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醫聖記

正文 第193章 進山 文 / 董南鄉

    第193章進山

    去望陀山聘請王先生的事,陳璟也告訴了李氏。

    李氏聽罷,有點欣喜:「咱們這小地方,也有博學鴻儒?」

    「天下能人異士多了去。」陳璟笑道,「王先生早年名聲更顯,讀書人都知曉。咱們不知道而已。」

    「我也沒聽你哥哥提及。」李氏道,「不過,你哥哥閉門讀書,很多人他都不知曉。」

    提到陳璟的哥哥,李氏表情倏然冷清了幾分。

    已經到了二月。

    二月初九朝廷春闈,對於李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陳璋再沒有消息,就是凶多吉少。這些日子,李氏好幾次去廟裡燒香,自己還請了樽菩薩在家裡拜。

    「我明早就上山去看看。」陳璟立馬轉移話題。

    李氏回神,勉強笑了下,道:「山路崎嶇,你且得十分小心。」

    「嗯,大嫂放心,我會謹慎的。」陳璟笑道。

    晚上,陳璟也告訴清筠,他明日準備去望陀山,找找那位先生。

    也並不是說非要名師。假如知道有名師,自然要努力一把,爭取把他請到家裡來。這樣對陳恭以後有幫助。

    「進山啊?」清筠輕輕應了聲。

    到了二月,陳璟的屋子裡仍然有暖爐,暖流徜徉。清筠散了頭髮,濃密青絲灑落肩頭,襯托著一張瑩白如玉的俏臉,粉唇修頸,婀娜嫵媚。

    她坐在桌子前對賬。陳璟和她說話的時候,她也只是隨意應了下,然後繼續盯著賬本。寫寫算算的。

    旁邊擺了一架盤算,她很少用到。

    陳璟頭一回見她把賬本帶回來做。

    鋪子裡生意不多,又有清筠和薛燦中兩個人,基本上的賬目都能當天清掉。

    「怎麼了,賬目出了問題?」陳璟坐到了她身邊。

    清筠這才抬頭,看了眼陳璟。

    「沒有。」清筠回答,「但是薛先生到鋪子裡時間不長。不知道他和東家是不是一條心。故而,他每個月都要把算好的賬給婢子瞧,婢子也要反覆對賬。

    明日他又有把他的賬目給婢子看。當著他的面。婢子不好太過於仔細,免得他以為東家疑心他,反而冷了他的心。

    東家自然是相信做事的人,可婢子不能心裡沒數。哪怕信任他。也要知道他的賬目。讓他知道東家不好糊弄。婢子提前偷偷把他的賬本帶回來,仔細盤查,明日對賬的時候,假裝隨意翻翻,指出幾個錯處。」

    陳璟聽了,不免驚訝。

    特別是她說假裝隨意翻翻,然後就指出幾個錯誤,讓陳璟失笑。

    這小妮子不僅僅心算厲害。御人也頗有手段。

    陳璟覺得自己從前有點小瞧她。如果給她機會,也許她也會成為八面玲瓏的生意人。甚至比婉君閣的婉娘還要有本事。

    天生心算過人,已經很難得了。

    陳璟伸手,摸了摸她的頭。似青稠般的青絲,涼滑柔順,陳璟掌心摸著,心裡就起了暖意。

    「那你忙,對好了告訴我。」陳璟不再打攪她。

    他自己洗漱後,躺下翻幾本藥書。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清筠的賬本才對清。她脖子有點酸,伸了伸懶腰,回頭看了眼陳璟。

    陳璟仍在看書,卻有點瞌睡,半瞇著眼睛。

    「東家,對好了。」清筠起身,對陳璟道。

    陳璟放下書,道:「那收拾收拾,睡覺吧。」他打了個哈欠。

    清筠點點頭。

    她去簡單梳洗一番。

    等她上了床,陳璟摟住了她,吻了下她的面頰,問她:「賬目可看出了問題?」

    「薛先生寫錯了兩個字,賬目沒有任何錯處。等他明早把賬目給婢子,讓婢子對賬的時候,婢子就告訴他。」清筠有點得意,聲音很輕盈。

    她開心的時候,聲音也輕盈愉悅,格外好聽。

    陳璟也笑了。

    這晚,清筠興致很高,甚至有點主動,陳璟又年輕,身體很好。見她歡喜,就折騰了兩回。

    次日早起,清筠就低聲跟陳璟抱怨說腿發軟。

    陳璟大笑。

    用了早膳,清筠和陳璟去了鋪子。陳璟讓魏上幸帶上藥箱,又吩咐小夥計阿來,跟他一起進山。

    「東家,您進山還帶著藥箱?」朱鶴不解,「是去請先生,還是去看病?」

    「這個,朱掌櫃就不懂了。山裡人每個月都是定期下山趕集,把木柴或者獵物換成糧食。山路難走,平日裡他們鮮少下來。

    特別是女人、老人、孩子,哪怕有疾也要忍著。東家就是怕進了村子,有人生病而他沒有帶藥,心裡過意不去。」倪先生笑著,跟朱鶴解釋。

    這點,倪先生很有經驗。

    有次,山裡有個年輕人後背生了個膿瘡,高燒發熱,人都要昏迷了。他們家人把他抬到城裡,請倪先生診治。

    倪先生開了方子,他們抓了藥又

    又把年輕人抬回去。

    回去的時候,倪先生反覆交代他們,半個月後一定要來複診。那個膿瘡,一次是治不好的。

    不成想,年輕人沒有再來。

    那段時間,倪先生沒什麼生意,體格也好,又知道地方,就親自去看那位年輕人。既然是他治的,倪先生就希望能治好,免得中途復發。當時,他趕了四個時辰的路上,到了山裡天都黑了。

    山上的小村子裡,住了十幾戶,都是一家老小,幾代同堂,總共百來口人。

    有家婦人產子,產後惡露不行,婦人眼瞧著就不行了。家裡人去山下請醫,不知走到了哪裡。兩天沒有回來。

    正巧倪先生帶了藥,救了那婦人一命。

    往後的幾十年,他隔幾年就要被請進山裡去看病。每次進山。倪先生都要多準備些其他藥,防止出現急性病。

    像被野獸咬了,傷口發爛,遲遲不能結痂、小孩子貪玩從樹上摔下來胳膊脫臼、誤食山裡的果子或者草,渾身發紅髮癢等,各種病。只要不是要命的,山裡人都熬著。熬不過去就病逝了。

    倪先生救過幾次。有救好的,也有太嚴重無能為力的。

    所以,陳璟進山帶個藥箱。是非常明智的,倪先生也深感佩服。他越發覺得這孩子肯定是有位醫術高超而且醫德高尚的師傅,要不然,這些小事。他怎麼會知道?

    越是小事。越發體現家學。

    倪先生想問,但是想到陳璟從來不提及,就不好強人所難,只得強行把自己的念頭壓制住。

    「對啊,我也是防患於未然。」陳璟笑了笑,「藥箱並不重,背著也無妨的。」

    夥計幫忙套好了馬車,陳璟、魏上幸和阿來乘坐。往城外望陀山趕去。

    進山可能會迷路,多個人多分照應。所以夥計阿來也一起去。

    約莫趕了一個時辰的路,就到了望陀山山腳。

    山腳有個茶棚,七十來歲的老人,在路上賣茶。茶棚後面有個馬棚,專門給過路的馬匹提供糧草和飲水。

    陳璟把馬車留在馬棚。

    他向茶棚的老人買了三碗茶,留下十錢,問了進山的路。

    老人一一告辭陳璟。

    陳璟他們喝了茶,轉身就上山。

    「東家,我來背藥箱。」阿來見陳璟自己扛了藥箱,準備上山,連忙去奪陳璟的藥箱。

    陳璟不讓他背,笑道:「山路不好走。從山腳到山上的村子裡,至少兩個時辰的山路。我先背著,等我累得走不動了,你再背。這樣,大家都能歇息。」

    阿來不敢違逆陳璟,只得道是。

    二月初的江南,東風始來,虯枝新發。山路叢林,樹木都發了嫩綠的翠芽,也有不知名的野花,小心翼翼開放著,新紅淺翠,相得益彰。

    吹在臉上的風,不復冬日的寒冷,柔軟溫和,似紗幔從面頰滑過般。

    「東、東家,還有多久到?」走了半個時辰,阿來累得爬不動了,滿頭大汗。

    相較於阿來,魏上幸反而顯得輕鬆。

    「還有一個半時辰吧。」陳璟道。

    阿來只差跌坐在地上。

    又走了半個時辰,魏上幸也開始上氣不接下氣。

    陳璟很快就遠遠把他們丟開了。

    他差不多沒走一刻,就要停下來等魏上幸和阿來一會兒,才能保證他們不走丟。阿來九死一生的感覺,到了陳璟停腳的地方,直接癱在地上。

    「就你這樣的,還要幫我背藥箱呢。」陳璟笑道。

    阿來接不上來氣,額頭全是汗,尷尬笑了笑。

    他們走了大約兩個半時辰,才走到半山腰開闊平坦的地方,這裡就是村子裡。

    村子口,獵戶們用樹木、荊棘、刺藜等,搭建了高高的院牆,防止野獸偷襲村子,也有厚重的木門。大門外,有兩個十三四歲的男孩子,手裡拿著木棍,守在這裡。

    看到陳璟他們,兩個孩子立馬戒備,用木棍指著陳璟問:「你們是哪裡來的,要做什麼?」

    「請問,王先生住在這裡嗎?」陳璟問兩個孩子,「我們是來找王先生的。」

    「我們村子裡沒有姓王的。」孩子道,「村子裡不給進。」

    兩個孩子很戒備,半弓著腰,陳璟他們再敢邁進一步,他們就要用木棍打人。

    陳璟還要說話,卻聽到有女子的聲音遠遠傳來:「是誰啊?」

    女子的聲音很清脆,似山泉般純淨甘甜,遠遠傳來,非常好聽。

    片刻,有個女子走到了跟前。

    她高挑的個子,纖細窈窕,穿著粗麻布的上衣和襦裙,一頭濃密的頭髮梳了辮子,斜斜垂在胸前。

    大概十五六的樣子。

    山路的女孩子,皮膚不怎麼白,但是緊致細膩,很健康開朗的模樣,非常討喜。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