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逸」史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三十章軍事會議 文 / 而山

    正式的受降儀式開始了,斯裡曼蒂手拿己方已簽好字的文本緩緩走近吳命陵,雖是短短的幾步腳,就若隔著千山萬水,他步步步履沉重,總難也總不願走到盡頭。

    「英、法、美、西四國聯軍總司令斯裡曼蒂向中國人民軍遞交投降書、指揮刀!」斯裡曼蒂立正半躬身示禮後,首先遞上手中的文本,待吳命陵接過後,再解下腰間的佩刀恭敬遞上。

    「中國人民軍總參謀部部長吳命陵奉命受降!」吳命陵接過斯裡曼蒂手中的文本與指揮刀,大聲道。

    吳命陵與斯裡曼蒂落座後,兩人再分別在對方已簽字蓋章印的文本上簽上名字,同時也落下蓋印。這樣人民軍與聯軍談判小組所達成的《中國人民軍與英國、法國、美國、西班牙四國聯軍軍事和平協議》便正式生效了。

    與此同時,在另三個受降地點——貴縣城、鬱林州城、浦北城,聯軍各被圍困部隊也分別按照協議上所規定的內容,向人民軍投降。過程大同小異,大多沒有出什麼差錯,僅是在鬱林州地區法第5師與第6師向人民軍第三軍投降時,出了點小插曲。

    由於被圍困在鬱林州地區小平山鎮的敵軍不僅僅只是法第5師與第6師,還有程啟龍部的三萬清軍,並且這三萬清還與法軍第5師混雜在一起。當法第5師向程啟龍通告他們接聯軍總司令部命令將準備向人民軍投降時,程啟龍大怒,而清兵們卻面如灰死,有聯軍在,尚且被人民軍打得無還手之力,待聯軍投降後,他們的命運會怎樣,可想而知啊!

    程啟龍衝到法第5師師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苦勸,但法第5師不予理會,在與清軍作「友好」分離時,有清軍上前阻撓,法第5師士兵針鋒相對,雙方差點摩擦走火。關鍵時刻,程啟龍理智,他不想與法國人耗盡他最後一點部隊。

    所有聯軍繳械集中看管後,在廣西戰場便僅僅剩下三萬程啟龍部清軍困於小平山鎮與新圩鎮之間的神木村,和二萬程矞采部清軍被圍於新橋鎮與馬坡鎮。在聯軍投降後的第三天,人民軍向兩部清軍下達最後通牒,令其投降,但程啟龍與程矞采死硬到底,堅持要為清王朝賣命到底。第五天,人民軍總參謀部下達最後的圍殲命令,激戰一天,程啟龍三萬清軍全軍覆沒,程啟龍被俘;程矞采部二萬清軍大部被殲,統帥程矞采在親信的掩護下,化裝逃入雲開大山。至此,人民軍第二次防禦戰廣西方面的戰爭全面結束。

    廣西戰場的部隊休整三天,補充完畢後,人民軍總參謀部下達最新的作戰命令:第一軍由黎塘地區出發,北上柳州,進入貴州省,完全解決進攻安順市的清軍,並收復貴州全境;第三軍從鬱林州地區出發,北上,過貴州省,直接進攻四川省的永寧州、敘州府,堵住進攻攀枝花清軍的退路;第九軍從桂平地區出發,北上柳州、桂林接替第二軍在桂北的防務;第二軍待第九軍上來後,從桂林地區出發,過貴州西部,進攻四川省的重慶府;第五軍從梧州出發,進入廣東地境,攻擊肇慶府;第七軍的第25師、第27師、第28師三個師先集中於高州府,然後向東攻擊,直取陽江州與赤溪廳;第八軍從貴縣地區出發,過鬱林州、容縣、進入廣東地境,佔領信宜城後,進攻羅定州;第七軍的第26師從北海出發,進入廣東地境,佔領雷州半島全境,湛江市除外。

    這是人民軍向全國進軍的序幕,半個月後,進攻貴州安順市的清軍大部被消滅,其餘部分向北逃竄,整個貴州省全境被人民軍第一軍收復。接著,第一軍向四川南部的攀枝花市進軍,支援許奐的人民軍第四軍的攀枝花市保衛戰。時隔半年,全國的形勢發生驟變,進攻攀枝花市的李星堯部與達洪阿部清軍損兵折將久攻攀枝花市外圍不下,由清廷總部得悉聯軍投降,各路進攻西南人民根據地的清軍悉數撤退後,他們深知大勢已去,不待人民軍各路部隊北上,已先期退往了嘉州府、資州、眉州地區。

    各部隊到達指定地點後,突然接到人民軍總參謀部下達暫停進攻的命令,緊接著,人民軍軍事委員會又下發了召開軍事工作會議的通知,通知中硬性規定各部正師以上的軍官集中於南寧市參加為期三天的軍事工作會議,任何人不得缺席。

    軍事工作會議有五個內容:慶祝人民軍第二次防禦戰的偉大勝利;嘉獎表彰在第二次防禦戰中有突出表現的先進個人與集體;做向全國進軍的政治動員;制定向全國進軍的軍事計劃;對部隊進行新的編制與改革。

    在軍事工作會議的第一天上午,林逸作了《偉大勝利》的慶祝人民軍第二次防禦戰偉大勝利的報告,他充分肯定了這次防禦戰的意義。他說:「偉大的中國人民軍抗擊英法美西的侵略戰爭,是中國近百年來的里程碑,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民族戰爭,也是自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頭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戰爭,這是偉大的歷史壯舉,將永載歷史史冊。」

    報告中還詳細說明:這次防禦戰的勝利洗雪了中華民族多年深厚的國恥;中國人民抗擊外國侵略的戰爭是中華民族抵禦外來侵略戰爭史上的不朽篇章,它充分體現了中華兒女不畏強敵,不怕犧牲,不懼艱苦,為了共赴國難,挽救祖國的危亡,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人民軍的抗侵戰爭是世界反殖民反封建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民軍以頑強的鬥志和持久的實際行動,必將鼓舞全世界人民奮起抵抗殖民國的侵略;人民軍抗侵戰爭的勝利,是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力量及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各種支援才取得的,它將成為半殖民地、殖民地國家爭取民族解放的榜樣。

    下午,人民軍總政治部嘉獎表彰一批先進個人與集體,並晉陞一部分有功之臣。

    魯萬常、孫定軍、古華三人由中將晉陞為上將軍銜,並授予銀虎勳章。

    吳命陵、周炳坤、朱達、龔敏、彭遼、雷明、許奐、左思明、胡野林、徐自民、陳辭、朱昊、周寧濤、施南寬、孫大雄十五人由少將晉陞為中將軍銜,並授予銀虎勳章。

    許都等二十五人晉陞為少將軍銜,並分別授予銀虎與銅虎勳章。

    王光良、胡光翼、薛青、楊誠志等三十位將領分別授予銀虎與銅虎勳章。

    還有人數多達三百人的基層優秀指戰員及作戰英雄分別被晉陞或被授予各種不同的金豹、銀豹、銅豹勳章。

    軍事工作會議的第二天上午,由總政治部的王學范部長作了名為《前進時代》的向全國進軍的政治動員報告。

    下午人民軍總參謀部部長吳命陵分析國際國內軍事形勢,並作了《人民軍軍隊編制改革》的報告。報告建議撤消原來的南方集團軍、北方集團軍、東方集團軍、邊防集團軍四個集團的司令部與建制,重新組建新的軍事集團;建議取消人民軍根據地所有的預備役師建制;建議以預備役師為基幹,組建第十軍與第十一軍兩個新的人民軍常規軍;建議成立人民根據地政務院領導下的國防部,所有地方後備部隊由人民軍總後勤部轉交國防部負責,今後地方預備役部隊最大編製為團級。

    第三天上午,經過討論、建議、修改、投票,最後以極大多數的贊成票數通過了吳命陵昨天下午所作的《人民軍軍隊編制改革》的工作報告。

    下午,林逸宣佈以欽州預備役師1師、桂林預備役師、柳州預備役師、靈山預備役師四個預備役師為基幹組建人民軍第十軍;以攀枝花預備役師、貴陽預備役師、昆明預備役師、南寧預備役2師四個預備役師為基幹組建人民軍第十一軍;欽州預備役2師轉為海軍陸基部隊。至此,人民軍一線作戰部隊徹底告別了常規部隊與預備役部隊混雜的局面。

    同時,林逸還宣佈人民軍51特種部隊由團級單位升格為師級單位,所有編製與特種兵人員的補充由總參謀部完成。

    接下來是重頭戲,將要宣佈組建新的集團軍及集團軍司令部組成人員名單。林逸站起來鄭重宣佈:人民軍一線作戰部隊統歸三個集團軍司令部和一個特種部隊司令部領導,它們分別是人民軍第一集團軍司令部、第二集團軍司令部、第三集團軍司令部及51特種部隊司令部。

    第一集團軍:下轄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第四軍。

    司令——古華,政委——雷明,副司令——許奐

    參謀長——朱昊

    第一軍:軍長楊元典,政委成名,參謀長段開。

    第二軍:軍長胡光翼,政委楊莘,參謀長張軍。

    第三軍:軍長潘攀,政委黃凡崗,參謀長孫慮意。

    第四軍:軍長任新,政委左思明參謀長高燕平。

    第二集團軍:下轄第五軍、第六軍、第七軍、第八軍。

    司令——古華,政委——龔敏,副司令——孫定軍參謀長——徐自民。

    第五軍:軍長胡光翼,政委羅高平,參謀長陳導敏。

    第六軍:軍長伍凱則,政委金濤,參謀長譚恆。

    第七軍:軍長石候明,政委谷展華,參謀長向陽厚。

    第八軍:軍長陳辭,政委程志光,參謀長李冰河。

    第三集團軍:下轄第九軍、第十軍、第十一軍、第十二軍。

    司令——魯萬常,政委——施南寬,副司令——許都,參謀長——彭遼。

    第九軍:軍長周寧濤,政委高宏明,參謀長孫山義。

    第十軍:軍長楊誠志,政委郭昂,參謀長顧勇。

    第十一軍:軍長薛青,政委劉存放,參謀長蔣志坤

    第十二軍:軍長朱宜松。

    聽到林逸從頭到尾一一報出各個職位上人的名字,許多人乍驚乍

    喜,先憂後喜,各人表情不一,既有興高采烈,欣喜若狂,也有無所謂,嫉妒要命!

    這份長長的職務人員名單既是對將領們指揮作戰的肯定與獎賞,也是人民軍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在這份名單中,細心的人發現有幾個問題:絕大多數的將領均調離了自己原來的部隊;第二軍與第三軍此次被提升的將領最多;軍職與能力相匹配,而不與軍銜相匹配;職務的陞遷不講資歷,不講年齡,不講關係,不講過去,唯才是用。

    而這裡面最大的疑惑還是第三集團軍的組成,人民軍根本還沒有組建第十二軍,怎麼就把它劃歸為第三集團軍中了呢?第十二軍還沒有一兵一卒,一槍一彈,怎麼就任命朱宜松為軍長了呢?

    聽到林逸報出朱宜松為第十二軍軍長時,會場上的將軍們均愣然,隨即全場爆發出震天的哄堂大笑。朱宜松由喜變尷尬,他成了歷史上最具真正意義的光桿司令!

    林逸接下來的話為大家解開了疑惑,他那好聽的中聲洪亮地在會議上響起:「今後,人民軍軍事委員會將根據情況適時輪換師以上主官的位置,任何人在一個軍職位置呆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五年,通常為三年一換,這將成為制度寫入人民軍幹部管理條例中。」

    停頓一會兒後,他又洪重著聲音道:「自人民軍成立以來,人民軍第二軍與第三軍一直與外軍交鋒,他們所經受的磨練,所承受的苦難是最大的,他們所付出的是最多的,因此,在此次軍隊幹部大面積提升中,這兩個軍中的將領獲提升的較多,我想這是可以理解的。人民軍幹部提升的原則唯戰功與政治思想為第一標準。」

    「大家不要笑朱宜松將軍!」林逸自己卻忍不住在微笑了,他也沒有想到任命朱宜松為第十二軍軍長,會鬧出這麼大一個笑話來,「不錯!人民軍第十二軍還沒有成立,但人民軍軍事委員會任命朱將軍為第十二軍軍長,便是想讓他牽頭來組建這個第十二軍。你們不要擔心第十二軍沒有槍炮,沒有兵源。我這裡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兵源人民軍總參謀部已組織好了,槍炮總後勤部已準備好了!」

    林逸輕瞟一眼坐在他身旁的總參謀部的吳命陵部長與總後勤部的周炳坤部長,輕鬆寫意,滔滔不絕地解釋完畢。下面的將領聽罷,恍然:「原來林主席早作好了準備!」朱宜松更是狂喜,他已在想像著自己升為軍長之後,指揮幾個師作戰的颯爽情景了,他決定開完會後,便賴在總參謀部不走,要兵!然後,再賴在總後勤部不走,要槍!

    會場裡最痛苦的是被林逸突然的話驚得面面相覷的吳命陵與周炳坤兩人,他們被驚傻了眼,他們哪來的兵源,哪來的槍炮啊?他們沒勁再看林逸那熱情洋溢的表情,他們在躲避朱宜松那比情人看情人還炙熱的目光,他們已暗暗決定,等會議結束後,從後門溜走,並準備吩咐下面注意一切姓朱的人,只要是姓朱的人來找,就一律不見。

    大會會議即將結束,人民軍總參謀部通知三個集團軍司令部、一個特種部隊司令部、及總後勤部、總政治部、軍情部的主官前往小會議廳商討向全國進軍的軍事方案會議。

    隨著主持會議的人民軍總政治部部長王學范鏗鏘有力的聲音傳出:「散會!」林逸率先走出會場,各總部長官緊隨其後,然後才是將領們依次離開。朱宜松見吳命陵與周炳坤比兔子還快地離開,急得哇哇直叫,可中間有太多的人擋隔,他也只能乾瞪著雙眼。

    「林主席!您剛在會議上說第十二軍兵源已解決了,在哪啊?我怎麼不知道?」吳命陵見朱宜松沒跟來,他追上林逸,好奇地問。這時,周炳坤也跟吳命陵一樣,躲過朱宜松之後,偷偷出現在林逸身邊。

    林逸早知兩人會來找自己,他左右瞟兩眼兩人,放慢腳步,卻笑而不答。

    林逸不答,就是沒有了。吳命陵與周炳坤頓時後怕地生出一身冷汗,林逸既然已說出總參謀部與總後勤部能把問題解決,那麼他們作下屬的就是拼上老命也得把問題解決好。

    林逸不忍見兩人的苦惱樣,道:「兵源我真的沒有!這個得由你們兩部委去想辦法!不過,周部長!我可以給你一點權力,你可以在貴陽城郊的三橋鎮再建一個新兵訓練營,並允許昆明的碧雞關與南寧的金雞村新兵訓練營擴大一倍的招兵量,這樣三個月內應該有夠組建一個常規軍的兵力了吧!你們也不用再躲朱宜鬆了吧!」

    吳命陵大喜,他不用再愁了,如朱宜松再來找他,他便把他打發到各新兵訓練營看新兵訓練去,誰叫他是那幫新兵蛋子的頭呢?他不管誰管?

    周炳坤臉更苦了:「怎麼這兵源問題也賴到我頭上了呢?」

    林逸給兩人吃下一顆定心丸後,便加快了腳步。周炳坤可不依了,他追上兩步,急道:「林主席!還有那一個軍的武器彈藥還沒有解決啊!」

    「這個容易啊!我們不是繳獲聯軍許多的槍枝彈藥嗎?你就全給了朱宜松吧!」林逸展開雙手,輕鬆自如道。

    「可是!可是!」周炳坤總覺問題不對。

    「可是什麼?」林逸瞥一眼周炳坤。

    「對了!」周炳坤突然想起,「可是我軍生產出來的子彈與聯軍的長槍不配套啊!這樣怎能保障第十二軍的後勤補給?」

    林逸笑笑道:「等朱宜松把聯軍的彈藥全用光後,那時,你再給他換人民軍的標準配製啊!你可不要告訴我,半年之後,你的總後勤部還不能滿足人民軍一線部隊的作戰需要哦!」

    周炳坤點點頭:「只要朱宜松不反對,我保證半年之內為他的第十二軍換標準裝備。」現在人民根據地的對外貿易封鎖線全被解除,各種物資正順暢無阻源源不斷地運送到人民根據地來,他自然敢做此保證了!

    林逸突地狠狠道:「朱宜松如敢不同意,我要讓他那軍長永遠是一個光桿司令!」

    有林逸作擋箭牌,兩人自是喜歡了,他們不再煩惱,與林逸一起加快步伐前往總參謀部的會議廳。

    這次由總參謀部主導的小型軍事會議名為商討會議,實則為任務單位接受人民軍總參謀部的軍事指令的會議,因為總參謀部早根據林逸的指示作好了近期、中期、長期三種規劃,他們今天拋出的是目前人民軍一線作戰部隊的軍事行動方案。

    此次總參謀部拋出的向全國進軍的軍事行動方案的特點是避實就虛,迂迴包抄,重點向北發展,適當向東發展。具體任務落實到一線部隊則是:人民軍第一集團主要佔領四川全境,之後向甘肅省南部進軍;第三集團軍主要佔領湖南西部與湖北西部後,再與第一集團軍齊肩並進,進攻陝西省;之後,第一集團軍向西北發展,第三集團軍向山西、北京地區發展;第二集團軍主要佔領廣東省全境,之後向江西與福建地區發展;51特種部隊策應第二集團軍行動;海軍部隊籌建艦艇部隊,準備佔領海南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