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逸」史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二十九章協議文本 文 / 而山

    幾天之後,人民軍總部與聯軍總司令部均批准了雙方談判小組所達成的暫時停火協議,並分別派出軍事小組監視對方對協議內容的執行情況。同時,聯軍談判小組還分別派出兩組軍事參謀前往被人民軍所圍困的兩支部隊指揮部通報聯軍總司令部的決議,吩咐他們需按照人民軍與聯軍所達的暫時停火協議辦事。

    終於,兩年以來在中國西南地區難得地出現了和平寧靜的時光。被圍困得幾近絕望的聯軍之查爾斯部與法第5師與第6師官兵接到聯軍總司令部的命令,軍官們、激進分子、民族主義分子及一些大種族主義分子垂頭喪氣,甚至於嚎啕大哭,倍感欺辱與失落。而下層軍官及普通士兵們終見到一絲活命的曙光,無不抱頭痛哭,紛呼慶幸!

    雙方軍事談判小組繼續進行相關投降事宜的談判,在會談之後的第七天,雙方終達成最後的文本協議——《中國人民軍與英國、法國美國、西班牙四國聯軍軍事和平協議》,主要內容包括:1.英法美西四國聯軍停止在中國大陸上的一切軍事行動,包括在華東與太平軍作戰的聯軍部隊。

    2.英法美西四國聯軍向中國人民軍投降。

    3.聯軍投降的部隊是指在中國西南大陸與人民軍作戰的所有陸軍部隊及聯軍海軍集團的陸戰部隊。

    4.聯軍各投降部隊放下一切武器,在人民軍指定的地點向指定的人民軍部隊投降:英第2軍與美第22軍在貴縣城向人民軍第一軍投降;法第5師與第6師在鬱林州城向人民軍第三軍投降;聯軍海軍部隊英陸戰1師與混合陸戰師在北海港向人民軍第七軍的第26師投降;平睦、雙鳳地區被水所困之聯軍在北浦城向人民軍第九軍33師與第34師投降。

    5.投降聯軍士兵分在貴縣、鬱林州、浦北、北海四個地方集中公開管理,聯軍派出軍事代表監督。

    6.人民軍保證所有主動投降聯軍官兵的人生安全,給予其一定標準的生活待遇,並承諾在人民根據地政府與四國政府達成政治協議之後一個月內,恢復所有投降聯軍官兵自由。

    7.聯軍分設在雷州半島海康城、湛江市、高州府電白城及陽江州城四個儲備倉庫中的所有軍需物資全部移交給駐地人民軍部隊。

    8.人民根據地政府與四國政府的政治談判在執行完畢軍事和平協定之後一個月內展開。

    人民軍與聯軍談判代表逐字逐句審議,完成最終的協議文本之後,雙方均派出專人把協議文本送往各自總部作最終的審議拍板。等待各方總部的最終同意及具體執行這些協議內容還要一段時間,聯軍談判小組組長固特英中將聽到派出的軍事參謀們報告被困聯軍部隊的處境極其艱難,不斷有聯軍士兵因傷因飢渴而亡,有點耐不住了,他在最後一輪會談結束之時,向人民軍談判小組組長彭遼提出請求。

    「尊敬的彭遼將軍!鑒於貴我雙方真誠謀求和平,基本協議均於達成,貴方是否對我被困之部隊給予基本的生活援助?送一些水或是食物什麼的。」固特英期待地望著彭遼。

    彭遼冷然面對,凝重道:「貴方總司令部在沒有在軍事和平協議上簽字之前,我方給予貴方部隊的任何幫助,均是對我方部隊的自殘!誰能保證貴方總司令部就一定會在軍事和平協議上簽字?誰能保證貴方目前所做的一切不是在為己方部隊拖延時間?」

    固特英急切道:「我以人格保證我方參與的這次軍事談判絕不是為了拖緩時間,絕對是出於真心誠意!」其實,主要還是形勢所逼。

    彭遼睥睨固特英,暗忖:「固特英怕是暈了頭了吧?這種兩軍之間,幾國之間的信譽保證,講究的是實力與形勢,豈是個人能擔保的?你以為這是在故事小說中啊?」他曖昧地展露一笑,譏刺:「固特英將軍!你也不能保證聯軍總司令部一定會在這份軍事和平協議上簽字。」

    固特英作不了這種保證,便是作了,也沒有人能相信。即便是聯軍總司令斯裡曼蒂也不能,因為這種性質的文件一定要經過各國駐聯軍總司令部聯絡官們集本討論後,方能有效。

    固特英見彭遼沒有答應的意思,失望道:「此事確有為難彭將軍之處,我的要求過分了!」

    彭遼突轉而一笑道:「固特英將軍!我人民軍並不是不講仁義道德的軍隊,我談判小組可以向我人民軍總部根據貴方的要求提出建議,但我不保證我人民軍總部一定會答應貴方的要求。不過,請固特英將軍及各位代表放心,我相信我人民軍總部一定會本著悲天憫民的思想向被困聯軍部隊提供基本的人道主義救濟的。」

    固特英臉顯感激,動情道:「多謝彭將軍!多謝人民軍!」

    在人民軍取得第二次防禦戰的偉大戰略性勝利,迫使四國聯軍坐下談判,答應簽訂投降協定的同時,國內外其它地區的形勢也在按照不可捉摸的歷史軌跡向前發展,而這些歷史的發展大多已偏離原來歷史的軌道。

    在歐洲,自普魯士王國內閣鐵血首相俾斯麥趁歐洲列強在遠東、中東、近東展開殖民爭奪戰的時機,偷偷命普魯士士兵渡過萊茵河,成功佔領萊茵河以南地區後,法蘭西帝國迅速出兵干預,普法戰爭爆發。參戰雙方一方是法蘭西帝國,一方是普魯士及北德意志聯邦和德國南部其他邦。這次戰爭的爆發有著深層次原因,普魯士和法國之間矛盾尖銳,普魯士力圖統一德國並將其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並想竭力削弱法國及其在歐洲的影響。法國則力圖根本挫敗普魯士,使它無法建立一個統一強大的德國,從而確保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優勢地位。

    普法戰爭開戰之初,普方取得節節勝利,迅速推進至法國邊境。因為普方不僅有著周詳的作戰計劃,而且普法兩軍在軍隊建制、人數、裝備上,兩軍都不成正比。普魯士方面:普軍實行普遍徵兵制,是西歐兵力和戰鬥力最強的軍隊,北德意志聯邦軍隊(包括德國南部諸邦軍隊)的兵力戰時達到了100萬以上(其中作戰軍隊70萬餘人)。戰時,各軍統一編為若干個集團軍。德軍炮兵裝備有克虜伯兵工廠製造的鋼管線膛炮,其有效射程為3.5公里,其步兵裝備有人民軍提供技術的lz——05步槍的改進型代碼為p—52的斯卡斯步槍。

    法蘭西方面:總兵力戰時不超過70萬人,其中作戰軍隊僅50萬人。法軍步兵裝備的是代碼為fa—54法卡步槍,有效射程比普方的斯卡斯步槍遜色不少,炮兵裝備有25管「米特拉約茲炮」(射速每分鐘達250發,射程為1500米),但法軍青銅線膛炮為前裝填,而且射程也遠不及德國。法軍戰時體制不完善,又是倉卒應戰,故不能保障各部隊應有的協調。

    鑒於普軍在數量、炮兵裝備和戰鬥訓練方面均佔優勢,法蘭西帝國積極展開外交活動,聯合奧地利一同作戰,終在國境線穩下陣腳,現與普軍相持著。

    在中東、近東、巴爾幹半島,英法聯合艦隊駛入黑海與沙俄艦隊進行海戰,英國、法國、土耳其等國與沙俄之間幾十萬部隊在陸上展開激戰,沙俄有優勢兵力,目前取得一定的優勢。

    在世界的其它地方,意大利的撒丁王國趁歐洲列強陷於混戰,無暇東顧的機會,積極展開統一之戰。十九世紀初期,意大利還只是一個「地理名詞」處於政治分裂的狀態中。北部的倫巴底和威尼斯地區在奧地的佔領統治之下,半島的其餘地區分為撒丁王國、帕爾馬、摩地納、托斯坎那三個小邦以及教皇國和兩西西里王國。拿破侖戰爭之後,意大利的民族意識蓬勃興起,為了推進意大利的統一,意大利人建立了許多的秘密會社,如燒炭黨、青年意大利黨等等,他們前仆後繼的革命,始終站在國家統一運動的最前線。

    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意大利經濟與工業得到顯著發展,撒丁王國據有北意的有利戰略位置,是意大利力量最強,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它的政府開明,許多致力國家統一的自由派別均歸於其下。在1852年,實務派代表米洛•本佐•加富爾出任撒丁王國首相後,他不斷積極發展國家工業,還審時度勢,一直在等待時機進行統一之戰。

    在普魯士王國進行統一之戰拖住法國與奧地利大部分軍隊之後,加富爾令撒丁王**隊出兵向奧地利開戰,意大利各地的民族主義分子積極響應,目前以撒丁王**隊為基幹,意大利各派別組成的義軍在與奧地利軍隊鏊戰正酣。

    在亞洲,自1853年美**艦駛入日本港口,打開了日本的大門,封建鎖國的「幕府」統治由於國內外反對力量的衝擊而動搖,繼而在「尊王攘夷」、「富國強兵」的口號下日本人民積極倒幕,經過幾年的戰爭,特別是在美**隊的支持下,比原歷史提前十二年結束了封建割據狀態。為了迎合美國新貿易主義派別的口味,日本實施門戶開放政策,大力發展資本主義,不僅鼓勵私人開辦工礦企業,還由國家向私人業者提供貸款,或是給予津貼。日本同樣像西方國家一樣實行內閣負責制,他們的內閣政府大量利用西方的設備和技術人員,開辦各種船廠、兵工廠等重工業工廠。

    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工場作業後,日本政府除兵工廠和鐵路交通以外的所有國家工廠均採用企業折價拍賣、分期收款甚至於贈送的辦法,轉給有實力的私人及家族集團經營。在政府的保護下,日本出現了壟斷組織,而這些壟斷組織又都帶有濃厚的封建性和軍事性,於是,日本的工業、經濟在大力發展的同時,而他的野心也在瘋狂地滋長,它已在慢慢地向帝國主義過渡。至1858年,日本軍部已在制定各種秘密擴張的計劃。

    在東南亞、南亞、美洲、非洲大陸,各國反殖民反封建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但皆因起義軍勢單力薄,沒有能成氣候的。

    在國內,除西南人民軍取得重大的抗侵勝利外,在華東江浙一帶的太平軍,在清軍與聯軍的合力打擊下,日漸式弱。前年,太平天國發生「天京內亂」,東王楊秀清與翼王石達開家眾部屬被誅殺後,他們便離開天京各自為政了。之後,表面上太平天國還是一個整體,實則已一分為三,其實力已大大削弱!

    「天京變亂」使太平軍被迫由戰略進攻轉向防禦,清軍乘機反撲,攻佔了長江中下游許多地方,重建江南、江北大營,圍困天京。洪秀全為了挽救頹勢,提拔陳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將領,並委以重任。今年4月,在太平天國遭受中外勢力內外夾攻的困難時刻,同時也是在人民根據地各戰場最危機之時,楊秀清與石達開以大局為重,拋開個人恩怨,會集陳玉成、李秀成等各路將領召開軍事會議,制定反擊計劃,各路大軍協同作戰,一舉攻破浦口殲敵三萬,再次擊潰江北大營。6月,在安徽戰場楊秀清再殲湘軍精銳6000餘人,迫使清軍從安慶撤圍,穩定了天京上游的局勢。而自此一戰後,太平天國重又團結在天王洪秀全旗下。

    東王楊秀清與翼王石達開重回天京後,以實力力壓,洪秀全被迫權力下放,再次對太平天國進行各項改革,由東王楊秀清出任丞相之職,統領國家政務,由翼王石達開出任兵部尚書,總領太平軍軍務,洪仁玕出任副丞相,主持各項政務改革。

    太平天國開始傚法西方,興辦工礦交通和金融事業;准許私人投資,僱傭勞動;獎勵民間製造器皿技藝,准其專利自售,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來,興辦學館,建立醫院,設立社會福利機構等。太平天國國家實力得到大大加強。公元1858年8月中旬,在人民根據地與四國聯軍簽訂軍事和平協議時,太平軍青年將領李秀成、陳玉成率部搗毀江南大營,並開闢了蘇南根據地,太平天國又現勃勃生機。

    人民軍與聯軍第二次軍事談判之後一個月,雙方總部通過討論均對雙方談判小組達成的軍事協議內容無異議。公元1858年8月25日,太陽高掛在天空,此時還是上午時分,耀眼的陽光便已把大地照得一片片金黃金黃,行人走在路上抬頭望天,被刺得睜不開眼,睜開眼後卻是一片片白茫白茫。有微風吹過,樹葉在搖曳,人們卻感覺不到一絲涼意,身體就像噴頭一樣不斷地滲出豆大的汗水。

    在北海港,如此毒辣的太陽卻阻擋不住市民們的熱情,他們跑出屋歡呼雀躍,奔走相告。今天是聯軍海軍陸戰師上岸繳械投降的日子,北海港就是聯軍海軍陸戰師登陸上岸的地點,也是人民軍第七軍第26師接受聯軍海軍陸戰師投降的地點,還是人民軍總部接受聯軍總司令部遞交投降文本的地點。

    人民軍與聯軍將在這裡交換各自簽好字的軍事和平協議文本,人民軍總部派出總參謀部部長吳命陵代表人民軍接受聯軍投降,而聯軍方面的代表則是法國人聯軍總司令斯裡曼蒂上將。有關雙方出席這個交換文本儀式的人選,是由雙方的談判小組多番爭執後才確定下來的,雙方人選的軍銜、級別、職務等都有著具體的規定。

    北海港海面風平浪靜,波濤輕蕩,一望無際的海面,沒有一點物影,岸上負責接待工作的人民軍政工幹部,翹首以待多時。還有兩個小時,約定下的交換文本儀式的時間就到了,可現在卻不見一個聯軍士兵的身影,他們不由擔心起來。

    為了這份擔心,人民軍作了萬全之策:不准任何市民湧往海岸邊,並由市政府組織,隨時準備疏散撤退;人民軍第26師兩個團一級戒備堅守北海防禦陣地,不得擅自離開陣地半步;人民軍炮兵陣地所有火炮瞄準海面,監視一切可疑船隻。

    另一方面,人民軍規定聯軍除聯軍海軍集團旗艦——「菲野號」可以駛入北海海面外,其它所有軍艦均不得出現在北部灣海面,運送聯軍繳械部隊——海軍陸戰師的船隻只能是無戰鬥力的運輸艦;聯軍運輸艦的航行線路由人民軍指定,並由人民軍派出的軍事小組全程監控;在北海外海至北海港每相間一段距離,人民軍還布有一些哨船在游弋。可以說,聯軍如有任何的異動,都會早早地被發現,北海市方面均可最快作出反應。

    蔚藍蔚藍的天空,蔚藍蔚藍的大海,天空與大海連成一線。突然,高遠的天空升起一溜濃煙,在明亮刺眼的陽光下,並不見明顯,但也足夠岸上的哨兵觀察到了,他們大聲呼叫:「來了!聯軍終於來了!一切平安!」天空中接著升起另一柱濃煙,這是平安無事的信號。

    岸上的人民軍將士懸著的心終放下來,人民軍總參謀部部長吳命陵則不然,與之相反,他至始至終一個人慢悠悠地大樹下吃著已過了季節的西瓜,這已是一個小時裡,他吃的第三扇西瓜了,一扇西瓜足有一斤多啊!旁邊的警衛直擔心他們的吳長官會不會把肚皮撐破?不見本是坐著的吳長官鬆開腰間的皮帶,已痛苦地蹲下來了嗎?

    在這種大的局勢下,誰還會玩那種「詐降」的遊戲?何況國與國之間的交鋒,是以國家的信譽作擔保的。但下面的人憂心忡忡,小心謹慎,他也不反對,由著他們去佈置了。

    「吳部長!聯軍來了!」一個參謀匆匆過來報告。

    吳命陵放下手中的西瓜,指著桌上道:「來一塊?」他嘴上臉上還沾著紅紅的西瓜汁。

    參謀搖搖頭,他可沒心情在高他幾級的長官面前安心吃西瓜,那可能連西瓜味都吃不出來。

    「走!我們去會廳!」吳命陵用毛巾擦擦嘴,擦擦手,見參謀拘謹,也不勉強,揮揮手,帶頭往後面已佈置好的會廳走去。

    「你跟負責接待的政工幹部說一聲,讓第26師師政委谷展華前去迎接一下,我在大廳等聯軍總司令部的人,讓大家動作快點,沒必要搞得那麼隆重,那麼複雜,這只是一次小勝利,並已成為歷史,我們應該把目光放在將來。」他邊走邊嘮嘮叨叨。不管他表面裝得怎麼樣的不以為然,但因內心的喜悅與激動或多或少地寫在他那仍顯年輕的臉上的笑容,出賣了他。

    聯軍艦隻在領航船的引導下,慢慢靠近北海港,首先從「菲野號」上走下一群將軍,聯軍總司令斯裡曼蒂走在最前面。人民軍第26師師政委谷展華大步上前,接近斯裡曼蒂兩米時,有力地立正,一個標準的人民軍軍禮向斯裡曼蒂致敬:「人民軍第26師少將師政委谷展華奉命迎接上將總司令閣下!」不管對方是戰勝者還是戰敗者,也不管對方是敵軍還是友軍,只要對方的軍銜比自己高,就需向對方敬禮,這是人民軍軍規之一。

    斯裡曼蒂動容,為谷展華的軍人儀態所折服,他回禮後,便跟隨谷展華大步前進。立於兩側的人民軍衛兵在指揮官一聲大吼中,整齊劃一地立正注目長官們走過。

    谷展華領著聯軍一幫將軍們走後,下面具體負責受降事宜的人民軍政工幹部們馬上與聯軍總司令部的參謀官們接洽,依著指定的地點,船上的聯軍陸戰師士兵一船一船地下船上岸。威風一時,驕傲一時,顯赫一時的聯軍陸戰師士兵垂頭喪氣地走下船,按照人民軍的吩咐把手中的長槍、匕首、武裝帶放在地上,然後再整齊排列在另一則。當然,那些槍全是空膛。

    聯軍六千多陸戰師士兵在四個地方,耗時三個小時才分別在人民軍第26師第78團三個營及第26師師直屬部隊的監視下全部繳械完畢。這些聯軍陸戰師士兵與其它的投降聯軍士兵有所不同,他們有人生自由,待所有的投降儀式結束後,他們將與聯軍總司令部的長官一起返回艦上,然後離開。

    在寬敞的受降大廳裡,人民軍總參謀部部長吳命陵與聯軍總司令斯裡曼蒂隔桌相對而立,兩人均表情嚴肅,都在目不轉睛地打量對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