添了怒。心想這位掌櫃沒完沒了的。

    「宗德堂要了。」吳先生又道。

    廖掌櫃眉開眼笑,道:「吳先生好眼力」

    然後小夥計把這株參拿下去,自己包裹起來。

    片刻,就聽到夥計高聲吆喝:「特等移山參一株,杭州宗德堂秦氏藥鋪!」

    移山參,就是種植參。

    「東家,一株假參也要賣六百兩?」朱鶴覺得很貴。

    「那參價格高了點。」陳璟低聲笑道,「四、五百兩綽綽有餘。秦家六少爺方才吃癟。掌櫃看在眼裡。吳先生不抬高價格,給掌櫃的添財,掌櫃的不依,定要叫六少爺出醜。

    別人買去了,經驗豐富的藥工一看就知道價格高了,要笑話吳先生估價不准,影響宗德堂和吳先生的聲譽。所以,他們只得破財,自己抬價,自己買了。」

    朱鶴會意。暗地發笑。

    「那掌櫃的精明。」朱鶴對陳璟道。

    「藥市的人,比咱們想像中更聰明,咱們小心點。別破財又鬧笑話。」陳璟低聲道。

    宗德堂那邊。拿了移山參,又付了錢。

    「少東家,再看看其他的?」廖掌櫃似乎有意為難秦六,這邊才高價買了他一株移山參,他又捧出另一株,給秦六看。

    秦六眼底的惱色有點明顯了。

    「不看了。」吳先生上前,打了圓場,笑道,「去別家看看。」

    說罷。就拉著秦六要走。

    秦六覺得自己很狼狽。

    剛剛開市就這麼狼狽。

    轉眼,他瞧見了陳璟和他的掌櫃兩個人交頭接耳。臉上帶著笑。這笑在秦六看來,就是嘲諷了。

    秦六一肚子火。

    陳璟這個人。更是刺眼。

    「陳公子,你何不瞧瞧這參?」秦六倏然告訴,對陳璟道。

    方才夥計唱喏,說宗德堂買了株參,引得不少人過來圍觀。此刻,這鋪子已經聚會了大約**家藥鋪的人。

    滿滿噹噹的。

    聽到宗德堂的少東家高聲說話,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這邊。

    「陳公子是誰啊?」有人低聲道。

    「不知道啊。」大家猜測,「是蘇州陳氏,還是台州陳氏?」

    兩浙路十四軍,蘇州和台州有比較出名的藥鋪,東家姓陳。其他地方的,肯定也有姓陳的藥鋪東家,只是不出名,大家不知道。

    「看來和秦少東家交情很好啊。是蘇州那位嗎?」

    「應該是了。」

    掌櫃聽到秦六的話,也看向了陳璟。

    陳璟長得比較高,又瘦弱單薄,看上去其貌不揚,像個不諳世事的孩子。秦家少東家喊他,必然也是某家藥鋪的少東家吧?

    又是只待宰的肥羊!

    廖掌櫃摩拳擦掌,心裡很興奮,也連忙上前,把陳璟迎過來:「陳少東家,這邊請,這邊請,諸位讓讓。」

    掌櫃的專門把陳璟請到了櫃檯前,讓他可以更進看人參。

    然後他問陳璟:「少東家,貴號如何稱呼啊?」

    「明州望縣玉和堂。」陳璟道。

    玉和堂,是前世陳璟家族的老號。

    先祖在康熙年間,創立的玉和堂。只是經營不當,不過數年的功夫,就關門了。到了陳璟祖父的祖父手裡,又開了起來。

    開了幾十年,陳璟的祖父就是在藥鋪長大的。

    而後,又因為列強入侵,京城動亂,藥鋪被迫關閉。那時候,

    ,陳璟的祖父還年輕,自己拿了牌匾,準備以後再開業。

    不成想,往後的幾十年,就再也沒有太平過。

    等到了太平年月,祖父做了領導的御醫,不方便去開藥鋪了。陳璟的父親和叔伯們,更沒有那個志向了,他們甚至不願意繼承家業,以此為恥。

    因為叔伯們年輕的時候,正流行反中醫、崇尚西醫,中醫成了陋習,各界人士呼籲取締中醫。政府甚至不給中醫開學校的權力,只准辦私立的中醫學院。

    進步青年,都以批判中醫為榮。

    那段往事,對陳璟的叔伯們影響很大,他們再也不想做中醫,對家學不以為然,只有陳璟的父親留下國內,跟隨祖父,學了中醫。

    陳璟自己,也在醫院工作,沒想過開藥鋪。

    那塊寫著「玉和堂」三個大字的牌匾,歷經兩百多年,最終爛了

    祖父為此難過了很久。

    那時候,陳璟想過,將來到了五十歲,提前退休,再開家玉和堂。

    如今,換了個時空,也算繼承了祖父的遺願。

    他的藥鋪,要叫「玉和堂」。

    「望縣玉和堂?」眾人聽到這話,都愣了下。

    估計沒人聽聞過。

    「是什麼意思?」甚至有人低聲道。

    「不知」

    「原來是玉和堂的少東家。」廖掌櫃也愣了下,而後又笑起來。管他呢,只要是個年輕人就好騙,「您瞧瞧這參。」

    掌櫃的親自把那株人參端到了陳璟面前。

    秦六也上前,站在旁邊,笑盈盈看著陳璟,好似給陳璟加油鼓氣。

    宗德堂的少東家幫陳璟掙場面,那是多大的面子啊!

    看來,這位什麼玉和堂的少東家,和秦家少東家是認識的,關係還不錯的樣子。秦家六少爺有意抬舉陳少東家。

    「那我看看?」陳璟笑了笑,把那株參小心翼翼托起來,慢慢看著。

    秦六笑意更甚。

    吳先生和班先生,也擠到了這邊。

    班先生想看看陳璟能有什麼表現。陳璟的醫術,已經震撼了這位老先生。故而,這位老先生很想知道,陳璟辯藥是不是也出色。

    吳先生的想法則不同。

    方纔,為了給六少爺台階下,吳先生故意太高那株移山參的價格,又親自買下來。廖掌櫃現在不說什麼,但是事後肯定要吐露一二。

    到時候,吳先生總會有點閒話。

    吳先生很不喜歡這種閒話。他為了主子犧牲自己的聲譽,現在想起來,自己也煩躁,恨不能不管這位學藝不精的少爺。

    假如有另外的人,把種植參當成野山參買了,那定是今日最大的笑話。

    注意力轉移,大家不會多說吳先生和宗德堂。

    眼前的這株人參,賣相非常好,不足二兩,蘆頭長、蘆碗濃密,人形短橫體、非常明顯的珍珠尾。

    看上去,像五十年的野山參。

    但是,橫紋有點不怪異。故而,絕對不是野山參。

    所以,吳先生也想極力攛掇陳璟,希望陳璟看走眼,買下這株參。

    那麼,今天最大的笑話就是陳璟,大家不會多說吳先生了,甚至廖掌櫃也不會說。

    「陳公子,您可不能怪我。」吳先生在心裡笑了笑,「藥市有藥市的規矩,我不過教您買個教訓。」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