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逸」史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四章阻擊增援 文 / 而山

    面對如此險境,法國人潘瓦爾依然沒有擺脫其白種人優等於其它人種的優越思想,依然以輕視的目光對待人民軍的存在,認為英勇的法蘭西帝國士兵與中國人一對一,那肯定是穩操勝券的,因此,他僅派出一個團的士兵去搶佔小背嶺谷地高地,就覺得可以手到擒來了。

    但潘瓦爾在其它的地方還是有點先見之名,也有點戰略眼光的,他除了派出維斯團去搶佔小背嶺谷地高地外,他還命令法第2師最精銳的希斯維姆團去小背嶺北側靠雲開大山山脈的地帶保護炮兵陣地,這一明智之舉,至少為法第2師最後的戰敗拖延了一天的時間。另外,潘瓦爾將軍自己本身則率領法第2師本部及戴波團留於廖家園,以策應各個地方有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也是為了防禦背部隨時可能出現的人民軍後插部隊。

    在此之前,法第2師左側的法第4師由法陸軍少將西姆率領,渡過小河後,趕到黃家嶺北側二十里處的桐子灣時,接到法第2師傳來的情報,說在此處附近出現大隊人民軍,這驚出西姆少將一身冷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西姆少將可能也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中國人的突然襲擊打怕了。那時他是第一次大沽口炮戰登陸部隊的指揮官,他所率領的幾千陸軍士兵被清廷的蒙古鐵騎打得慘不忍睹。此後,他一直被中國人鐵騎衝鋒踐踏的夢魘所困擾,他也有好一段時間被梅特葉上將所冷落,現在的他已經不起任何的失敗了。

    西姆接到法第2師傳來的情報後,馬上命通信兵傳遞給法第2師師長潘瓦爾少將自己的警告與建議:中國人詭計多端,需千萬小心謹慎!可以在黃家嶺附近耐心等候,待情況明朗之後,再作行動。如一定要行動,也須等我部第4師靠攏你部後,方可行動,這樣我部可保你部之側翼安全。

    可是法第2師再度傳來的消息,令西姆少將又是心驚肉跳一番,因為自以為是的潘瓦爾可能是見法第4師已經跟上,並與其平齊後,他就命令法第2師迫不及待地推進到更靠近人民軍陣地的廖家園了,廖家園距離黃家嶺十七里路。

    「潘瓦爾少將在黃家嶺留有部隊沒有?」西姆少將急切地問法第2師的通信兵。

    「沒有!潘瓦爾少將令所有的部隊全速開進廖家園!」通信兵回答,他並不懂這留兵與不留兵有何區別。

    「太魯莽了!你先下去吧!」西姆說,他現在焦急萬分。「作為一個高級將領怎麼能置眼前出現的大隊敵人而不顧呢?怎麼能在情況還未明朗之時,倉促行動呢?」西姆暗想。他也不知道後來出現的人民軍部隊,並不是現在在黃家嶺出現的部隊,他也只是從「小心謹慎,安全第一」的思想出發去考慮的。

    法第2師的安全就是法第4師的安全,西姆少將心憂法第2師,他為了防範那支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的人民軍部隊的可能的再度出現,他命令法第4師以每小時五公里的速度向黃家嶺進發。

    距黃家嶺十二里處,有一條河,不算寬,大約只有十五米,河水也並不深,很多地方水深不及一人高。西姆命令法第4師工兵架設簡易渡橋,這主要是為了方便炮兵部隊的通過。在這裡,法第4師全部渡過花費了二個時辰。而這時西姆少將又接到一個令他氣得吐血的情報,這也是法第2師通信兵傳來的,情報說黃家嶺與被人民軍佔領了,希望法第4師火速向法第2師靠攏,解其困境。

    這個時候,西姆少將猶豫了,如果前面沒有人民軍出現他還會毫不猶豫地加速前進,而前面現在有了人民軍出現,他擔心前面的情況不會只是如法第2師所報導的那樣簡單,吃過中國人大虧的西姆,顯然對中國人的認識比潘瓦爾少將要深刻得多。儘管前面有艱難險阻,置友軍之安危而不顧,那是沒有道理的,而且此時,聯軍第一集團司令部顯然也獲悉了整個戰局的變化,也向法第4師下達最新指示:不要猶豫,全速向法第2師靠攏!

    正午過後,當西姆少將命令全部渡過河的法第4師再度向北開進時,前出的偵察騎兵飛報他:離小河三里處發現大量的人民軍。西姆少將得知這個消息相當沮喪,而散佈在河北岸各處的法第4師士兵們亂成一團,有的連忙收拾細軟準備又重渡回河去,現在他們很慶幸,沒有把那條搭起的簡易渡橋給毀掉,現在又可以派上用場了;有的跑到不遠處的山坡上看個究竟,這說明這支由在第二鴉片戰爭中在北方戰場吃過中國人大虧後死裡逃生的士兵們組成的法第4師和他們的統帥西姆少將一樣都沒有和中**隊展開決戰的心理準備。不過西姆少將很快打起精神,立刻開始調兵遣將。他先派一個團的兵力和炮兵部隊到小河南岸佈陣,形成一道屏障,這樣做顯然是為了穩定軍心,至少現在的法第4師本身進退有據,至於能否完成聯軍第一集團司令部下達的,要求他們解救法第2師的任務,那得讓士兵們去試探進攻前面的人民軍之後才能確定了。

    確實,此時的西姆少將可進可退,他佔據著戰場的主動權,可是對於北部友軍法第2師的安危來說,他又是極其被動的。面對前面猶豫不決,遲遲未展開進攻的法第4師官兵,負責阻擊其北上增援的人民軍第三軍第10師的人民軍戰士們也不著急,最好西洋鬼子不要來進攻,第10師正落得個輕閒。只要背部的人民軍第9師與第11師完成對法第2師的圍殲任務,這前面的法第4師自然會不戰自潰的,這樣的情況只需堅持兩天時間就可以了。人民軍第10師是在人民軍北線防禦指揮部命令人民軍第11師後插法第2師背部的黃家嶺之後,才被人民軍北線防禦指揮部總指揮古華將軍派往黃家嶺與桐子灣中段的鴉市坪執行阻擊法第4師北上增援法第2師的任務的。

    在鴉市坪附近的這種平靜僅僅只是維持了短暫的半個時辰,就被西姆少將派出的一個團為試探虛實的試探性進攻打破了。

    以西姆少將的小心謹慎,他猜想前面參與阻擊的人民軍最多不過一個團的兵力,因為人民軍應該不敢把在松旺南側的人民軍第10師全派到這裡來阻擊。「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的話,那麼西面將是『一座空城』,聯軍可以任意的進入人民軍的背部。這樣瘋狂的行動,我想中國人再怎麼大膽,再怎麼詭計多端也是不敢實施的。」西姆少將暗忖。他根本就不認為自己會有那麼好運氣,所以他也沒有產生派出一支部隊前往試探的念頭。

    可惜的是,人民軍第10師師長楊誠志是一個新上任的軍官,所謂初生牛孺不怕虎,他什麼事都敢想,也什麼事都敢做,他偏偏就把第10師所有官兵全調往鴉市場參與阻擊了。本來,古華將軍只是要求其派出部隊阻法第4師的北上,但他也應至少留下一個團的兵力防守西面防線的。可是古華將軍命令中的另一措辭,令楊誠志不得不作出如此瘋狂的行動來。古華將軍的命令中說:務必阻擊法第4師於黃家嶺外十里處兩天時間!對於這個阻法第4師兩天時間,楊誠志如果只派人民軍第10師兩個團的兵力三千五多人去阻擊,他沒有一點把握。因為這個法第4師是聯軍所有部隊中,人數最多的師,人數達到了七千三百多人。因此,為了給北部人民軍第9師與第11師足夠的時間完成圍殲法第2師的任務,他唱起了「空城計」,選擇了全師出動!

    對於楊誠志當時如何敢做出這麼大膽的決定,後來研究人民軍這一次防禦戰戰術的軍事學家們還有過許多的爭論與猜測。難道楊誠志將軍當時認為圍殲法第2師的小規模戰役要比人民軍整個防禦戰的戰略更重要嗎?難道楊誠志將軍就不怕法第4師會棄法第2師而不顧,直接向西進攻人民軍的防線,或是那怕是派出少量的部隊,比如一個團的部隊試探性進攻嗎?等等,這些都是那些後來的軍事學家們爭論的焦點。還有一個令這些軍事學家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是當時任北線防禦總指揮的古華將軍居然沒有阻止楊誠志將軍的這一冒險行動,也沒有提醒楊誠志將軍要回派一些部隊以防萬一,這顯然說明古華將軍當時也是完全贊同楊誠志將軍這一作法的。儘管這有許多的不解與疑惑,不過,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楊誠志將軍的這一看似大膽瘋狂的行動,當時卻是相當正確的。正是他的這一全師押上,才成功地阻止了法第4師七千多人的瘋狂進攻,為人民軍第9師與第11師圍殲法第2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後來,對於這一戰役的總結,人民軍的主席——林逸對楊誠志將軍採用這種戰術的評定是這樣說的:「此計少用,宜無可奈何之時而為之,以大博小,有失道理!」看來林逸對楊誠志將軍的這種冒險之舉還是不太認同的,儘管當時楊誠志將軍的行動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在法第4師師長西姆少將還在猶豫是該進還是該退之時,在稍北一點的人民軍小背嶺谷地高地的防禦陣地上,人民軍第9師與法第2師的維斯團幾乎是同時到達上山,雙方展開了殘酷的遭遇戰。雙方衝在前頭的士兵們瘋了似的又吼又叫,緊緊扣動扳機,子彈如梭,在小背嶺山頂上倒下一大片的屍體,有人民軍的,有法軍的。人民軍人數多,但法國人射出的火力網阻擋著人民軍戰士們佔據山頂,至到一刻鐘之後,人民軍戰士扔出一個個的手榴彈後才慢慢登上山頂。

    法軍維斯團被擊下小背嶺高地之後,很不服氣,認為是人民軍比他們先一步到達更高的地點,才被擊退下來的,因此,他們準備著一次新的進攻。這個時候,還是人民軍第9師正在修補工事的時候,人民軍的值崗哨兵看見有一股敵人往陣地方向走來,當敵人來到山下時,第9師師長周寧濤一聲「打!」,人民軍戰士猛烈地向目標射擊。敵人來得快也退得快,以一個殘缺不齊的法國團的兵力進攻一個完整建制的人民軍的師的陣地,其結果是可想而知道。

    周寧濤師長見敵人如此不經打,覺得放那麼多的部隊在山上沒有必要,他除讓第27團留下防守外,其它兩團及師本部的部隊撤下了小背嶺陣地。他的這一決定相當正確,也相當及時,因為在法維斯團敗退下去後,法第2師師長潘瓦爾命令在北側的炮兵部隊再度轟擊小背嶺陣地。由於第9師撤退及時,小背嶺這一小小的高地沒有再人滿為患,而留守的第27團人民軍戰士也躲避得及時,所以法軍炮兵部隊的轟擊並沒有對人民軍造成很大的人員傷亡。

    人民軍第27團打退敵人的進攻半個時辰後,第27團團長就命令一營三連的三排長帶領一個班下至小背嶺山腳下搜索殘敵。三排長帶領二班七個戰士迅速下山,他們走到躺滿敵人死屍的地方仔細搜查,由於山的茅草太高,他們還得鑽進茅草叢中搜尋。三排長貓著腰向前走,一轉彎,猛地看見十多米遠的地方伏著一個頭髮曲捲,長著小鬍子的法軍士兵。他們四目對視,在這緊急關頭,三排長立刻端起長槍一個點射射向敵人的胸腹,只見敵人掙扎著翻了一個身,三排長走近法軍士兵補上一槍後,法軍士兵完全不動了。

    三排長撿起法軍士兵的槍準備向前走的時候,從右前方草叢一個不知怎麼出現的法軍士兵向三排長開了一槍,子彈擊中三排長的左手臂。當子彈打中三排長的一霎那,他腦袋「嗡」的一聲,左手馬上失去知覺,接著就是鑽心的痛。三排長顧不得疼痛就地滾了兩圈,然後用右手單手抬槍,連摳兩下扳機,兩粒子彈飛向那個法國士兵,法國士兵從草叢中滾了出來,身上沾滿的血,人已死了。

    左邊一個人民軍戰士,看見三排長受傷了,爬過來給他包紮,這時,右邊不遠處傳來急叫聲:「這裡有好多敵人!」

    只聽見那邊傳來一陣陣急促的槍聲和爆炸聲,三排長知道那邊麻煩了,馬上命令其它的士兵向那邊爬去。當他們爬到那邊時,發現剛才那個叫喊的人民軍士兵的肚子中槍,腸子都流了出來、右手給炸飛,整個臉被炸得黑黑的,在他的身邊躺著兩具法軍士兵的屍體,可能是在這個人民軍戰士扔手榴彈時,被這兩上法軍士兵抱住,扯掉引線的手榴扔不遠才出現這種同歸於盡的結果的。

    在三排長帶著剩下的五個戰士往回走時,前面又傳來激烈的槍聲,「臥倒!」三排長大聲叫道。可是走在前面的三排長自己卻來不及臥倒了,他的胸部中了一彈,當場倒在地上氣息奄奄。幾個人民軍戰士扔出兩枚手榴彈後,前面傳來一聲聲厲叫,然後歸於安靜了。這時幾個人民軍戰士才有機會爬上前去抱著三排長,並淒慘的喊著「排長••••••排長••••••」就這樣叫了整整2分鐘,可由於三排長中彈的地方是要害部位,根本沒有辦法營救,他的氣息越來越弱,直到最後的消失••••••

    法軍維斯團完全退下來後,這時,從黃家嶺過來的人民軍第11師趕到了廖家園,他們從法第2師的背部發起了攻擊。人民軍第11師跟第10師師長楊誠志同時上任的新的師長潘攀看到法第2師設於廖家園的簡易防禦陣地的左翼遠端薄弱,立刻將居中的第33團調到左翼。這裡潘攀又一次展現了其思維敏捷,決定乾脆果斷的風格,他命令第32團悄無聲息地繞著法軍廖家園陣地的邊沿向兩邊移動,並命令第31團向北移動,阻止守護法第2師設於山上的炮兵陣地的希斯維姆團前來救援,他還特意說明如果在廖家園的法第2師本部及戴波團向其炮兵陣地退去,可以不用阻擊,放開一個口子讓其通過。

    躲在廖家園村落內的潘瓦爾沒有發現前面人民軍第32團的移動,他的情報又被派出的偵察兵所誤導,他一直認為再次在黃家嶺出現的人民軍部隊是人民軍第11師的番號不錯,但他只認為其兵力僅僅是一個團的兵力。不然,他也不會選擇駐原地而不動,而會尋找方向逃跑的,至少也會向南部法第4師靠攏。

    為了部隊行動的機動性、隱蔽性,潘攀這一次並沒有把第11師的炮兵部隊帶來。對於古華將軍配備給第11師的第三軍軍屬特種兵營,他沒有直接命令其參加進攻,而是讓他們藏在第11師本部的後面作為一支奇兵,接受潘攀的親自指揮。這支奇兵在接下來的戰鬥當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一切部署妥當後,潘攀命令部隊全線發起攻擊。聽到槍聲,準備再一次進攻人民軍第9師小背嶺谷地陣地的法維斯團馬上停止了攻擊,向廖家園退去,這一次法維斯團搶佔小背嶺陣地不成,反而損失全團二分之一的兵力,可謂損失相當慘重了。同樣的聽到槍聲,知道人民軍第11師從黃家嶺合圍上來,並從敵軍的背部發起進攻了,人民軍第9師師長周寧濤命令部隊衝下山去,從另一頭合圍上在廖家園的法軍。人民軍第9師師長周寧濤,曾參加過公元1852年下半年的湛江戰役,他所指揮的第9師在那粵西高州戰役中打得很窩囊,對此他一直耿耿於懷,總想找個機會好好舒展一下心中的這口惡氣。他是人民軍激進的少壯派軍官,最是好戰,這一次的與法國人的對戰,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可這個機會他足足等了差不多三年的時間。

    本來,在粵西大撤退之前,他也有一次機會能痛痛快快地與西洋鬼子打一戰的,那時他所率領的人民軍第9師駐防於安鋪港。開始,聯軍海軍沒有實施登陸作戰,只用艦炮轟擊第9師的防禦陣地,周寧濤的第9師又是很窩囊,有力無處使,有力使不用。等他好不容易等到聯軍的海軍陸戰師登陸時,準備好好與西洋鬼子打一戰時,卻又接到人民軍南寧防禦作戰指揮部下達的全線大撤退的命令,為此,周寧濤氣得拿到什麼摔什麼,就連他身上的那把短配槍也被他摔得變了形。

    人民軍第9師順著法維斯後退的方向跟蹤追擊,周寧濤師長是個大嗓門,他也跑在追擊的部隊當中,這也連累他身邊的作戰參謀、通信兵、警衛們跟著他一起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師長,都已是人民軍少將軍銜的高級軍官了,還這樣沒大沒小沒分寸的瞎跑!」這是他身邊的那些人民軍工作人員心裡對他的抱怨。

    「第27團直線追擊,不得停留耽擱;第26團向北側敵人炮兵陣地逼近,阻其希斯維姆團下山增援,但沒有命令不得主動攻擊敵炮兵陣地;第25團從南線與第27團平行追擊,防敵人往南線竄逃;師本部大隊居後跟上。」周寧濤師長邊跑邊下達出一個一個的命令,作戰參謀們也是邊跑記錄他的口述命令,而通信兵接到這些命令後,飛快地向各部隊傳遞命令去了。

    在周寧濤所下達的命令中,有一條命令與人民軍第11師師長潘攀所下達的命令如出一轍,他們都派出一個團的兵力嚴防法第2師的希斯維姆團下山增援,而且也都是要求監視法軍希斯維姆團的人民軍部隊不得主動進攻敵炮兵陣地,這真可謂人民軍的這兩個將軍心有靈犀一點通,英雄所見略同啊!出現這樣的結果,都是因為當時的通信條件的制約所造成的。顯然,派出兩個團的兵力去防阻法希斯維姆團的下山增援,是多餘了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