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三章 遍訪人才(中) 文 / 琅琊煙雨
一路上曹彬都在思索著穎川出身的那幾個大才,仔細思量之下目前能招募的就有三人,他們是荀彧、戲志才、胡昭,其他的人不是年幼就是已經出仕,要想找到他們就只能去洛陽了,而且出仕的這幾個明顯還對大漢抱有期望,很難將他們拉到自己的戰車上。
在進入穎川的時候,特別通往郡治所陽翟的路上,有大量的學子匆匆的趕路,見到這種情景,曹彬不禁略有疑惑,為什麼這麼多的人往哪裡趕去,當在路邊茶攤上打聽後才知道,過幾天穎川書院將有碩儒荀爽講解經文,難怪這麼多的學子紛紛前往。
「這麼多人都前往穎川書院,我只需要去那裡就可以找到荀彧幾人,或許還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想到這裡曹彬縱馬直奔陽翟而去。
不久,曹彬來到穎川書院門前,只見書院並沒有高大的圍牆,也沒有沒有燙金的匾額,更沒有沒有黃銅的獸面門環,有的是低矮的圍牆,一扉顯然年深日久的木門正開啟著,諸多學子正有序的穿門而入,正門的上方掛著一塊黑漆紅字木匾,上面書著大大的四個字:穎川書院。字體遒勁有力,紅與黑相映,紅如鮮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沉穩而凝重。
曹彬於是下馬步行,穿過大門,只見門前一道青石板路,正對著一間大屋,屋宇方正,青磚砌就,上有雕花瓦當。曹彬近前觀看,只見屋中央是一個大大的香案,香案後懸著孔夫子的畫像,黃銅香爐中插著幾枝香,裊裊香煙緩緩上升,浙浙散開,案前諸多學子正排隊近前參拜。於是曹彬也跟著學子們上前點燃三炷香,然後倒地跪拜,起身後隨學子穿過旁門,進入後面讀書的庭院。只見諸多學子皆是正襟危坐,安靜的等待著,於是曹彬正襟做了下來。
沒多久,就見一身著黑色衣服的老者緩緩走上前台,見到這個人,曹彬知道他便是荀爽,沒想到遁世漢水的他現在竟然在這裡講解經書。台上荀爽緩緩說著,曹彬卻在下面思考著自己要找的幾個人的資料來。
荀彧,字文若,自小被人稱作有「王佐之才」,現在因該有十九歲了,這個時候的他思想已經成熟,看他在前面聚精會神的聆聽荀爽的演講,曹彬不禁為如何招納他而頭疼。因為荀氏家族可謂是穎川望族,世代書香門第,在士族之中與汝南袁氏有著同樣的影響力,都是忠於漢室的家族,想必會看輕曹家吧,不過我可以用孟子「民貴君輕」的言論作為一個突破口。
胡昭,字孔明,後世記載他幼讀經史,學識淵博,尤其精通典史,工於書法,弱冠之年就以其絕世才華而為世人稱道。因厭惡仕途生涯躲避察舉而避世,醉心與經史書法。在曹彬的記憶中,這個人就是一個謎,曹操曾連續多次派人請他出山入仕,他都推辭了。他的才能或許難以瞭解,但是從他最出色的弟子司馬懿身上就知道他必定不弱於蜀漢丞相諸葛亮,想要招募他也是非常困難的。
倒是戲志才卻很好應對,因為他出身庶族,在這個什麼都講究出身的時代裡,更加容易為曹彬所用吧。
還有一個就是郭嘉,現在的郭嘉也就十一二歲吧,想到後世歷史上的記載少年時代的郭嘉就展露出非凡的智慧,他喜歡與長者交談,往往有獨到的見解,常使長者們自愧不如。這個時候的郭嘉應該已經初露頭角了。
就在曹彬思量的時間裡時間慢慢過去,當曹彬回過神來的時候,荀爽已經離開,眾多學子也依次三五成群的討論者離開了書院。
曹彬見荀彧正往院裡走去,便趨步上前招呼道:「兄長慢走,在下有事相請,不知你是否有時間。」
見到有人詢問,荀彧便駐足觀看,見曹彬不過十四五歲年紀,便緩聲說道:「你是何人?找我何事?」
曹彬見荀彧回話了,便又說:「小弟曹彬,豫州沛國譙縣人士,今有一個問題伴隨我好久都沒明白,今聽聞兄長少時便以聰慧而聞名鄉里,今又隨你叔父學習多年,想必你能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
「哦,那曹操是你何人?」荀彧疑問道。
「那是我兄長。」曹彬以為荀彧似乎比較看重曹操便說道。
豈料荀彧聽後淡淡的說道:「那好,說出你的疑問吧。」
見荀彧淡淡的問,曹彬不禁有些失望,看來曹操的名聲還是太低啊,不過他轉瞬調整情緒說道:「我想請問的是孟子與孔子是否都是聖人?」
荀彧一見曹彬提出的問題這麼簡單,便隨口答道:「孔孟皆為先賢,其學究天人,學術思想惠及後代,豈能不算聖人?」
「那麼孟子曾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那麼我想請問兄長是否同意孟子的話,如果不同意那麼請問國與君,君與民,哪個重要。」曹彬接著問道。
荀彧聽後沉默了一會說道:「孟子此言我雖也認同,但君乃一國之根本,沒有君就如同天空沒有太陽,因此我認為君更重要。」
見到荀彧果然如此回答,曹彬想了想又問道:「那麼請問高祖皇帝定鼎關中後為何約法三章,又為何提出『王者以民人為天』?」
「高祖初定天下,天下民心動盪,正需要穩定民心,以安天下。」荀彧想了想後說道。
「那麼請問秦何以失天下?」
「無他,民心盡失。」
「如此說來,民心要比其他的更重要了?」
「這……」受了多年忠君思想教育的荀彧沉默了。
見到荀彧沉默了,曹彬不禁高興起來,開來這個時候的荀彧還沒有完全接受那套忠君的思想,也就是說,只要打開他這個結,就有可能爭取到他的支持。
這是一個聲音傳來「我來說吧,民貴君輕,然民依附於國,國依附於君,君又依附於民,三者地位同樣重要,既不可忽視民心的重要,又不可忽視君的管理,只有兩者取其平衡,國才能長久。」
聽到這樣的言論,曹彬大吃一驚,這可是領先這個時代好久的思想啊,不知道是誰說的,連忙轉身想旁邊看去,見一人年約二十許,青衣儒衫,身子單薄,面色略顯蒼白,旁邊一個少年,也就十一二歲,同樣顯得單薄,從聲音上曹彬分辨出是那青衫人說的。
「不錯,我也同意志才兄的說法,現今漢室昏聵,皇帝賣官鬻爵,州郡裡災禍橫行,已經到了民心將盡的地步,若不出我所料,不出幾年亂世必將來臨。」那十一二歲的少年接著說道。
「奉孝禁言,外人在此豈容你胡言亂語。」荀彧見郭嘉如此說便喝聲道。
郭嘉見荀彧這麼小心便不在意的說:「文若兄多心了,我觀此人必是來招納你的,並且他似乎知道你那死忠的脾氣,所以變著法的想拉你入伙呢。」
曹彬聽聞郭嘉如此說大吃一驚,這郭嘉不愧專攻人心,放在後世整一個心理學家,何況他現在也就是十一二歲,又從何判斷出大漢將亂的呢?但願不是他自己想的,否則就太妖孽了。
果然看到荀彧聽到郭嘉的話說道:「奉孝不要胡說,我現在尚未行冠禮,出仕尚且不能,又怎麼會跟隨這位小兄弟呢。」說這話的時候明顯看出荀彧並不重視曹彬,這讓曹彬十分無奈。
曹彬衝著荀彧一拜說道:「兄長且慢推辭,我們進去說話好嗎?」
於是荀彧帶著諸人進入內堂。
待到諸人都入座之後,曹彬衝著諸人拜首說道:「大家或許認為我年幼,但有志不在年高,何況正如奉孝說的,大漢已經日薄西山,亂世即將到來,我想做的就是希望諸位以後能為我兄長效力。」
那邊荀彧見到曹彬也在提到大漢要亂,不由的急道:「你等皆言大漢將亂,又為何不上報國家?卻在這裡胡言亂語,難道你等皆要作亂?」
一聽荀彧這樣說,曹彬就知道他還是心向大漢,便無奈道:「兄長可知,這些年來豪族地主大量兼併土地,外戚和宦官輪流專權,朝政極端**黑暗,加以自然災害相繼不斷,使農民陷於死亡的境地,因此自安帝即位至今七十餘年間,造反者幾乎接連不斷,僅桓帝至今三十四年間就有不下二十餘次的叛亂。另外,這些年來,外族蠢蠢欲動,不時有部落侵入我大漢劫掠,因而我斷定,一場更大規模甚至是全國性的叛亂將要爆發。」
荀彧聽後忙道:「你既知如此,何不上奏朝廷?」
見荀彧依然如此,旁邊戲志才說道:「文若,剛才不是說了嗎?朝廷外戚和宦官輪流專權,大小官員相繼明哲保身,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又怎能上達天聽呢?即使我們上表,最後也可能落得妖言惑眾被捉拿下獄的下場。」
聽到戲志才這樣說,曹彬和郭嘉忙點頭附和。
見大家都這樣說,荀彧便起身問道:「那你們可能預知是什麼人叛亂嗎?我要修書與公達,讓他上書陛下造作應對。」
旁邊曹彬聽到荀彧這樣說,就知道雖然荀彧並未如自己所知道的歷史上那樣死忠漢室,但是現在他仍然將希望寄托於那個腐朽的朝廷,曹彬知道荀彧不經過失敗是不會改變主意的,但是也不能將黃巾起義的事情和盤托出,只是略加提醒的說道:「兄長只需要瞭解這些年世上有哪個勢力發展迅速便可以了。」
說完曹彬便起身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