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逸」史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三章北線戰事 文 / 而山

    遭到聯軍突然的炮火襲擊,人民軍第82團的戰士們慌亂地鑽進士兵避難所,可沒等多久,外面值崗的哨兵那緊張的尖叫聲傳來:「西洋鬼子上來啦!西洋鬼子的上來啦!」

    第82團的戰士們又不得不在指揮員嚴厲的督促下,冒著炮火鑽出士兵避難所。四處還在不時地響起炮擊聲,不過,這時的炮擊聲稀落許多,那零星響起的爆炸聲可能也是敵軍這一輪次炮擊的尾聲。

    美軍第68師這次一次性投入一個整團的兵力進攻,將近兩千多名士兵爬滿了整個茅山左側人民軍第82團防禦陣地的山坡。面對密密麻麻的敵軍,沒有火炮支援的第82團想像前幾次一樣輕鬆打退敵人的進攻,顯然是不可能的。第82團團長溫海濤經過縝密地思考,終於有了主意。他從團預備隊中挑選出兩個連的士兵組成擲彈兵,這些士兵個個英勇善戰,力氣過人,溫海濤命令他們分別埋伏在陣地兩側的亂石堆裡;他又命令在防禦陣地的中間加強火力,讓敵人受阻,從而只得從兩翼進攻。

    果然,美軍指揮官很快發現了戰場上的這一現象,認為這是人民軍的弱點,除命令少部分美軍士兵牽制中間的人民軍外,趕緊吩咐大部分的美軍士兵從兩側進攻。人民軍第82團兩側的火力明顯地比中間稀弱許多,美軍很快衝近至第82團陣地戰壕前沿二十多處,第82團的戰士們都可以聽見美國人那嘰哩呱啦的外國語了。這時,躲藏在戰壕裡的擲彈手們突然起身,把一個個早就擰開導火引線蓋的手榴彈扯掉引線後扔向前面敵軍的人群中。手榴彈開了花,美軍死傷無數,洶湧而上的美軍士兵又潮水般地退了下去。

    兩個時辰之後,美軍第68師捲土重來,他們又採取了新的進攻戰術:重點進攻左側,中間與右側僅派少量士兵牽制。

    人民軍第82團團長溫海濤一直在通過望遠鏡密切注視美軍的部隊調動情況,他發現這一次敵人大部分的兵力向左聚集,意識到敵軍可能將要重點進攻左側陣地了。這時,他接到通信兵從師部傳來的喜訊,人民軍一個炮兵營已經移至第82團防禦陣地背部,可以對第82團實施炮火支援了。於是,溫海濤計上心頭。

    遠處美軍士兵開始移動,新的進攻開始了,美軍首先發射密集的炮火,炮擊全面覆蓋左側陣地。可惜!溫海濤早已讓部隊放棄左側陣地後撤,美軍未遇到什麼阻擋衝上左側高地,他們開始歡呼,一面大大的美軍星條旗被插在泥土裡,旗幟在迎風高高飄揚,在這塊高地上,美軍士兵越上越多。

    「一群不知死活的傢伙,死到臨頭了,還得意忘形!」溫海濤放下望遠鏡,蔑視地掃了一眼左側陣地上美軍士兵那猖狂的樣子和那高高飄揚的星條旗後,就再也不願看第二眼了。他見人民軍佯裝撤退的目的已達到,讓通信兵發出信號通知炮兵。一會兒,人民軍炮兵向左側高地上的美軍人群中射出了兇猛的火炮,炮聲隆隆,美軍死傷無數。不少士兵急忙尋找掩體,試圖躲避,或是拚命向下跑去,試圖逃跑。但是,人民軍豈能放行!這正是他們等待已久的機會。一顆顆炮彈又射向高地,頓時,開始被美軍炮火所覆蓋過的高地現在又被人民軍的炮火所覆蓋,幾百名美軍要麼血肉橫飛,要麼摔下山去。那一桿沒有飄揚多久的美軍星條旗也被一枚炮彈擊中,旗桿炸斷,變成真正「星條形」的星條旗仰躺在地上,美軍徹底失去了抵抗能力。這時,人民軍第82團團長溫海濤迅速抓住戰機,命令開始後撤的部隊立刻向左側陣地攻佔去。

    美軍的倉皇而逃,如果不加於制止,肯定會被人民軍的反衝鋒完全打亂陣腳,後果不堪設想。美第68師這次負責進攻的亞歷山大團團長亞歷山大馬上意識問題的嚴重性,他槍斃幾個無頭蒼蠅似的到處亂逃的士兵後,又命令督戰執法隊嚴厲執行戰場紀律:對所有後退的士兵格殺勿論!才終於穩住部隊敗退的陣腳。

    人民軍的戰士開始反攻時,人民軍的炮兵也停止了炮擊,敗退到一半的美軍士兵在戰場督導隊的逼壓下,重又向高地衝來,兩軍從兩側迎頭上爬,在頂處相遇,於是雙方軍隊在這裡展開了空前的激戰。結果還是人民軍的手榴彈起了關鍵作用,在雙方還沒有發生肉搏戰時,人民軍一個個的手榴彈炸得美軍哭爹喊娘的。待到展開真正的肉搏戰時,人民軍戰士們在人數上已佔據絕對的優勢了。美軍士兵抵擋不住,開始向山下退去,在這關鍵時刻,溫海濤趁機命令全團發動反衝鋒,全線部隊吶喊著尾隨著美軍衝下高地,美軍陣營大亂,後退兩里才穩下陣來,人民軍第82團見好就收,也鳴金收兵。這一次美軍第68師強大的進攻,付出慘重的代價之後,又一次被瓦解了。

    發生在南線合浦地區的陣地防禦戰,激烈而殘酷,而與此同時,發生在北線博白地區的戰鬥卻是另一種形式,但同樣地血腥和殘酷。

    公元1855年6月23日聯軍對人民軍的第二條防線的全面進攻正式打響後一個時辰,聯軍第一集團隨即接到聯軍總司部的全面進攻的命令,第一集團司令官法國陸軍中將皮鈞將軍在那卜鎮舉行出征儀式,檢閱隊容整齊、士氣高昂的法軍第2師全體官兵,他除了緊緊地握著法第2師師長潘瓦爾少將的手鄭重的囑咐「不可冒進,小心行事」外,他還俏皮地對法軍士兵小伙子們說:「大膽地前進,前面中國姑娘在等著你們!」他的話引起士兵們一陣哄堂大笑!

    檢閱完畢後,法軍第2師大軍啟程,而此時,聯軍第一集團其它各師有的已經前進在路上了。但從中垌鎮出發的英第27師因為與那卜鎮相跟較遠,沒有按時趕到,他們墜在整個聯軍第一集團進攻部隊的最後面。

    在臨近人民軍北線松旺鎮防禦陣地時,有一條小河,聯軍第一集團各個師整整花了三個時辰才渡完,然後繼續推進。聯軍第一集團分成兩路進攻,北路由法第7師與英第3師攻向人民軍東平防禦陣地,墜在最後的英第27師也是朝這個方向開進的,這裡有人民軍第二軍的第8師、高州預備役和博白預備役師防守;南路由法第2師與法第4師攻向松旺防禦陣地,這裡有人民軍第三軍的第9師、第10師防守,第11師居後作預備隊。本來湛江預備役師也駐於松旺作為預備隊的,可是因為聯軍進攻重點的變化,在防守常樂的南寧預備役1師南調協防南線的人民軍防禦後,湛江預備役師就被調往常樂接替南寧預備役1師的防守了。

    聯軍各個師的配製與人數各不相同,就是同一國家的軍隊也不盡相同,不過,作為一個師級作戰單位,聯軍人數最少的師也有5500人以上,而人數最多的師則多達7200人。在聯軍各個集團中,人數最多的是第一集團,戰鬥力最強的也是第一集團。

    法第2師開進至松旺鎮的黃家嶺,潘瓦爾接到偵察兵報告,有一支人民軍大部隊向黃家嶺開來,他趕緊命令部隊隱蔽,並開始構築陣地。可等了兩個時辰也未見人民軍的影子出現,但他們仍不敢輕舉妄動,他們還得等待,要等到其左翼的法第4師上來後,護住其左側安全,他們才敢放膽推進。

    可潘瓦爾並不知道那一隊移動的人民軍部隊,並不是真正地向黃家嶺開來的,他們只是奉命南下去接替南寧預備役1師常樂防務的,這支部隊是湛江預備役師。潘瓦爾不知道這些,他只能通過零零碎碎的情報揣測人民軍的意圖和動向。這就是軍事史學家所謂的「戰爭迷霧」,在目前這種通訊條件下,雙方統帥都缺乏可靠的情報,如同籠罩在迷霧當中,戰爭決策很多時候和賭博一般。潘瓦爾等法第4師上來後,他最終決定放棄在黃家嶺繼續等候人民軍的到來,率軍右進至松旺鎮的廖家園準備主動進攻人民軍陣地。

    在作出這樣的決定時,潘瓦爾曾猶豫不決,法第2師的將領們極力主張在黃家嶺按兵不動,等人民軍來攻。如果潘瓦爾一定要向前推進,那他應該兵分兩路,一部分繼續留守黃家嶺,因為人民軍大部隊真的出現了的話,如果此處沒有人防守,人民軍很可能會插到聯軍的背部,這會造成整個聯軍第一進攻集團的被動;另一部分可以挑選最精銳的希斯維姆團隨行,而將炮兵部隊和後勤輜重部隊留下,因為右前方的廖家園靠近雲開大山山脈南末端,狹窄的山脈地形並不利於大兵團作戰,也不利炮兵的使用。法第2師參謀部的人則認為人民軍被聯軍氣勢所壓,不可能南下主動進攻,法第2師繼續呆在這裡純屬浪費時間,沒有任何意義,此時正應該直接推進,並盡可能早地展開進攻,以期減輕南線聯軍的作戰壓力。這兩種意見,潘瓦爾都覺得有道理,最終他還是接受了師參謀部的意見。

    儘管潘瓦爾少將最終採取師參謀部的意見後,並沒有作任何說明,但他的決策思路依然有跡可循。顯然潘瓦爾對聯軍總司令部的戰略構想依然滿懷信心,對聯軍的戰鬥力有著無比的自信。潘瓦爾在第二次廣州戰役中任聯軍中路的總指揮,最早攻破廣州城城門的部隊就是他指揮的。從那一次廣州戰役後,他認為中**隊戰鬥力低下,中國人體質孱弱,儘管在這次的進剿西南叛匪的幾次戰鬥中,聯軍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到不可想像的慘重損失,這對驕傲的潘瓦爾作為白種人的自尊心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他至少始終未與西南的人民軍真正的對戰過,所謂刀不是砍在自己身上,當然不知痛,沒有那種切膚之痛的潘瓦爾仍然是把西南的中國人與其它地方的人民軍同等看待。他對自己的自信,對聯軍戰鬥力的自信,使他選擇了師參謀部的建議。而且繼續留在黃家嶺等候,雖然可以保證部隊的絕對安全,卻喪失了主動權,給予人民軍更多的準備時間和更多的戰略機動的空間,這確實對南線作戰的聯軍不利;如果要掌握主動權,就必須盡可能早地和盡可能近地接近松旺鎮保持同人民軍的接觸,這樣有一個不利因素,就是不得不接受山區狹窄地形的限制。由此可見,潘瓦爾最後的決定還是經過了縝密的考慮與權衡。

    法第2師西進之前,聯軍第一集團司令皮均中將為了確保實施對松旺的重點進攻部隊的北部安全,他派遣法第7師、英第3師和隨後跟上的英第27師逼近東平,牽制住北面的人民軍。東平距松旺不到五十里的路程,那裡靠著雲開大山山脈,不利大兵團作戰,那裡也不是聯軍必須要突破的地方,皮鈞中將派遣三個師的兵力顯得沒有道理。但當時的情況是,聯軍並不知道人民軍的第二軍的第5師與第7師已經秘密的潛往聯軍的後方,皮鈞中將就是居於對第二軍兩個師的擔心才作如此安排的,他就是要壓制住所有北面的人民軍不得南下。

    接下來,法第2師與第4師齊頭並進,想正式展開對人民軍的全面進攻,他們完全未再去理會背部的黃家嶺地區,聯軍這顯然低估了人民軍的謀略。雖然這時在人民軍北線防禦總指揮部的古華將軍並沒有完全掌握聯軍各師進攻的動向,但當湛江預備役師從黃家嶺北邊擦過時,他們已經察覺到聯軍的存在,他們本來想從黃家嶺正中穿過的,可就是因為發現前面村落裡有情況,他們才臨時改變行軍路線,這樣他們至少多耗費了兩個時辰才到達常樂鎮接替南寧預備役1師的防務。湛江預備役師的目的是南下支援南線人民軍的作戰,他們沒有驚動在黃家嶺的聯軍部隊,但他們還是緊急把這一情報上報到人民軍北線防禦總指揮部。

    古華將軍接到這一情報,思考良久,「聯軍偷偷隱於黃家嶺,可能是想伏擊湛江預備役師,但現在湛江預備役師永遠不可能進入他們的伏擊圈了,那麼久等不見人民軍影子出現的聯軍會有什麼反應呢?」古華將軍大膽猜測聯軍肯定會放棄這個伏擊圈,「這樣的話,假設待聯軍撤走後,人民軍又出現了呢?那是怎麼樣的一個結果啊?這將是一件相當有趣的事!」

    於是,古華將軍命令作為預備隊的人民軍第三軍第11師沿著湛江預備役師南下的路線,偷偷插到很有可能現在是聯軍背部的黃家嶺。這樣,聯軍法第2師與法第4師背部出現一支人民軍大部隊,他們的處境危險了。

    同以前其它所有與中國人打過戰的的歐美列強的將軍們一樣,潘瓦爾對自己的判斷非常自信,敢於冒險孤注一擲。在其命令法第2師展開全面進攻的開局階段,他非常罕見的連續犯了幾次判斷錯誤,結果使聯軍整個第一集團的大軍都陷入險境。首先潘瓦爾認為人民軍不會輕易放棄已經修築好的防禦地,因此他在正面進攻人民軍9師設於松旺鎮前沿的小背嶺谷地防禦陣地時,他沒有直接與人民軍發生接觸,而是率領其精銳的希斯維姆團北移靠近雲開大山山脈,希望佔據一塊高地,設炮兵於此,然後居高臨下地炮轟人民軍第9師的小背嶺谷地;其次潘瓦爾將軍似乎根本未去想人民軍有可能或是敢於主攻進攻聯軍,因此他沒有派一兵一卒警戒背部,也沒有命令士兵設置簡易的防禦陣地,整個法第2師完全鬆散,好像他們只是為了進攻而進攻,永遠不可能遭到攻擊一般。當四處派出的偵察兵回來報告說後面在黃家嶺的地方出現大量的人民軍士兵時,潘瓦爾將軍最初的反應是難以置信,他派出一個連隊的士兵前往偵查,結果確實了這個消息。

    現在潘瓦爾少將面臨一個極端凶險的局面,他的軍隊被抄了後路,後勤補給斷絕,沒有增援部隊可以指望,他必須在後面的人民軍圍上來之前先構築一個防禦陣地。他還不知左側的法第4師有沒有發現這個情況,他也得通知他們一下。潘瓦爾少將現在惱火的是由於一時的疏忽,被人民軍插到背部,這完全打亂了他的進攻計劃。但他對此卻沒有想像中的害怕,因為他不相信,左右都有聯軍友軍的情況下,人民軍能夠合圍吃得下他們,人民軍在松旺鎮的兵力也僅是三個師而已。

    人民軍斷絕後路的消息很快傳遍法第2師全師,儘管西洋人很自信,這樣的壞消息也還是在全師官兵中引起很大的騷動。戰役還沒有開局就出現這樣不利局面,任何將領都會不免膽寒,但越是困難,潘瓦爾越是豪情萬丈。他立刻召集全師高級軍官討論戰局,並充滿信心地激勵大家,認為這是吸引人民軍大量兵力來攻的天賜良機,這樣將有利聯軍其它各師的進攻,而在這狹窄的山脈地形只利於防守,人多並不一定有用。「無數次的戰役證明,敵人在某一地方投入過多的兵力,那麼其在其它地方的防禦將破綻百出,最終的勝利是屬於法蘭西帝國人民的,是屬於英勇偉大的聯軍的。」潘瓦爾說,他的熱情和自信深深感染了每一個人,本來垂頭喪氣的法第2師軍官頓時士氣高漲,人人都抽出腰中的佩劍,在地上劃下一個大大的叉,渴望和人民軍決一死戰。

    與此同時,古華將軍率領人民軍第9師從小背嶺谷地防禦陣地後撤兩公里,他從偵察兵那裡得知,法第2師已經在小背嶺谷地北部靠雲開大山山脈的一段高地設置了炮兵陣地,從那裡可以俯射人民軍第9師的防禦陣地。對於這種山地地形,古華將軍很無壓奈,既不適宜展開大兵團作戰,又不能阻擊敵人居領高地,因為這四周的高地太多了,誰都可以佔據一塊高地俯射對方,這對雙方都是公平的,只是對於作為早早就在此作防禦準備的人民軍來說,這未免太虧了點,早來遲來一個樣,做與不做工事一個樣。為了躲藏法軍的炮擊,古華將軍想先撤出防禦陣地再說,而且因為有一支部隊——人民軍第11師插到了法第2師的背後,他也並不著急。

    法第2師發現其背部出現人民軍是在其炮擊人民軍第9師的小背嶺防禦陣地之後才發現的。這時,作為人民軍北線防禦指揮部總指揮的古華將軍顯然也犯了一個判斷錯誤,他害怕法軍還會進行第二次炮擊,因此沒有馬上命令部隊返回防禦陣地。而此時,潘瓦爾意識法第2師處境出現危險,馬上準備構築防禦陣地時,師參謀部的人建議,就地構築工事,還不如搶佔人民軍的防禦陣地。潘瓦爾猶豫了一會兒,他也不知前面陣地上人民軍的數量是多少,而且他也對師參謀部那班只會出餿主意的參謀部已不太信任。

    潘瓦爾想了想,決定還是準備派出一個團的部隊試著進攻一下。就這樣,在法國人誤打誤撞,搶佔先機的情況下,與較近距離的晚出發的人民軍第9師的士兵們幾乎是同時到達小背谷防禦陣地,在這裡,雙方發生了一場慘烈的遭遇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