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215)國家 文 / 淡墨青衫
國家
海州的學員確實是這些英軍教官們的驕傲。
他們一個個來自海州與淮安,還有徐州的城市與鄉村,毫無例外的,他們大概都受過私塾制的啟蒙教育,比之這個時代中國可怕的文盲現象,這些青年應該全部是中國人中的精英。在受過教育的人群中,這些學員顯然也受過精心的挑選,他們勇敢但不莽撞,身體壯健,勤勞而服從命令,雖然在創造力和搗蛋調皮上不如英國本土的學員,然而所有的教官都承認,這些中國人有著舉一反三的發散性思維,並不如這個國家整體上都帶著一股殭屍的味道,他們睿智而聰明,第一期的二百名學員才學習了一年多時間,已經出色的像是在海上干了十年。
毫無疑問,假以時日的話,他們會是極其優秀的海軍軍官。
所有的教官都堅信這一點,並且相信,在二十年後,這個海州不起眼的地方將會培養出大量的合格的海軍軍官,而前幾期畢業的學員在經歷超過十年的海上波濤後,會成為不比大英帝國海軍軍官遜色一星半點的極其優秀的海軍人才。
帶著一點欣賞的眼神,一夥英**官又鬼祟的收回了視線。
淮軍軍令部長昨天的一紙軍令來的當真是好,不然這些教官這時候就該極頭疼了。如果學員們當真也上了戰場,很顯然,戰敗後的淮軍當然會割地賠款,而淮軍治下領地內的人民也自然會對英國充滿惡感,而這些上過戰場與教官們祖國的軍隊幹過一場後,是否還願意聽從這些侵略者講述的課程,是否還對這些學識淵博而又實戰經驗豐富的教官們衷心擁戴?
這當然是一個複雜的命題,沒有人答的清楚。
身為前大英帝國海軍地一員,眼前的這些教官沒有人會樂意看到自己祖國在遠東這裡失敗,然而不到兩年在海州的經歷。又使得他們深愛這一片土地與端坐在自己教室裡的優秀學員們,他們並不希望這些學員的國家受到自己祖國地侵略,也不希望這些學員被傷害了最寶貴的自尊和自信,而如果成全了後者,就無疑會犧牲前者。無論如何取捨,都不是這些教官們心甘情願可以接受的。
不知道是誰,發出了一聲若有若無地歎息聲響。
這一場戰爭。顯然又是一場帝國在遠東擴大利益範圍地殖民戰爭。現在的這些教官,在若干年前,也是這一場又一場的殖民戰爭地急先鋒。
在當年。他們沒有任何愧疚之心,現在,仍然沒有。這個世界原本就是弱肉強食,放眼天下,不論是亞洲還是非洲,還是美洲,哪一個大洲不充斥著被殖民者的鮮血與苦難。英國如果不是成功的成為一個殖民帝國,成為文明世界的一分子。豈不是也要落個被人魚肉的下場?
國家之間,永遠都沒有所謂正義的東西存在。
不過拋卻這些國家與民族的大義情感,回想起在海州教學的日子時,這些教官原本激昂地心態又變的沉穩下去了。畢竟,把國家分化成一個個獨立的人的形狀時,是很難保持著超然的心態的。
一個教官耐不住現在這種尷尬的氣場,自己打著哈哈取樂道:「據我們地瞭解。淮軍地炮兵使用的極多。戰場經驗也很豐富,為什麼如此地不堪一擊。難道我們離開海軍這麼一點時間,他們又有長足的進步?」
沒有人理會他,這委實是一個太過拙劣的笑話。開口的教官尷尬的一笑,不遠處的海面上,火炮仍然在密集的發射著,轟隆隆的炮聲響的令人心煩意亂,顯然,海州要塞這邊的抵抗越發的微弱了,現在各人聽到的,只是海面上那一聲聲單調的火炮聲響,一聲聲的敲打在人心上,令人煩悶不安。
終於又有人忍不住開口道:「這一場該死的戰爭大概會讓淮軍集團明白他們現在處在世界的何等位置,不能處在食物鏈的頂端當然令人遺憾,不過這樣也好,他們在與英國締結合約之後,仍然是亞洲的霸主。大英帝國需要它成為遠東合格的代理人,用它來抵禦俄國佬的野心,鎮服那些不開化的野蠻人。」
他笑了一笑,接著道:「比起那可笑的矮小食魚民族日本人,還有我們可愛的殖民地印人,中國人更聰明和勤快,也更有勇氣,我想只要淮軍集團的那位大帥能明白這一點,與英國只能採取合作而不是對抗的態,他所能得到的一定會遠遠大過他失去的。」
這位說話的教官在退役前已經是一位海軍上尉,他的見解,也是流行於倫敦和新加坡以及香港及德裡的論調,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其實已經不堪重負了,哪怕是現在中國這種混亂的幾乎是無中央政府的情形,吃下中國,也不是大英帝國的國策。他們真正需要的,只是一個在遠東能抵抗住俄國擴張的腳步的二等國家,它將成為大英帝國的真正盟友,為英國在亞洲的穩定統治而貢獻力量。
這樣看來,已經開化向著文明前進的中國淮軍軍政府顯然是一個合格的代理人,這樣的結果,倒也未必是最壞的。
身為這個時代英帝國的軍人,他們的驕傲是天生俱有深入骨髓和靈魂深處的烙印,根本無可改變,在這個時候,自己國家的軍艦正轟擊著他們所服役的水師學堂不遠處的要塞港口,而這些同情著自己學生的教官們,卻是經心的設計著他們自以為合適的中國的未來發展道路。
顯然,海州之戰在這些更為瞭解淮軍的前英帝**人們的眼中,也是海州方面必敗,等艦隊打跨了要塞炮台的火力之後,陸戰隊分批上岸,徹底摧毀岸上炮台的抵抗後,在英軍的眼前,就是一馬平川。
打下海州,斬斷淮軍現在唯一的對外港口和鐵路運輸中心,威脅統治中心和工業基地淮安,然後再與淮軍集團的高層談判,就可以乾淨漂亮的結束這一場戰爭了。
炮聲還是響個不停,水師學堂的內一片肅靜安詳,彷彿與世隔絕一般。然而就在這學堂之外,很多生活在港口附近的漁民們都走出了家門,一個個面色陰沉,觀看著不遠處海面上大炮吞吐而出的火光。
海州原本沒有港口,這些漁民只是靠海吃海,所有的山脈在這一片港口前都斷了層,使得附近的漁民可以輕鬆的藉著這個天然的深水良港出海勞作,用自己的辛苦工作換一份溫飽。苛捐雜稅永無止境,使得他們一年到頭的辛苦往往就這麼打了水漂。
如果換在兩年之前,哪怕港口處打生打死,這些溫飽尚且艱難的漁民是絕不關心的。虎門的戰爭就曾經如此,外海打的如火如荼,港口附近的漁民一樣給英軍軍艦送著補給,不為別的,就因為英軍會付給貨真價實的鷹洋。
國家,民族,這些虛幻的詞彙在百姓眼裡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如果連飯也吃不上,官府平時欺凌,到了收稅的時候卻向著自己的百姓張牙舞爪,這樣的朝廷和國家,是激發不起人民真正的愛國心的。
中國在近代史上所受的侮辱極多,也使得廣大的智識階級極為憤恨,然而究根查底,整個中國的老百姓們卻只有一層朦朧的映像,好像是飯後的談資,大家說個新鮮,也就罷了。
三元裡的暴亂只是因為英軍的燒殺搶掠,激怒了一方百姓,使之奮起反抗。義和團的暴亂只是因為洋教徒欺付老實巴交的山東農民,而洋貨又逼的大家喘不過氣來罷了。
國不愛我,何談愛國呢。甲午一戰後的日本何等窮凶極惡,俄國割佔了多少中國的領土,然而在兩國交戰時,多少的中國百姓分別為兩方效力,俄方抓到了槍斃,日方抓到了砍頭,於是兩個強盜在中國的白山黑水大打出手的同時,還分別懲罰了不安本份在雙方之間尋幾口飯吃的中國農民。
兩年前是如此,可兩年後的今天卻是絕然不同了。
淮軍一至海州情形就大是不同,給地主打了千百年工的佃戶突然有了自己的土地,漁民們不用在打漁歸來時還要在卡子上繳出自己辛苦得來的收穫,日子突然好過起來,大老爺們也不再下鄉下催賦,而是帶著大伙修路造橋,挖溝補網造船,漁民和農民們盛讚知州周攀龍的同時,也如同其餘各地的百姓一樣,悄沒聲息的在自己家的正堂裡供上了淮軍大帥的畫像。隨著港口的興建,外來貿易的船隻越來越多,城裡需要人手,港口需要老手漁民,待遇工錢越來越高,而在官府的監督下,那些原本不拿老百姓當人的富商巨賈們也變的分外客氣,再也不拿人當牛做馬。
海州富了,老舊的城池不見了,百姓們的家裡有了餘糧,手裡還有了閒錢,在淮安派出的宣傳人員的筆下和編造的戲劇裡,這一切當然歸功於英明神武的大帥,還有保護大家今日平安的淮軍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